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善用女力 開創美麗職涯風景\星期透視/民主峰會反映美自身民主困境

◆  四大公投 千萬別抬頭?
◆  公投議題 攸關台灣國際經貿的未來
◆  民主復興 先終結美帝
◆  星期透視/民主峰會反映美自身民主困境
◆  名家縱論/善用女力 開創美麗職涯風景
◆  大屋頂下/台獨公投與統一公投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善用女力 開創美麗職涯風景


2021-12-12 02:15  聯合報 /   林雅芳(作者為 Google 台灣總經理)
為維持國家競爭力如何善用人才刻不容緩,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是其中關鍵。圖/台中市府提供



隨著台灣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加上生育率持續降低、求學年齡延長,勞動力短缺問題將衝擊經濟發展,進而影響政府收支,對國家競爭力相當不利。從國家級人才循環政策看,為維持國家競爭力如何善用人才刻不容緩,而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是其中的關鍵。

從台灣職場現況及性別平權觀念看,根據勞動部今年數據,男性勞動參與率約六十七%,女性約五十一%,近十年來有所提升,但兩者仍差十五個百分點以上;值得關注的是,許多人可能以為女性就業比例不低,實際上台灣女性勞參率低於亞洲其他先進國家,包括韓國五十二點八%,日本五十三點二%,新加坡更是六十一點二%

再來看「生產」,目前台灣帶薪產假數僅八周,在全球倒數十二,不僅低於中(十六周)、日(十三周)、韓(十四周),更低於國際勞工組織《母性保護公約規定的十四周,也少於大部分開發中國家。根據勞動部統計,申請育嬰留停有八十二點六%為女性,而育嬰留停期滿後,會有卅五點八%女性因「家庭因素」自願離職;根據衛福部調查,女性平均每日花在做家務、照顧家人、志工服務等無酬照顧時間為三點一八小時,婚後或有同居伴侶的女性更增加到四點四一小時,是其配偶或同居伴侶的三倍多。

由上述可推測,台灣社會仍期待女性扮演家庭照護者,還要承擔大部分的家務,許多女性結婚生子後,經常被迫離開職場,即便選擇繼續工作,也面臨工作與家庭兩頭燒。要扭轉此現象,必須從政府政策企業制度社會文化三方面著手才能有效鼓勵女性重返職場,或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更好平衡。

首先,在政策法規面,托嬰育兒、長照等社會福利體系仍有不足,許多女性就業者往往因搶不到公共托育中心名額,而暫時先中斷職涯,若能增加幼兒托育及老人照顧服務,可以讓就業者減輕家庭照護壓力。另外,過往人資部門在徵才時,對於曾中斷職涯的求職者不會優先考慮聘雇。所幸,現在徵才觀念已有明顯變化,企業已注意到這群重返職場的優質人才,勞動部也提出「婦出江湖計畫」,協助暫離職場之女性精進專業能力,快速與職場接軌。

其次,在企業制度面,疫情爆發後,企業對混合型工作方式接受度大增,如果員工可採用彈性上班模式,下午先離開辦公室去接小孩,等安置小孩到一個段落再遠端處理公事;像是渣打銀行讓員工在符合法規前提下,彈性安排工作時間及地點。

另外企業也可思考如何逐步強化相關育兒福利,讓員工生兒育女更無後顧之憂,例如中華電信提供多元育兒補助托育中心精誠資訊增加全薪產假、陪產假天數,優於勞基法規定女性勞工有八周帶薪產假Google 則是提供十八周,讓員工產後能充分調適,也大幅降低其離職的比例,另外提供伴侶十二周全薪陪產假一起分擔育兒責任

第三,在社會文化方面,台灣性別平權的觀念有愈來愈成熟之勢,然而家務照護的責任普遍仍由女性承擔,而員工對於請產假、育嬰假都會戒慎恐懼,深怕給主管或同事造成麻煩,也擔心影響升遷,這些考量都會影響婦女重返職場的意願,必需建立尊重工作家庭生活整合的組織文化,並在社會風氣上有較大幅度的翻轉。

女性重返職場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事,更是整個社會、國家的事。期待在政府提高社福量能政策鼓勵下,與企業合作建立友善職場環境,將能幫助更多女性工作者重新開啟另一段美麗的職涯風景。 













星期透視/民主峰會反映美自身民主困境


2021-12-12 01:56  聯合報 /   周陽山(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9日透過視訊在首屆民主峰會開場致詞。美聯社



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日昨舉行,總統拜登倡議「民主復興」,邀請了一一二國參與。在受邀名單中不乏法治、人權與貪腐指標劣跡斑斑的威權政體,如巴基斯坦、巴西和菲律賓,但匈牙利、孟加拉、新加坡卻被拒門外。白宮發言人說得很明白:「受邀不代表認可對方的民主行為,未受邀也不代表其民主被否定。」

誠哉斯言!民主峰會不是以民主成就為標準,地緣政治戰略利益的考量顯然更為重要,這也就是當成美國霸權結盟工具。但尶尬的是,主辦國美國自身的民主正在快速衰頹之中,連大多數美國民眾都承認自身的民主出了問題,已非典範。

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民調,有六十三%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政治制度必須改革」。至於歐洲盟邦民眾的看法則更加明確,在德國有八十八%認為「美式民主必須改弦易轍」;在法國是七成八,而英國也高達七成九

另外,根據英、德、法、西四國民調數據,各國民眾對美國國際形象多持負面看法,認為「美國重視他國利益」的受訪者,只占二成八,而認為「不受重視的」卻高達七成。至於肯定美國「願意解決全球問題」的受訪民眾,只有一成四。這才是美國霸權的危機!

今年一月六日,川普總統的支持民眾(川粉),包括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分子、極右翼「美國優先運動」,以及茶黨等激進團體的群眾,衝進華府國會山莊,企圖以暴力阻止國會對總統大選的計票工作,拒絕接受拜登勝選。川普本人在國會前的集會中呼籲:「戰鬥,我們要激烈的戰鬥」、「我們永遠不會認輸」!

這次暴亂造成了四位抗議群眾和一位警察不幸身亡,超過一百卅八位警察受傷,至少有六百九十一人面臨了刑事起訴。擔任參議院議長、主持選舉計票的副總統潘斯在暴動當晚表示:「今天是美國國會大廈黑暗的一天」。總統當選人拜登直言:「這是民主自由的燈塔所遭遇的至暗時刻」、「這是在襲擊自由的堡壘,這是在襲擊國會大廈」!

這是自由民主的喪鐘。當家的總統竟拒絕承認敗選,企圖藉群眾暴力否決選舉的結果。這反映出許多美國人連基本民主程序和平秩序都可以置之不顧,也不知反省痛思,卻還有臉主持民主高峰會。這是對民主的羞辱,也可說是國際民主的至暗時刻。

但川普本人卻因共和黨議員的刻意護航逃過了參議院的彈劾與法治的制裁。目前川普的民意支持度仍高居不下,美國國會對暴亂事件的調查行動也一拖再拖,迄今仍毫無結果

試想,這樣的暴亂情事若發生在台灣,美國一定厲聲指責,威脅當家鬧事的政客必須下台走人,甚至執身囹圄!但美國自己卻是「例外的例外」,因為它是高高在上民主監護者卻不必躬行實踐。 













大屋頂下/台獨公投與統一公投


2021-12-12 02:14  聯合報 /   黃年
「統一公投」與「台獨公投」的主要差異是:前者是在統一議題出現時,由台灣民眾決定「要不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後者則是由台灣民眾決定「要不要推翻中華民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的兩岸戰略有兩個體系:①中華民國體系。②台獨體系。

二者最大的歧異在於:中華民國體系必須處理「一個中國」及「統一」的議題,台獨體系則完全否定「一個中國」及「統一」。

中華民國體系必須站此立場的原因是:①在法理上,依據「為因應國家統一前需要」的「一中憲法」,這是必須面對的憲法議題。②在現實上,如卜睿哲說「台灣不能讓中國對統一絕望」,統一議題遂成為維持及節制兩岸互動的重要機制。就競爭言,如何處理與台獨在「一個中國」及「統一」議題上的政治角力,成為中華民國體系能否立足台灣的基本考驗。④就宿命論,只要中共不放棄「統一」議題,台灣就必須面對。⑤就信念言,認為中華民國體系是抗衡中共的唯一可能戰略。

但是,「一個中國」與「統一」已愈來愈成為台灣政治的負面概念。中華民國體系若欲突破困局,必須進行兩種嘗試:①設法掌握「一個中國」的定義權。②設法想出管理與節制「統一」的方法,進而使「統一」由負面概念轉為對台灣有利的正面機制。

統一公投」就是管理與節制統一的正面機制。且在「統一」的思維獲得正向認知轉換後,「一個中國」的議題也會出現戰略解讀的空間。

我在民國 87 年(一九九八年)八月十八日的《聯合報》社論首次提出「統一公投」的概念,這也是「統一公投」一詞首見於輿論領域,標題是〈重建大陸政策統一公投與台灣機能國際化〉。社論說:

「統一公投」與「台獨公投」的主要差異是:前者是在統一議題出現時,由台灣民眾決定「要不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後者則是由台灣民眾決定「要不要推翻中華民國」。

此後,我就常在社論中討論統一公投。

顯而易見:台獨公投,對台灣內部及對兩岸皆具攻擊性,不可能實施;統一公投則在實質上具有防禦性,是在反映民意的主體性,以民主投票來保衛人民的選擇權,且是在兩岸關係上進退攻守皆具的機制。

當年,有一位民進黨的青壯精英說:「真厲害,提出統一公投。」

第二年,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五月,民進黨公布《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任何有關(台灣,依據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

這已不是「台獨公投」,而是「任何有關改變獨立現狀的公投」。引申其義,也包含「統一公投」。

在「統一公投」機制下,「統一」就不再只是「被統一/被併吞」等負面意涵,充滿了失敗主義。至此,「統一公投」即成了一個主體性操之在民主與民意的議題,亦即成為一個可以管理與節制統一的機制,甚至成為在兩岸互動中台灣最重要的一個防衛機制。

相對而言,「台獨公投」已無可能。民進黨的「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屢申,「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再宣布獨立」,如賴清德者更公開宣示不主張「獨立公投」。於是,民進黨當下操作的「借殼台獨兩國論」,遂成為未經公民投票同意的台獨路線

台灣民眾在面對台獨時,失去了「台獨公投」的自決權;因此更不能在面對兩岸時,失去「統一公投」的自決權

面對統一,中華民國只要能掌握「如何統一」的主體性,就可掌握「是否統一」的決定權。「統一公投」就是要做這件事。

再者,對於中共來說,兩岸最大的困局是「統一」議題在台灣已經幾乎完全流失。主要原因,即在那一套「被統一/被併吞」、「一國兩制」的統一架構不容於台灣民意。其實,中共亦對此早有警覺,因此才有「和平統一」、「心靈契合的統一」之說。

問題是,如果要追求「和平統一」、「心靈契合的統一」,那就必須遵循「民主統一」,而「民主統一」就一定會連結上「統一公投」。因此亦可說,若無「統一公投」,則統一議題已死,再無存在的空間。

所以,若想追求「心靈契合的統一/和平統一」,中共也應當理解「統一公投」是一個繞不開的程序。

更直白地說,事到如今,如果連「統一公投」都不能主張,台灣還有可能談「統一」嗎?

馬英九即主張過「統一要經過公民投票」。倘若台灣民眾能體認,「統一公投」是中華民國能夠用來管理及節制「統一」的機制,因此是中華民國最重要的防衛工程,那麼,「統一」這個議題才有可能在台灣繼續存在。

但是,話說到此,兩岸皆必須體認,兩岸最實際的問題其實是在「維持和平競合」,而不是強求統一」。

」是指政治績效比較,如大陸曾借鏡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中共迄今仍想用「全過程人民民主」之類的說法來解釋「民主」,可見怎麼甩也甩不掉「民主」的價值概念,亦可見中華民國的「民主」值得珍惜;「」則如廿三項協議及馬習會等。善用和平競合,可以增進兩岸的「心靈契合」,累積進一步整合的條件;否則,若使「被統一」成為一個猙獰恐怖的負面概念,反而成為兩岸「和平競合」的主要障礙。

因此,中共若真心追求「和平統一/心靈契合的統一」,不再有「誰吃掉誰」的思維,就應接受「統一公投」的概念,統一的議題始可能轉化為正向的內涵與形象

統一公投有三大效應:①維持現狀。②和平競合。③選擇未來。

台獨公投則完全相反。

經過解嚴後三十餘年的兩岸震盪,「台獨公投」已無未來可言,借殼台獨則只是困獸之鬥以至於作繭自縛而已。兩岸若欲和平競合,就必須改變「被統一/被併吞」的統一形象,那麼,「統一公投」及「互統一」皆是可以思考的可能路徑。在這個思維體系下,「一個中國」就是「大屋頂中國」。

如此,「一個中國」與「統一」這兩個難題,也許就有了答案:

兩岸現在就是「大屋頂中國」(一中各表/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未來也可以是「大屋頂中國」(統一公投/共同締造論/互統一)。

如果「歐盟」也可以被發明並運作,那麼「大屋頂中國」也不是不可想像的。只要不是「誰吃掉誰」即可。

統一公投」可觸發民間對台獨體系與中華民國體系之間的再思考與再比較。沒有「台獨公投」,中華民國就更須有「統一公投」的保護。

這是「台獨公投」與「統一公投」之間的抉擇。














四大公投 千萬別抬頭?


2021-12-12 02:19  聯合報 /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台灣日活動中,蔡英文總統透過影片向國際宣示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碳中和)的決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Netflix 史上最高成本的電影「千萬別抬頭」,這部美國政治諷刺災難片,描述兩位科學家意外發現一顆足以毀滅地球的彗星,正對著地球而來,麻煩的是,似乎沒有人在意。

彗星要撞地球,大眾卻難以信服和正視,電影刻畫人們在面對重大危機時的「羊群效應」,政治人物的荒腔走板,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導演透過彗星將撞上地球的假想,創造出一種急迫性,呈現科學如何變得泛政治化,彷彿也是一種現實。究竟要做到什麼地步,才能讓全世界的人抬頭看一下呢?

其實,此次公投四大議題,也不亞於彗星撞地球,就看全體國人是否願意抬頭看一下?

蔡政府訂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實現非核家園目標,屆時台灣除全球暖化影響之外,將會加上本島因五十%天然氣與卅%燃煤而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蔡政府執意要蓋三接,但國際能源署IEA)公布一份完整路徑圖,若全球共識是民國 139 年(二○五○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必須立即停止對新的化石燃料供應項目投資,包括停止批准興建燃煤電廠或開發新油田和天然氣田。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說,若公投停止大潭藻礁三接工程,將擴大燃煤發電。針對這個問題,蔡政府希望大家「千萬別抬頭」。

另一項公投關於萊豬,政府單方面宣布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發各界疑慮;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國內養豬業者不得使用萊劑,違者罰款並將公布違規業者姓名地址,若一年內再犯者更可處二五○萬元以下罰鍰。農委會更信誓旦旦,不會核發藥證給廠商,確保萊克多巴胺無法進口。針對萊豬公投這問題,蔡政府也希望大家「千萬別抬頭」。

重啟核四議題,我們仍以數十年前的不幸事件作為反核理由,好比今日配備有好幾套安全氣囊且能自動跟車自駕車都已滿街跑了,還有人告誡你不要開車上路,理由是發生事故時方向盤會撞斷肋骨。

為實踐非核家園目標,增加燃煤而增加空氣中的 PM2.5,PM2.5經研究發現與肺腺癌、膀胱癌有絕對關係,因燃煤廠與汽電廠所產生的二氧化硫懸浮粒,會增加呼吸道疾病風險。台灣「用肺發電」,蔡政府希望大家「千萬別抬頭」。

此次四大公投有不少跟電影「千萬別抬頭」同樣荒謬的政治諷刺,只是蔡政府始終希望我們「千萬別抬頭」!














公投議題 攸關台灣國際經貿的未來


2021-12-12 01:45  聯合報 /   韓儒伯/美台商會會長(台北市)
賴清德副總統要現場吃過美國牛的人舉手看看,結果現場一片人舉手。記者黃寅/攝影



台灣在民國 110 年(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參加美國拜登總統召開的民主峰會。該活動彙集世界領先的民主國家,以對抗威權主義、打擊腐敗,並且促進國內外對人權的尊重。台灣的加入證明了美國重視台灣自民國 85 年(1996年)第一次民主總統選舉以來所展現的非凡民主進步。台灣充滿活力的民主是其全球支持日益成長的關鍵因素,也是台灣民眾有權決定自己未來的關鍵因素。

在此同時,民主伴隨著責任。台灣民眾有權選擇執政官員,並舉行公投來決定重要議題。即將於民國 110 年(2021年)12月18日舉行的公投對美國特為重要,因為投票項目將涉及蔡英文總統在民國 109 年(2020年)8月28日宣布將開放含有微量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的決策。

自民國 95 年(2006年)以來,台美貿易爭端一直以農業分歧為主。雖然在民國 109 年(2020年),農業僅佔兩國雙邊貿易的4.21%,美國仍認為台灣多次違背要開放牛肉和豬肉市場的相關承諾。

從民國 95-110 年(2006年到2021年),基於台灣對美國肉類的相關限制,台美貿易關係經歷15年的緊繃局勢,包括年度貿易談判不時被取消,以及雙邊貿易協定的相關進程也因台灣未能履行其承諾而失敗。

馬英九前總統在大約10年前開放了含有萊劑的美國牛肉進入台灣市場,嗣後其消費量穩定增加,且未有任何台灣民眾食用美國牛肉有關的健康問題發生。含有萊劑的肉品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都被大量消費,由此可見各國民眾皆認為其安全無疑。

假設台灣片面宣稱含有萊劑的美國豬肉不安全且應該被禁止,但同時又認為同含有萊劑的美國牛肉安全,可以在台灣的餐館和家中安全食用,這顯然不合邏輯美國對這種矛盾立場的結論是:這根本不是健康議題,而是國內政治角力,美國產品因此被迫成為政治籌碼且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而同時,台灣應該思考的是台灣盼成為國際貿易環境的重要一員,還是中國經濟軌道一部分。像台灣這樣擁有全球領先產業貿易巨頭,不應再做旁觀者,任由他人做出影響其民眾和國家未來的決策。台灣必須在這些討論和辯論中擁有發言權,以確保台灣在國際經濟體系被公平對待。為了在國際貿易談判桌上佔有一席之地,台灣必須被視為誠實可靠的夥伴,履行對國際貿易所作出的承諾,事關相互信任。

即將到來的萊豬公投所造成的影響將不僅是對台灣國內。這是一個雙邊貿易議題,美方當然也會有其立場與觀點。

美國和台灣因為農業議題經歷了15年僵持不下的貿易關係。蔡總統終於邁出了正確的步伐,履行開放台灣市場的承諾,因此貿易關係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果台灣因為政治因素通過即將到來的萊豬公投,背棄豬肉進口自由化的承諾,從而對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則將自然會有後果。

我擔任美台商會會長長達21年時間,期中歷經台灣兩黨執政。如同許多其他台灣的外國友人,我是台灣不分黨派的長久支持者。我希望台美能發展更緊密且互利互惠的投資與貿易關係,對兩國民眾都帶來好處。但針對本次公投,我深感到憂心,也希望台灣民眾慎重考慮這項長久以來攸關台美兩國的重要議題。

讓我們一起向前行,而不是走回頭路。















民主復興 先終結美帝


2021-12-12 02:19  聯合報 /   王武郎/勞動人權協會總幹事
美國民主峰會登場,拜登倡議啟動「民主復興」。 法新社



美國民主峰會登場拜登倡議啟動民主復興」,其目的是拉攏西方盟友,強力構築出與中俄區別對立線;但此舉恰說明,在國際政治場域,美國是將民主作為其霸權鬥爭工具

美國挾其軍工複合體威力,形成具美國特色的「民主帝國」,民主成裝飾。只不過,因國內貧富懸殊種族議題社會問題長期無解,終從內部自潰。世人印象最深的是,年初川普支持者攻入美國國會一幕,是美式民主衰敗一刻。拜登奢言「民主復興」,最需要的,是美國不能以「帝國」自居,先終結民主帝國結構才有可能。其次是美國人民也要改變其自我封閉社會心理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