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005/web/◆ 聯合報社論/新賴系連民進黨都團結不了,能團結台灣?
◆ 聯合報黑白集/五院,四個半是綠的
◆ 經濟日報社論/美選舉假議題 台灣經濟安全真考驗
經濟日報社論/美選舉假議題 台灣經濟安全真考驗
2024-07-22 03:06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前總統川普。(歐新社)
美國前總統川普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再度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表言論,認為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雖然他不否定台灣產業的努力、功勞,但他強調這是因為過去美國政府的疏失;也就是說,如果他再次執掌白宮,他會改變這樣的景況。對於美國依據晶片法案而對台灣業者提供的建廠補貼,他更直言:「現在我們給他們數十億美元在我們國家打造新晶片,然後他們也會拿下這塊。換句話說,他們會建設(晶片廠),然後又會帶回他們的國家。」他更說台灣應該付給美國保護費,美國像保險公司一樣,但台灣什麼都沒給美國。
雖然川普沒有完整表達其對台灣國家安全與半導體產業間的論述,但從其言談可以推論,他認為台灣透過自己的努力,在美國政府不注意之際,取得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目前台灣擁有半導體產業領導地位,藉此要求各國協助保衛台海,不受中國的威脅。因此,他認為美國在失去了半導體產業領導地位的同時,還要因此協助保衛台灣。藉此他抨擊政敵與過去歷任的政府,放任台灣半導體業崛起,並讓台灣以此來要求美國協防台灣,所以台灣應該要自己付保護費。
毫無疑問地,川普上述的言論中,不僅違背事實,其邏輯也充滿謬誤,台灣國內上下,從政府首長,到產業界領導人、專家學者,都可以舉出各樣的反駁理由。當然,我們絕對可以從台美國家關係的進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台灣與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與重要性等,證明川普言論的錯誤。
但我們必須留意,川普發言的聽眾並不是台灣產官學研各界,也不是台灣民眾,卻是擁有投票權的美國民眾。川普的言語儘管粗鄙、暴力,但卻淺顯易懂,他直接以民粹的言語訴諸美國民眾。這也不是川普第一次這麼做,從俄烏戰爭、美中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等議題,都可以看到川普類似的言語模式,只不過這次是以台灣的國家安全與產業供應鏈做為題材。
但我們也不應該因為這是選舉語言、民粹操作,就忽視川普此類言論的影響力,反而更應關注此類思想在美國國內後續的傳播與發酵。正因川普的言論粗鄙、直接,所以美國的普羅大眾不但聽得懂,更可能聽得進去,導致這樣的荒謬論述成為美國民眾的普遍常識。無論川普當選與否,都會成為影響美國後續對台政策的影響因子,包括對台灣半導體甚至高科技產業的態度,進而影響台灣科技產業與供應鏈的長期發展。
而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出現壓抑其他國家產業發展的言論、思想,從80年代的日本到近年的中國,都在此類概念的發酵下,進一步支持其政府採行對抗、壓抑對手國家及其產業的政策。站在台灣的立場而言,面對美國總統候選人的非理性言論,雖然我們可以理性地說,這未必就是未來美國政府與社會的態度和立場,但面對行事風格不可預測的川普,其言論對我們產業、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涉及我國的國家、經濟與產業安全。政府不但不應輕忽,靜待風波過去,而應及早結合產官學研及各界專家,以國家之力共同研提符合台灣國家利益的經濟安全政策。
此外,與其用大量國家與社會資源探討駐外代表處、使館用了多少經費裝潢、購車,倒不如盡早以國家的角度,一方面關注追蹤川普對台言論後續在美國社會的發酵情況;另一方面,更應有完整對台美經濟安全的論述,與美國政府、政黨、國會甚至民眾進行完整的溝通,及早因應對我國可能的後續衝擊。
聯合報黑白集/五院,四個半是綠的
2024-07-22 04:11 聯合報/ 黑白集
憲法法庭19日針對國會改革法案多數內容,做出暫時處分裁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對國會改革法案釋憲作出暫時處分,幾乎全照著民進黨的要求上菜。當民進黨發言人吳崢神準預告裁決結果時,那些大法官應該都暗自竊喜,慶幸自己「不辱使命」吧!有些民眾也許覺得這沒什麼,反正是意料中事;但要命正在於此:某個黨偷走你的政府,你卻沒有感覺。
說準確些,中華民國的「五院」,已有四個半淪陷於民進黨之手。剩下的半個,正是藍白要求國會改革的立法院;然而,法案卻被遭權力摸頭的司法院「沒收」。目前先「凍結」,下一步就是送進焚化爐。好不容易藍白加起來過半,可以阻止綠營橫行霸道,吃銅吃鐵;但民進黨僅藉十五名大法官之手,輕鬆將整套法案擋下。接下來的釋憲命運,已可想而知。
這種現象,已經不是人們譏諷一下「法院果然是民進黨開的」,就能輕易釋懷。事實是,當大法官整齊劃一地聽命於執政黨,總統隨便一段意在言外的談話,所有大法官立刻心領神會並照劇本演出。釋憲權落在這些人手裡,會在乎什麼權力制衡,在乎什麼國家體制健全嗎?
民進黨在野時罵國民黨「威權」及「黨國體制」,現在他們不僅有樣學樣,甚至青出於藍,把所有國家機器都當成黨的工具來用。這屆大法官最大的悲哀,是他們的「可預測性」那麼高;黨指東,沒有人敢望向西。
聯合報社論/新賴系連民進黨都團結不了,能團結台灣?
2024-07-22 04:13 聯合報/ 社論
民進黨第二十一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登場,黨內中常委、中評委、中執委也進行改選,賴清德總統(中)、行政院長卓榮泰(左)率先投票。記者胡經周/攝影
昨天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兼任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在黨職改選後,已全面掌握黨政大權。雖然「新賴系」在黨內獨大,但這種藉由意識形態動員、資源分配、強力壓制三重手段下的「民進黨大團結」表象,基礎十分薄弱。
民進黨全代會主題,是「守護台灣,第一品牌;民主台灣,團結向前」。諷刺的是,民進黨對外因不滿在野黨掌握立院多數而屢屢挑起國會衝突,朝野處在全面開戰情況;對內則有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涉貪遭押、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遭槍殺等事件,黑金案件重創民進黨形象。民進黨自詡的「第一品牌」,被打上大大問號。
賴清德主席的全代會致辭,就充滿這種矛盾。賴清德強調要「打造自己的國家,民主台灣」,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又要「深化民主憲政體制」。過去曾稱「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的賴清德,難道不知現有的憲政體制就是「中華民國」?既然「中華民國」是民主憲政的「現在進行式」,何來「打造自己的國家」之說?又要打造自己的什麼國家?
賴清德又說,「維護權力分立的憲政體制,以及避免權力再度集中、危害民主,是民進黨的責任」。然而,過去八年民進黨完全執政,濫權到極致,才是「權力再度集中、危害民主」的始作俑者。如今民進黨以國會少數對抗多數民意,甚至動輒把批評者打為「反民主」、「認知作戰」。國會改革法案,府院監黨四路聲請釋憲,大法官按照民進黨劇本走,分立的五權再度高度集中。所謂「維護憲政體制」,不過是「維護民進黨權力」罷了。
民進黨全代會特別找了一群廿五歲以下的黨工擔任旗手,舉旗入場,意在彰顯重視青年,強化改革形象。但在「年輕旗手」的表象下,攸關權力核心的利益交換與鬥爭,才是政治現實。賴清德首要打造「新賴系」,各派系則為爭取黨內一席之地,延續過往換票、配票陋習,進行權力交換。
於是,有意參選民進黨中常委、準備進軍台南市長選戰的立委陳亭妃,遭到所屬派系正國會除名;鄭文燦遭收押,他的「桃園幫」被其他派系瓜分選票;前總統蔡英文的「英系」迅速沒落,從權傾一時淪為聊備一格。而結合新潮流、正國會、湧言會和民主活水、綠色友誼等派系的「新賴系」,獨霸黨內外。
如此場景過去也多次上演。蔡英文當選總統後,「英系」形成,其餘派系爭相靠攏。與如今的「新賴系」異曲同工,背後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團結台灣」,甚至不是「團結民進黨」,而是總統要鞏固權位,而派系則要分一杯羹。因此,全代會前黨內關切的陳亭妃能否當選中常委、英系剩下幾席,或蘇系能否保住唯一席次,都無關宏旨,因為民進黨早已「只有權力,而無是非」。
這次全代會另一個引人矚目的「風景」,是蔡英文缺席,陳水扁卻出席。蔡英文缺席理由,僅「另有行程」四字;陳水扁則顯然意圖藉由僅剩影響力,在民進黨發揮槓桿效果。二人的出缺席,都反映全代會只是「演一場戲給選民看」。背後的權力運作,早已在權力分贓下決定了。
在這場充滿「戰鬥氣氛」的全代會後,朝野的對抗將持續下去;賴清德從「蔡規賴隨」轉化為「打造自己的國家」、「用民主反民主」的「新威權」與「新國家」工程,將變本加厲。只是當賴清德鞏固自身權力卻無法滿足其他派系時,或當賴清德把國家帶往更加動盪的道路時,民進黨內還能順應「新賴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