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產官合作 有序發展金融科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748/web/ 

◆  聯合報社論/背向目標,郭台銘的總統夢要走去哪?
◆  聯合報黑白集/鐵飯碗與金湯匙
◆  經濟日報社論/產官合作 有序發展金融科技







經濟日報社論/產官合作 有序發展金融科技


2023-08-29 03:37  經濟日報/ 社論
ChatGPT熱潮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正主導全球新一波的產業革命。去年底 ChatGPT 令人拍手稱奇的擬人化應對能力,突破人們對人工智慧(AI)的想像界線。資訊科技如何平順地融入社會,成為政府最需重視的課題,行政院因此在今年初推出「臺灣 AI 行動計畫2.0」。金管會隨之於8月初公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未來並將要求產業遵循。

先進國家金融業者運用科技,突破營運藩籬限制,提升服務品質早已內化於 DNA 中。過去囿於政府求穩心態,以及金融業本身結構的特殊性,使得科技導入台灣金融的步調略顯遲滯。儘管五年前立院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希望以「監理沙盒」加速科技與金融整合,卻只收到雷大雨小的成效。

金融科技的發展包羅萬象,讓人目不暇給,而政府對新科技的理解與接納則影響產業發展與民眾的觀感。舉例來說,金管會被批評忽視im.B包裝P2P外衣,實為二胎貸款媒合平台的弊端,竟造成許多投資人損失。政府慣性地對金融科技應用採取「鋸箭法」管理,固然掌握既有金融機構的風險,卻無視「金融活動與弊端無所不在」的社會現實,最後傷害了自身威信。

政府因不熟悉而不納管創新商品是會危害金融穩定的。以加密貨幣為例,這已是市值過1兆美元,近1萬種幣別,在800個以上的交易所交易,並且還衍生出價值超過1,300億美元各種不同類型穩定幣,形成幾無管制的複雜幣圈生態。去年因美國聯準會升息,竟引發加密幣投資機構與平台的倒閉危機,差點釀成美國中型銀行金融風暴。這說明政府對「體制外金融」視而不見,並無助於金融穩定。

金管會這次加速公布運用 AI 核心原則,則有化保守被動為積極主動的「典範轉移」意義。這在科技主導時代,機構責任、個人保護與系統安全的重要性,是涵蓋層面完整的政策綱領。金管會預先架構金融業者應用科技的原則,可以節約開發新商品的時間與成本。台灣金融業在減少自我限縮制約後,未來應用金融科技發展的前景因此可期。

「魔鬼藏在細節裡」。金管會的宣示固然對金融業運用科技具有指標意義,但其執行與監理的實際過程,才是考驗政策落實度的開始。金管會除要求金融業遵循科技應用發展原則外,更須「反求諸己」,檢視自己對金融科技的正確認識,以及既有監理模式可能無法配合的落差。

的確,金融業過去應用科技與金管會的監理都有可改進之處。以理財機器人為例,三年前金管會金檢指出,業者對客戶 KYC 不確實,機器人給出幾無差別的投資建議,而質疑業者未驗證演算法的合理性。不過,金管會要求驗證演算法,是因業者任意套用第三方技術,還是認為AI「深度學習」可以用傳統的邏輯剖析?前者重視金融科技導入的嚴謹機制,但後者就須斟酌管理者的資訊科技素養了。

金融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將被金融業更廣泛應用。金管會除了以開放的監理態度應對外,更宜與業者在開發過程中,共同論證新金融商品與流程的適切性。政府重視機構風險、消費者權益與隱私保護,而業者則關注商品市場性與流程提升經營效率的可行性。政府與業者需要形成溝通密切的「夥伴關係」,建立彼此認同的科技應用驗證機制,而這將有助於日後金檢時,雙方能用「共同語言」進行對話。

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之際,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萬事通,政府自然也不例外。金管會要求金融業遵循核心原則運用金融科技的同時,也須檢討自己組織體系是否具備自我學習,明辨金融科技本質的能力,與時俱進,才能完善金融監理。













聯合報黑白集/鐵飯碗與金湯匙


2023-08-29 03:41  聯合報/ 黑白集
公職薪水、環境穩定,是過去不少人搶捧的鐵飯碗。圖為國家考試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務員及國營事業工作和待遇穩定,常被視為「鐵飯碗」。但蔡政府執政七年,卻讓這兩種「鐵飯碗」逐漸生鏽。是經濟太好,年輕人不屑於捧鐵飯碗,還是有其他因素讓鐵飯碗失去吸引力?答案其實很清楚。

公務員鐵飯碗生鏽,從報考人數可見端倪。兩年前,高普考有八萬五千人報考,去年降至約七萬人,今年再降到六・六萬人。報考人數大幅減少,政府需用人數卻比去年高出一大截,因為很多公務員離退職。

公務體系「退的人多,考的人少」,恐和蔡政府大砍軍公教年金脫不了關係。試想,當政府承諾給公務員的福利,可以說收回就收回,政府還能信賴嗎?此外,公務員調薪速度趕不上物價,中央過度集權使「官不聊生」,鐵飯碗失去吸引力也就不意外。

國營事業員工收入和福利甚至優於公務員,原也是令人渴欲的鐵飯碗。但大型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台鐵都因政策任務纏身,而有鉅額虧損。雖說政府保證不會讓它們破產,但失去自主權的企業,誰還想加入?去年經濟部國營事業錄取率創近年新高,就是吸引力大不如前的證明。

比起鐵飯碗失色,「含著金湯匙出生」,就令人稱羨了。好比「雲豹小公主」賴品妤,毫無任何歷練,靠著家族庇蔭和派系支持就當上立委,名利雙收。鐵飯碗真的遠不如金湯匙。












聯合報社論/背向目標,郭台銘的總統夢要走去哪?


2023-08-29 03:43  聯合報/ 社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8日宣布參選總統,並邀請另外兩位會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一起談在野整合。記者曾原信/攝影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天宣布參選總統,並展開連署。郭台銘表示,參選是要推動在野整合,共商最佳整合方式,以實踐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他還宣稱,給他四年,他會讓台灣在廿年內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首富」。話說得好聽,但由於他不斷攪局,賴清德最近的民調已突破原先的天花板,遙遙領先侯、柯。裂解在野陣營的人,卻聲稱要推動在野整合,這是自欺欺人吧!

對於郭台銘參選,會鼓掌叫好的大概只有民進黨;此舉,不啻宣告賴清德從此可高枕無憂。為此,民進黨甚至可能私下動員在基層幫他連署,以確保他大選不缺席。對這個情勢,郭台銘不會一無所悉,幫他操盤的幕僚及公關公司也都了然於胸。在這種情況下,郭董仍堅持參選,這無論是為了他宏大的總統夢,或是為了不甘服輸的首富顏面,他都可能慘賠作收,連殘餘的聲譽都丟掉。

觀察郭台銘此次參選,存在幾點他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第一,他的目標與手段明顯背道而馳。他聲稱,二○二四大選的最大目標就是要「下架民進黨」,在野陣營必須整合。然而,他自己卻用攪局的方式撕裂在野陣營,使要求下架民進黨的多數民意分崩離析。其結果,必然是保送民進黨繼續執政。郭台銘真的在乎民意、在乎公義,在乎中華民國嗎?

第二,他要求在野陣營必須擁他為共主,這顯然昧於現實。在野黨必須整合,這是毋庸置疑。如果郭董的聲勢一馬當先,他自有資格號召藍軍和白營來歸,共同對抗綠營。而如今他的支持度殿後,身旁簇擁者不乏投機之輩,卻自稱「主流民意大聯盟」,要求藍白兩黨須聽命於他。如此不自量力,而且自大自滿,選民會相信這樣的人能民主、公正地領導國家嗎?

第三,四年來兩次大選,郭台銘均介入國民黨提名攪局,已使他誠信蕩然。郭董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富可敵國,但這只能解釋他身邊為何從不缺乏熱中之謀士及地方派系人物,卻不意味他是人民可以信任的政治人物。例如,只為四年總統,他卻開出廿年超越新加坡的誇口,未免大言不慚。尤其,他參加了國民黨的初選整合,隨即食言;忽而與柯文哲海誓山盟,次日即說忘記。如此懷抱總統大夢卻輕易毀諾的人,還要以「大哥」姿態整合他人,難道不是因權力欲而迷失了自我嗎?

昨天的一幕,人們似曾相識,因為四年前即曾有過類似場景。二○一九年七月,郭台銘不滿韓國瑜在國民黨民調中勝出,以「韓國瑜無法撼動理性中間選民」為由,宣布參選並展開連署。九月十二日,他更以「我正在做翻轉中華民國命運的大事」宣布退黨,準備孤注一擲。但到了九月十六日深夜十一點,即中選會受理申請為總統/副總統被連署人的最後一刻,郭台銘發出了「棄選」聲明。四年之後,同樣的一幕會不會再度上演,人們且拭目以待。

偉大的歷史事件總會上演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只是「鬧劇」。郭台銘四年前上演過的事,四年後又捲土重來。這一次,他沒有因嫻熟劇情而演出更多新意,反而因固執、刻板而更顯拙劣。最令人遺憾的是,他口口聲聲為了中華民國,口口聲聲要下架民進黨,而他的所做所為卻是背向目標而行,在葬送自己追求的目標。

兩年前,郭董基於大義向台灣人民捐贈了寶貴的BNT疫苗,他的無私和慷慨曾贏回人們的尊敬。而今,他崇高的情操又急劇崩毀,只為了一場不識時務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