◆ 名家縱論/遠離仇恨動員的黑洞
◆ 大屋頂下/從壓制台獨到維持中華民國 意見22條的新意見
◆ 星期透視/川普喊保護費 聯美抗中露餡
◆ 美霸者通吃 獠牙豈止伸向兩岸
◆ 逐利川普戳破綠營話術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遠離仇恨動員的黑洞
2024-07-21 03:51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暗殺候選人的企圖,暴露仇恨橫行的美國政治真貌。正如「文化戰爭」所說,華府政治圍繞性別、移民、墮胎權、福利政策等反覆出現的反目。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川普上台後,更加刺激的言辭成了日常。川普嘲弄批評者,煽動憎惡,隨著對話和妥協的消失,民主逐漸窒息。諷刺的是,政治低劣的軸心川普遭到仇恨的子彈。
美國變成極化政治樣板,研究稱是「情感極化」和「負面黨性」的交互作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拜登勝選,就是太多選民討厭川普,選擇票投拜登。
拜登說川普遇刺令人氣憤,「這是這個國家必須團結的原因」。但是他好像忘了自己說過「川普是個無論如何都要阻止的法西斯分子」。仇恨造成的悲劇,從沒少過。兩年前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身亡,數月後岸田文雄被扔炸彈,今年二月韓國在野領袖李在明在釜山被凶器攻擊。
台灣社會的情感極化比美國更早,侯文詠在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總統大選曾寫下「五十%的水餃攤」,提到水餃本不分藍綠,結果顧客連吃水餃都選邊站,就是極化政治效應,研究發現,二十年來負面政黨認同的影響愈來愈大。
賴清德上台,人們想像六成民意可以監督執政。然而賴清德不這麼想。無論就任首次的敞廳記者會、對抗國會改革方案,到最近罷樑的動員,無役不與,更經常發動整個全黨煽動憎恨、分化人心,社會更加浮動。
去年底民眾黨傳出提名陸配徐春鸞為不分區立委,竟遭到鋪天蓋地的網軍側翼攻擊,「紅色背景」、「統戰說」紛至沓來。好像只有某種條件的人才有資格愛台灣。台灣變成「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的動物農莊。
兩個月前,柯建銘在一項表決失利後,竟說出「台灣國會由習近平控制」的抹紅語言,目的不外煽動仇恨,要民眾「恨屋及烏」,以獲取政治利益,完全挑戰文明底線。不久前綠營透過媒體放話,說政論節目被中共記者監控操縱,可到現在也沒一絲證據。「都是阿共陰謀」套路玩幾十年不膩,讓人嘆息。
其實賴清德上台之前,台灣已是「民主內傷」的顯例。在沒完沒了的意識形態紛爭,以及政黨、財團、利益團體與偏綠媒體無孔不入的操縱下,很多國人早已相信,反中是愛台灣的表現,藍白兩黨不好是因為「傾中」。隨著政治走向極端,健康的公共輿論正在崩潰。
民進黨帶頭,現在沸沸揚揚的罷免運動,關鍵字就是「仇恨值」,用仇恨動員,從不是正面的能量,全世界罕見,台灣卻能成為投票翻桌的手段,也讓人無言。
西方政治學者憂心歐美崛起的民粹主義,正在質變成部落主義。
何謂部落主義?就是認為反體制的領導人上台後(如近年的巴西、匈牙利、波蘭)自認擁有正義權力,眼中只有不同部落的黑與白,善與惡的終極戰爭沒有妥協。
這類領導人明顯展現反民主反多元態度,用排他的民粹語言搞鬥雞式變革。他們運作群體識別和群體衝突,可能破壞民主規範和道德,一切手段為部落生存和勝利。自由民主國家面臨更危險的不是民粹主義,而是以民主為名、破壞民主政治的部落主義。
部落主義推動虛假資訊的製作和傳播。部落的盲信,使人們輕易接受誤導和假訊息。此外,部落主義會為暴力辯護,正如匈牙利和波蘭。如果台灣真的進一步走向部落主義,我們的民主政治岌岌可危。
史蒂芬茨威格的名言:「無知的一代人的戰爭,恰恰由於各國人民相信自己這一方完全是正義的,才鑄成了戰爭的最大危險。」不是嗎?
星期透視/川普喊保護費 聯美抗中露餡
2024-07-21 03:50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講座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
川普在競選活動中遭到槍擊後聲勢看漲,但他隨便一句「台灣需要付保護費」,各界譁然,閣揆卓榮泰稱「台灣願意多擔負責任」,有些語無倫次,而川普時期國安顧問、也是川普當選後國務卿的可能人選歐布萊恩更加直白,稱台灣國防經費需增加到 GDP 的五%,讓人冷汗直冒。
從美牛到軍火採購,乃至於國防戰略調整、役期延長,民進黨政府對美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但一覺醒來赫然發現景物全非,驚恐自然,設若川普當選,台灣是否可以保住護國神山、會不會大幅度增加軍費?已成國安巨大陰影。川普二任下的兩岸關係不確定性陡升,但弔詭的是,高懸台海的戰爭風險,卻意外的有可能獲得舒緩!
之所以這樣推論,乃是因為拜登所極力建構的「極限施壓、鬥而不破」的對中戰略,未能達到台海避險的預期目標。日前美國印太副司令稱解放軍環島軍演是預為攻台做準備;美國前國安副顧問博明稱,中共當局把目前在南海與菲律賓的對峙,當作侵略台灣的「彩排」,台海瀕戰已非軍推想定。最近到廈門參加研討會,陸方代表性學者認為,對台政策正面臨從「和平統一但不放棄武力」,向「武力為主但不放棄和平」的轉折。中共當局將在金門附近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帶回,頒布「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的意見」,顯見對台政策已從去主權化-越過台海中線、貼近鄰接區演習等,進至對中華民國治權的長臂管轄,奠定反分裂國家法第三條所欲鋪陳的「台灣問題是中國內部事務」的法律基礎,一旦對所謂的台獨頑固分子實施長臂管轄,終局的陰影不遠。
為避免陷入被動,賴清德不顧眾怒,執意在就職演說提出「一邊一國」的理論架構,目的是試圖從法理角度突出台灣非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拜登政府非但未加阻攔,還在一個月後派遣兩位副助卿來台,商談「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其中之一藍墨客,不久前在馬歇爾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中,首次抨擊中共曲解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的精神。看來台美聯手突破中方在「一個中國」框架上鎖入台灣的用心,極其明朗。在各方操弄下,兩岸關係已掉入終局的法律定位之爭。
美國國會反中聲浪高漲,經常通過反中友台法案,為了反擊共和黨右派對中軟弱的批評,拜登不惜數度表態,派兵保衛台灣對抗解放軍攻擊。從賴清德的「前進白宮」、第一島鏈的咽喉位置、晶片聯盟、亞洲北約等,執政黨的許多支持者,認定國際反中大聯盟已經成形,腦中似乎浮現台美聯軍共同抵抗解放軍入侵的景象。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對兩岸法律主權定位的衝撞毫不手軟,最近國會改革攻防中,執政黨對「中共代理人」的肆意連結,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川普的一席話,對蔡賴聯手建立的「聯美抗中」神話,或可產生醍醐灌頂的效果,讓頭腦發熱的部分國人,回到國際政治的現實。
對台灣而言,川普主政下被交易的憂慮,揮之不去。過去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予台灣執政者製造「聯美抗中」的想像,其支持者不斷自我強化台美聯盟意識,相信美國大兵來救,拒絕妥協,不知避險,在川普表明美國不可能背書台灣單方面的想像後,新政府的國安理念,必須打掉重練。
危險中寓含機會,因為改變都是逼出來的!
大屋頂下/從壓制台獨到維持中華民國 意見22條的新意見
2024-07-21 03:51 聯合報/黃年
中共新頒「懲獨廿二條意見」(下稱《意見》),一般只注意到其中有古板陳舊的「老意見」,卻少有人重視其中亦有別開生面且可能另闢新局的「新意見」。
《大屋頂下》一直主張,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美中齟齬以來,由於世局、兩岸及兩岸各自內部政治情勢的丕變,中共的兩岸政策,必須由「壓制台獨」,轉移至「維持中華民國」,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
《意見》中的「老意見」,就是「壓制台獨」。《意見》中的「新意見」,則是「維持中華民國」;這是別開生面,更可能另闢新局。
老意見,即「壓制台獨」。《意見》第二條第一節規定,「發起、建立台獨分裂組織,策劃、制定分裂行動綱領的…」,屬台獨犯罪。這應是指「台獨黨綱」等行為,也是古板陳舊的台獨定義。
新意見,則透露出「維持中華民國」的蘊義。《意見》第二條第二節規定,「通過制定、修改、解釋、廢止台灣地區有關規定或者『公民投票』等方式,圖謀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律地位的」,屬台獨犯罪。這節規定不啻在說,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地區有關規定)蘊含「一中原則」(在台灣稱為「憲法一中」),因此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凡欲以「制定(正名制憲)、修改、解釋、廢止有關規定(中華民國憲法)為手段而改變台灣法律地位(中華民國憲法地位)者」,即是台獨犯罪。以上,或許可稱「憲法說2.0版」。
至此,台獨的定義已從「台獨建國」引申轉移至「改變中華民國(憲法)的法律地位」。這雖本即是一體兩面的命題,但在切入的視角上卻有巨大的差異,而《意見》在此已將它說穿了,也說透了。亦即從古板的「壓制台獨」,轉向了「維持中華民國體制」。
再者,《意見》第二條第四節規定,「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播等領域大肆歪曲、竄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的…」,屬台獨犯罪。此節是將「政治台獨/文化台獨/教育台獨/歷史台獨/心靈台獨/輿論台獨」一概劃入。例如,歷史課綱的台獨操作,應即在此一範疇。「中國東亞化/台灣南島化/中華民國外來政權化」,亦是。甚至,台獨意識對蔣介石地位的處理,也是指標。這些台獨操作,皆是指向「洗滌人心/去中華民國化/去中國化」;台灣留不住中華民國,當然也就必然留不住中國。此節「新意見」亦在透露,已從「壓制台獨」轉向了「維持中華民國敘事」。
以上的論證及演繹是否過度,可受公評,但中共的兩岸政策必須從「打壓台獨」轉移至「維持中華民國」,卻是中南海應當直面的課題。主要的背景有二:
一、地緣政治。美西方與中國近年愈演愈烈的角力情勢,可謂已經相互建立了「恐怖均衡」的底線。這對兩岸的影響,就是中共武統的約束與顧忌愈來愈多,可能性也愈來愈低,武統甚至已成中共面對的「國際陷阱」。
二、台獨變型。由於「務實台獨」的操作,正名制憲那種法理台獨在大體上已經翻頁。因此,「打壓台獨」,幾已成為無的放矢。如今,兩岸問題在台灣內部政治上的表現成了「借殼上市的台獨vs.維持原真中華民國」的角力。
在以上兩大背景下,對中共來說,如果不能武統,而要維持兩岸「未統一/不台獨」的「分治而不分裂」的態勢,就必須在台灣的民主運作中,使得「維持中華民國」的社會共識能夠超越「借殼上市」的台獨操作。亦即:「維持中華民國」,應先於「打壓台獨」。
要台獨站不住,就要中華民國站住。中華民國站住了,台獨就站不住。
然而,中共的兩岸政策迄今仍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是說,將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標。但如前述,連《意見》也知道,必須以「維持中華民國」為抵制台獨的憑藉,則這種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標的兩岸政策,如何能使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民主運作中立足?
《意見》說,「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政黨、團體、人員的」,屬台獨犯罪。可見,中共亦知,兩岸關係必須在台灣的民主角力中發展。然則,《意見》應當知道,台灣傾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者,之所以未能形成顯著優勢的政治氣候,主要原因是相當多的台灣人對中華民國在兩岸間能否確保應有的地位及前景不具信心,反而因此甚至出現「懼統容獨」的氛圍。
在這樣的情勢下,《意見》提出的「新意見」,不啻是從「消滅中華民國」,轉移至「維持中華民國」。這是一個新視角,也是大亮點。
《意見》雖未說得那麼凸顯,但其邏輯發展卻可作此解釋;或說,本文希望能作此解釋及有此發展。
也就是說,中共應當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對抗台獨」的舊思路,換成「由中華民國來化解台獨」的新思維。
中華民國如何化解台獨?就是要維持中華民國。要維持中華民國,首先就是中共要維持中華民國。中共若要消滅中華民國,台獨會被有些人看成台灣的救贖。因此,台獨是中共的產品。
中共的兩岸政策,原本是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上,但《意見》提出的「新意見」,卻顯已跳出「中華民國滅亡論」。一方面反對變更「台灣地區有關規定」,亦即主張「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另一方面亦反對在歷史文化上變造「中華民國敘事」。如此這般,「新意見」的兩岸思考,可謂就從銅板的這一面「壓制台獨」,翻到了銅板的另一面「維持中華民國」。這當然是別開生面,也可能為兩岸關係的發展開闢出新路徑。
這新路徑就是:一、由台獨及統一的「目的論」,轉移至和平發展的「過程論」。二、雙方建立「你不消滅中華民國/我不台獨」的「交換論」。三、由舊的兩岸關係「中共與台獨都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轉移至「中共與台獨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新型兩岸關係」。四、在「大屋頂中國/大屋頂中華」下,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中共的兩岸思維應當是: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獨。
《意見》儼然已從「壓制台獨」的思考,轉向「維持中華民國體制/維持中華民國敘事」,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但也許連《意見》撰文者亦尚不自知,希望中南海此時能回過神來,正視這樣的「新意見」。
美霸者通吃 獠牙豈止伸向兩岸
2024-07-21 03:49 聯合報/ 楊建業/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大陸西安)
美國最近一系列表現,似乎都是一副「霸者優先」、「霸者通吃」的姿態,且愈來愈不再顧及國際社會的觀感。
中國大陸當然是其首當其衝的霸蠻對象。川普和范斯等人還沒上台,就將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怪罪到中國大陸頭上,但這毫無道理。美國當年把高汙染高耗能的低端產業都轉移到不發達國家,其中也包括中國大陸。這是美國的資本運作決定的,中國大陸沒有、也不可能替美國越俎代庖。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時,大陸民眾也非常不滿:既耗費自己的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還破壞生態環境。如今,中國大陸創業剛有點起色,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發展,美國就想找種種藉口打壓,勢必激起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彈。
這種霸氣還體現在台灣之上。川普說,台灣從美國奪走晶片業務,並聲稱台灣應向美國支付保護費。事實是,台灣年年都在購買美國軍火庫過時的陳貨,一直在給美國交保護費。為此幾百億美元都填進去了。台灣人口不過二,三○○萬,面積不足四萬平方公里,還有多少剩餘價值可榨取呢?至於晶片,則和前述的大陸代工廠是一個道理,自由主義經濟學強調的是國際分工和比較利益,即各國不須自給自足,而是應採用最有利的生產方式,互相交換。
川普和范斯對海峽兩岸的訛詐,中國大陸當然不會買這個帳。但民進黨就不好說了。卓榮泰不是已表態說願意承擔更多責任了嗎?什麼責任?不就是還要大幅提高保護費嗎。美國再怎麼予取予求地無止境無底線地敲詐,民進黨政府可能都會諂笑著將台灣人民的血汗錢如數奉上,但這也是台灣人自己選的,有什麼辦法呢?
當然,美國的全球戰略並不僅是通吃海峽兩岸,它同時也在向全球展示獠牙,即便通吃到盟友也在所不惜。這種中美博弈的戰略效應還在繼續外溢。據說美國正考慮對墨西哥電動汽車加稅和提高勞動力成本,填補其所謂的中國戰略漏洞。墨西哥是不少中國大陸車企為開拓點北美市場而增設的製造點。若如此,東協也該警惕,因為東協已是中國大陸第一大交易夥伴。
要知道,美國可不只是追求一般的霸權,而是絕對的霸權。就是試圖要把美國的法律,變成全球的法律,並藉此操控所有國家。不聽操控者,就無情打壓。這無關乎民主與威權的對決。就算要威權,也是美國在威權,因為它總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人頭上,這正是威權者最大的特徵之一。
美國的威權和過分霸道或許短期內有些作用,但從長遠看,遲早會反噬自己。即便是盟友們,或許還沒有和中國大陸全面脫鉤,就先和美國技術脫鉤了,以避免美國的脅迫和操控,就像當今一些國家「去美元化」那樣。道理很簡單:做朋友是要互利互惠的,不能萬事萬物,都要自己優先。
逐利川普戳破綠營話術
2024-07-21 03:49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者(台北市)
最近的國際事件跟新聞實在太精采!尤其是還牽扯上台灣。既有震驚世界的川普遇刺,各種陰謀論還有川普的表演天分,占據新聞版面,還有川普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要美國保護應該付錢。
川普是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有話直說,可能很多人不敢相信他竟然會這麼坦白,完全不掩飾。有人認為他是瘋子,但正是這種跟多數政客的虛偽作風不同,使其能吸引到大量鐵粉支持;他同時也是美國民粹的象徵,但他前述的言論,卻使台灣的民粹政權極為尷尬!
民進黨長期以來就是一個極為「親美反中」的政黨,對於中國大陸凡事幾乎都抱持著負面看法,並且打壓國內懷疑美國的聲音;他們也這樣教導自己的支持者,好像總把自己跟美國綁在一起,甚至,賴清德在總統大選前也曾說過,「疑美論」是對岸的宣傳手段。
川普的言論不只是直接打了民進黨一巴掌,對民進黨而言更是一個長期的重大內傷,因為它的影響極其深遠!而且還在發酵,它會強迫台灣人長大,去思考國際社會只有永遠的利益,台灣並不是國際社會的寵兒,只是一顆很好利用的棋子。
這麼講有點傷感情,但是人必須勇敢面對現實才會成長。民進黨長期麻痺台灣人,好像只要跟著民進黨,靠著美國的力量,兩岸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不需要跟對岸認真溝通,不用回到中華民國憲法對於兩岸的定義,只要符合民進黨的政治利益就好。
但是這麼做是把台灣的安全當作自己的賭注,非常不負責任!過去不管是誰大聲疾呼,好像都很難引起台灣社會的全面反省,不過這次不同了,不但傷了台灣人的情感,還影響了台灣人的利益,亦即民進黨自認為的其中一項政績:節節推高的股市。
市場上有不少人認為川普的言論讓台股大跌,不管這是不是主因,還是市場在找理由讓漲太多的指數回檔,股市重挫是實質影響,部分人甚且害怕會不會因此讓台股走長空?畢竟川普的聲勢正高漲中,當選新任美國總統的機會很大,如果川普真的當選,台灣究竟要怎麼面對?
民進黨長久以來一直造成台灣人的錯覺,因為他們的執政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更有地位跟價值,但是川普的真心話打破了民進黨的謊言跟長期的洗腦幻象,台灣人到了應該清醒做出改變的時候了,台灣的長治久安,不是靠民進黨的民粹幻術就可以達成與解決。
川普的真心話,如果能夠強迫台灣人清醒面對真相,那絕對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