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5306/web/◆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如果卡郭董,就是與全民為敵
◆ 聯合報黑白集/不記得自己的小英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版「製造2025」 衝著大陸來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版「製造2025」 衝著大陸來
2021-06-04 02:4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一項為了抗衡來自中國大陸愈來愈大競爭壓力的法案,在美國參議院朝著最終通過又邁進了一步。參議院5月17日以86對11票壓倒性的結果,通過《無盡邊疆法(The Endless Frontier Act)》,預料最終能得到兩黨支持完成立法,白宮也表示支持。
《無盡邊疆法》要求美國政府在五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用於投資基礎和先進科技研究、研究成果商業化,以及重要科技領域的教育和訓練計畫,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先進通訊、生物科技與先進能源等。法案另將撥款100億美元給指定的至少十個區域科技中樞,制定供應鏈危機因應計畫,解決諸如衝擊汽車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短缺等問題。
法案提案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數十年來聯邦政府對科學與技術的投資不足,損害美國在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舒默形容該法案是美國對科學、技術「千載難逢」的投資,他說美國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一個由中國來決定5G、AI和量子計算規則的世界,要不就是我們可以確保美國得以捷足先登。」
從總金額高達1,100億美元來看,美國這回下了大決心要在與中國的科技戰中取得上風。美中科技戰自川普總統就任未久之後開打,重點打擊對象先是中國中興,接著是華為,手段並非光明磊落,中興、華為受創甚巨。但包括高通在內的一些美國高科技公司同樣遭殃,逼得川普一延再延對華為的制裁期限。這個1.0階段,看來是兩敗俱傷。
拜登上台之後改變戰術。原本美國對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頗為不滿,認為明顯違反市場經濟的競爭原則,並據此對中國採取包括關稅在內的諸多制裁手段。未料時移勢易,美國眼見科技戰 1.0未占上風,也深知中國近年來科技實力的快速增長,明顯與政府的政策支持有關,於是東施效顰,此即為《無盡邊疆法》的立法動機與背景。
美國政府以1,100億美元支持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在高科技領域上的研究與製造,並以五年為目標,正巧也是截至2025年,有若一個活脫脫的美國版「製造2025」;美國版與中國版的「製造2025」對決,意味著美中科技戰正式進入2.0階段。
貿易戰、投資戰、科技戰等,都是美中世紀大博弈的組成部分。圍棋博弈,講究爭先,先發制人。但這些年來,觀察美中博弈,美國似多為後手。例如中國在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一帶一路」,美國吃味,拒絕參加,還干擾他國參加,並以所謂「債務陷阱」譏諷一帶一路;怎料拜登總統上台之後,意識到基礎建設投資的重要,也想號召各國來搞一個所謂的「價值(或民主)一帶一路」,這即是後手。《無盡邊疆法》又是一個例子,幾乎照套「中國製造2025」的路子,不知當時批評中國大陸者如今又何詞以對。
說到底,美國今日拷貝中國的何止是一些政策或方案,根本已經觸及到了深層次的經濟體制。美國立國以來即堅持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堅信市場經濟能優化資源配置,還提升到一個價值的道德高度,並據以批評及否定任何非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尤其是中國。
中國經濟體制確實走過一段錯誤的冤枉路,但在民國 68 年(1979年)鄧小平改革開放後即走出了誤區,現在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本質上是市場經濟加政府職能再加國企的綜合,既有市場經濟的效率優點,又有政府職能及國企在戰略角色上的發揮。如今《無盡邊疆法》顯然開始重視政府職能的作用,應該說是美國的進步,但顯然美國並未意識到國企在中國特色體制中的作用,所以美中科技戰2.0會有什麼結果?誰能最終勝出?引人關注。但無論如何,美中世紀大博弈能走上體制的競爭,總是值得歡迎的。
聯合報黑白集/不記得自己的小英
2021-06-04 02:4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聯合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採購疫苗不力,又亂卡民間購贈疫苗。結果,蔡英文十二年前喊話馬政府,要求排除《採購法》速購克流感藥物的往事被挖出來。兩相對照,當年的蔡主席,恰成今日蔡總統的照妖鏡。
民國 98 年(二○○九年),台灣遇上 H1N1 大流行,情況遠不及今天的新冠肺炎嚴重。當時,蔡英文以主席身分要求馬政府,應跳過法令限制盡速對外採購,不要再等國產的國光疫苗。十二年後的蔡英文,卻用各種法令來限制民間自行採購,還要人民耐心等待她力薦的國產高端疫苗完成實驗,簡直判若兩人。
蔡英文不記得自己十二年前嚴正說過的話,她是記性不好嗎?這其實與記憶力無關,而與執政理性有關。如果主政者心裡想的是百姓,他的執政理性就會強大一些,決策就會追隨「以民為念」的邏輯。如果主政者心裡想的只是權力,他的理性就會被擱在一旁,決策就只剩下自己的利益考量。
不記得自己的小英,其實忘記了好多事。她忘了,她說過她的政府是「最會溝通的政府」,用拒馬擋在她和人民之間;她忘了自己說過「謙卑,謙卑,再謙卑」,傲慢對待各種批評;她稱勞工是她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卻始終沒人找到她心中的柔軟地帶。
也許不能怪蔡英文。文青稿件唸多了,哪一句是自己的信念,都搞不清了。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如果卡郭董,就是與全民為敵
2021-06-04 02:3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 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願意捐贈五百萬劑 BNT/輝瑞疫苗,並火速備妥文件向衛福部申請;豈料,僅換來陳時中冷冷一句「還缺少原廠授權書」。言下之意,不會讓他過關。政府現在手上疫苗離目標相差甚遠,民眾無不渴望早日接種;現在有人力圖爭取國際認證的優質疫苗,陳時中還刻意設下柵欄卡他。這種態度,除了昏庸顢頇,或別有用心,還有什麼詞足以形容?
一個官僚政府,可以擺爛到多麼無底限,就看陳時中如何展現他的無窮潛能。台灣本土案例在一個月逼近萬人大關,病毒四處亂竄,他都不放在心上。他每天示範的就是官腔官調,對地方政府打槍,不許外島自設篩檢關卡,對民間團體的善意大潑冷水;他對自己領導防疫失職,卻從未表現過絲毫愧疚。如果陳時中的態度代表蔡政府的基本立場,應可詮釋為:維持政府的無上官威,遠比抗疫搶救人命來得重要。
全民都在問:郭台銘萬里送疫苗這道題,有這麼難解嗎?如果郭董送的疫苗,是國人想要、且政府曾經想買而沒買到的有效國際疫苗,蔡政府該做的,就是千方百計設法協助郭董把疫苗買到手,然後提供全民施打。五百萬劑不是一個小數目,能提供兩百五十萬人完整施打,這在當前疫苗急缺的台灣,是一場極受用的及時雨。郭董要付出的代價,估計在六十億元以上,他可能賭上自己的一生信譽去買空賣空嗎?但蔡政府能為了自己的政治顏面,要把郭董的善意卡在門外,難道也把國人迫切渴望的疫苗良機堵死嗎?
再說,八大條件之一的所謂「原廠授權書」,是政府為刁難民間自購所設下的門檻,並不是德國 BNT 廠拒絕出售。郭台銘並不是藥品代理商,他引進疫苗是為了送給台灣人使用,而不是為了在台販售;因此,他提供的是他和 BNT 及上海復星的三方合約。只要能確保這批疫苗來自原廠,即已足夠;但陳時中卻要求他提供原廠授權書,目的是否就是要破壞郭董的義行,彰顯蔡政府的官威堅如銅牆鐵壁,任何人都無法越雷池一步。
衛福部管制疫苗進口的鬆緊,全看政府救人救命的心情有多急迫。只要心繫百姓,就能迅速處理;若不在乎人民安危,那就繼續打官腔刁難。根據《藥事法》和《特定藥物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的規定,在發生緊急公衛事件時,可以專案申請藥物進口,並未要求原廠授權書。法令如此規定,就是在情況緊急時,能迅速發揮救急效果。反觀陳時中的態度,不僅不在乎自己失職造成的台灣防疫困境,甚至對各界伸出的援手都刻意刁難,唯恐民間的自救行為暴露了政府的無能。這種心態,除了昏聵,跟掩耳盜鈴有何兩樣?
郭台銘願以六十億元購買五百萬劑 BNT/輝瑞疫苗,除了顯示他的慷慨與關懷,也是希望為窘迫中的台灣貢獻一己之力。換算下來,他須付出的代價高於 BNT 的國際行情,原因是要付給上海復星數成代理利潤。平均下來,每劑 BNT 達一千兩百元,比起蔡政府首波為國民編列的每人五百元疫苗預算,要高出兩倍多。或許正是這個因素,蔡政府非要千方百計把郭董的義行攔住。否則,當民眾打到這劑疫苗的時候,「政府不如郭董」的感慨就會浮上心頭。
以蔡政府一向的傲慢,政府買不到的疫苗,絕對不會讓民間領先完成。也因此,陳時中必須在枱面上扮演官威黑臉,想方設法卡住郭台銘,這是必然的戲碼。但疫苗是救命之物,卡住郭董就是跟全民為敵;蔡政府再怎麼冷血無情,也要謹慎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