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1:你的燈裡還有油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5:老人是垃圾嗎?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4:流口水的光景大不同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3:要善待自己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2:他們能 為甚麼我不能?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1:你的燈裡還有油嗎?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1:你的燈裡還有油嗎


2023-02-22 14:5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你的燈裡還有油嗎? 示意圖(ingimage)


舊式火車平交道,有鐵路管理員負責開放柵欄,晚間管理員還會搖晃紅色油燈示警。有次平交道出車禍,檢察官訊問管理員:「你有將柵欄放下嗎?」管理員說有。

檢察官又問:「你有拿起油燈搖晃嗎?」管理員說有。

檢察官於是說:「那你沒事了,請回吧!」

沒有油的老油條
管理員回家後對妻子述說檢察官偵訊的經過。管理員說我好緊張,還好檢察官沒有問我燈裡還有沒有油?因為當時他雖然拿起油燈左右摇晃,但並未發現燈裡沒有油,燈根本不亮。

你的燈裡還有油嗎?有很多人因為自己燈裡已經沒有油了,所以燒不亮。例如當老師的,師大剛畢業時,燈裡油滿滿的,後來多年不進修,已經變成燈裡沒有油教書匠了。

剛畢業時,滿腔熱忱要把書教好,要對學生諄諄善誘。可是現在這種熱忱已經不見了,已經變成燈裡沒有油老油條了。

燈裡沒有油
公務員整天上班下班,埋在公文堆裡,因為沒有進修,或因為精神疲憊,燈裡也早已沒有油了。擬定出來的政策,草擬的法令,經常閉門造車,早已跟不上時代,誤國誤民。以致二等公務員在領導一流人民,這不是很危險嗎?

牧師燈裡還有油嗎?牧師燈裡沒有油,怎樣有神的話語、牧養羊群呢?教友燈裡還有油嗎?沒有油,靈命怎麼成長呢?又怎樣在世上作鹽作光呢?

學生時代正是往燈裡加油的時候,但是很多學生寧願去打工擺地攤賺錢,賤賣自己的黃金時間,也不願意往自己燈裡加油,這樣畢業後,燈裡的油不是很快就用完了嗎?

好油很重要
有人燈裡雖然還有油,但不是油量不足,就是油質欠佳,都是一些爛油,這樣的油燈點得亮嗎點出的微弱燈光,別人看得見嗎

所以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我的燈裡還有油嗎?」如果油不足了,就要好好的加油充電!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2:他們能 為甚麼我不能?


2023-02-24 15:20  聯合新聞網/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 示意圖(ingimage)


很多學生出國找我寫推薦信。有人對出國懷有恐懼不安,不知語文、課業能否跟上,甚至憂慮生活起居能否適應。

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就問他們:「你們現在有沒有同學出國的,他們現在情況如何?他們在學校成績都比你好嗎?」

他們的回答是:「出國的同學現在成績都不錯,但他們在學校成績有些比自己還差些。」

我就反問他:「既然在校成績比你差的同學,他們學業都能跟得上,你有甚麼理由不能呢?」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件即將來臨的事,感到不安,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勝任。其實我們只要自我提醒一下,許多平庸之輩皆能度過,或發展得很好,我只要盡心盡力,也理當沒有問題。

消滅人的心敵
「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是增加信心,降低不安的一劑良藥,可以經常帶在身邊。

早年我在學開車時,在教練場裡開車,車子經常放在一檔,有次放到二檔,車子跑快起來,嚇得要命,心中一直喊著車子跑起來了!但在練習場開車都有教練坐在旁邊,後來拿到執照後,自己第一次駕駛四輪車時,又是一陣緊張。但是想到那些車子開得很溜的人,他們也不比我怎麼樣嘛!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想著想著就信心大增。

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其實有自我激將的作用在內。人常有不服輸的潛在意識,如能加以開發,用在正途,就能發揮力量。人的「心敵」很厲害,事情沒做,就心生膽怯。人很多時候事情做不成功,常是被心敵所害的。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在消滅心敵上甚有用處。

他們能,為甚麼我不能?亦可用在他人如孩子或部屬等身上,但不宜用看不起的口吻來說,那樣反會讓人氣餒,而有己不如人的悲哀。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3:要善待自己


2023-03-01 15:2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節儉固然好,但不能因小失大。 示意圖(ingimage)


節儉一向是國人尊為美德的事,尤其是老一輩的人,苦日子過多了,變成甚麼東西都是珍貴的,捨不得丟。蘋果爛了一半,還要切下來吃;一張衛生紙,擦擦桌子,又再擦擦鼻子;一床棉被蓋了十幾年,沒破就捨不得換。

是節省?還是浪費
節儉固然好,但不能因小失大,很多節儉的動作與衛生原則是相抵觸的違反衛生原則,引發疾病,要花更多的錢醫治,並傷害身體,總計結果是節省?還是浪費呢?

例如有種微生物叫塵螨,是重要的過敏原,放大了看,有頭有腳,狀甚恐怖。塵螨及其排泄物,都會引起過敏。床墊、棉被、地毯、枕頭、填塞式家具,窗簾及類似織品,都是塵螨最喜歡生長的地方。

一隻母塵螨可產二十五至五十個卵,卵在三週內就變成塵螨,繁殖得非常快。人一天有三分之一時間在臥室裡,與塵螨為伍,每天可能抱了一大堆塵螨睡覺,想起來就有些恐怖不安。因此棉被、枕頭除了要經常曬與洗外,久了只有丢掉一途,地毯也要定期換新,否則經常引起過敏,那就大大的得不償失。

省小錢,傷身體
有的人電視一用十幾年,只要看得到畫面就是好電視;雖然畫面經常跳動,也捨不得換。節儉是美德嘛事實上畫面經常跳動,對視力,尤其是孩子們的視力,會有相當的傷害。十年前買一台電視,就算是二萬元吧!一年成本二千元,一個月才一百多元,看這麼久應該夠本了吧。省小錢,傷害了靈魂之窗,值得嗎?

節儉慣了的人,對於食物更是捨不得丟,捨不得丟就往肚子裡塞。有些人總認為食物放在冰箱就安全。其實冰箱的安全期也只有三、五天,視食物性質而定。有些食物已變質,但肉眼不易分辨,都吃下去,不生病又到何時?我們的肚子又不是餿水桶!

有人一條西裝褲穿了十幾年,褲子太小,兜著屁股,樣子甚為不雅,身體跟著受罪。有人皮鞋垮垮的,鞋跟磨損傾斜一邊,走起路來都有點歪歪的;並非買不起褲子鞋子,只是為了節省。

其實這些也都有礙健康的,況且人辛苦了一輩子,在最基本的生活上,難道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4:流口水的光景大不同


2023-03-02 08:2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難道大家都還願意回到從前因貧窮而流口水的年代嗎? 示意圖(ingimage)


讀小學時,有次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走失,遍尋不著,第二天才發現他被關在福利社裡。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我被關在裡面該多好,因福利社裡有很多麵包和蛋糕可以吃。

只有流口水的份
小時候家裡很窮,每學期學校遠足,父母才給我們買一個波蘿麵包。所以那個時候,經過福利社或麵包店,都只有看看、流口水的份。

現在所得高了,雖非富翁,但吃麵包、蛋糕的錢還是綽綽有餘的。可是現在進麵包店,仍然是只有看看、流口水的份,因為身材太胖了。肥胖是百病之源,為了健康,只好對蛋糕、麵包這些好吃的東西流著口水也不敢買了。

可是這兩種流口水的光景則完全不同,小時流口水是因為窮,現在流口水是因為富,人生真是奇怪,窮富的結局居然都是一樣的,這或許也是上天的另外一種公道罷。

富有,就開始作怪
台灣六、七十年來,大家辛苦的打拚,有了一點成績,起碼我們在物質生活上比以前富足了許多。國民所得由100美元,增加到 30,000 元了

但是大家要知道台灣資源貧瘠,本不具有經濟發展的條件,但台灣的經濟發展卻屢為世人稱道,稱之為經濟發展的奇蹟。我們的經濟發展,非但不落後,而且是亞洲四條小龍之一,一度還是四條小龍之首。可是富有之後,大家就開始作怪。

我們現在全國上下好像都瘋了似的,對六、七十年來得之不易的一點富足,似乎一點也不珍惜,大家都在盡情地揮霍老本。難道我們真的願意回到從前那種因貧窮而流口水的時代嗎?

我講全國上下好像瘋了似的,邁向敗亡。主要是在講政治,因為政治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台灣現在的政治亂象,不說也罷。有那一個政黨,有那些政治人物,真正是在為人民福祉而努力的?

悲哀呀!難道大家都還願意回到從前因貧窮而流口水的年代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5:老人是垃圾嗎?


2023-03-02 15:0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老人是垃圾嗎? 示意圖(ingimage)


年輕人談婚嫁時,竟有人問對方,「你家有幾堆垃圾?」人老了真是悲哀,久了真的像一堆垃圾。

老人是廢物
大思想家愛默生形容老人為廢物及殘渣」,這實在是一種很殘酷的用語。但是如果認真的想一想,也的確是廢物及殘渣。這樣說對老年人似乎不敬,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每個人有一天都會變成廢物及殘渣。只是有些人現在就是廢物,有些人是未來的殘渣而已。

孩子們大了,談婚嫁將對方父母形容是垃圾,過分不孝而又現實。但很多做父母的,如果女兒要嫁的男方「家無垃圾」,心中也不免暗自竊喜,因為女兒將來可免掉與公婆不和及處理垃圾的困擾。其實每個人有一天都會變成垃圾。想到大家都會有此一日,心中也就會舒坦一點。

人的生命是個靈、是一口氣,是無形、看不見的。這個無形的生命裝在有形的軀殼內,生命便有形化了。有一天生命離開肉體他去後,剩下的臭皮囊就真的是一堆垃圾。

用什麼態度面對老
現在的問題是,在垃圾還沒有完全變成垃圾前,我們應以甚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垃圾?所謂的我們,包括老人自己及其他的人,其中又以老人自己的態度最為重要。

老人有一天會變成垃圾,垃圾是令人嫌棄的,因此所有的老人都要有自知之明。與其被孩子們嫌棄,不如自力更生,一切靠自己。有些做父母的,將退休金全數給孩子唸博士,或將房子賣掉給孩子經營企業,或將大部分儲蓄撥給孩子買房子。

這些在視老人是垃圾的社會裡,卻是非常危險的作法。這樣感情用事的父母,下場或者說晚年的日子都滿凄慘的,至少是不愉快的;每個將成為垃圾的人,都應該理智儆醒。

讓自己成為有用的資源
現在一般垃圾處理最高的境界,是將所有的垃圾都能回收再利用,因此就沒有垃圾存在。有些國家資源回收已達80%,向「零垃圾邁進

因此老人們自己要站起來,使自己成為有用的資源,退休日子就是繪畫、散步、打麻將,這種觀念已經落伍了。在離世之前,我們還是有用的資源,只要我們手上有一定的老本,就算別人說我們是垃圾,也得恭恭敬敬地對待這堆垃圾。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