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酷經濟/「負利率」不荒謬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6164/web/

◆  把現狀當陷阱的「反投台」
◆  陳同佳案/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  陳同佳案/沒有共同人性 何來普世價值
◆  陳同佳案/政治曲解司法 只會貽笑國際
◆  漫畫/撿槍須謹慎
◆  國旗上山 不如垃圾下山
◆  開放山林了 然後呢?
◆  課綱不認開羅帳 光復別忘李登輝
◆  消失的光復 崛起的二二八
◆  酷經濟/「負利率」不荒謬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負利率」不荒謬


2019-10-24 23:19 聯合報  林建甫
國內因為利率低、通膨升溫,去年起就出現「實質負利率」,但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部分國家實質利率為負數的情況,比台灣負更多,台灣目前負利率情況,還算適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八月初,德國卅年公債殖利率史上首次跌至負值當時彭博社報導,全球約有十四兆美元的未償還債券以負殖利率進行交易最近的市場統計,全球負殖利率債券規模已超過十七兆美元。為什麼又增加不少?
負利率代表借款者,不但不用向貸款人支付利息費用,甚至還能向對方收取費用。看起來荒謬,但在公債市場,這是經濟社會運行及選擇的結果,背後還是很有道理。
當經濟情勢不佳,利率低到某種程度,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甚至已到了以負存款利率向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徵稅。而追求安全性為主的機構法人或投資人,會去尋找資金「避風港」,例如歐、美、日等沒有倒帳風險的公債或黃金。這些風險趨避的人,對未來不確定的環境,更不會樂觀,保本就是首要考量。而為了搶那些安全的債券,就是債券沒有利息收入或是倒貼,也覺得值得。
偏偏之前的縮表計畫,歐美及日本的央行也有債券購買計畫使得債券在市場上變得稀少。根據彭博社報導,日本央行目前已持有政府發行的一半債券,歐洲央行也持有約30%。市場上流通的這些公債少,要買的人就得付出高價,造成殖利率為負
但是負殖利率債券,也不是沒有獲利可能,尤其在降息趨勢下,債券會因降息而價格上漲,得到資本利得等於是雖沒有利息收入,但還是可能賺到價差。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其實也不容易看準?持會降息的人會賭下去,追逐更多債券這也是最近負利率債券規模又擴大原因
負利率還有其他原因,例如最近經濟衰退期間,很多家庭增加了預防性儲蓄。新科技出現降低生產規模,也減少所需資本,進而減少投資需求。這兩者都加大儲蓄過剩,推進了負利率。另外,人口結構的改變,隨著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人們預期退休後還有很長的餘生要過,這會顛覆經濟學的基本觀念利息是忍慾的代價」,也就是延遲消費就須以正利率作為補償現在不要當期消費,而是甘之如飴的只要未來消費。這種「負的」時間偏好,延遲消費不須補償,自然就接受負利率也仍持續儲蓄









消失的光復 崛起的二二八


2019-10-24 23:22 聯合報  楊儒賓/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新竹市)
十月廿五日是台灣由日本殖民地回到中華民國懷抱的日子,近年在綠營執政下,光復節被低調處理;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會在總統府前凱道舉行光復節紀念大會,「公審」蔡英文總統的執政成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月廿五日果然像往常一樣,過了就過了,中央沒任何的動作,民間大概也只有小眾的聲音。
但在往年—可能是李登輝前總統廢省前,十月廿五日是國定紀念日,是台灣光復節。如今十月廿五日的地位被二月廿八日取代了,「台灣光復」消失,「和平紀念」崛起。
兩個節日意義消長,在於背後承載著對於台灣不同的想像。「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的「和平」,是建立在民國卅六年一段很不和平的血腥基礎上,它的性質雖然有共產主義革命與台灣民族主義革命解釋模式,但這些解釋模式大概只有局部的效力,或是事後追溯功能,二二八事件的主軸恐怕還是陳儀施政不良引發的民變。因為是民變,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作為運動方向,所以才比較好解釋「國民黨大屠殺」與「本省人殺外省人」這兩種刻版的公共印象能夠並存。
二二八事件受害者,應該是不分族群,但國民黨身為執政黨,它需要負最大責任,殆無疑義。這個日子所以被後來者凸顯為國定紀念日,它的政治內涵就是外來政權鎮壓本土勢力的歷史記憶,它要將邪惡的國民黨意象鎖定在台灣。
台灣光復節退出歷史記憶,變成尋常日,它的政治內涵正相反。它除魅了,此事被視為是外來政權退出台灣歷史舞台的顯像。民國卅四年十月廿五日,日本帝國台灣末代總督安藤利吉在今日台北中山堂簽下降書,首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華民國接受,開始施政。台灣光復節背後設定了對日抗戰與台灣光復的關係、中華民國對台灣恢復主權這些內涵。如果不承認這些內涵,「台灣光復」一詞就失去意義,「台灣光復節」退出歷史舞台也就順理成章。很不幸地,後來的歷史果然如此發展。
需要如此發展嗎?國定紀念日不可能不是政治力角逐的產物,關鍵在角逐後的結果有沒有進步意義。
今年小英總統在國慶日文告提出「中華民國台灣」一詞,作為全民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作為現象的描述,「中華民國台灣」確實是平穩提法,有助於她的選情。可惜,至今為止,這個概念仍然不夠充實。她的「中華民國台灣」仍是無法處理「中華民國」與「台灣」這兩概念的複雜關係,仍無法轉化互相抵消的綠營論述為相加相乘的全民論述。
民進黨在二○○四年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文中主張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當互相接納。決議文提法無異提醒台灣民眾,這兩種認同都有現實基礎,都該尊重。在那個年代,這篇決議文的視野值得肯定。但尊重是文明態度,不是有效行動。十五年了,這兩種認同如何產生辯證綜合,發揮更大力量,朝野仍不作答。蔡英文總統的主張顯然需要大幅補充,更進一步,否則,台灣在大方向上仍只會原地空轉。










課綱不認開羅帳 光復別忘李登輝


2019-10-24 23:25 聯合報  丘智賢/歷史研究者(台北市)
今年的台灣光復節,也是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紀念日。圖為蔡英文總統到金門太武山擎天廳參與古寧頭戰役70周年紀念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的台灣光復節,也是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紀念日,別具意義。民國三十八年光復節,台灣省主席陳誠在紀念會上,接獲湯恩伯總司令來電,得知金門前線無虞,振奮不已,中華民國終於立住腳跟。
在蔡政府的課綱中,將具延續性的歷史事件人物,肢解得支離破碎,課綱主題謂「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八年抗戰卻活生生地消失。沒有蔣中正抗戰,焉來開羅宣言,乃至日本投降?蔡政府不顧當年官民犧牲,鼓勵聲稱台灣定位未定,以為台獨主張鋪路。
歷史真是如此嗎?由當時第一手憶述,證明全非事實。陸軍第七十軍登陸基隆時,台灣仍有廿萬日軍,他們是否抵抗,無人知曉;軍長陳頤鼎率領備戰官兵登岸時,卻被歡迎人潮震撼,激動不能自已;負責接收日軍航空工廠的雲鐸,親見父老換上長袍,站在跑道旁接機;當日本軍官邀宴他之際,一位台籍平凡女侍應附耳言道:「先生,您負有國家的重任,切莫喝醉了。」這不正是台灣民眾愛國情操的流露?中華民國是自己的國,自己的家!
原本依附日本的殖民關係既然不存,台灣只有重新建構發展脈絡,從行政長官陳儀出版的系列叢書中可看出,國民政府對台灣並無歧視,開放辦報、開放選舉、拔擢人才,乃至於後來的土地改革、工業發展,過程斑斑可考,只是時間與資源有限,立竿見影並非易事,加以複雜的國共鬥爭情勢,時代悲劇難以避免,不論本省、外省,多數人仍然互相幫助,只是這一事實,常被忽視了。
台灣光復,有利於台灣民眾的最佳例證,就是曾擔任日本皇軍少尉的李登輝,最終經由民主程序,成為中華民國國軍最高統帥,在閱兵台上,回禮頻頻。試問,如果台灣未曾光復,岩里政男能否成為台灣總督府的要員之一?如果兩蔣對同胞歧視,他何能不次拔擢,終掌權柄?最該帶領民眾唱一曲光復紀念歌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登輝。









陳同佳案/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2019-10-24 23:42 聯合報  李濱納/國小教師(嘉義市)
內政部長徐國勇(左)面對媒體記者追問「所以是在睜眼說瞎話嗎?」等問題時,忍不住動怒,並回嗆「講話客氣點!」 記者胡經周/攝影

內政部徐國勇陳同佳一案在立法院怒嗆記者,要記者放尊重一點古云:「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想想這整起事件,也是因為民進黨政府立場反覆,歸根究柢記者之所以問出這麼敏感尖銳問題,也是民進黨政府自身態度曖昧造成的,硬是要把錯誤歸咎記者,難以服眾。
不管是前陣子民進黨在批評韓國瑜,又或者過往民進黨在野時,在立法院質詢及在媒體面前抨擊對手時,也從來沒有讓人感受到尊重過;如今換個位置就換個腦袋,硬要人家尊重,沒有說服力。
尊重一事必須從自身做起比較實在,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對方,對方自然就會給予相等的尊重;否則縱使對方擺出一副表面上的尊重,也不是發自內心的。










陳同佳案/政治曲解司法 只會貽笑國際


2019-10-24 23:39 聯合報  張法迅/醫師(台中市)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批評港府想要私了此事,他表示,現在已經建好投案窗口,陳同佳可以來投案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人林克穎幾年前在台灣撞死人,遭台灣判刑後逃回英國台灣亟欲將其引渡回台,卻遭英國法院駁回,理由是台灣監獄管理不符合歐洲人權公約標準。如今蔡政府處理香港殺人嫌犯陳同佳來台投案一事,態度反覆,理由乖違,勢必讓台灣司法再度成為國際笑柄。
蔡英文總統說,「香港不審判陳同佳等於放棄司法管轄權」,其實香港刑法沿襲英國,採行屬地原則,而且比英國嚴格,比如英國司法對國民的境外殺人罪予以追究,但香港一百多年來從未審理境外殺人案。幾個月前何以港府要修訂引發爭議的「送中條例」?就因屬地原則不能輕易更改。
閣揆蘇貞昌說,「陳同佳不在香港舒服過日,竟要來台投案,不符合人性」,此話讓人震驚,難道所有自首行為都是造假?所有良心發現的故事都是騙人?或許就因蘇貞昌如此看待人性,才會說出「特首林鄭就是配合中國,韓國瑜就是配合林鄭,我們不要中計。」這近乎被害妄想的話。
法務部則說,「香港非採絕對屬地原則,比如境外性侵案便可追究」,問題是香港刑法對於殺人罪並未允許境外追究。又說,「陳同佳來台犯案前便有預謀,香港對於此部分犯罪有司法管轄權」,但台灣司法明明還沒審理陳同佳,怎知他來台前便有預謀?豈非未審先判?
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說,「殺人罪是萬國公罪,港府形同任由殺人犯趴趴走」,這是不了解也不尊重香港法律,又說陳同佳不符合自首,不免讓人質疑,台灣司法的自首要件,難道是由內政部長判定嗎?陳同佳聽到台灣官員這麼宣稱,還敢來台投案嗎?
陳同佳本來要來台投案,如今若知台灣高官的司法水平只有如此,恐怕望之卻步。將重刑犯繩之以法,是普世價值,但蔡政府為了政治考量,曲解司法制度,只會貽笑國際。









陳同佳案/沒有共同人性 何來普世價值


2019-10-24 23:36 聯合報  郭雅若/教會傳道人(新北市)
陳同佳(左)在聖公會教省祕書長管浩鳴(右)陪同下,主動會見媒體發言。 (法新社)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耶穌
「使世界張惶失措的,乃是良心!」一位冤獄者一生申冤,總結他對偽善、失去憐憫的社會,沉痛地說出了這句話!
在現實世界,人們思想早被花巧包裝的說詞、文飾的巧言、虛假的新聞、各式各樣的謊言,讓我們的眼睛早就習慣於黑暗;做為一個人的良心,再也無從辨明人心中本存有的最根本是非!
陳同佳在台灣殺害女友及肚中孩子,棄屍台灣後,逃回因犯罪屬地管轄權無法起訴他的香港,以盜用女友信用卡的輕罪,服刑期滿出獄,多月來隸屬英國國教香港聖公會教省的秘書長管浩鳴牧師於獄中的教化下,出獄後面對記者深深俯首認罪懺悔,願回台灣投案。但台灣當局竟試圖拒絕已發布通緝,並有權審判的陳嫌入境。
沒有共同人性,何來人類普世價值!又有何體面夸夸高論主權,人權及公義?又何存良心面對受難者及在世親屬?罪與罰的相稱,是民主法治的社會維繫公義的根本一位自首者深切認知這是罪行所應負的生命代價
根據史實改編的電影牛津解密」中,那位參與牛津大英字典編撰的受刑人,也是耶魯畢業軍醫麥納醫師,因南北戰爭戰場上的血腥殺戮,罹患了創傷身心症候群,誤殺一位以為是敵軍的貧苦工人當受害者妻子以寬恕之愛來原諒他,他崩潰了!「那我贖罪的機會就沒有了!」最終只能以自殘來了結那良心一生的煎熬!
陳同佳事件的荒謬,乃是台灣當局面對早已發布通緝,必得要行使犯罪屬地管轄權,卻因為政治選舉的利益操作,竟拒絕陳同佳自願入境投案。沒有任何人、當局、法律、意識形態、政治操弄、當權者、政黨的權力慾望及利益,可阻卻出自一個懺悔良心的自首!
在這一切的荒謬與巨大權勢的操弄下,足以令人性,文明,做人的尊嚴窒息與絕望!又何存有虛謊的主權說,夸談的人權,司法的公義?只剩心中毫無羞赧的政客們,赤露敞開的權力利慾的算計罷









陳同佳案/把現狀當陷阱的「反投台」


2019-10-24 23:32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北市)
法務部長蔡清祥(左)與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右)日前舉行記者會,呼籲港府依正式管道,進行司法磋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記者採訪內政部長徐國勇提問,民進黨對港人陳同佳來台投案,原本擔心有「一中陷阱」,如今政策大轉彎,是否代表贊成「一中框架」等語。該問題刺到民進黨政府處理陳同佳案的痛,因為他們想藉機突破一中框架現狀,才會把現狀當成了「陷阱」。
任何外人在我國領土內犯罪,除擁有外交豁免權者外,我國政府應主動積極依我國法律進行追訴,此為基於主權之當然。但民進黨處理陳案卻逸脫上述原則,想要以「實務」造成「新規範」,自屬凌駕法制的政治操作。
蔡英文總統高喊「香港不辦,我們來辦」,而非「不管香港辦不辦,我們都要爭來辦」,說明她並未站在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立場。若不如此,在「憲法一中」框架下,民進黨的台獨路就會走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陷阱」。
要不是民進黨「反中」和支持香港的「反送中」,把陳同佳當成「外國人」來台投案的話,我國家主權既不會矮化,反得以伸張。但民進黨想操作陳投案,避免支持「反送中」正當性下降,又試圖藉此突破既有的「一中」法制框架,於是對陳案採取「反投台」立場。
法務部為了反投台正當性,曾在新聞稿引香港學者張明達主張,香港法庭有權審議香港人在外地涉嫌的謀殺案,我覺得是完全可取的說法,強行認定香港對陳案具域外法權。然而,張明達的建議是基於不必修訂逃犯移交條例,另外修訂侵害人身罪條例即可,且還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認為,修法後可溯及既往適用於陳案。
另外,法務部長蔡清祥大談「港人港審」,仍是張明達基於須另外修法而提出的原則,且是「反送中」以確保「一國兩制」為目標。然而,港人港審是不信任大陸司法體制訴求,蔡清祥拿來堵港府的嘴,反自失台灣的司法尊嚴。
港澳關係條例五十六條規定,台灣地區與香港或澳門司法之相互協助,得依互惠原則處理,此為「一中框架」的法制現狀,且無須簽訂書面協議。為何陸委會曾要求先建立「司法互助機制」才讓陳來台投案?無非想造成和香港依據其基本法九十六條與外國就司法互助關係作出適當安排印象,強香港之所難,但沒想到這一步卻輸給了「良知」。









開放山林了 然後呢?


2019-10-24 23:54 聯合報  邱炳進/教職退休(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昨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全面開放山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回應聯合報願景工程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開放山林,提升我國登山運動環境。對全國愛好山林的民眾而言,堪稱蔡政府施政一大亮點,這一刻登山客期待很久了。
台灣的山勢雄偉,凡走過世界山川者,莫不發出讚嘆:還是台灣的山岳最漂亮。然而,長久以來對山採封閉、管制思維,讓國人欲登名山不易達成。例如很多登山客都有一生必登一次玉山願望,但須有幸抽中排雲山莊床位,但排雲山莊才一百十六個床位,有人連抽兩年籤;若有幸抽中床位,宛如中大樂透。其他如嘉明湖、雪山、北大武山等,抽中機率低,因為登山愈來愈興盛,但山屋床位,幾十年來只有那些,且除近年有改善的排雲山莊外,其他品質均待提升。
發展山岳觀光是正確方向,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山岳觀光必成今後推廣台灣觀光重要賣點之一。以瑞士為例,其國土亦山地籠罩,然瑞士早在百年前就築好登山鐵路,加上登山纜車路線的普及,所以,今天在瑞士欲欣賞名峰,坐登山鐵路、纜車、或健行隨你便,也沒有所謂總量管制。
欣聞政府近期將整建、改善山屋、步道,是遲來好消息,期望短期內國人能更輕易享受大山美姿。








國旗上山 不如垃圾下山


2019-10-24 23:56 聯合報  張健常/環教志工(台南市)
為宣揚愛國文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在嘉義與庶民座談時表示,有民眾建議台灣所有的高山都要建立升旗台,他也回應台灣3000多公尺以上高山都要設升旗台,引發正反意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認識一位熱愛登山的長官,爬百岳時背包裡必定放面折疊起來的大國旗,當到達山頂時取出串在登山杖上,迎風高舉飄蕩在藍天白雲中,煞是壯觀;每年收到的賀年片,多半也附上彩照,像是又完成了一件莊嚴的儀式,來除舊布新賀新年。
韓市長在嘉義中埔回答民眾提議高山普設升旗台一事,個人卻持保留意見;理由是,台灣社會參雜太多政治考量,當年許多偉人銅像,如今成了威權象徵,毀損事件層出不窮;山上插的國旗難保不會變成「洩憤」對象,反而影響觀瞻;何況原住民傳統文化並無將國旗當作其敬仰的圖騰,極可能產生反效果。
廿多年前,玉山頂一尊于右任老先生半身銅像,不知何故被鋸斷丟棄;十多年前玉管處重新立碑,鐫刻了「願心清如玉,義重如山」,巧妙套入玉山兩字,還是莫名其妙被消失,改為中英對照的玉山主峰至今,就是誰也不想得罪。
行政院才宣布國家山林解禁,讓更多喜愛大自然的山友方便親近山林,大山無言荒野有情,與其考量國旗該插在哪座山頭,不如多宣導山友應將垃圾帶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