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金控配息監理 政府不可不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427/web/ 

◆  聯合報社論/若不在同張選票上,藍白合都是談假的
◆  聯合報黑白集/趙天麟能,陸配不能
◆  經濟日報社論/金控配息監理 政府不可不慎





經濟日報社論/金控配息監理 政府不可不慎


2023-11-01 03:19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最近預告,要以四層財務比率限制金控以公積「老本」發放現金股利。 (聯合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最近預告,要以四層財務比率限制金控公積「老本」發放現金股利。金融機構穩定發放現金股利,向來是存股族群退休理財的重要憑藉。去年受到新冠疫情與美國聯準會急遽調升利率影響,全球股債表現不佳連帶拖累今年金融股股息發放。金管會的新規定自然引發超過600萬股民的嚴重關切。

股民人心惶惶,擔心今年金融機構縱使獲利尚可,卻因金融市場波動,衝擊公司投資科目的帳列價值,使得明年仍無法領取過往股息,增加未來生活調理的不確定性。金管會看到社會憂慮,出面解釋新規定係針對「公積配息」,而非「可分配盈餘配息」與「公積配股」,故是回應今年金控動用公積發放現金股利問題

金管會的說明雖減輕社會對金融股現金股利可能中斷的疑慮,但其片面監理金控股息發放措施,仍有可被檢討之處。金管會訂定金控以公積發放股息嚴苛財務條件,顯有失之武斷且缺乏科學驗證適切性的遺憾。現僅以二例說明新規定的「隨意性」。

首先,金管會訂出資本結構「門檻」為「分配後法定盈餘公積須達實收資本總額之50%」,而其理由竟是「《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是25%,銀行業是要求75%,因此金控訂50%算是合理的。」這種「二一添做五」的論述並未釐清金控與子公司在經營與風險管理之間的合理互動關係。

其次,金管會要求「集團資本適足率須達120%」的門檻,竟遠高於目前法定100%的最低要求。金管會顯然採取銀行資本的「分級管理模式監理金控。然而,金管會計算的「集團資本適足率」高低其實與企業經營績效良窳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此指標僅能作為集團資本監理最低門檻,但若要進一步運用則有待斟酌

金管會關心金控發放股息影響資本結構是正確的態度,但金控的「最適資本結構」究竟為何則是學術與實務界的「大哉問」。金管會預告公積發放現金股利規定前,應評估四層財務門檻,對以「資本適足性」為監理基礎影響,而非想當然耳的以「高標財務比率作為一體適用的依據。

美國聯準會對銀行控股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監理作為或可供我們參考。在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控股公司應評估風險情境維持資本全方位適足性,並提出「全面有效的資本管理計畫」。現金股利涉及控股公司的資本結構,自然也須被納入考慮。美國對銀行控股公司現金股利發放的准駁,於是依其規模、複雜度與風險條件而異。這顯然要比台灣缺乏實證基礎而「四刀切」的財務指標更為務實。

台灣15家金控營運重點各有千秋,政府以均一財務比率做為監管依據要愈少愈好。政府要評斷金控財務風險,何妨先交由金控自行提出「集團資本管理計畫」,然後金管會再核駁其股利發放的規劃。金管會不宜以直覺而未經驗證的財務指標做為股利發放的決策依據。

這次公積「老本」的股利發放事件對存股族造成震撼,金管會應釐清金控與子公司間資本支應的關係,重新檢視並建構金融機構發放股利的適切流程,並宜說明子公司的資本適足率與集團資本適足率間的從屬與因果。

金管會也須回應社會長期對金控發放現金股利核駁的疑惑;金控與子公司的資本適足率若皆合規,為何金控仍無法分配現金股利?金控盈餘本身就具有子公司上繳現金股利特質,若是金融短期變化影響會計帳務而無法發放股利,勢必會增加金控股的風險貼水,而不利其在資本市場的籌資。

金控發放現金股利攸關廣大股民權益。我們希望金管會監理金控發放股利的政策,是基於客觀理性評估,並要符合金控營運的風險特質。這次金管會對金控公積發放現金股利特別規定造成社會誤解,正好說明茲事體大,政府未來做類似決策時不可不慎。











聯合報黑白集/趙天麟能,陸配不能


2023-11-01 03:20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被揭露與大陸籍女子婚外情長達10年,在野黨同聲質疑趙的婚外情恐「危及國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白合又談完一回合,躺著選的賴清德連忙起身賣芒果乾。他抹紅藍委出賣潛艦機密,並指控陸配擔任立委國安將有危機。偏偏,綠委趙天麟親中外遇被高檢署調查,卻仍續任國防委員會召委。賴清德放著這麼大的行動國安破口不堵,卻去誣賴在野黨,好意思嗎?

蔡政府僅憑外電報導王立強共諜事件,就將向心夫婦限制出境一千多天。反觀趙天麟,外傳他的中國小三出身統戰單位,滲透十年,他遭退選依舊與聞國防機密,還大辦感恩宴。尤其,舔中麟不能選,接棒的黃捷竟搖身變成「麟家女孩」參選,豈不詭異?

中國鵬能選市長,親中麟卻必須退選親中麟退選可續任國防委員會召委,陸配卻不能列入不分區。這重重雙標,都為了台獨金孫的大局選票至上,根本無關國安。倘若陸配未經調查,副總統就能指控她參政危害國安;同理,趙天麟早該收押了。

蔡英文有五眼聯盟編造「大賤諜」隔海助選,賴清德只能炒作民眾黨不分區提名陸配的風向哏,以為能壯抗中保台聲勢,豈料變成迴力鏢。網民譏笑:賴導躺著選太久,大腦肌無力,扣紅帽子都會打臉自己。

賴清德「魔鏡說影射藍白合親中,這其實是面照妖鏡。賴導點名陸配,卻映照出趙天麟,也讓台獨金孫仇中面貌暴露無遺和平保台假面白裝了。












聯合報社論/若不在同張選票上,藍白合都是談假的


2023-11-01 03:26  聯合報/ 社論
為了促進「藍白合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閉門會,然而不論會後的四點結論或記者會,雙方都暗藏機鋒。記者林伯東/攝影


「朱柯會」談政黨合作,兩人穿著同色西裝、打著同色領帶與會,營造出兩黨同心齊步的形象。會後,雙方發表四項聲明,針對共同推動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未來發展的共識、國會功能的強化、追求兩黨席次的極大化,確立了基本原則。唯獨,對總統候選人如何合作,兩黨仍懸而未決。但稍早拒絕被「逼婚」的柯文哲,態度已有轉圜,稱若有公平的合作辦法,他可以接受與侯友宜「在同一張選票上」。

如此緩慢的進度,不免讓殷切期盼政黨再輪替的選民感到失望與不耐,更多的是焦慮。不少人認為,如果最後藍白合沒談成,不僅平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更可能因遭到對方「消費」而折損實力,便得不償失。事實上,規模與實力均不相當的兩黨談合作,原本就不容易。國民黨的長處在於地方版圖雄厚及執政經驗豐富,短處在於既定形象揮之不去又不團結;民眾黨的優勢在於擁有年輕族群支持,短處則是缺乏基層組織及執政實力。雙方若能順利聯手合作正好截長補短,也被看好極有機會打敗民進黨的賴清德,締造新的民主政局。

也因此,藍白合能走到這個地步,幾度似乎快破局,隨後卻都能繼續找到談判著力點,已屬不易。主要原因是,兩黨主事者都認知到:如果不合作,雙方只能在國會扮演無意義的少數,繼續看著民進黨粗暴踐踏民主法治;如果合作而取得選民信任,雙方就有機會導正綠色執政民主亂象實現共同施政願景。民進黨企圖把藍白合醜化為「政治分贓」,此一邏輯,正好戳破綠色執政一黨獨吞」的貪婪真相,更說明民進黨執政下的「新威權」及「新黨國」現象必須打破。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如果只因侯、柯要不要「在同一張選票上」,或者雙方對正副人選產生的方式有歧見,藍白合就宣告止步或破裂,絕對是不理性而且愚昧的行為。尤其柯文哲,他身為主席害怕小黨被「吞掉」的憂慮,外界當然可以理解。但眼前的現實是,他分明利用民眾黨的槓桿占據了穩賺不賠的位置,卻又不斷擺出受到藍營欺壓的姿態,這樣的演出未免有失真誠。

進一步看,藍白的合作最後若僅限縮於「立委席次的最大化」,而缺少共推正副總統候選人這一塊,藍白合之議就算失敗。原因很簡單,民眾黨目前在區域立委的角逐實力薄弱,獲勝機率估計是零或一席;基本上,它只能靠「政黨票」爭取更多不分區立委席次。因此,藍白談國會合作,多半仰賴國民黨的組織動員幫民眾黨拉抬。如果雙方的合作不能上升至總統層次,等於是國民黨在免費出力幫忙,即成了不平等條約。對此,柯文哲想必也心知肚明,因此鬆口稱可以跟侯友宜在同一張選票上。事實上,經過這陣子連續談判未遂的牽延,國民黨原先堅持的「民主初選」恐怕來不及辦了,只能同意全民調。

在藍白合談判的過程,總統「三角督」的選情略有變化:侯、柯逐漸追成平盤,賴清德的看好度則明顯下跌。對此,賴清德的焦慮可想而知,他甚至說出「最樂見藍白合的人」一定是「中國共產黨」的話,稱屆時台灣一定是「門戶洞開」。賴清德這些尖酸的發言,不僅喪失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高度,也暴露了他自己無可救藥的台獨心態。試想,如果由他當選總統,兩岸敵意勢必遠高於蔡英文主政時期,台灣要鎖國多久倒在其次,年輕人上戰場恐怕將勢所難免!

藍白合必須再加一把勁,人民若再鬱卒四年,台灣的志氣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