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日銀貨幣政策正常化 跨關鍵一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882/web/ 

◆  聯合報社論/管碧玲招致中國海警來犯,賴清德趕得出去嗎?
◆  聯合報黑白集/柯建銘還缺一座焚化爐
◆  經濟日報社論/日銀貨幣政策正常化 跨關鍵一步









經濟日報社論/日銀貨幣政策正常化 跨關鍵一步


2024-03-20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銀行(央行)19日結束2007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路透


日本銀行(央行)19日會議做成重大決定,不僅終結為時八年的負利率政策,也取消「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並且不再繼續購買日本股票 ETF 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基本上脫離長期以來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相當於宣示日本近30年來的通貨緊縮期就此走入歷史。

日本自從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後,由於家庭與企業負債沉重,經濟陷入長期的「財務性衰退」,消費與投資急劇萎縮,物價經常處於下降趨勢,薪資水準停滯不前,進一步抑制總需求,形成「工資-物價下降漩渦」;其間又發生關西大地震與福島核災嚴重災難,且外有台灣、南韓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內有人口老化導致消費減弱與勞工短缺,經濟因而雪上加霜。儘管政府一再擴大財政支出,長期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依舊沉痾難起。

到民國一O一年(2012年)安倍晉三再度出任首相,推出著名的「安倍三箭策略,主張擴張性財政政策、超寬鬆貨幣政策及結構性經濟改革,力圖振衰起敝。民國一O二年(2013年)黑田東彥出任日銀總裁,擴大多項實驗性寬鬆貨幣政策,「量化」與「質化寬鬆措施多管齊下,不僅大買日本公債、股票 ETF 及房地產基金,還實施負利率及無限量購買公債以壓低殖利率。但如此錯綜複雜政策實驗,始終未見到明確成效,經濟與通膨鮮有起色,只有通縮不致更加惡化。

直到新冠疫情干擾供應鏈,以及俄烏戰爭推升能源及食品價格,加上其他國家大幅升息導致日圓匯率重貶推升日本進口成本,迫使更多企業不得不將新增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物價上,通膨終於明顯回升,迄今整體通膨率已連續22個月超過2%目標,加上勞工短缺使今年「春鬥」勞資協商達成加薪5.28%的協議,於是日銀終於等到了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有利時機

日銀新政策架構有何影響?首先要強調的是,日銀仍將維持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取消負利率政策來看,日銀可以有三種作法,分別是將利率升到0%附近(最鬆),或0%-0.1%(溫和),又或定在0.1%(偏緊)。從數字上看,三種模式的差別微乎其微,但觀察的重點並不在於升息的幅度,而是日銀的態度。結果日銀選的是三條大道走中間,且並未暗示日銀很快就會再度升息,避免緊縮過速對日本經濟可能造成衝擊。

終結負利率的最大正面效應,在於凸顯日銀相信經濟能夠走上自我實現成長路徑。多年來由於通貨緊縮,形成惡性循環。現在終結負利率,顯示日銀對通膨能夠守穩目標深具信心,從而刺激消費、擺脫通縮、催化投資、提高工資,帶動經濟成長,形成良性循環

比終結負利率影響更為重大的動作,則是日銀取消殖利率曲線控管政策。日銀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壓低在0%附近,目的是抑制長期資金利率,刺激國內投資;結果卻因為日本國內缺乏投資機會,使日銀放出的資金轉往國外追逐較高的報酬率,導致「利率匯率雙套交易carry trade)」火熱。現在取消這項政策,殖利率可望逐漸上升,將逐漸吸引日資回流日本,從而帶動日圓升值;好處是日本金融情勢不致驟然轉緊,市場利率不會急升,通膨也不致快速衝高,但將傷害日本的出口競爭力,並侵蝕日本企業海外獲利。另外國際市場少了日資這項活水源頭,金融情勢也可能趨於緊縮,對國際債市壓力尤大

總結來看,日銀此舉短期間所產生的利弊得失雖不確定,在長期間將使金融體系運作更為健康,也將使日本經濟更有活力;何況日本利率依然極低,日銀充分時間與充裕空間進行微調。萬事起頭難,日銀終於勇敢地跨出了關鍵性一步














聯合報黑白集/柯建銘還缺一座焚化爐


2024-03-2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立委近日不斷「黑韓」,院會集體缺席被當,卻誣賴韓國瑜「沒收質詢權」,還甩鍋議事人員。未料,議事組提出調查報告戳破綠委謊言接力賽。柯建銘原本高舉國會改革大旗討韓,眼見東窗事發,便改口「誰的疏失都不要緊」。歹戲拖棚,棚垮壓倒綠委,真是天道好輪迴。

薪水小偷喊捉賊,邏輯荒謬到讓民眾恥笑。當天民進黨排定輪值盯場的,是洪申翰和林楚茵,兩人雙雙缺席;辜負選民,也辜負黨。更可議的是,議事組兩次通知洪申翰新進度,提醒發言時間提前,他竟咬死沒人明確告知。社運代表洪申翰如此硬拗,莫非學壞了才能連任不分區

柯建銘嗆韓不懂國會議事慣例和文化,說歷任院長都沒犯過這種錯,為何唯獨這次如此?老柯怎不自省,為何唯獨本屆綠委被逮集體落跑總質詢?為何完全執政,綠委卻自閹質詢時間書面質詢多過上台?又為何去霸占別人發言台

萬年總召縱容值班綠委拖哨,連黨工怠惰不監看議場,也不知情嗎?說句大白話,就是八年躺慣了。網民戲稱,蔡英文之前,綠委文武雙全;現在只能派女委員碰瓷被性騷。五十一席比八席還沒用。

廿多年來,每逢藍綠對決,柯總召皆高喊把國民黨送進「歷史焚化爐」。看在後繼無人的份上,老柯多備一座焚化爐自家用吧!











聯合報社論/管碧玲招致中國海警來犯,賴清德趕得出去嗎?


2024-03-2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國海警編隊航入我金門禁限制水域,海巡署對海警船進行廣播驅離。記者廖炳棋/翻攝


金門翻船事件逾月,兩岸仍未找到善後解方。金馬海域接連發生大陸漁船沉沒、船員落水的意外,兩岸展開聯合救援。更有我金門釣客迷航飄流福建圍頭,被中國海警救起。兩岸執行人道互助,是各界樂見;但陸方在我水域擴大常態化執法毫無減緩跡象。尤其,中國海警近日公布在我禁限水域內執法之訊息,距金門島僅三浬。我海巡署被動證實此事,稱曾伴航、廣播驅離及監控;但次日同樣狀況依舊重演

中國大陸高調披露常態執法現況,凸顯翻船事件政治效應持續擴大。海巡署一開始不設法儘速善後,如今對陸方進入我禁限水域執法,則是束手無策。大陸海警船隻數量與噸位均高於我方巡查時艦砲砲衣卸下並朝海面;反觀我海巡船艦砲,則仍裹著砲衣。這種情況,和國防部所稱「新版第一擊」,顯有很大差距。

金門翻船事件滿月時,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道歉,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及國安官員釋出轉圜空間,稱能接受兩岸紅會協商的選項。但國台辦記者會卻強調,「台海不是國際水域」,雙方各唱各調。其後,發生東碇沉船及北竿陸漁民落水事件,我方極力搜救表達善意,緊張氣氛似有轉機。未料,中國海警隨即公布在金門禁限水域執法的訊息,並附航圖及錄影,意在表達台灣當局所謂「禁限水域」並不存在。管碧玲第一時間未妥善處理個別漁船事件,拖到如今,已使金門禁限海域管轄權受損。

大陸海警在金門翻船案後在金廈海域展開「常態化執法」,不時進出我禁限水域,大陸網民則在微博公布船舶追蹤航圖;我方故作若無其事,亦不回應。陸方在十五日藉金門事件滿月公布此事,迫使海巡署證實確有四艘海警船駛入金門禁限水域。東碇船難更暴露,大陸漁民根本就在禁限水域捕魚。對比陸方在我水域擴大執法,海巡署姿態顯得低調消極

大陸海上執法的變化,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陸方同一組海警船連日在金門禁限水域行動,我海巡只能消極監控,並未執行任何「新版第一擊」。陸方的做法,意圖表達常態化執法並非口頭宣示大陸海警編隊進入釣魚台海域巡弋將滿一年,透過全球海上交通追蹤系統宣示管轄權;如今,顯然意圖將此模式複製到金馬及海峽中線東側。

第二,陸海警船艦活動範圍,已從金廈水域擴展至金門南方的禁限水域,航跡圖甚至可見部分船艦接近海峽中線。是否有跨越,目前仍無從得知。但日前大陸漁船敢直闖竹苗海邊我領海內捕魚,應與海警在海峽中線之出沒撐腰有關。

第三,原在釣魚台附近巡查的中國海警艦艇十五日也出現在基隆東北外海,這和二月底海警艦隊進入花蓮港外廿四浬處情況類似。二月底那三艘陸方艦艇,也負責釣魚台的巡查。海警密集在我東岸海域與釣魚台間航行,這是金門翻船事件後的「新常態」嗎?

前年裴洛西訪台後,中共飛彈飛越台灣上空,人民透過日本防衛省公告才得知。這次,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使金門撞船危機擴大,大陸海警大舉出動侵擾我水域,限縮我海巡執法能量,蔡政府依舊隱瞞實情,我民眾只能從大陸微博得知若干。

當真相都被國安官員蓋牌,難怪賴清德吹噓他作總統兩岸最安全。國安局長稱兩岸沒有開戰跡象;但若任陸方壓縮我在台灣海峽的自主空間,就算沒開打也很棘手。一旦主要航道、港口都有陸海警艦隊巡查,台灣的天然氣和原油進口還能暢行無阻嗎?賴清德有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