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偏鄉弱勢課輔 永續路崎嶇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969/web/ 

◆  偏鄉弱勢課輔 永續路崎嶇
◆  蔡政府勞動成績單死當
◆  美對台政策無改變跡象
◆  保二擴編當陸軍? 「過秦論」殷鑑
◆  賴桑別再讓勞工做功德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偏鄉弱勢課輔 永續路崎嶇


2024-05-02 04:12  聯合報/ 胡維平/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嘉縣民雄)


雲嘉偏鄉地區一直存在著貧窮、人口老化與外移,經濟發展停滯,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地區學校為了招生考量,對外宣傳總強調多少國中畢業生考上科學班資優班,多少高中畢業生考上醫科國立大學。然而卻有一大群家境貧困學習弱勢學童,在社會邊緣掙扎

民雄鄉有一棟屬於民雄鄉農會白色舊式二層樓房,檳榔攤上方掛著一塊白底黑字、不太起眼的「薪傳二手書店」招牌。創辦人黃金山先生是民雄人,曾擔任台北世貿二館館長地方人士尊稱他為黃館長。他退休前發願要豐富地方文教力嘉惠弱勢學子,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於現址創辦薪傳二手書店。

後來黃館長發現,弱勢學童最大問題不是沒書念,而是在學校跟不上進度家境又不允許補習或請家教,放學後沒人輔導,缺乏成就感與自信心,不但無法靠著教育翻轉人生,反而在環境逼迫逐漸成為社會邊緣人。黃館長退休後於是返鄉開辦課輔活動號召鄰近中正及嘉義大學學生協助針對弱勢學生個別需求及學習狀況,在書店進行一對一課後輔導。由於成效顯著周遭中小學慕名而來弱勢家庭學童眾多,幾乎擠爆了書店的空間。

在開始的五、六年間,黃館長幾無外部的奧援,除了花光自己退休金與積蓄外,連房產拿去抵押維持營運。另外,一對一課輔人力需求非常大,該去哪找到穩定師資來源?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起,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結合社會服務學習制度聘請具有國教經驗及高教能力師資開設課輔知能在補救教學上的應用學分課程。學生在大學上課學習相關知識與能力,每周一次晚間前往薪傳進行一對一的弱勢學生課輔,隔周再於大學課堂上分享經驗並討論遇到的問題。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經主流媒體報導,薪傳課輔受到全國性關注,各界資助舒緩經費危機。地方人士不斷提出弱勢課輔需求,薪傳及公益團體與中正大學積極合作,陸續在嘉義縣水上大林及義竹成立分部輔導弱勢學童,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也在中山大學配合下於高雄開設分部,另外在台中新竹亦獲當地國立大學合作承諾將成立分部

就在薪傳課輔遍地開花之際,日前中正大學突然片面決定,下學期起大幅縮減與薪傳合作的課程與服務時數並已暫關閉所有溝通管道。這對面臨鐵路高架化被迫搬遷薪傳二手書店更是雪上加霜,也迫使今年九月嘉義縣所有薪傳分部無法運作二百名弱勢學童將無人輔導。消息傳出已造成地區學校師生及家長恐慌

以大學生進行一對一課輔,確可彌補義務教育的不足,亦可彰顯社會正義。需求面,國內偏鄉甚至都市仍有不少學習弱勢族群,需要靠社會力量協助他們翻轉命運,避免誤入歧途。師資供給面,國立大學接受納稅義務人及地方社會資源挹注,師生理應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照顧地方弱勢。但學校政策及教育理念不穩定性,以及大學生對於無償社會服務認同度,確也是運作上的隱憂

黃金山先生將他的弱勢課輔志業以「萬古長河一窗燈自詡,這盞燈將會如願的「薪火相傳」,還是即將在嘉義地區灰飛煙滅」,正考驗著社會的良心大家的智慧













蔡政府勞動成績單死當


2024-05-02 04:12  聯合報/ 羅德水/全國教師會文宣部主任(台北市)


儘管朝野立委與 NGO 團體倡議多年,儘管陳揆日前首次做出正面回應,今年勞動節依舊是一國兩制、一校兩制,甚至是一家兩制的放假模式。台灣獨步全球的五一放假模式,悖離尊嚴勞動,衍生諸多亂象,卻遲未能調整,相當程度反映蔡政府的勞動施政,明明掌握行政權與立法權,卻繳出令人失望的勞動施政成績單。

不過,五一如何放假還只是冰山一角。即將在五二○登場的賴總統,在閣揆任內惡修勞基法與「功德院」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否調整過去八年明顯向資方傾斜勞動政策?又要如何兌現洋洋灑灑的選前承諾

無可諱言,過去幾年經濟持續成長基本工資連年調升,台股站穩二萬點,政府還可宣傳國民人均所得即將趕超日韓。要問的是,既然經濟數據如此亮眼,何以受雇者多數無感?

主要原因出在勞工薪資調幅全然跟不上通膨。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薪資與生產力最新統計,一、二月實質經常性薪資連續二年呈現負成長,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國受雇人員報酬GDP 占比也不斷下探,從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的高點五十一點一二%,降至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的歷史新低四十三點○三%勞工薪資占 GDP 比重,是衡量經濟成長分配面重要指標勞動占比每況愈下,經濟成長分配不正義可見一斑而在同一時期,南韓企業分配給員工報酬成長速度則高於其獲利,這也是台灣受雇者普遍感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關鍵

不斷惡化貧富差距也是一大警訊。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底我國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前廿%後廿%家庭資產差距,從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的十六點八倍,大幅升至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的六十六點九倍數據顯示,經濟成長分配愈來愈傾向資本家與富人階級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如何兼顧分配正義、改善貧富差距,必須成為朝野勞動政策核心

今年適值勞基法上路四十周年,要真正改善勞工處境,針對勞工權益保障不足勞動環境日益惡化經濟成長果實未能雨露均霑等困境,朝野有必要展開勞動政策路線論辯,屏除選票算計,提出宏觀前瞻政策,才可能兼顧經濟成長與分配正義

近年來政府積極鼓勵勞資締結團體協約,以創造勞資雙贏,即將卸任的蔡英文總統也細數其勞動政績。其實,政府本身就是廣大公部門受雇者的雇主,以勞動節放假為例,私部門受雇者均已放假,目前受制於勞基法規定未能同步放假者,多數為公教人員與其他公部門受雇者,不正是政府善盡雇主責任最好時機?再以開放警消組織工會為例,難道不是民進黨在野時高舉理想執政十六年尚未完成黨綱揭櫫的價值,問題究竟何在

至於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政府尤須帶頭,除調薪法制化公教薪資審議委員會納入受雇者代表。日本岸田政府去年呼籲企業薪資漲幅能超過通膨水準,並帶頭為公務員調薪,日前又宣布將持續推動超過物價漲幅加薪,希望「通過官民合作創造可支配收入增加」。每每欲與日韓比肩的執政團隊,豈能落於人後














美對台政策無改變跡象


2024-05-02 04:12  聯合報/ 黃奎博/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即將成為中華民國總統。雖然賴在大選期間強調他「務實」那一面,但「台獨工作者」仍引起北京和華盛頓的提防戒備,深怕賴團隊抓不穩基調,踩到兩岸兵戎相見的紅線。

北京對民進黨政府已無「聽其言觀其行」的空間,但華盛頓仍給予對其亦步亦趨的民進黨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

然而自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底的「拜習會」,拜登及其國安團隊所說的「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承諾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很明顯是表示美國不僅希望中共不武,而且也要求台灣不獨。

今年一月,在台北的大選結果揭曉後,拜登受訪時親自說「不支持台獨」,國務卿布林肯則以電子網頁祝賀賴當選總統,肯定這個「自治島嶼」的民主與選舉過程,並重申「承諾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台海雙方和平解決分歧」、「不使用強制及壓迫」。

也就在這兩年,美國國會的友台法案「進階」到要求行政部門對台進行軍事融資以及軍事裝備與服務援助,但拜登政府的政策基調始終是在協助台灣維持足夠自衛能力。

承上,五二○之後見到美國逐漸對台政策有明顯調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有三。首先,美國和中共都試圖管控分歧,拜登在本年十一月的大選,絕無法承受在烏克蘭、中東之外有第三場風險極高的軍事衝突,而中國大陸的內部狀況也讓中共不願在此時再升高台海緊張。

其次,拜登團隊的主流想法是根據台灣關係法,維持戰略模糊下的「一中政策」與北京全面交往,同時協助台北維持嚇阻力量和發展非邦交的實質關係,此法目前仍可維持和平穩定,不宜貿然變動。

最後,從美方官員最近的說詞,亦可判斷拜登政府改變對台政策的機率極低。例如布林肯於四月下旬訪問北京,稱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期盼北京與台北都能同樣負責任地緩解台海緊張。又如副國務卿坎伯三月下旬與北京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通話時,再次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可見若拜登政府進一步挺台,勢必觸動台海局勢,非美所樂見。

亞太助卿康達與白宮國安會中國暨台灣事務資深主任貝莎蘭於四月中旬訪問北京時,罕見地與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會面,談的當然是台灣。美方同樣表示為台海和平穩定,無意改變「一中政策」。

再對比一月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與四月亞太副助卿藍墨客,分別提及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決議及台灣地位時,前者表示該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話只說了一半(因為決議本身沒提及,但台灣屬中華民國所有),使得「台灣地位未定論」餘波盪漾,後者則改稱「不構成聯合國對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的官方立場」,看得出在四月初拜習通話後,美國這方面的調子放軟,並無改變對台政策的跡象。

「五二○」這關已在美陸技術性共管台海之下獲得控制,再來就看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誰當家,方知美國對台政策的變與不變了。















保二擴編當陸軍? 「過秦論」殷鑑


2024-05-02 04:12  聯合報/ 蘇天從/公(桃園市)


媒體報導,內政部元月公告保二總隊擴編,員額從一,四四○人增加到三,一二○人。部長林右昌四月卅日桃園煉油廠主持保二總隊擴編典禮,目前兩波訓練約一千人,但僅首批訓練的五百多人已結訓進駐。迄典禮,保二有約二千人,未來在不影響縣市治安警力的前提下,持續從警政署直屬機關招訓,並配合警大警專保安科系結業補人。換言之,再怎麼擴編,了不起僅僅增加一,六八○人。而今年警專與警大都將首度招收保安警察科系,共將招生二一○人,再三年仍不能補滿伍。

在警察陣營實際執行「保安警察」任務的便是保一總隊,後因機動調度指揮方便,才升格在彰化八卦山高雄岡山的數個分遣大隊,成立保四、保五總隊保一的主要任務是拱衛中樞、準備應變及協助地方治安之保安警察業務;支援各縣市警察局、專業警察機關,協助維護治安。我們常在台北街頭的陳抗過程中看到組合人牆當人肉沙包的警察,便是保一支援警力。當全國陳抗場面過大像太陽花學運時,不僅保四、保五北上支援各縣市警察局每個分局平常都訓練有一個以上分隊(四十人)的機動警力,以彌補不足

就算機動性最強保一,若遇擾亂升級到需要「拱衛中樞、準備應變」,其任務還只是安內,至於保家衛國敵人交戰,並無法源依據。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無可厚非,如果敵人入侵,每個人當守土有責貢獻一己之力;但政府以加強維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名義,規畫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擴編案,這些人受訓的內容,幾乎是持重武器以「城市巷道作戰」為主,不僅是維護駐地安全最合理解釋挑釁有餘、兵源不足,腦筋只好動到警察,引來「第二陸軍」的質疑

保安警察」這門課,是掛在行政系必修課要大張旗鼓的設系,讓警察當陸軍,到底是因美國要與中共對抗,還是美國要台灣當馬前卒增兵而政府找不到常備兵,在兵源不足之下只好出此下策,找慣用槍枝警察來充數

過秦論〉有兩句關鍵話:大秦帝國有「關中之固、金城千里」,但滅亡原因卻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最近網路流傳一句話:「台灣人不會說英語,卻要當美國的看門狗不會說日語,卻要認日本為宗祖國」,令人深思。

在位者在增兵之餘更當反思,為奪取執政權不惜撕裂族群、製造仇恨,才是國安破口的最大隱憂遠觀八國聯軍時,百姓痛恨清朝官吏作威作福,看到清兵大敗鼓掌叫好近看金門撞船事件,不自忖實力、不捭闔縱橫,只會暴虎馮河,提高對抗,縱使再增十倍警察兵力到一萬六千八百人,有用嗎?














賴桑別再讓勞工做功德


2024-05-02 04:12  聯合報/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氣象局說五一當天有梅雨鋒面來襲,但無損勞團上街表達訴求的熱情今年適逢《勞基法》實施四十周年,加以賴政府即將就任,因此勞團提了十六項修法主張盼日後別找勞工做功德!賴清德也透過臉書回應,承諾會持續打造更友善的勞動環境,例如彈性育嬰假視試辦情形再擴大。如果說這就是賴桑在勞動政策發表會中所說的「新時代勞動法令,那還真令人失望!

台灣自進入廿一世紀後,勞動法令日漸完備,包括性別平等工作、大量解雇保護、周休二日、勞退金加勞保年金、修訂勞動三法、職災保險單獨立法、中高齡就業專法最低工資法制化,但隨著環境變遷新問題也層出不窮,最顯著的就是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勞保年金即將破產,令人失望的是賴桑居然認為勞保基金穩健運作,只要「撥補」掩蓋就行!

賴桑在「二○二四『工』辦勞動政見發表會」中,對於少子化缺工、外籍移工是否該進入服務業等問題,表示要制訂「新時代勞動法令」,而勞工政策第一優先,是保障本國勞工權益,不足之下才考量移工。言猶在耳,當局立馬決議引進印度移工;對於國人迫切要求加薪以應通膨,賴桑則恪遵蔡總統說法,年年調升基本工資

其實缺工不正好能藉以跟雇主談判加薪,而提高基本工資,不要說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勞原本就不到投保就業保險人數四分之一;經統計還發現,勞工平均薪資增幅不如基本工資漲幅,再者長期調升基本工資反而使低薪族增加!難怪最新調查顯示,勞工期待賴桑上任後解決的問題,以長期低薪居首位。

儘管賴桑說要運用所有政策鼓勵加薪,但吾人認為真正要改變的是現行作法。就以「擴大引進移工解缺工」為例,為何不能在提高國人勞動參與率上多加努力,譬如減少人才流失,並鼓勵資方降低訓練成本轉做加薪資源

好比一年有十三萬人因照顧而離職,若能提供「照顧津貼」,讓上班族可以找人代勞,減少因照顧家人分身乏術而離職之情況,就能為勞動市場保有即戰力人才。又如當局在鼓勵中高齡續留職場的同時,《勞基法》又有六十五歲強制退休規定,兩者豈不矛盾,實有必要修法,排除打造大齡職場先決障礙。甚至應建構公私部門人才換軌機制,打破公私年資難以銜接的鴻溝,以促進人才流動,達到人盡其才同時提高勞動參與之目標。

期許賴桑的「新時代勞動法令」能切中時弊,針對現今上班族最迫切加薪需求,研擬一套大戰略,而非又一篇文青式政策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