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經濟陷入痛苦抉擇困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711/web/ 

◆  聯合報社論/余正煌面對,林智堅閃躲,曲直立見
◆  聯合報黑白集/夏祭九二共識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經濟陷入痛苦抉擇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經濟陷入痛苦抉擇困境


2022-07-29 00: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27日升息3碼,但市場當下判定Fed偏向「鴿派」,於是股債大漲,美元貶值。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27日會議決定再度提高聯邦基金利率3碼,達到2.25-2.50%區間。由於6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到9.1%,Fed再次劇幅升息早已在各界預期之中。關鍵在於之後的升息之路將走多快?走多遠?不僅金融市場亟望從決策聲明與官員談話中搜尋到蛛絲馬跡,經濟學界及政治人物也針對升息路徑爆發出激烈爭議。

美國當前的經濟處境既罕見,又困難。通膨居高不下,自不在話下;同時景氣又告減緩,今年第1季經濟已經負成長1.6%,第2季再度萎縮0.9%,已經符合經濟衰退的「技術性」定義。通膨與衰退,「兩害相權,當取其輕」,但爭執點在孰為重,孰為輕?打通膨,是「短痛」;不打,會變成「長痛」;「長痛,不如短痛」,但如果「短痛」已經痛到不行,則避免「長痛」也只是奢談。

升息路線論戰正打得火熱。「鷹派」以經濟學家桑默斯為首,他早在2021年初就提出警告,指出拜登力推的1.9兆美元「美國拯救計畫」擴張支出過當,導致超額需求,將大幅推升通膨,結果應驗。他現在認為擊潰通膨的唯一解方,就是持續升息,直到需求萎縮,且數百萬人失業為止。桑默斯推測,可能需要失業率升到6%,且持續五年;或升到10%,為期一年,才能有效壓低通膨。他甚至主張現在應該加稅,進一步壓縮需求。

至於「鴿派」,則以民主黨參議員華倫領頭。他們強調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才是推升通膨的元兇;Fed持續強力緊縮只會導致經濟衰退,失業激增,卻不可能使美國生產更多晶片,更不能使中國大陸停止防疫封禁或打敗普亭。再者,對民眾而言衰退比通膨更要命,因為通膨只會使實質薪資縮水,但衰退讓許多家庭失去工資收入,而且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往往會持續數年。

深入觀察,不難發現「鷹派」的論調偏重於需求面,原因是供給面難以掌控,只能藉由壓縮需求來抑制通膨。但問題是衰退帶來的「短痛」,必然將是「劇痛」,可能超過一般民眾與政治人物所能忍受的極限;而且在壓縮需求同時,將打擊企業投資及僱用意願,從而壓縮供給,使通膨時間拉長,「短痛」也將變為「長痛」。

至於「鴿派」,則儘量淡化需求面對通膨的作用,強調通膨主要是由供應鏈瓶頸與俄烏戰爭等供給面因素造成,為拜登政府擴張支出及Fed強力寬鬆開脫。但「鴿派」並未對當前通膨升高提出解方,似乎只是希望通膨能隨著時間而自行消退,以「長痛、小痛」,代替「短痛、劇痛」。一味以拖待變,任由通膨維持相對高檔,並持續侵蝕實質購買力及生活水準,一旦如此,「長痛」已屬必然。兩害相權,依然難分輕重。

歸根結底,利率升得多快,升到多高,最終仍將由Fed決定。目前鮑爾明面上的說法是「抑制通膨是Fed的第一優先要務」,且願意犧牲經濟成長來達成,但同時決策官員們也隱約透露出對經濟滑坡的憂慮。目前利率已接近大部分決策官員所估計的「中性」水準,即2.5%上下;但此一水準是假定通膨處於2%目標附近時才有效,已完全不適用於當前的情況。估計不出新的「中性利率」水位,Fed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meeting-to-meeting)」,緊縮政策很容易淪為「停停-走走(go-stop-go)」,經濟也將陷入低成長、高通膨的「停滯膨脹(stagflation)」,民眾也只能承受「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的痛苦。

評析當前美國的經濟困局,看似狗吠火車,其實不然。作用之一,是藉由觀察動向,探索台灣本身的問題,並尋求因應之道,不能被牽著鼻子走;之二,則是學到教訓,財政及貨幣政策不能只顧眼前,一味好大喜功,做大做鬆,終致尾大不掉,噬臍莫及。










聯合報黑白集/夏祭九二共識


2022-07-29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記者陳政錄/攝影



「九二共識」三十年了!北京日前突然舉辦了紀念座談會;但老兩岸都知道,當年兩岸香港會談已是秋末,藉函電達成共識已到初冬。現在盛暑三伏天正熱得難受,時候未到就忙著紀念,似透著一股詭譎!

或許不是詭譎,而是滄桑!在海峽這頭,「九二共識」已被貶為衰神,連國民黨都不認它了。黨主席跑到美國,說它是「沒共識的共識」,公開給北京難堪。在這種光景下紀念,更像是祭亡與憑弔!

汪洋在紀念會上闡述對台方針,陳明「九二共識」就是「求一個中國之大同,存兩岸分歧之小異」。最要緊的是,他表明,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是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這應讓一票台獨旗手安心不少!

但話不能只聽一半。第一選擇是和平方式,沒講的第二、第三選擇是啥?汪洋說,卅年前「兩岸中國人」選擇以對話代替對抗,於是達成了「九二共識」。邏輯反推一下:三十年後,當台灣已沒半個中國人,又鎮日搞對抗,是否只剩戰爭一途?

「夏祭九二共識」之所以詭譎,在於美中矛盾升到歷史高點之際,它更像和平的最後通牒。台灣要明白,幸好人家還撐著這共識;但任令波洛西等政客把訪台當秀場,「第一選擇」很可能瞬間作廢。當共機飛到我們頭上時,「九二共識」就真的走入歷史,只能替它招魂了!









聯合報社論/余正煌面對,林智堅閃躲,曲直立見


2022-07-29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余正煌委由律師大動作反擊。記者季相儒/攝影
波波漫畫



余正煌何許人也?他不過是調查局一名調查員,因碩士論文和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雷同度甚高,被捲進抄襲風波,又因人微官卑被迫噤聲匿跡。但低調不代表自甘被踐踏,余正煌近日出席了台大「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逐一回應就論文疑點,會後並發表聲明稱自己「未有任何抄襲」。相形之下,林智堅頻頻開記者會抨擊台大,卻拒絕出席學倫會;兩相對照,誰是抄襲者已呼之欲出。

余正煌和林智堅論文近期經藍綠陣營不同人士多次檢視,雷同度高達六到八成,顯示兩人中必有一人抄襲,許多部分甚至是直接複製、貼上。余正煌的論文早林智堅一年完成,若要說先完成的人抄襲後完成者,除非有「穿越時空」的本事,否則極不可能。正因如此,林智堅自知若出席學倫會直球對決,恐勝算不高;故認為這場抄襲戰只能在「場外」格鬥,用「政治」門道技壓「學術」,以便保有不承認台大審查結果的空間。

當年同時指導兩人論文的國安局長陳明通,日前發表四千字的長文,宣稱余正煌與林智堅兩人「都沒有抄襲動機」。其間原因很清楚,陳明通知道自己不能誣指余正煌抄襲。但他卻說,兩人論文中有關「三腳督」的研究,林智堅是「原創者」;其理由,不過是林智堅擁有其參選的民調資料罷了。隨後,林智堅開記者會,出示他當年和陳明通的通訊紀錄;令人訝異的是,陳明通的信件竟不是直接寄給林智堅,而是寄至市長辦公室副主任楊玲宜信箱。試想,教授與自己的學生就論文溝通意見,竟要經對方屬下代轉,這樣的師生關係豈非太傾斜、太奇怪了?

同樣讓人意外的是,陳明通在信中對林智堅姿態之低,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陳明通除主動幫林智堅修改、增補論文及研究計畫內容,在回信附檔中,還寫出「請查收」字樣,彷彿其地位低於林智堅。回溯時光,林智堅就讀台大國發所時已是新竹市長,而陳明通則是國發所所長。若是討論論文,兩人應執師生之禮,何以竟變質成官場儀節?蔡總統執政幾年,竟把這種「為官為大」的文化帶進校園和社會,這是可怕的倒退。

事實上,過去三周余正煌被迫消音,正是這種官場文化「上欺下」的展現。民進黨要力挺它提名的候選人,所以林智堅的抄襲行為可以被原諒,真相也必須被完全遮蓋。為此,余正煌的聲音不能被聽見,他的人格則可以被毀滅;誰教他只是一個調查局九品芝麻官,而抄襲者卻是有「小英男孩」之稱的政治金童。同樣扭曲的是,曾爭取參選桃園市長未遂的綠委鄭運鵬,卻奉派擔任林智堅的辯護者;此人雖只是台大學士,但談起論文顯然比林智堅思路清晰,卻是「限當配角」。民進黨識人選材,到底標準何在?

林智堅和其律師日前出招,以立場偏頗為由,要求台大學倫會召集人蘇宏達迴避;但經過所有委員投票表決,駁回了這項要求。林智堅陣營揚言,將提起覆決,以堅守「程序正義」。諷刺的是,在抄襲事件上,企圖破壞「程序正義」的正是林智堅本人。林智堅和陳明通如果真的那麼理直氣壯,就應該出席台大學倫會,把事情交代個清楚,以還原真相。但他們捨此而不為,不斷在會外放話扭曲事實,甚至恫嚇威脅當事人及審查委員,其目的,就是要阻止人們發現真相。

無論如何,余正煌無畏打壓站出來為自己發聲,對照林智堅躲在黨的保護傘下遮羞,在清明的民眾眼裡看來,正邪曲直已相當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