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美式民主坎坷路 代價幾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國防部想摀住誰的嘴,或是被誰摀了嘴?
◆  聯合報黑白集/弱雞如何對決鬥雞?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美式民主坎坷路 代價幾何?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美式民主坎坷路 代價幾何?


2020-01-18 2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鬧哄哄的總統、立委選舉落幕了,各政黨、政治人物再不久又要開始布局民國113年(2024年)了。回顧過去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走得並不順遂,從嚴格的標準來檢視,更可以說已面對了困境窘境,甚至未來不排除會有險境
一國的體制,包括了經濟、社會及政治三大部分,體制的良窳,在於四大關鍵價值能否充分獲得體現包括:效率,或經濟成長;公平,或社會分配;人權,包括自由與安全;前瞻,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
就經濟發展表現而言,自民國38年(1949年)以來,前30年間台灣被譽為是經濟發展奇蹟,位居四小龍之首;當時是威權政治,前述四大價值,除自由一項略見約制外,均十分出色。民國77年(1988年)之後,台灣逐漸走上所謂的「美式民主」,出現多黨並兩黨輪替,從間接選舉到直接選舉,發展之後的結果卻是經濟成長減緩,其間當然也有各種內外因素,但永不休止的內耗內鬥肯定是主因之一,這是困境
除此之外,金權政治橫行,貧富差距拉大,人權保障未見進步,甚至還有退步,國家發展欠缺遠景,這是窘境。更由於政黨政客操弄民粹,導致國家認同錯亂,兩岸關係惡化,還不排除將面對險境這不啻是美式民主發展的弔詭
其實,台灣並非唯一的例子。二戰之後,美國成為西方世界霸主, 民國80年(1991年)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以美式民主為核心內涵的「華盛頓共識」,被譽為是人類最佳的選擇美籍日裔福山教授宣稱這是歷史的終結」,意謂全球體制定於一尊,不再存在著任何選擇的困擾。
只是歷史發展並非美國或福山所能決定。從民國79年(1990年)代初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以來,中國快速崛起並似乎走向復興之中,而中國選擇的明顯並非華盛頓共識」,而是所謂的中國特色發展模式,福山教授近十年來不得不一再修正其理論。
更令西方國家犯窘的是,選擇了美式民主的國家,從拉美到亞洲、到非洲,幾乎找不出一個是運作成功出色的,甚至不誇張地說,連美式民主發源地老本營的美國也是問題叢生,政黨惡鬥媒體利益集團控制國會成為利益交換場所。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任何一個運作良好的政治體制,都必須要滿足眾多條件,若條件未能充分具備,運作一定不良;若條件未能完善具備而要運作,則必須對運作之體制做某種程度的修正。這些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條件主要有三,即法治制度政治文化專業人才
法治制度容易了解,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無例外,人人守法。政治文化這一條就難了,核心就是人的素質,或人民群眾對於公共事務理解能力判斷能力消極地說,是不易被民粹所蠱惑、煽動;積極地說,對政策及政治人物具有獨立、正確的選擇能力。
至於專業人才就更不容易。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一國最稀貴的資源就是優秀的政治人才。所謂的政治人才,不是指地方選舉中的議員或委員,而是指中央層級的政治人才,他們需要嫻熟政府治理、公共政策及國際事務,需要嚴格地挑選、培養,政治人才即便是從選舉過程中產生,採取的也應是間接選舉而非直接選舉。
不妨在眾多的美式民主之外,找出幾個還算成功的例子來比較分析。首先是中國大陸,法治與政治文化尚未充分具備,但十分重視專業人才,甄選、培訓、歷練過程嚴謹,所以現階段採行的是所謂「集中民主制度」;其次是新加坡,法治及專業人才均佳,採行的是「威權民主體制」,台灣發展初期階段也很類似。
最後是北歐諸國,法治、政治文化及專業人才條件俱優,有條件採行高級階段的民主政治,表現也相當理想。
台灣未來的政治發展,或可從這樣的理論分析或國際比較中進行探索與選擇。台灣有這樣的反思能力嗎?









聯合報黑白集/弱雞如何對決鬥雞?


2020-01-19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敗選後如何改革,黨內意見分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敗選後最重要的人事改組,是三月七日舉行的主席補選及中常委改選。但國民黨最大問題仍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只要內耗式權力組成結構不變,就難以帶動全黨產生對外戰力的質變。
國民黨軍心大亂,急於尋找戰犯、世代交替與聲討路線,甚至反統一、兩國兩制等主張都紛紛出籠。但這些真是敗選關鍵?不妨看看民進黨,縱使面臨英德內鬥、東廠虐民、網軍出包等危機,但因戰力充足且全力對外,仍能衝出泥淖。
政黨爭勝戰場國會重大議題上的對決。但國民黨國會多數時散沙一盤、少數時則似「在野執政聯盟」;中常會更幾成「老闆協進會」、「主席後援會」,脫離基層,脫節民意。這兩次大選通過民意洗禮者,只有蔣萬安江啟臣楊瓊瓔徐榛蔚和兩名市議員等少數中常委;這樣的結構,讓中常會無法在總統與不分區提名等關鍵時刻為黨做出關鍵抉擇,更別說什麼戰力。
反觀民進黨,不管派系如何競逐,直轄市長和時須與對手肉搏的立院黨團三長,都是當然中常委,縣市長還可共推一名;前年大敗後更打破倫理常規,由青壯具民意基礎的基隆市長林右昌代理主席。而國民黨敗選後卻「不得不」由在兩岸經商林榮德代理主席,對比何其鮮明!
戰犯下台又如何?綁樁換票產生的權力核心本質不變,地方首長、黨團幹部等即戰力繼續與黨中央貌合神離,如何擺脫弱雞對決鬥雞的宿命?












聯合報社論/國防部想摀住誰的嘴,或是被誰摀了嘴?


2020-01-19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黑鷹直升機空難,台北賓館設置的板子,寫滿民眾的不捨與祝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前九天國軍發生史上最嚴重的高階將領空難事件,參謀總長沈一鳴等八位官兵不幸罹難;選後國防部為殉職將士舉辦了隆重的葬禮,蔡總統更親向靈車行禮致敬,被形容為「沒有國葬之名的國葬」。但相較葬禮的盛大,軍方對失事原因的揭露卻異乎尋常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
黑鷹直升機失事後,受委託解讀黑盒子的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很快對外表示,幾乎可排除機械與下沉氣流因素,但是否人為因素還需進一步調查。沒想到立刻遭軍方放話表示要追究洩密,擺明要運安會「閉嘴」。運安會主委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強硬,隨即軟化,更悄悄發出新聞稿澄清表示,沒有洩密,更未指向人為疏失。然而,這起表面看似國防部與運安會互槓的新聞,背後卻顯露許多不尋常的跡象。
參謀總長因公殉職,蔡政府以高規格哀悼,從停止競選活動三天、降半旗,到追晉階級、追授勳獎章,事發第三天,蔡英文還到東澳雷達站,表示代替總長來看大家」,選後更宣布三項國軍加給方案這些都是彰顯武德、撫慰忠靈、穩定軍心民心的重要措施
然而,家屬跟國人更期待著失事的真相。過去發生重大空難事故,運安會的前身飛安都會在黑盒子判讀後對外說明,先初步解答社會懸念,一年後再提出完整的調查報告,早已行之有年。沒想到,軍方的反應卻是透過國家通訊社以不具名的方式幾乎是指著運安會的鼻子罵,顯得極其突兀
運安會是前年十月普悠瑪翻車事故後,迅速由飛安會改組升格而成,就是希望針對國內重大運輸事件進行獨立調查,除要查出事發原因,更要避免重蹈覆轍。外界不解,告慰殉職將士最好的方式,不就是追查出失事真相嗎?何況空軍出身的總長一定比任何人都想知道墜機原因。為何軍方卻要摀住運安會的嘴
運安會是不具政治性的獨立調查機構,向來是讓科學、數據說話,這次也根據黑鷹黑盒子做出幾乎可以排除機械與天候的判讀結果。但這番發言專業正確,卻是十足的「政治不正確」。
就在選前蔡政府努力營造「與國軍站在一起」形象的同時,親綠媒體也不斷釋出如今已被證實是造假的新聞,包括沈一鳴雖是外省第二代但不是生長在眷村,而是在本土色彩濃厚的台北市大同區保安宮一帶;又說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沈一鳴陪同國防部長與美軍太平洋司令會談時曾霸氣表示,台灣會戰到一兵一卒…
這些虛構的故事都只是要把沈一鳴形塑成「抗中保台」的樣板,並藉此貶抑藍營對手;蔡政府「打假」不遺餘力,且動不動就會有警察上門「查水表」,對此卻未置一語反而選前國防部唯一對外的澄清,竟是批評韓國瑜有關「難道台灣中邪了嗎」的談話,此舉被認為充滿濃濃的選舉味
因此,不難理解,軍方要求運安會不得對外發言,迄今自身對外公布的事件進度也仍停格在事發當天上午的十一時。因為在選前,如果空難朝向人為因素,運安會的發言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政治效應而影響選情,這當然是蔡政府要極力避免的。
這種情況,讓人想起前年的普悠瑪翻車事件。這起釀成十八死的不幸事件,同樣發生在九合一選舉前一個多月,朝野原已達成共識,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一個月內到立院進行專案報告,蔡政府卻硬是把專案報告及公布調查報告都拖到選後,就是擔心對選情造成衝擊。對比官員在家屬面前留下「會盡速調查出翻車真相,還給家屬一個公道」的眼淚與承諾,顯得多麼虛假
國防部長嚴德發弔唁沈一鳴等將士時,也流下了不捨的眼淚。不過,嚴德發能為同袍做的,不光是幫他們辦一場隆重的喪禮,而應盡速查明真相並對外公布;除非國防部也被摀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