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955/web/◆ 聯合報社論/監院繼續裝睡,但南檢能假裝天不會亮?
◆ 聯合報黑白集/蕭美琴搞定兩岸?
◆ 經濟日報社論/升息一箭雙雕 央行值得肯定
經濟日報社論/升息一箭雙雕 央行值得肯定
2024-03-2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央銀行21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升息半碼,為去年第2季以來首次升息,金融業全押不升息,央行決定跌破外界眼鏡。記者許正宏/攝影
中央銀行昨天理監事會決議升息半碼,出乎各界意料之外。據央行說法,主要是考慮4月即將調漲電價,今年消費者物價預估仍上漲2.16%,為抑制國人預期通膨心理,央行調升政策利率以穩定物價,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央行副總裁嚴宗大18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報告金融情勢,對於解決目前游資泛濫的問題,央行的對策,被批評治標不治本,昨天理監事會馬上以升息作出回應,顯現央行正視金融情勢穩健的必要性。
另一個央行沒明說的理由,是近年來投信募集 ETF,愈來愈熱絡,進而推高股市,加權指數昨天已經站上2萬點。台灣超額儲蓄於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達3.32兆元,占當年國內生產毛額14.7%,導致國人近來瘋狂購買 ETF;例如,元大 00940已募集超過 1,750 億元。因此,央行的適度升息以使新台幣趨向升值,或許才是治本之道。
一個國家的超額儲蓄為儲蓄扣除實體投資的差額,亦等於該國的經常帳順差,也就是出口減去進口的金額。因此,超額儲蓄反映一國將原可供國內消費的最終產品,以及可供投資的中間財產品出口至他國,並因而獲得外匯收入。而民眾則將這些外匯和央行交換本國貨幣,導致央行外匯存底及民間儲蓄同時增加。在民國一O七年(2018年)時,台灣民間淨儲蓄為3.63兆元,而到民國一一O及一一一年(2021及2022年)則分別增加至6.19兆元及5.93兆元,其中企業及家計單位的淨儲蓄約略各占一半。
透過增加國內投資、增加民間消費、增加進口及減少出口四種方式可以減少超額儲蓄。不過,央行在18日報告所提出的三項解方卻和這些方式關聯不大。台灣從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起確立「出口導向」發展政策,因而埋下日後超額儲蓄的種子。「出口導向」的政策就是認為增加出口、減少進口可以增加國家財富。台灣從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開始實施「獎勵投資條例」後,一直對出口採補貼,並對進口採高關稅及數量管制的政策。其成果是從國七十年(1981年)起,絕大多數時間經常帳呈現順差。而在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WTO成立後,台灣雖已減弱這些貿易歧視政策,但央行仍執行低利率,以使新台幣趨貶的政策;這導致從民國一O二年(2013年)迄今,經常帳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持續超過10%。
從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1月迄今,央行維持重貼現率低於2%,導致下列兩個負面效應:首先,從民國一一O年(2021年)2月迄今,重貼現率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所代表的實質利率皆為負,且有八成以上時間介於-1%及-2%之間;這導致以定存收入為主的廣大退休族群,其經濟安全不確定性隨之增加。
其次, 定存低利率導致許多國人將資金轉投入股巿及房地產市場。其中,從民國一O六年(2017年)起,股市當沖證交稅減半的政策,持續至今變成常態,更導致台股成交值大增。至於房地產市場,則是不論財政部的打房政策或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皆僅使房價微幅下跌。就長期趨勢來看,低利率是導致高房價的主因;從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1月迄今,台灣的房價上漲175%,也就是平均每年上漲7.1%。
若央行維持低利率政策,則上述二個負面效應仍會持續。例如,近日台積電決定投資2,000億元於嘉義設置先進封裝測試廠,並預計於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完工。雖然在其投資期間可減少超額儲蓄,但一旦完工後,由於其產品幾乎全數外銷,故會進一步擴大超額儲蓄。換言之,只要央行維持低利率政策,則會激勵出口產業及壓抑內需產業,從而超額儲蓄會變成一個老生常談的議題。
經濟部將於4月起調漲電價10%以上,而環境部則預計從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起對每年排碳超過2.5萬公噸的的大戶課徵碳費,都可能助漲通膨。因此,央行升息有助抑制通膨以及改善超額儲蓄問題,值得肯定。
聯合報黑白集/蕭美琴搞定兩岸?
2024-03-22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李大維。圖/中央社
波波漫畫
不旋踵間,賴清德即將出任國家領航者。但他將怎麼定位兩岸關係、平息台海怒濤,至今諱莫如深。就在社會焦慮高漲之際,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突然接受綠媒訪問,說了令人寬慰的答案。他說,賴清德「不是一張白紙」,會「務實中道」處理國安、兩岸及外交。
「不是一張白紙」的表述頗富玄機,俚俗點的說法約莫是:不是個冒失鬼。但是,賴清德若不冒失,怎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
李大維當了蔡英文八年核心骨幹,應記不起她哪天喊過一聲「台獨」吧?賴清德的「台獨」,卻是國會認證,議事錄一清二楚地登載著,想要封存三十年都不行。
李大維情詞懇切,大家就姑且聽之。他說,賴的「訓練是有的」。也對,至少「走入白宮」不能亂說的那堂課,他的確上過了。但把中華民國憲法當護國神山是一場災難,同樣出自他口中。
另外,李大維也說,蕭美琴最了解美國人怎麼想問題,是賴清德最棒的國策顧問。好似有了蕭美琴依白宮指令辦事,兩岸就搞定。但是蕭美琴在兩岸驚濤駭浪中,就能操舵平穩前行嗎?懂美國的民進黨裡還有幾個,賴清德或許不缺;但問題就在,懂北京想法的,半個沒有!
聯合報社論/監院繼續裝睡,但南檢能假裝天不會亮?
2024-03-22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監察院表示,監委行使彈劾權只問證據,不問顏色,陳宗彥案也不例外。本報系資料照
監察院調查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在台南市府任內接受性招待案,發現他除協助酒店業者向市府官員關說,並疑八次接受業者「性招待」,還指定特定服務小姐。查案監委王美玉等三人認為陳宗彥涉案情節重大,上月提案彈劾,卻以二比十一的懸殊比數未能成立,讓陳宗彥逃過一劫。王美玉對彈劾案未過表示遺憾,但稱會將調查結果移請台南地檢署併案調查,以釐清真相。
一個陳宗彥,變成監察院和台南地檢署的「人球」,在正常法治國家是難以想像的事。在台灣,他的案件卻成為監察院和司法體系的照妖鏡:不論是監督官箴的監察院,或是專揪不公不義的台南地檢署,「辦綠就轉彎」顯已成為新的政治潛規則。這就是台灣的「綠色奇蹟」嗎?
陳宗彥去年接任行政院發言人僅十八天,即被爆料接受性招待,他完全未為自身清白辯駁,迅即請辭。可見,他深知自己所為難以饒恕。事實上,他涉及為酒店業者關說並收賄案,十年前即曾遭南檢調查;南檢在民國一O四年(二○一五年)以「查無實證」結案。其後,他一步步高升中央,擔任內政部次長及行政院發言人。直到他和酒店業者的通話紀錄去年外洩,他被稱為「陳董」,並在要求性招待時直呼「小芸有空嗎」。至此,其人設一夕破滅,正義形象的「疫情副指揮官」原來是貪官淫吏。即使如此,多數監委仍「捨不得」彈劾他,二比十一的比數,說明了監察院的正義天平傾斜到何等地步!
陳菊領軍的監院,多的是這種「裝睡的人叫不醒」的監委,但也仍有王美玉、林國明、蘇麗瓊這類正義之士,自告奮勇調查陳宗彥案。然而,努力保持清醒的少數人調查出來的真相,卻被多數裝睡者無視及抹殺,這就是監察院目前的失神狀態。國民黨立委馬上喊著要「廢監院」,民進黨立委立刻回以「歡迎跟進」修憲,雙方都是在演戲,也模糊了眼前的問題焦點。
民進黨長年嚷嚷要「廢監院」,一旦自己執政又把監委職位占好占滿,對綠色貪官卻憐惜又放水,這算不算心神喪失?監察院可以繼續裝睡,但南檢可以繼續裝傻,假裝天都不會亮、不會有陽光照進暗室嗎?令人扼腕的是,王美玉等監委調查陳宗彥案時,函請南檢提供當年監聽譯文,但南檢推三阻四,稱因已重啟調查而無法提供。但南檢重啟調查已近一年,它端出過什麼進度嗎?
一個地方官員,不斷為酒店業者關說並收取賄賂,甚至大膽接受性招待達八次之多,導致下屬和業者必須為他設定「代號」。如此欺上瞞下的奸邪之人,竟還能步步高升,竟還讓監委大人不忍下手彈劾,難道只因他是準總統賴清德的「愛將」,就可以把監院的尊嚴都拋棄?就可以把人民對吏治的期待都踐踏?
所幸,監察院仍有以御史大夫自許的委員,王美玉等人將調查結果移請台南地檢署併案調查,至少能逼南檢面對現實,不能用天不知、地不曉的理由草草結案。更值得玩味的是,當初檢方查到陳宗彥關說,是檢察官林仲斌在偵辦員警涉貪案時意外密錄所得;林仲斌還因「非法監聽」被判刑並調離職務,次年陳宗彥案即告無疾而終。檢察官被判刑調職,涉案官員卻安然無恙,這是什麼法治景象?十年過去,南檢的天還沒亮,但太陽光會永遠照不進府城嗎?
陳宗彥案的最佳結局,是南檢繼續以「查無實證」判他無罪。然後,俟賴清德就任後,找個適當時機讓陳宗彥班師回朝再當個大官。如果這就是南檢想要的,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