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穩定物價 不能扭曲市場價格機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見證亞運○點○一秒的感動和兩岸融冰的善意
◆  聯合報黑白集/馬文君與女大生
◆  經濟日報社論/穩定物價 不能扭曲市場價格機能







經濟日報社論/穩定物價 不能扭曲市場價格機能


2023-10-09 02:20  經濟日報/ 社論
一年多以來的通貨膨脹造成民眾生活成本提高,形成不小民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年多以來的通貨膨脹造成民眾生活成本提高,形成不小民怨。儘管台灣物價上漲幅度就全球而言並不算明顯,但在政治考量,政府總將穩定物價視為要務,傾力消弭所有可能引發物價上漲的因素。事實上,政府穩定物價的努力程度真的不小,的確讓物價上漲不若全球嚴重,但這反而成為央行採取較各國更為寬鬆貨幣政策的理由,使得本該由央行負責的穩定物價天職,改由各種可能扭曲市場價格機能的諸多政策來承擔。

致力維持物價不合理的上漲當然是政府的職責,然而,過度的穩定措施所造成的資源錯置與運用卻非經濟之福,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體認此點,避免譁眾取寵採取民粹決策。最明顯的例子正是喧擾超過半年蛋價問題

雞蛋在台灣是非常特別的商品。台灣人愛吃蛋,每年平均每人要吃355顆蛋,全球排名第二,比日本還多,可見其需求彈性很小。此外,雞蛋在台灣的供給彈性也甚小-養雞場普遍被視為嫌惡設施,增建擴張不易;蛋的生產周期較蔬菜長,又不似蔬果可以冷藏久置供、需彈性皆小,一旦供給減少,價格升幅一定不小。過去一年,日本政府沒有明顯干預雞蛋市場,導致蛋價上漲64.3%;漲幅理應比日本高的台灣,在政府採取進口雞蛋等措施力壓蛋價下,蛋價僅上漲12.3%。日、台做法孰優孰劣,當然有討論的空間,只是在「蛋是民生必需品」的前提下,放任蛋價上漲恐怕是高度政治不正確,近日蛋價微有上漲趨勢,在野黨立委便立即聲討可為明證。

政府基於「平準」想法,大量進口雞蛋以平抑蛋價,重要的是力道是否要大到違反市場價格機能至此程度。反映市場短缺的價格上漲一來可讓消費者真實體認「使用者付費」的合理原則,二來可使生產者有誘因提高生產的質與量。捨此不由,台灣將會長期面對「蛋蛋危機」。

政府致力於穩定物價政治正確措施不勝枚舉中油剛宣布為了配合穩定物價,繼續凍漲10月天然氣價格,若再加上台電不反映成本地刻意維持低電價,不但造成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虧損持續擴大,這種不讓「使用者付費」的寵民作法,結果是拿不是使用者的全民納稅錢去補貼,除了有悖公平原則,更讓資源錯置使用,也有傷節能減碳目標

環境部剛上任的薛部長在談及碳費的課徵時,表示為了避免碳費開徵後造成「綠色通膨」,連帶影響到一般消費,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可能會納入碳費費率考量

意思是如果物價上漲,碳費可能就會課得少一些。這是一個奇怪的邏輯!碳費課徵的目的在於讓「外部性內部化」、讓排碳者負擔其所造成的全球暖化外部成本,實與物價無關,甚至當物價上漲時,反而應該課徵更高的碳費。碳費與物價無關的道理甚明,試問歐盟即將上路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所課徵的碳關稅難道不會造成歐洲的物價上漲?要因應碳稅或碳費的課徵,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碳排放,而這正是碳稅或碳費的目的之一。若一旦物價上升,就要降低碳費,這是奢望一種政策要達到兩個政策目的,在經濟學理上絕非理想做法。

經濟的基本原理並不複雜,就是讓有限資源可以做最有效率分配運用,而這有賴市場價格機能維持有效運作。經濟、環境部會該做的是避免過度干預,讓價格反映合理成本、讓「使用者付費」,維持資源的合理運用,最多可做到避免囤積、哄抬;物價的事,就讓該負責的中央銀行去操心!過度而無限上綱的物價穩定政策容易寵壞央行,讓低物價上漲還在維持寬鬆低利貨幣政策,使得被刻意低估的資金成本(利率)造成另一種資本錯置的情形,對實體經濟的傷害更大













聯合報黑白集/馬文君與女大生


2023-10-09 02:50  聯合報/ 黑白集
馬文君痛批鄭文燦與詐騙集團過從甚密,才是政壇上當之無愧的「吃裡扒外」。圖/立委馬文君提供


藍委馬文君因監督潛艦案,近日飽受綠營圍剿。她把接獲的檢舉資料分送國防部、調查局、南韓駐台代表處請求調查,國防部也說那不是機密資料;但綠營卻大肆指控她洩密,鄭文燦則罵她吃裡扒外。立委行使監督權卻被貼上洩密罪名,難道面對軍火掮客惡搞,也要閉著眼睛裝作看不見?

中山大學一名女生的遭遇相去不遠。她只不過在座談會向賴清德問到「民進黨貪腐」問題,便連續數日遭綠網軍謾罵肉搜,還有人公開其父親臉書帳號,號召群眾圍攻。試想,賴清德主動跑去和青年座談,若學生連這種問題都不能問,莫非民進黨已經把「言論自由」的大門貼封條了嗎?

前兩天,前閣揆蘇貞昌出版新書《護國四年》,標榜自己的施政勛績。他任內獨斷獨行、僚氣薰天,硬要吹擂成「護國」,直如威權主義還魂。而賴清德不僅跑去捧場,還稱護國朝野都有責任,全民應該一起來。說著說著,彷彿回到了反共抗俄年代,人們只能同仇敵愾,不能有異議嗎?

馬文君和女大生,角色大不相同,卻遭到同樣的圍剿命運真正的原因,不在於她們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而是民進黨的民主氣度與政治容量已大為退化,更忘了接受監督與鞭策是執政者的憲政義務。如果立委不能監督,如果年輕人不能提問,台灣還配叫民主國家嗎?













聯合報社論/見證亞運○點○一秒的感動和兩岸融冰的善意


2023-10-09 02:54  聯合報/ 社論
杭州亞運中華代表隊共計奪下19金20銀28銅。 中央社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杭州亞運昨日閉幕,中華隊共獲得十九面金牌,不僅超越上屆雅加達亞運,更追平史上最佳成績。在中國大陸挾地主之優勢狂掃兩百金下,許多國家的金牌數大幅下滑,我代表隊有此成績,誠屬豐收,足堪回報國人的關注、支持與期待。

亞運屬國際大型運動賽事,競賽項目除傳統的田徑、游泳、體操,籃、棒、足、排、網、羽、桌等球類,及柔道、拳擊、空手道、跆拳道等武術技擊類,還有拚腦力的橋藝與圍棋,本屆更新增電子競技霹靂舞等年輕人熱愛的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頻頻在新穎賽事項目中展現不凡身手,令人驚喜。政府在倡導運動健身的同時,如何鼓勵新世代多元發展激發無限潛能,並藉此爭金奪銀為國爭光,皆攸關未來如何將有限資源極大化運用

單論金牌,中華隊滑輪溜冰代表隊本屆摘下七面金牌,是最大豐收。滑輪溜冰非屬台灣體育科系傳統項目,有此表現,讓人驚艷。此外,在拳擊、柔道、體操、圍棋、橋牌、網球、男籃3X3、輕艇、花式滑輪等項目,所獲之金牌也相當整齊,可謂百花爭放。未來如何延續並擴大戰果,仍有賴體壇及各單項主事者合力擘劃。

就選手個別表現而言,最讓國人津津樂道的,當屬男子滑輪溜冰三千公尺接力賽。最後一棒的黃玉霖,前日還在爭先賽被判失格,次日卻靠著「神之壓線」,以○點○一秒逆轉南韓奪下金牌。如此振奮人心的「最後逆轉」不止一樁,楊俊瀚男子兩百公尺短跑後來居上,也以○點○一秒之差技壓亞運紀錄保持人摘銅。一路落後的男籃 3X3最後七秒逆轉奪金空手道女選手谷筱霜倒數五秒逆轉摘金,都表現出同樣拚搏到底永不放棄精神

體育之母的田徑,則是本屆亞運我代表團最遺憾的領域。我國雖派出亞運史上最多的選手參賽,但許多選手在賽前受傷,導致部分選手未能完賽,或者成績與預期相差甚遠。這種情況,可能與選手們七月參加亞錦賽八月出征世大運有關;亞運結束後甚至還得帶傷參加十月底全運會密集的出賽,不僅考驗選手體能和教練訓練計畫,也增加受傷風險明年巴黎奧運在即,找出原因、記取教訓,應是當務之急

這次中國大陸主辦杭州亞運,投注的資源相當可觀,成果也很豐碩。亞運五十四個競賽場館、卅一個訓練場館,均在賽前全面建成並通過驗收,賽事期間也罕聞選手抱怨場地不佳或因場地問題受傷。儘管有台灣網民狂酸對岸勒緊褲帶也要撐面子,但「基建狂魔」的表現確難挑剔。以棒球為例,對岸一口氣在紹興蓋建了兩座緊緊相鄰的棒球場,並採納中華奧會建議重整人工草皮及隱形護網,使場館規格對齊國際和職棒標準,以便明年再迎接U-23世界盃棒球賽。對比之下,新竹棒球場花大錢卻問題重重,修整及重啟遙遙無期,則讓人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亞運也為陷於交流低谷的兩岸打破了不少沉悶氛圍。儘管新冠疫情已遠,但兩岸仍因政治因素阻滯民間交流,觀光團客的開放迄今仍深陷「互遞帶刺橄欖枝」的零和賽局。然而,亞運期間我方前往杭州的不僅是選手,還有大批親友團、媒體採訪團和熱心人士,「有賽事場館加油、沒賽事西湖暢遊」。遇上台灣選手與非地主國選手競技,大陸同胞都熱情加油打氣,情味濃厚。人民間的善意,豈是政治鬥氣兩岸政府所能阻擋?

杭州亞運有驚奇、有感動,也有淚水與不甘,也讓人們看到兩岸融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