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武肺猖獗 「大家」遭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0096/web/

◆  舉國拚防疫 須「眾聲喧嘩」
◆  違反檢疫處刑罰?須儘快立法
◆  聯合筆記/武肺猖獗 「大家」遭殃
◆  有無社區傳播?台美不同調 誠實面對疫情 才能補洞
◆  營養午餐打飯 口罩要戴好
◆  校園忙防疫…學生受教權也要顧
◆  防疫作戰 別斷兩岸後路
◆  我國看陸疫情 不見普世價值
◆  漫畫/防疫牛皮刺不破?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武肺猖獗 「大家」遭殃


2020-02-20 23:48 聯合報 /   李春
騰訊《大家》自媒體平台突然關閉,其微信公號顯示「此帳號已自主註銷,內容無法查看」,不少網民猜測,平台關閉可能與1月27日發表文章《武漢肺炎50天,全體中國人都在承受媒體死亡的代價》有關。圖為位於深圳的騰訊總部。 (中通社)


武漢肺炎不見得春暖就花開,有說現在專家的話少聽,因為病毒比猛於專家,兇猛到大家遭殃。但最新觀察點,不在武漢,而在北京,這一是因為歷史,十七年前SARS疫症,也是風起於廣東,一山西女生到廣州聽台星演唱會,將病毒帶回山西再傳北京;一位廣州老醫生隱瞞病情躲到香港酒店,最後北京香港成最大疫區。這兩天北京風緊,香港諸事皆悲,大家珍重

說到大家珍重,還真因最近有個「大家」遭殃,那是騰訊全新自媒產品平台大家》,在完全沒有報病危下,突然死亡,這事對中國文化界、新聞界影響不小,星期三當晚各種悲情,接著又是各方討論其死因,是自殺、被自殺,還是他殺。

本來疫情大災難,是各路媒體獻身時刻。有人說過去數十天中,有媒體大紅大紫,有媒體成了狗屎,還有媒體生死不明。大紅大紫的可以說,是財經、財新和三聯這三家,三家主平台都是雜誌,於是雜誌全面翻身,零售價三十元人民幣的《財新周刊》,一度炒到八十八元,雜誌沒存貨也沒法加印。成了狗屎的,生死不明的都放下不說,《大家》之死,可以議議。

《大家》誕生於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底,當時有人以為依托騰訊強大網絡媒體平台和數量驚人用戶,搭建個體化自媒體平台,宣布創辦當天,有四十八位簽約,騰訊還說,將投入千萬量級資金以簽約、稿酬的現金回報以及優質平台服務模式, 打造百家爭鳴、兼容並包的思想盛會

是否能百家爭鳴,兼容並包,主要看內外兩層,內這一層看人,現在回看第一批簽約名單,是左中右都有,後來還擴展到中港台及外國,那意思是把華文名家,一網打盡,才敢以大家名頭來稱做大家。另一層則要看外部環境。辦《大家》的和在這平台上寫字的,多屬華文世界好手,他/她們也多數有情懷,就這兩點,是成功到關燈好多人要哭的來因,也是其再怎麼委曲求全,謹小慎微,走一步看三步,最後還是要身死的基礎。

有關《大家》,扼腕之日有三,一是其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想辦的人以為春天來了;一是今年一月廿七日,上海陳季冰寫了篇武漢肺炎50天全體中國人都在承受媒體死亡的代價》,秒刪一是二月十九日,節氣雨水,一片念聲中悄悄自殺















違反檢疫處刑罰?須儘快立法


2020-02-21 00:11 聯合報 /   吳景欽/真理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須接受居家隔離、檢疫人數也增加。只是針對違反者的處罰效果,僅是行政罰鍰,效果似有限,能否改以刑罰對待,卻是必須思考的課題。

只要與新冠肺炎確診者有所接觸,可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要求接觸者為十四天居家隔離。而如果是從感染區回國,也依傳染病防治法授權,要求回國者十四天居家檢疫。而無論是居家隔離或檢疫,所要遵守的誡命皆屬相同,即不得外出,並應遵行檢疫的相關指示。

若有違反而四處遊走者,兩者處罰效果卻有不同。居家隔離情況,可處六萬元至卅萬元罰鍰,於居家檢疫場合,則處一萬到十五萬元罰鍰。兩者要遵守者既相同,所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實也無太大差異,為何罰鍰金額有不同,實有檢討空間。

此外,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條,也有針對不遵行主管機關指示散布傳染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明文。惟此罪於主觀上須是明知自己染傳染病、於客觀上須有傳染他人結果。故不管是居家隔離或檢疫者,因處於潛伏期間,尚未有病徵,實無法說是明知染有傳染病,且在潛伏期間內是否可能傳染給他人,也難以證明其中因果。在此條文並無未遂犯規定下,若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即屬不罰的未遂,致使此罪的規範極為有限。

故於立法上,實有必要依情節輕重而有不同處罰效果。即對於單純不遵從主管機關對居家隔離檢疫指示,但尚未對公眾安全產生危害者,僅屬抽象危險狀態,仍可維持目前罰鍰方式,惟金額上限必須提高。而若不遵從指示,雖尚未傳染他人,卻危害到公眾安全,如外出時間長且遊走地點與接觸人數眾多情形,即達具體危險狀態,就有入罪化的必要性。

至於造成傳染他人結果者,即現行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除必須增訂未遂犯處罰外,於主觀要件上,似乎不應限定為明知的確定故意,也應包括有預見的不確定故意,甚至得考慮增加過失犯處罰。凡此種種,都是立法院必須立即進行的重要工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首次啟用手機定位,監控感染風險表的前兩類居家隔離者,不能擅自趴趴走。 圖/宜蘭衛生局提供













防疫作戰 別斷兩岸後路


2020-02-21 00:18 聯合報 /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武漢包機爭議,讓兩岸關係再陷低潮。圖為第一班武漢包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謂:人不辭路、虎不辭山。意思是話不要說死,事情也不要做的不留一點後路。弄到最後自處絕地,奧援難求,那時想找一點能夠轉寰求生的餘地,都不可得。

兩岸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由官員似有意若無意的放話,再由網軍推波助瀾帶風向,讓識者憂心忡忡,擔心政府在防疫作戰的同時,也在繼續進行去中化最後一塊拼圖:擦槍走火所帶來的仇恨,完全取代了兩岸人民一息尚存的親情、血緣和文化傳承的臍帶。

芻狗是儀式進行中必要的擺飾,但是芻狗的下場是毀棄,絕對不會繼續供奉在廟堂之上蔡政府不能把八百一十七萬選票當作民粹動員的芻狗,相信所有人民企望的都是國泰民安,而不是遍地兵燹民不聊生

對大陸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總會過去,人民生計也應能復甦,但是由疫情帶來的民怨,一定存在。復甦的過程,絕不可能是坦途,無論是管教養衛,都有賴中央和地方的磨合,稍有差池,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壓力鍋。

宣洩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以民族主義為基礎的精神動員簡單的說,就是用風向轉移可能危害政權危機而疫情發展期間,政客操作岐視和仇恨,有如無法痊癒而必須切除的惡性腫瘤,這些都可能變成宣洩出口

孟子「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這個就是堅持立場折衝進退之間不能意氣就是認清局勢可能對國計民生所帶來的危害,而絕對不是暴虎馮河












有無社區傳播?台美不同調 誠實面對疫情 才能補洞


2020-02-21 00:04 聯合報 /   張法迅/醫師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美國疾管管控中心指我出現社區傳播,許多民眾外出都戴上口罩。 記者蘇健忠/攝影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疾管局在給美國人看的旅遊警示網頁,將台灣列入有明顯社區傳播名單,卻遭蔡英文總統否認,形成「台灣總統在防疫專業上打臉美國疾管局」的怪事。

外交部說,「台灣不符合社區傳播四要件:找不到感染源、本土病例多於外來、形成傳播鏈、廣泛發生群聚事件」,但為什麼新加坡在二月七日,當國內出現第卅一到卅三共三起找不到感染源案例當天,就宣布該國已有社區傳播因為,承認社區傳播不代表防疫失敗,遮掩社區傳播也不能向國際炫耀唯有誠實面對疫情,才能補救漏洞,讓防疫升級

以第十九例白牌司機來說,所謂找不到感染源」,乃指透過一般疫調手段無法確認前一位感染者,台灣卻是用刑案規模來清查通聯紀錄,而且在逆轉酶RT-PCR檢驗陰性後,開世界先河施以自行研發的抗體來檢查,雖說最後證明所謂浙江台商乃感染源,但民眾都不免狐疑:此感染源只傳給白牌司機嗎?其他被感染者是無症狀、處於潛伏期,或者早被當成其他疾病處理了?

以第廿四例北部婦人來說,僅有接觸史資料「女兒同學在一個半月前到過中港澳」,實質上就等於找不到感染源。指揮中心說,「已掌握此案例接觸者三百多人」,但未掌握到的有多少人?如果一位生活單純的婦人都會染病,其周遭社交更活躍的人呢?

中國大陸最新疫情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二.三%,代表每位死亡案例背後可能有五十例輕重症,而新加坡至今沒有任何死亡案例,卻已有八十多確診案例,台灣到底真的沒有其他案例,或者只是還沒被檢驗出來

幾位抗煞專家都呼籲,台灣很可能會有新冠肺炎社區傳播,必須儘早因應,但蔡政府最關心的似乎是國際觀感,不免讓人捏把冷汗。以中國湖北與鑽石公主號疫情來說,RO傳播力)值介於二到三,就算台灣因防疫周延打個折扣,也有一點七,那麼如果社區傳播蔓延下去,到了四月中旬將會有四千多案例,對醫療量能形成重大負擔。

防疫必須期待最好,但做最壞打算,而第一步就是面對現實。如果台灣已有社區傳播,「健康人不必戴口罩宣傳必須檢討,因為潛伏期無症狀都可能傳染不必要的大型集會取消,相關經濟影響就得評估與因應;所有公私立機關行號都應落實量體溫、勤洗手等感控措施。

社區傳播最可怕的後果是發生大流行,屆時不只一千一百床負壓隔離病房爆滿,連疾管署準備的兩萬間單人病房都未必夠用;此外更須招募醫療大軍,及啟動龐大隔離措施。防疫如同作戰,與其繼續否認社區傳播,不如料敵從寬,趕緊做好禦敵準備












校園忙防疫…學生受教權也要顧


2020-02-21 00:21 聯合報 /   李政達/科大講師(台南市)
新北市蘆洲區仁愛國小防範新冠肺炎演練,學生戴上口罩模擬開學後各項防疫措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下周二高中以下學校即將開學,而各大專院校至慢到三月初也都將陸續開學了。撇開偏鄉小校不談,都會區裡的中小學少則數百人,而各大專院校多則上萬人,上課期間進出校園的教職員工生,及接送家長進出頻繁,如何面對持續增溫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考驗教育主管單位的應變能力,也相對令學校管理階層傷痛腦筋。

筆者服務的科大,早就對師生旅遊史作全面清查,有出國計畫師生也必須填寫報備資料。近日更發訊息,希望減少非緊急性會議,必須召開的除準備酒精或乾洗手給與會人員消毒外,也告知需自備口罩

此外,一進入學校網站便被引導進入「防疫專區」,各項細節從該如何正確洗手、戴口罩,到咳嗽發燒的處理方式,乃至陸生繳費日期異動、本學期因延後開學的行事曆等,鉅細靡遺唯恐百密一疏。

截至目前為止,醫界對新冠肺炎並未研發出準確、有效的快篩劑、藥物或疫苗那麼,無旅遊史或明顯接觸史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將成防疫漏洞。一旦開始上課,一個班級那麼多人,再加上這個季節溫差變化大,感冒的人數激增,如此一來便很容易產生混淆。等到病歷確診不知已接觸多少人了,這是讓人棘手的課題。

而在室內上課,至少還可戴口罩防患未然。上體育課呢?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可增強免疫力,不過運動時則不可能戴口罩,況且學生比較偏愛的籃球、排球、壘球…,這類身體接觸較多的團體運動。這時甭說是飛沫傳染了,汗水、體液交流也是無可避免的。身為體育教師,大慨也只能鼓勵學生從事較枯燥乏味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韻律舞蹈等

新冠肺炎讓人聞之色變,教育部已訂定:一班一人確診,全班停課;一校兩人確診,全校停課;一鄉鎮市區有超過三分之一停課,則全鄉鎮市區停課的標準。但為顧及學生的受教權,日後所衍生的補課問題,是否該有更完備的應對措施呢?











我國看陸疫情 不見普世價值


2020-02-21 00:15 聯合報 /   張鷹/退休外交人員(台南市)
政治干擾是兩岸合作抗疫的最大隱憂。圖為蔡總統(右)與曾擔任過衛生署長的副總統陳建仁(左),一同發表防疫談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蔡總統接見外賓再度強調,我國加入世衛組織的重要性。疾病無國界,世人皆能獲得獲的醫療照顧是普世的人權。

除了世衛案外,從民國82年(一九九三年)以來積極推動的參與聯合國,我國也是以參與聯合國組織與活動為普世原則,爭取各國支持。近卅年來,此案雖屢挫屢戰,值得一提的是,長期關注我國的國際人士指出,當年中共建政後,欲取代我在聯合國的主張,同樣也是用普世原則因此如何運用普世原則的奧妙,深入台海兩岸領導,惟各取所需而已。

民國100年(二○一一年)日本發生三一一大地震引發核災,台灣所捐款項達到二百億日元,成為海外各國中最高捐款金額。中國大陸網民傳出不同反應,有些認為所有日本遭受的天災都是天譴當時日本執政民主黨為顧及與北京關係,在感謝各國的廣告宣傳中,並沒有在台刊出日本政府的謝廣告。民國101年(一二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政府主辦大地震一周年紀念儀式,我駐日代表處受到冷落。民國102年(一三年),安倍政府以捐款最多為由,將台灣列入只有主權國家國際機構才可參加的儀式,此舉引發北京不滿,拒絕參加之後的紀念活動。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中共軍機繞台示威,病毒和軍機無情地揭露中共集權體制下的顢頇和傲慢,究竟是天災抑或人禍?大陸的人臉辨識科技,足以讓公安在數秒鐘鎖定目標,卻無法辨識病毒帶源者。如今嘲諷日本地震的憤青和網民,如何自圓其說?

當全球各地傳出歧視新聞,不僅是中國人,微妙的氛圍也在亞裔中流竄,只要是華人,甚至亞洲人,都在不同國家遭到莫名看待,病毒肆虐讓世人提前看到遠去的中國夢。

疾病不分國籍,台海兩岸有複雜的國仇家恨認同議題。當台灣開始對大陸疫情出現歧視和鄙夷時,有如中國網民對日本震災的幸災樂禍,則所謂的「普世價值」,也不過是推案時的說帖而已。












舉國拚防疫 須「眾聲喧嘩」


2020-02-21 00:08 聯合報 /   許瓊文/政大廣電系教授、京都大學防災所客座研究教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日本的感染人數也不斷增加。 (美聯社)


筆者正在日本各地出差,很多人問我可不可以來日本觀光,我的答案是現在開始就先緩緩。首先,一個人確診,全班飛機的人不准入境,是自己無法控制的變數。要是成功入境,風險也比台灣大,日本政府與媒體,從COVID-19(日本稱新型肺炎)剛開始,一副是別人家的事,中國人來搶口罩,被當成有趣新聞;一月下旬起,想在住家附近買口罩,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不知道何時有貨。

隨著確診案例愈來愈多,媒體還是報導如何衝擊觀光,及觀光地區如何行銷,一直到二月十三日第一個死亡病例後,才開始正視防疫、並關注入出境問題。起初無論是政府或媒體都鮮少提到對東奧的衝擊,不願意讓人聯想到東奧會不安全,當然背後又是觀光財考量。在我閱讀日文媒體與新聞評論,也不見有數落政府的,倒是社群媒體上不少心急的部落客及學者的擔憂。

這時對照台灣媒體,突然覺得「眾聲喧嘩」的好處,雖然媒體頻繁報導引起口罩搶購熱潮,但是從超商賣口罩到實名制,醫療院所、罕見疾病患者、計程車司機等迫切需求,記者報導或評論,甚至網民意見,都給予政策制定者思考與評估空間。

傳播學中的眾聲喧嘩」,並非各自表述,而是鼓勵不同理論、方法、意見對話,形塑共識。政府並非萬能,面臨新的疾病與傳染途徑,也無法獨立完成所有面向工作,必須廣納意見。就像「災難風險降低」,除了處理傳統的自然災害,也面臨極端氣候、自然災害引起的科技災難或是化學、生物、放射性、核爆炸事件…新型災難的不確定性大增。除了專業上預做規畫準備,也必須在事件發生後依據情境應變,正面看待「眾聲喧嘩」的重要性。

無論是防疫或防災,如果只有由上而下政府政策忽略由下而上社區需求草根力量,及過程中的彈性、誠實與謙卑,從多國經驗可以看出,自認萬能的大政府也可能失靈。

眾聲」也包括個人,不能置身事外,在防災時,常需社區居民討論個人與社區需求,發展出自助、共助與互助方案。

這次新冠肺炎,除買口罩、酒精等物品,您跟家人商量出防疫對策了嗎? 甚至是如何協助社區防疫。病毒無法立刻消失無蹤,社區感染也是無法避免,「眾聲喧嘩」必須持續進行,讓防疫成為每個人的責任,政府廣納意見、媒體監督政府、個人協助社區,才能準備好這場長期抗戰。











營養午餐打飯 口罩要戴好


2020-02-21 00:24 聯合報 /   鍾邦友/高職教師(高雄市)
因應新冠肺炎,學校延後兩周開學,現在開學在即,疫情卻更嚴峻,各級學校更要做好衛生教育宣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開學在即,面對新冠肺炎的嚴峻疫情,從中央到各級學校無不嚴陣以待,量測額溫成校園第一道防線,但日前寒流來襲,我騎腳踏車到學校辦事,測額溫竟只卅度,令人質疑若誤差如此大,量體溫會不會徒具形式?

廿日「開學又來『體溫之亂』?」投書便指出,額溫計正確量法應是在眉毛上前額掃描一次,但目前不少機關學校額溫量測方式有誤,顯見政府宣導仍有待加強,負責量測人員訓練是否充足,攸關體溫量測的把關成效。

媒體報導無症狀但具感染力案例出現,還有不少受感染者,故意隱匿旅遊史、服退燒藥躲閉體溫篩檢,或違反居家隔離到處漫遊的,大人的不良身教更可能影響學童上行下效,更防不勝防。

目前口罩使用宣導,進出醫院、有感冒症狀及抵抗力較弱者要戴,但學校營養午餐打飯菜時,又要如何處理?除做好校園衛生教育宣導加強品德教育外,是否該管制學生取菜時均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