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170/web/
◆ 聯合報社論/在疫疾中練習社交疏遠及犧牲自由
◆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不分區助攻誰?
◆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有條件放行華為的兩大考量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有條件放行華為的兩大考量
2020-03-23 23:4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首先,在目前市場上主要的5G供應商中,仍以研發起步較早的華為較具價格優勢。英國最大電信服務商英國電信(BT)的報告指出,若該公司主要採用諾基亞或易利信等公司所提供的5G電信設備,僅部分使用華為設備,則未來五年恐怕得額外付出5億英鎊的成本;歐洲最大電信商伏得風(Vodafone)亦表示,排除華為設備的額外成本約達2億歐元。因此,在商言商的電信營運商實在沒有理由捨棄華為來選擇美國或其他國家廠商提供的服務,遑論美國業者尚無全套可行的5G設備可滿足英國電信商需求下,成本效益考量促成了首相強生決定讓華為參與英國5G的非核心建設。
當然,英國政府亦有華為可能聽令於中國軍方的疑慮,故在國家數位安全中心發布的建議書中,提出了一個新名詞──高風險供應商(high risk vendors,簡稱HRV),而華為即列在其中。顧名思義,HRV就是給英國通訊網路帶來「高風險」的設備和系統供應商,建議書對HRV限制極為嚴格,如不得參與建設所有4G、5G核心網路及相關的支撐系統建置。換言之,華為被嚴格限定只能參與替代性相對較強的無線網路基地台、天線等周邊設備,且設備數量和流量占比皆不得超過35%。
其次,就近幾年英國的政治處境來看,經過數年脫歐公投和談判的折騰,聯合王國政經元氣大傷。脫歐後不但將失去歐盟的支撐,更將面臨人流、金流及物流的出走。鑑於目前對歐經貿協議尚在磋商,談判內容處在高度不確定性中,英國政府不太可能將未來經濟發展的機會全部押寶於此。所以,尋找其他的國際合作夥伴,自是英國未來安身立命的關鍵,也可作為英歐經貿談判的籌碼。這與積極向外尋找經貿合作機會的中國,正好一拍即合。
即使此時談論中英經貿合作為時尚早,但雙方在地緣利益上既沒有衝突,且身處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雙方亦有合作的誘因,有限度地開放使用華為設備無疑是一次試探。對中國來說,在美中貿易戰後,中國亟待打開西方市場之際,英國政府開放華為5G設備既有助於打消歐洲其他國家的疑慮(如德國),也易產生帶頭的示範作用,如歐盟委員會已同樣裁定有條件開放成員國使用華為5G設備;對於英國來說,來自中國的金流與物流甚至是人流,多少可填補退出歐盟後所留下的空缺,而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也絕對有能力吸納英國輸出的財貨及勞務,中英雙方可謂各取所需。至於為何未以美國為優先合作對象,則與總統川普奉行雙邊主義,並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使缺乏籌碼的英國不太可能從其手中獲得任何額外的經濟好處有關。
不過,對華為而言,這次英國僅是「有限制的開放」,且條件嚴苛,亦即華為仍不能參與英國5G的核心網絡建設,但華為並沒有表示任何遺憾之意,甚至不斷釋放出善意,還公開表示為了更緊密地融入歐洲市場,決定將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以實現歐洲市場5G設備產品「在歐洲製造」的理想,並預計在歐洲設立二個地區中心、23個研究中心,提供超過1.3萬個工作機會,希望更進一步消除外界對華為產品安全性的疑慮。
目前看來,「五眼聯盟」一員的英國有條件放行華為,既兼顧了資訊安全、經濟效益及國家戰略,同時也為未來英中更密切的經貿合作開啟了大門。即便美國總統川普對此大發雷霆,更有他在電話中對英國首相強生破口大罵的傳言,但若從英國的國家利益來評估,放行華為的決定並不算太讓人意外之舉。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不分區助攻誰?
2020-03-24 00:07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將找黨團三長與吳斯懷懇談、了解。記者顏凱勗/攝影
疫情當前,國民黨似乎也失去了戰場。立委獲得的鎂光燈不少,但出鋒頭的,都不是好事。先是翁重鈞提案凍結紓困預算生波,接著張育美質詢時狂曬愛犬照成笑柄,然後是吳斯懷稱共機遶台「法理上非挑釁」引發眾怒,一樁接一樁。
翁重鈞提凍結預算或許只是政治判斷問題,但張育美質詢秀愛犬則是完全搞不清楚立委的職權為何,才會出洋相。吳斯懷自被提名不分區起即爭議不斷,但顯然不知自我調整,才會不斷給自己的黨添麻煩。
這三位立委,都是前主席吳敦義提名的不分區立委,這也證明當初不分區名單提出後備受內外爭議,並不冤枉。不分區代表政黨的形象,如今,卻變成對手陣營的「助攻手」及「提款機」。不待執政黨施政出錯,藍營不分區們便爭相出包,令人搖頭。
區域立委表現不好,選民可以罷免;但不分區立委卻無退場機制。對於張育美,新任黨主席江啟臣只說,「民眾期待專業問政」;對於吳斯懷,國民黨則說「他僅代表他個人,不代表國民黨」。但是,選民會這樣看嗎?對於表現不稱職的不分區立委,國民黨應該要給他們一些要求,不能再放任他們「走鐘」。
立法院是在野的國民黨最重要的戰場,每個立委都很重要。立委不能加分,反而扯黨後腿,絕對不能容忍。在非常時期,國民黨恐怕該好好思考建立不分區立委的「退場機制」,以免政黨形象被敗光。
聯合報社論/在疫疾中練習社交疏遠及犧牲自由
2020-03-24 00:0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全球,桃機入出境人次跌破萬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武漢封城兩個月後,該市下達了解除封城限制的「離漢政策」,取消市內跨區卡點,持有健康碼「綠碼」的居民可以自由進出,公共交通也將逐步恢復。儘管武漢累計有五萬人確診,兩千五百人死亡,至今仍有數千人接受治療,但近日已無新增確診病例。兩個月的封城,武漢市民以犧牲個人自由阻擋新冠病毒向外擴散,也向世界證明嚴格的封城確實有效。
這個當初被視為「殘酷」、「集權」、「不人道」的武漢封城課題,現在輪到疫情嚴重的西方國家來演繹了;但是,人們能看到更自由、更民主、卻同樣有效的封城模式嗎?過去兩個月,外界看到中國各地如何粗暴執行隔離管制:警察砸毀民眾的麻將桌,管理員將居民住家大門以鐵條封住,鄰省居民挖斷馬路以阻絕湖北人進入。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批評,中共用「對待動物」的方式管制人民;擁有澳洲籍的女性拒絕接受居家隔離規定,堅持不戴口罩要出外慢跑。這些,除反映了東西方的價值差異,恐怕也存在著人們面對病毒的無知和頑固。
對疫情管制的抗拒或漠視,在台灣也有頗多例子。例如,依規定應該居家檢疫的人卻出外趴趴走,完全不覺得自己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民眾。再如,因為學校停課而應居家管理的高中生,卻出現在阿嬤的麵擔幫忙;雖然孝心可感,卻有違防疫隔離原則。再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之子,身為醫師卻在疫情期間出國看球賽,固辯稱美國當時仍未列為「三級」故不違法;但政府二月即下達禁止醫護人員出國令,難道只是說給普通基層庶民聽的?
這波新冠肺炎疫情帶給人類最大的考驗,不是加深了我們對未知的恐慌,也不是如何搶購口罩等物資,而是強迫人們必須和他人保持距離,必須強制改變「樂群」的習慣,包括犧牲個人自由。這點,正是公衛專家教大家在防疫期間必須自我練習的一課──「社交疏遠」(social distancing):要省去平日見面時的握手、擁抱、親吻等禮儀,排隊時應採取「芬蘭式距離」,彼此應相隔在一公尺以上,這都是疫情期間必須不斷練習的新社交法則。
從這個角度看,不論是小至接觸者或歸國者的居家隔離,或是諸如武漢那樣的封城,乃至近日全球許多國家都採取的「鎖國」,都可以算是不同程度與規模的「社交疏遠」的實踐。一名以色列醫師最近極力告誡年輕人:回家時,「千萬不要擁抱阿公阿嬤」,他就是在倡導「社交疏遠」的練習,避免把病毒帶給家裡身體健康比較脆弱的長者。
事實上,「社交疏遠」並不是最近的發明。百年前,西班牙流感疫情大流行期間,美國就採取了關閉學校、關閉工作場所、取消群眾活動等措施,目的就是避免人潮聚集而產生不必要的交叉感染。當時,科羅拉多州的甘尼森宣布封城兩個月,不准任何車輛進入該城,使當地在疫情之中無人死亡。研究還發現,「社交疏遠」措施必須嚴格落實,才會有明顯效果;學者比較了當時費城和聖路易兩市的作法,費城的關校、禁止公眾集會等措施慢了五天,傳染率因此高了三至五倍。這類的教訓,都記在歷史上,只是人們忘記罷了。
兩個月前武漢封城時,全球都在看習近平要如何搶救中國的絕命的危機;但兩個月後,同樣棘手的問題落到了義大利和美國手上。尤其美國,廿二日一天之間增加了八千三百多例確診者,使得累計確診數驟升到三萬五千多例,川普總統面對疫情而不作為使危機不斷擴大。同樣的,中國大陸除面對境外移入案件增加,也要小心境內本土案例重新復發的可能。未到最後關頭,誰也無法宣稱勝利,人們必須不斷練習社會疏遠的冷酷習題,改用網路來表達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