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美外交杯葛 政治賽事脫鉤(除夕)

◆  美外交杯葛 政治賽事脫鉤
◆  習急迫感 反獨+單邊融合漸統
◆  多面向回饋機制 改進學測鑑別度
◆  福虎迎豐 戒懼履虎尾
◆  圍爐化恩怨
◆  防疫好過年
◆  欠缺測驗素養 何來素養測驗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美外交杯葛 政治賽事脫鉤


2022-01-31 04:37  聯合報 /   黃煜/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桃園市)
北京冬奧將於2月4日開幕,圖為27日晚間,頒獎禮儀人員和志願參與最後的流程綵排。(新華社)


北京冬季奧運將於二月四日開幕,有別於民國 97 年(二○○八年)北京夏季奧運的大張旗鼓,這次冬奧似乎顯得有些「冷」。主要是去年十二月中旬,美國以中國政府迫害人權等議題為由,對於北京冬季奧運定調外交杯葛所謂外交杯葛,就是政府官員不前往北京參加運動賽事。

事實上,杯葛奧運並不是頭一遭,早在美蘇冷戰時期就已經出現,只是四十年後的奧運會,又再度出現新的技術性政治操作;但是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的杯葛與運動賽事脫鉤處理,這也顯示運動員的權益受到更大的保障

把時光轉回到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代,當時以英美為首北約國家,也包括中國,因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當時參加的只有八十個國家,可說是創下民國 45 年(一九五六年)以來的新低,與會的十餘個國家參加開幕時也以奧運會會旗取代國旗,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所謂「君子報仇、三年不晚」,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國家抵制民國 73 年(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抵制國家還包括部分中東國家,當時的參賽國家有一百四十個。顯然地,當時政治立場上位概念運動員只是政治操作下的附屬品,或是代表國家出賽比賽機器

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選手在運動場上的競技已經取代軍備競賽,成為國與國之間的角力,也就是常提到「國力就是體力」的最佳寫照。事實上,運動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國家重要的政策,如中國早期的乒乓外交、韓國從民國 75-107 年(一九八六年至二○一八年)的運動強國政策包括爭辦國際運動賽事、強力發展競技運動),卡達透過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世界盃足球賽開拓國際空間等。因此,若要在運動議題表達自身政治立場或是政治操作,都要思考可能利弊得失

以美國為例,許多運動好手都是透過奧運會場展現天分,並透過優秀表現爭取各種商業利益。而美國的媒體及贊助商一向是奧運會的重要金主,一旦美國選手無法出賽,從運動員、奧運贊助商及轉播媒體就可套句流行用語,「被塑膠了」,其中的損失可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此,提出外交杯葛,一方面是表達對於中國政策的抗議,實質出賽則是保護自家人商業利益

事實上,美國很清楚全面退賽無法改變既有事實,而一些親美國家如義大利、法國及韓國也不完全認同美國外交杯葛。因此,外交杯葛試圖將政治議題奧運賽事脫鉤處理

少了政治人物的插手參與運動賽事運動員才會是本次冬季奧運會的真正主角。值得一提的是,運動的多元價值主體日漸明確,也使各國政府及運動組織國際運動事務上必須要有高度戰略思維配套措施,如此才得以讓運動紛擾不休且錯綜複雜利益下保有一塊淨土。












習急迫感 反獨+單邊融合漸統


2022-01-31 04:33  聯合報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大陸2022年對台工作會議25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主持會議。國務委員王毅、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出席會議。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新華社



中共甫結束對台工作會議對台政策呈現反獨促統融合漸統兩大主旋律。尤其適逢二十大召開前,標誌習近平時代權力延續對台政策深化統一政策議程將進入建黨第一百年及建國第一個百年間之進程,對台政策不僅將加大外交壓制軍事威懾之「反獨促統」力度,同時也兼採力推融合漸統」之單邊行動,台灣勢必面臨更大被逼統壓力

首先,對台工作會議為習權力延續奠基鋪路。會議對準將在秋季召開的二十大,提到「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及「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顯然對台工作著重穩中求進,以習能順利延任、完成權力高度結晶化為首要目標。習持續掌握大權,對台政策將加大反獨促統、融合漸統力度,解決台灣問題成為其續任權力合法性來源之一。

其次,凸顯兩岸統一之急迫感。建黨「第一個百年」,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激勵向建國「第二個百年」目標前進,從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完成國家完全統一、振興中華民族之「中國夢」。習近平勢必訴諸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中華國族主義目標及任務,倡議統一不能無限期的一代一代拖延下去。

再者,對台總體方略列入議事日程。二十大將會有更為系統完整的「對台方略」,內容將可能涵蓋十九大報告、「習五點」、習近平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七一講話」、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新年賀詞及第三份歷史決議,應屬核心基調。當習在二十大延任後權力定於一尊,在外交、經濟、社會、兩岸政策將會呈現新樣態及取向,「統一急迫感」將進入對台議程表,從而加快反獨促統、融合漸統進程及力度。

最後,歷史自信形同統一自信。對照去年對台工作會議,本年會議多一項新提法,即「既要增強歷史自信,看清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们這一邊,又要樹牢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相對於大陸當局既往提出理論、道路及制度、文化等「四大自信」,現倡議「第五自信」,其意指完成國家完全統一的歷史機遇站在大陸這一邊。

黨國所謂「歷史自信」可謂是「統一自信」,不僅兩岸大小權力結構不對稱極度落差,逐漸拉大致台灣話語權被邊緣化;且美國全球霸權地位殞落、中國和平崛起,美介入兩岸事務能力減弱。同時,也探討如何統一,針對統一後制度安排進行規畫。中共涉台政策放入歷史決議極具象徵意義,即防止台灣問題「國際化」、鎖進「內國化」框架,邁向國家完全統一、鑲嵌入現代化強國、國族建構及振興民族之中國夢實踐進程。

中共對台政策建構已從政府中心轉向社會本位取向。對台政策原具有壓制及懷柔之雙主軸取向,展現「硬更硬、軟更軟」特性。宣稱粉碎台獨分裂圖謀,遏制外部勢力干涉,展現「硬更硬」之反獨促統決心,嚇阻獨派勢力及抗中保台路線發展。同時,凸顯「軟更軟」之融合漸統單方行動,建立融統之統一戰線以發揮磁吸效應。














圍爐化恩怨


2022-01-31 04:14  聯合報 /   劉愛玲/家管(台中市)
除夕夜家人圍爐吃年夜飯。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影


鄰居有位獨居長者,整天嘮叨媳婦的不是,又害怕孤獨,偌大房子唯一熱鬧的就是除夕。

長者的兒子雖然每天按時送餐與採買日常用品,老母親永遠不滿意,兒子為陪老母親圍爐,年前提早回家將房子打掃乾淨,帶妻兒回家與老母親熱鬧一番。如今孫子已快成年,長者始終對兒子未娶當年自己介紹的女子做妻而耿耿於懷,想當然爾,媳婦在家的地位卑微之極。夾心餅的兒子為了家庭和睦,無奈改住它處。如今,婆媳間薄如紙般的情份隨著時光與分居兩地而淡化殆盡,待耄耋之年的長者需要照護之時,要媳婦回家照顧婆婆難如登天。

長者雖然行動不便,卻早已準備好除夕要發給每位孫子的紅包,擔心他們穿不夠暖和學業成績是否跟得上,見者無不動容。

在此也奉勸每位曾經受到委屈的媳婦們,苦短之人生無常,借助圍爐之日放下昔日的是非對錯,解開長年的心結,歡歡喜喜迎接虎年的到來,或許好運會隨著恩怨的化解而來呢!

此情此景,筆者不禁告誡年過半百的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為以後不至於老來孤獨,決不參與子女嫁娶大事,顧好身體才是王道啊!














多面向回饋機制 改進學測鑑別度


2022-01-31 04:14  聯合報 /   李孟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基隆市)
今年學測首度拆分成較難的數A和較易的數B,數A挨轟難度過高,只能鑑別頂尖生,中後段學生級分分布將「糊成一團」。記者葉信菉/攝影



每年大學學測數學科考題難易問題,總是引起社會關注,並對負責命題大考中心提出鑑別度質疑,因為它影響到十萬多名高中畢業生升學走向。筆者以高中生(受試者)、高中老師及命題者三面向對這個課題提出個人看法。

首先,學生是考題的受試者,他們對試題的作答感受最深。如果考題只是課程單元的基本觀念理解,多數同學經過正常課程學習下,就可迎刃而解,順利取分。但是如果題目是屬於綜合數個單元分析或素養應用,則考生要憑個人本事及對各單元連貫的理解程度,才能進一步取分,這也是一般題目設計的鑑別度精神。大考中心成立至今,經過多年的資料累積,包含各式各樣的題目,透過學生的作答正確率,再運用測驗的統計理論,均可分析每個題目的鑑別度。

至於數學科老師在第一線擔任教學工作,對於課程內容的熟悉更不在話下,因此對於試題的客觀感受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每當學測考試下來,不管是民間團體或補教業者,均會找幾位老師請他們提供對試題的評論。我認為這個做法應建議大考中心讓更多高中老師參與,即每次學測考試完,發問卷至全國高中學校,調查授課老師對試題難易度及鑑別度的看法。其結果也是一個有用的資料庫。

談到負責命題的大學教授受到大考中心委託,其任務為根據課綱及教材內容設計出一份具有難易度及鑑別度的試卷。雖然教授學有專精,但針對每個題幹的難易設計,難免有主觀的看法,也許命題者覺得容易(難),但對學生或老師而言可能不認為,也就是命題者、學生及高中老師對題目的難易認知有落差,這也是造成目前的難(易)的題目偏向一方的現象。

我想大考中心如能提供學生及老師上述兩種歷年的試題難易度及鑑別度分析資料給命題者參考,讓命題者了解什麼樣類型題目具有好的鑑別度,或許能改進目前題目難易比例相差懸殊而造成不具鑑別度的問題。

最後要強調的是命題工作應具有回饋的機制,命題者參照歷屆學生及老師的回饋資料分析,進行良性互動,適時調整題幹的內容,讓三者間對題目的感受有較一致的看法,以期待考題內容漸漸趨於較穩定的狀態。













福虎迎豐 戒懼履虎尾


2022-01-31 04:14  聯合報 /   張有恆/成功大學名譽教授(台南市)
即將迎接農曆虎年,新竹市立動物園飼養孟加拉虎兄弟「六福」、「來福」,市長林智堅歡迎遊客來走春、看老虎。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的「虎」年即將到來,讓大家對新年又有新的期待。在此筆者以《易經》提到與「虎」有關的卦辭或爻辭,來與大家共勉。

首先,《易經》第十卦卦辭提到:「履虎尾,不咥人,亨。」「虎尾」是老虎的尾巴,它是老虎最敏感的痛點,萬一踩到它,老虎的大嘴就直接回過頭要吃人了!這就是提醒我們,人生所面對的是非、善惡、名利、權位、生死、得失之抉擇或碰到難纏的人、事、病毒等重大風險,皆無從迴避,必須要有智慧地去處理或面對。所以我們一生都在履「虎尾」的風險中,只有事前防患未然或實際去經歷體驗,從而提升自己智慧人生履歷才不會空白。

由於履卦的下一個卦是「泰卦」,我們如何履險如夷,進入「泰」卦,就要了解對方的「痛點」或最在意、最在乎的地方在哪裡?若能在做出決策之前,事先妥善溝通處理,控制自己貪瞋癡」的情欲,不和老虎起衝突,讓老虎不生氣、不咬你,就可以亨通了!不僅國際關係兩岸互動如此,個人人生修煉亦是如此。

談到人生修行,就要在自己的起心動念下功夫,在六根對六塵境界的當下,隨時觀照自己的心 -- 我們是否在順境起了貪心?在逆境動了瞋恨心?在不苦不樂的境界,生起愚痴心?如果有不正的念頭浮現,當下立即「轉念」,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言語、行為,因為外在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誘惑我們,製造我們的憂悲苦惱。須知:「一念貪私,萬劫難復」,我們若一失足踩到「虎尾」,很可能就被老虎吞噬了,因此吾人須有高度的警覺性,方不致落入「虎口」。

此外,在《易經》的第廿七卦第四爻爻辭,也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虎視眈眈」,這是說明老虎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一旦被牠盯住之後,雖然它暫時不吃你,但是老虎已經把你當成它的下一餐,絕對讓你跑不掉;而且「其欲逐逐」,欲望永遠不會停止。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滔滔私欲,很可能會淪為下一個(第廿八卦)岌岌可危的「大過」了!

最後,《易經》第四十九卦第五爻提到︰「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說明要推動改革或組織的變革,須有大人的德位,而且虎虎生風的「虎變」,不必占卦,就可以成功。此爻所說的「大人虎變」代表領導者有強大的「執行力」,運用順天應人的智慧來推動改革;由於「執行力」是管理學最大的「黑洞」,也是我們在新年最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因唯有腳踏實地的去執行理想,才能達成我們新年所發的願望!

值此「福虎生豐」的虎年,希望我們人人發願,於起心動念處,時時保持「履虎尾」的警覺心,期遠離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培養去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的清淨心,能知足常樂,放下一切不當的欲望;學習「虎變」的「執行力」,提起改變「貪瞋癡」不良習氣的決心,實踐自己人生目標,就是「福虎」年「迎」接「豐」富人生的開端啊!














防疫好過年


2022-01-31 04:14  聯合報 /   李金城/教退(苗縣三義)
高雄疫情升溫,市府針對餐飲場所防要求落實實聯制、量體溫、離開位置需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記者陳弘逸/攝影


面對 Omicron 大舉入侵,桃機與高雄港兩大國門已成破口,確診足跡遍及許多縣市。中部景點勝興車站,平日車水馬龍,如今疫情關係,除預定搭乘鐵道自行車遊客外,人潮漸趨緩。官方似看準百姓高配合度,防疫自我升級心態,考慮政治、經濟層面,不升三級是官方樂見;而守住家門是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家中能「清零」,總比與病毒共存好。

年還是要過,門還是要出,面對看不見的敵人,人多場所,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能如臨大敵,作好萬全準備,必能舉重若輕,讓我們輕輕鬆鬆、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欠缺測驗素養 何來素養測驗


2022-01-31 04:14  聯合報 /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台灣升學考試命題,很少認真看待試卷是否符合學測「門檻」的本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毫無意外,甫落幕的一一一年大學學測再度成為眾矢之的,雖然成績尚未公布,但從各界的反應即可預料一○八課程改革的最後一哩路,將因選才工具穩定度、有效性不足更加崎嶇不平。其中,幾個概念不釐清,終難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

其一,學測萬能論。一份測驗必須同時達成「符合大學選才需求」、「呼應課綱精神」以及「協助高中教學」三種功能,任務實在相當艱鉅。一○八課綱實施前的學測,普遍認為尚難稱職扮演好學力檢測作為大學選才的角色,如今加入「素養導向」命題,難度更高。權責單位宜就三種角色列一優先順序,公開宣示,以免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

其次,素養唯上論。近幾年「素養」成為教育時尚,凡課程、教學與評量,或競爭型計畫,無不需與其掛鉤,然而其內涵尚處於推廣與充實階段總綱定義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能夠成功回應個人或社會的生活需求,包括使用知識、認知與技能,以及態度、情意、價值與動機等。換言之,在這個定義之下,一個高中生素養程度同時包含了智力測驗、成就/能力測驗、性向測驗(潛能)、人格測驗的綜合分數。素養如此之奧妙與博大精深,試問,學測非標準化測驗,真能測出所謂的「核心素養」?

其三,閱讀關鍵論。近幾年各學科發展出的素養題常被批評為是在考閱讀測驗,而非該學科的知能。會有這樣的趨勢,乃因大考中心素養導向命題精進方向定義為「情境題」,雖非必然以長題幹與題組的方式命題,不過這幾年發展下來,的確傾向於以較長題幹或題組的方式來呈現較高強度的素養試題。不諱言,語言(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然而過猶不及。當那些數理邏輯、自然科學、人文社會領域能力強的孩子,被過度側重閱讀理解的素養題阻礙被發掘機會時,是否違反多元智能理論違背十二年國教楬櫫成就每一個孩子願景

台灣沒有考試像大學學測每年都受到嚴厲批判嚴苛挑戰,主因是長期欠缺最基本測驗素養信效度、難易度與鑑別度),如今又被賦予高度「素養」責任,實在難以期待能在短短幾年內提出令人信服素養測驗。主政者應盡速釐清上述概念及施政優先順序,並重構組織及運作模式,方能走出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