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576/web/◆ 聯合報社論/搬張桌子一千三:韓國瑜敲山能否震虎
◆ 聯合報黑白集/當大陸核航母下餃子
◆ 經濟日報社論/推計舊制售屋所得應與時俱進
經濟日報社論/推計舊制售屋所得應與時俱進
2024-03-08 02: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政部。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日前發布「11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其中降低六都及新竹縣、市的「豪宅」等級認定標準,比111年度分別調降1,000萬至2,000萬元。有房產業者表示,財政部放寬標準後,這些屋主稅金恐將面臨稅額加倍的「巨稅攻擊」,造成不小的恐慌。
其實,財政部雖降低去年豪宅的標準,但只適用於「舊制」的「高總價」房屋,且未能提供原始取得房屋時的成本、費用資料的「局部」情形。扣掉「新制」、「低總價」、「提出原始成本證明」等房屋的房產交易案件後,可想而知受影響的件數並不多。在稅額的增加上,也只是將推計的稅額,由過去的普遍「偏低」,調高為「比過去合理」程度而已,說成是「巨稅攻擊」有點誇張。
首先,該「房屋交易所得計算規定」並非去年所有交易的房屋都適用,而是排除了「新制」的房屋交易。也就是105年1月1日(含)以後取得的房屋,以房地實際成交價格(房地合一實價)為基礎計算房地交易所得,課徵「房地合一所得稅」,不受上述規定的影響。
因此,「11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只針對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在去年售出的房屋,計算交易所得屬於「舊制」,也就是房屋和土地分開計算交易所得,土地交易的所得按土地增值額課徵土地增值稅,房屋交易的所得則以房屋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房屋之成本(或繼承時或受贈與時該房屋之時價),及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房屋而支付之一切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國稅局依納稅義務人「提示的證明文件」,核實計算「房屋交易所得」,併同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課稅。
但舊制遇到納稅人「未申報」房屋交易所得,或有申報、但未提供房屋交易時之實際成交金額或原始取得成本,或稽徵機關「未查得」交易時之房屋實際成交金額或原始取得成本的情形時,稽徵機關只得按照房地總成交金額是否達「一定金額門檻」(類似「豪宅」概念),訂定不同的「推計」房屋交易所得標準或方式。無提示成本證明的高總價房屋,通常就會以相對「複雜、嚴格」的標準,推計房屋交易所得;反之,低總價房屋,則用相對「簡單、較低」的標準推計房屋交易所得。
過往的實務作法,對無法證明原始取得成本的豪宅,國稅局即以「查得」之實際房地「總成交金額」,按出售時之「房屋評定現值」占(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總額)的比例,計算歸屬於「房屋」交易的收入,再以該收入的17%(類似利潤率),推計出售房屋之所得額。
112年度各地區國稅局參考轄區不動產交易情形,「因地制宜」訂定成交金額門檻。與111年度相較,台北市由7,000萬元下修為6,000萬元;新北市自6,000萬下修至4,000萬元;其他四都及新竹縣、市自4,000萬降至3,000萬元;其他地區則維持2,000萬元。國稅局將適用範圍擴大,設算之所得額更貼近實際所得,和業者的「近年台灣各都會房價飆漲,許多早年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人都獲利不斐」的說法相符,因此,嚴格地說並非「巨稅攻擊」。
至於較低總價房屋,則按「房屋評定現值」之一定比例計算房屋交易所得額。該比例也是由各地區國稅局實地調查並按區域適度分級訂定,考量部分地區112年度交易熱絡帶動當地整體房價上揚以及城鄉地區的差異,也分別調增這些房市熱絡地區的所得額標準1%至5%。因此,有一部份的低總價房屋的「推計」房屋交易所得也是合理的調高。
總之,財政部與時俱進地調高舊制的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標準,尚屬合情合理,但仍應對不知情而恐慌的納稅人,及時予以說明釐清。
聯合報黑白集/當大陸核航母下餃子
2024-03-08 01:2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共軍海軍近年成長迅速,圖為大陸航母遼寧號。路透社資料照
中國大陸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或許是為了唱響習近平的「經濟光明論」,在全球一片唱衰聲中,李強硬是為全年定出了五%的 GDP 增長目標。中共一向不做沒把握的事,顯然早就想好達標之計。
辦法何在?習近平在稍早的中央財經委會議時,就已透露風向。兩個老招: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李強在兩會上再加一招:每年發行一個兆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人大記者會上進一步演繹:五%增長,是奮力一跳就能實現的目標。他老神在在說,設備更新將是一個年規模五兆以上的巨大市場,而汽車、家電更新換代也是兆元規模。
光這三招,就可創造數兆產值,五趴焉能不到手?但這不稀奇,稀奇的是台灣。就在鄭柵潔滔滔不絕說著這些數以兆計的手筆時,陸委會卻在立法院提報告說,大陸若釋善意,我方可考慮提前調整赴陸觀光團,說得對岸很稀罕台灣這一丁點觀光財似的。
這種夜郎思維,民進黨可謂獨步全球。比方說,中共海軍政委暗示它的第四艘航母將是核動力時,蔡政府依舊相信,金門撞船事件就算死賴到底,老共也奈何不了咱們。台灣或許不必對大陸一望而生畏,但起碼得有點現實感。現在這種倨傲,簡直匪夷所思。
就問,幾年後大陸連核航母都在下餃子時,台灣還能沒事就捋一下它的虎鬚?
聯合報社論/搬張桌子一千三:韓國瑜敲山能否震虎
2024-03-08 01:4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長韓國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記者葉信菉/攝影
三黨不過半的國會,一開議便展現了質詢及改革提案的衝勁,同時也抖出立法院內部不少陳年積垢。其中,最令人大開眼界的是,立法院指定的三家廠商承包新科立委辦公室裝潢,開出離譜高貴的報價讓人咋舌,包括搬動一張桌子就要價一千三百元,丟棄系統櫃和工程廢棄物要價四萬多元。更令人瞠目的是,司法委員會要求變更質詢/備詢格局,只不過搬增兩張桌子即可,總務處長竟稱要「等休會再改」。
如果不是「民進黨獨大」的優勢被打破,立法院內這些奇奇怪怪的陋規就不會被掀開,工作人員推三阻四、能拖就拖的老大作風,也就不會浮出枱面。這些現象,在新科立委眼中都是咄咄怪事,極不合理;聽在一般民眾耳中,更覺不可思議。每個立委辦公室一會期的裝潢費用,包括家具在內共是卅五萬元,超出部分則需自付。這些公費都是民脂民膏,廠商看準沒有人會為此心痛,便盡情地高報,豪放地敲。如果不是與綠營黨政關係良好,這些廠商為何能長期如此妄為?
那張搬一下便要價一千三的桌子,移動距離不過十公尺。若在一般的民間廠商,會視為這是施工過程必要的挪移,主動幫客戶服務。但在立法院,業者是享有特權的指定廠商,出錢的是看不到帳單的老百姓,因此廠商就浮報瞎報。後來立委不滿,經總務處居間協調,廠商才推稱一千三的搬桌費是同仁「忘記刪除」;最後連同五萬多元的系統家具丟棄費也刪除,說要重新報價。這種連立委都敢坑的廠商,卻是立院總務處「推薦」來為立委服務的,真令人不敢想像。
一個凡事「外包」的政府,雖然省了事,卻無法增加效率,反而當了冤大頭。再看司法委員會要求設置質備詢枱的問題,總務處卻說要等「休會」再調整,即更離奇。八年前,司法委員會因綠委段宜康的堅持,撤掉委員會的質備詢枱,目的是為避免立委與官員對立的印象。但這項實驗並不成功,非但沒有任何委員會跟進,更導致質詢立委要轉身九十度才能面對官員,又要再轉身九十度才能面對會議主席。如此不合理的設計,朝野立委都同意改回原樣,增加質詢及備詢枱。但總務處長卻說,可以先規畫動線,等四、五個月後休會時再進行,當然令人火大。
這景象,也正是台灣國會本末倒置的某種寫照。有心的立委,莫不希望把握每一刻質詢的機會,揪出施政弊端,提高民眾的福祉。但無心的官員,則只會在議事殿堂上瞎扯打太極,言不及義。對立委來說,問政是分秒必爭;但對院內工作人員而言,慢條斯理完成任務即可。問題是,國會的議事效率,是取決於立委,還是由庶務人員控制?
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從這些枝枝節節的周邊故事,不難看出蔡政府執政八年,立法院內的腐敗到了什麼程度。外界常批評,在綠色執政下,民進黨立委已變成「橡皮圖章」,對行政院決策照單全收,自棄監督責任。而今人們看到的卻比橡皮圖章更糟,主管院內庶務的人員或者怠惰因循,或者上下其手,才會上演一樁樁「搬桌傳奇」。當綠營批評柯文哲「寄生國會」時,民眾看到的真正「國會寄生者」,卻是另一番景象。
新科立法院長韓國瑜已經兩度示警,要求院內職員「拴緊螺絲」。包括立委辦公室裝潢報價浮濫,及中興大樓三年都修不好的電梯,都是院內職員風紀問題的訊號。韓國瑜這招「敲山」之計,是否足以震動立院混吃混喝的老虎,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