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聯合筆記/外送員教我們的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614/web/

◆  阿扁一再跨紅線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  喚回知識藍 韓還缺神隊友
◆  撒錢養蚊 屏東人怕了
◆  高鐵南延 司馬昭之心
◆  大學生騎機車 禁他不如教他
◆  願景回響/救剩食等同減碳 庶民鬥陣來
◆  副總統兼閣揆 選民更有感
◆  漫畫/誰說高鐵「難」延?
◆  聯合筆記/外送員教我們的事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外送員教我們的事


2019-09-11 00:01 聯合報  鄭朝陽
外送行業崛起,許多人紛紛加入搶商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來小吃店前常見的風景,就是一群騎機車、機車上都有一個保溫置物箱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大家滑著手機,等待店家交出外送的食物,完成宅配任務之後,等待手機訂單再度浮現。在校門口、辦公大樓的電梯口,也是這群外送員經常出沒的地點。
從早餐到消夜,這群外送員撐起台灣餐點宅配市場,許多小吃店、餐廳的生意越來越好,對忙碌的上班族和習慣在網路搞定生活大小事的年輕人來說,外送平台的確是個好幫手。最近天氣熱、偶爾來陣傾盆大雨,不想出門覓食,花點小錢請人代勞,倒也輕鬆愉快。
宅經濟一路成長是必然趨勢,大陸都會區民眾三餐已高度依賴外送宅配據統計,餐飲的網路外送客戶已達四億人,台灣還在起步階段,而其中一家外送平台打算緊縮外送獎金,惹得外送員集體罷工,也揭露這股宅經濟現象背後的甘與苦。
有人羨慕外送員可月入十萬元,殊不知他們要承受長工時的體力消耗,沒有一般勞工周休二日的必要喘息,是勞基法的邊緣人,賺的是紮紮實實的血汗錢。他們沒有冷氣可吹,趕忙在店家與客戶之間穿梭,或因趕時間超速收罰單,或因肉包鐵,在車陣中隨時有車禍風險,一旦發生事故要後果自負,國家的健保支出連帶賠上。
也有人羨慕一些點餐率高的店家生意更興隆,靠宅經濟發大財,但許多業者抱怨有些外送平台對小店家的抽成比率高達三成以上,扣除人事管銷和食材費用,幾乎把餐飲業者的利潤都搶走,餐飲業者更忙了,但多銷賺的真的只是薄利。
實際運送餐點的外送員靠一支可上網的手機和一輛機車討生活,是另類的數位勞工」,因為入行門檻低,吸引年輕人趨之若鶩投入,或專職或兼差仔細想想,如果台灣不是低薪社會,或許沒有吸引年輕人投入這一行的誘因換個角度看,為何年輕人願意投入對履歷專業累積幫助不是很大的行業外送平台的興起,對國家人才發展有哪些正負面影響都是為政者該深思的課題
回過頭來想想吃這件事,當外送商機大增,代表塑膠和紙餐盒、紙杯等一次性餐具的消耗量更大,其實不利環保;如果更多人都宅在家裡等外送餐飲,就白白損失到餐館享受美食與空間氣氛的機會,舌尖上少了這層樂趣,滋味還會好嗎?








願景回響/救剩食等同減碳 庶民鬥陣來


2019-09-11 00:25 聯合報  徐世勳/台大農經系教授(台北市)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減碳!挽救漁農絕路」論壇,邀請法蘭茲費雪勒(Franz Fischler,右)分析氣候變遷影響及歐盟對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抗氣候變遷與確保糧食安,一般的看法,好像兩者無法兼顧,而且兩者好像都應該是政府或產業部門(包括農漁業部門的農漁民)的職責,與庶民無關,我們也幫不上忙。不過,日昨由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減碳!挽救漁農絕路論壇,邀請歐盟農漁業與鄉村發展執委法蘭茲費雪勒專題演講,協助我們問了關鍵性的問題,嘗試了突破性的思考方向
氣候變遷對農漁業部門的衝擊影響,大家耳熟能詳。為確保糧食安全,主要因應對策常是「順天應人」的「調適策略」,包括抗旱、抗蟲害等抗逆境品種的研發,冷鏈的運用鏈「氣候智能型農業」生產的推廣,甚至糧食供應鏈效率的提升等。
不過,費雪勒博士特別提醒我們農漁業部門也可以像能源部門、工業部門、運輸部門等一樣,發揮其「人定勝天」的「減緩策略」。關鍵在農作物及家畜部門生產過程及能源使用產生許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包含畜禽腸胃發酵、畜禽糞尿管理、水稻種植、農耕土壤、作物殘體燃燒、農業使用之石灰處理、尿素施用等項目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七至十三%,而食物供應鏈各階段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也高達八至十%歐盟農漁業部門的五大溫室氣體減緩策略就包括減少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
根據我們多年期APEC計畫的推估,若APEC廿一個經濟體能達到APEC糧食安全路徑圖」所設定,於民國109年(二○二○年)減少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十%,每年將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一六三百萬公噸,拯救三六五億份餐點,節省十七兆八千億加侖的水,還創造十八萬五千個就業機會。俗語說「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減少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可謂是無悔政策,「現在不做,將來就要後悔」。
無獨有偶,在智利剛圓滿落幕的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宣言,就特別採納我國的建議,強調減少糧損及食物浪費的重要性,增強糧食安全外,也是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更是不可或缺的「減緩策略」。
此外,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在食物供應鏈上游的生產、採後處理與儲存,中游的加工與包裝,下游的批發與零售、消費等每階段都有可能產生。在批發及零售階段的損失,主要是產品沒達到預期外觀、品質標準,抑或是超過食用期限而遭淘汰丟棄;在消費階段的浪費,主要是指居家餐廳消費時所產生的浪費,包括未達食用標準而淘汰、食物被遺忘而過期、烹煮後沒吃完等。
對抗氣候變遷,我們當然能幫上忙!我等庶民,士農工商,皆可「搶救剩食」,改變飲食習慣與嗜好,減少糧食損失及食物浪費,為糧食安全及對抗氣候變遷盡棉薄之力





阿扁一再跨紅線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2019-09-11 00:31 聯合報  陳林生/廣告編輯文案(高雄市)
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中)在台中市參加908台灣國募款餐會時,刻意上台違反中監的「不上台、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媒體採訪」的四不原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般人心中都銘記「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金科玉律。陳水扁是民選總統,犯罪事實由法律審判確定,他自己也曾向國人公開表示「做了法律不允許的事情」,足以說明阿扁受刑坐牢沒有什麼冤屈,也無關政治決定。
然而自從保外就醫開始,就如阿扁所說一切都是「政治決定」。雖然受刑人保外就醫,明文規定不得從事與治療顯然無關之活動,但成為政治決定後,就有了無限可能的空間,尤其像阿扁極為懂得法律空隙。自稱政治是從事四十年的志業,依法為了維持生活或職業所需,不經申請也可從事。這樣遊走法律邊緣,似是而非的論調,堪稱知法玩法。
為了維持生活與職業所需,法律指的應是維持生活的經濟收入,難道阿扁不在政治場合致詞,就會窮得沒錢維持生活嗎?陳水扁保外就醫後的言行,已達政治決定空間之極限,卻一再挑戰法律威信,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金科玉律,已被阿扁糟蹋得扭曲變形。
如果真有一顆愛台灣的心,就應該給全民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典範。否則歷史將如何描述,一位違法總統,最後困獸猶鬥的醜態。









喚回知識藍 韓還缺神隊友


2019-09-11 00:12 聯合報  翁履中/山姆休斯頓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德州)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中)日前在三重水漾公園舉辦造勢晚會,黨主席吳敦義(左)與前總統馬英九(右)站台力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韓國瑜利用首場新北市大型造勢活動重整旗鼓,還嗆聲要對手的抹黑招式放馬過來,展現正面迎戰的氣勢。面對黨內的信心危機,韓國瑜能夠號召數十萬人力挺的實力,就算不能完全反轉局面,也足以讓動搖的士氣隨之振作。然而,韓國瑜雖然有凝聚支持者的能力,但他在選民心中的形象逐漸趨向兩極,如果想要拓展中間選票,就必須盡快找到神隊友來助攻!這個人會是誰?
根據歐美選舉研究的經驗,雖然副手並不是鎂光燈的焦點,但選擇好的人選,確實可以為總統候選人爭取更多支持。以韓國瑜的形象來說,他所需要的副手必須能夠在形象和能力上加分,並且對不同的選民以及在關鍵議題的論述給予幫助。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調查資料,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之後,國民黨內政治人物受民眾喜好度排行,朱立倫是僅次於韓國瑜的第二號政治人物。在藍營選民中,對韓國瑜和朱立倫都表示有好感的民眾,重疊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點四,也就說雙方支持者並沒有強烈的互斥問題。而所謂的知識藍及菁英藍選民,對朱立倫表示歡迎的比例也有近七成之多,如果韓國瑜在九合一選後流失的選民,真的是以知識分子和高收入族群為主,面對這樣的選民,朱立倫將會為韓國瑜帶來正面的加分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舉進入網路空戰的時代,韓國瑜和朱立倫身邊的青年團隊都知道如何透過社群媒體爭取青年支持,而朱立倫團隊的強項在於外交和財經等重要國政議題,如果雙方團隊能夠合作,有更多年輕意見領袖加入,他們能對選舉發揮的影響力,將不只是一人一票,而是成千上萬的網路點閱率和訊息傳播能力,為藍營選情帶來正向的影響力。
如再從民眾關心的關鍵議題來看,民調顯示台灣民眾有近六成認為民生經濟是總統最應優先重視的問題,證明韓國瑜確實點出民眾的憂慮;不過在實際執行面上,韓國瑜需要說服民眾,未來的執政團隊不只有能力找出問題,更有解決問題的實際經驗。
從過去的民調顯示,朱立倫在選民的心中,一直有著財經專業、穩健操盤的印象。相較於國政顧問團的學者專家,朱立倫不僅是學有專精,還有在桃園縣和新北市,以及中央政府的實際執政經驗,這些長處也可以與韓國瑜目前的形象產生互補效果。
毫無疑問,韓國瑜有著凝聚深藍激情的群眾魅力,但是要如何說服過去對藍營有好感,但目前仍在猶豫的中間選民歸隊才是努力的重點。當韓國瑜面對外界放大鏡檢視,導致選民對他的好惡呈現兩極化發展的情況下,要爭取中間選民支持,韓國瑜所選擇的副手,絕不能只是提供意見的智囊,而必須是能力足以承擔重任又願意團結無私的戰將。如果真的能以勝選為目標,有黨無我,韓朱合作或許是青天白日能否重新再現的關鍵。









撒錢養蚊 屏東人怕了


2019-09-11 00:11 聯合報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高鐵南延屏東,但時程、經費等細節都沒有提到。圖為高鐵左營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討論許久的高鐵延伸到屏東議題,在行政院長蘇貞昌返鄉宣布下確定了!以筆者北漂台北打拚的屏東人身分,對這項建設是反對的!
當初陳水扁執政時,貿然興建屏東機場,還信誓旦旦可以創造屏東子弟就業機會,沒想到不但沒讓人才回流就業,反而成為蚊子館對納稅人而言,政客胡亂撒錢,不會心痛嗎?當初如盤算過人潮與班機使用率,就不會興建機場了。
沒有特別需求下,一個種田養雞的屏東鄉村居民北上,大概選擇搭台鐵或客運,試問高鐵延伸屏東後的票價,可以便宜點嗎?高鐵對時間就是金錢的商務人士而言,有其必要性,但往返屏東與台北的商務人士多嗎高鐵延伸屏東,恐怕只是周末假期才會增加人潮,其餘時間只是賠錢
看到同是屏東子弟的蘇貞昌,不斷撒錢當散財童子,這些錢圖利哪些人、造福多少人?台灣燈會成就了「我屏東我驕傲」,但負債的建設難道不會造就「我屏東我衰小」嗎?政府對建設與補助,必須錢花在刀口上,而非只考量選票!







高鐵南延 司馬昭之心


2019-09-11 00:07 聯合報  盧繼寶/退休校長(屏縣九如)
高鐵延伸屏東選前又被拋出,但不管是哪一案,財務效益都不高。圖為左營站軌道終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始終反對高鐵南延!
其一,台灣已成路島,良田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喪失生產力。所以不只是高鐵,任何一條道路要開闢,都應審慎評估、再評估!
其二,屏東市到左營,交通早已十分便利。不管乘坐台鐵區間車,或自駕車上國三進左營高鐵,都只是卅分鐘左右的車程爾,所以高鐵南延不是必要的。
其三,高鐵南延除花費鉅款外,屏東人少,高鐵票貴,搭乘者一定少;搭乘者少了,車班也一定不多,環環相扣下,造成搭乘不便和長期虧損,是多數專家早有的共識。
既然高鐵南延根本是沒必要的,為何大選前,蘇院長還急急下此決策呢?司馬昭之心使然吧!








大學生騎機車 禁他不如教他


019-09-11 00:27 聯合報  宋怡慶/南投聯絡處教官(南投市)
教育部校安中心統計,98年至107年,平均每年有161位大學生死於交通事故,且逾9成肇因騎機車擦撞或自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報載大學生騎機車肇事率高居不下,教育部也因此透過相關呼籲及宣導,希望保護學生騎機車的安全,也有家長表示絕不買機車給小孩的看法,筆者舉個自己的實例來說明。
筆者家住新北板橋,現在是個無車族。去年七月把開不到四年的車給賣了,理由是:住在台北交通實在太方便了,有四鐵共構車站、有班次密集的公車、接駁車、還有三五步路就有的Ubike腳踏車租借站。相對的,開車出門反而一位難求,且台北塞車的狀況令人抓狂,何況養車的稅金、保養、保險、驗車、油資、停車費、過路費,偶爾還來一張罰單!一整年下來光是這些支出,讓我搭幾百趟計程車都夠了,因此我鮮少開車出門,算一算一年開不到十次吧!趁車況還新,趕緊出售,還可以賣個好價錢,自己的車位還租人,當個小小包租公。
但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底一紙人事命令將我調到南投縣。天啊!我才剛賣車耶,南投地區沒高鐵、沒捷運、公車只有早晚有,就交通的便利性而言,有如天堂掉到地獄。過去習慣生活在台北天龍國的我,很難想像這裡交通不方便的情況,而當地人也幾乎都開車,因為車對南投人而言,就像他們的雙腳,沒有腳哪兒都去不了
這就是我要表達的觀念,台灣的大學地域性差很多,都市學生當然對機車需求相對較低,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學生依賴的只有機車。雖然教育單位或學校都盡力提供交通接駁服務或增加住宿供給,但就如南投人一樣,沒機車就像沒腳,那種不方便只有當地人或身處偏遠地區的大學生才能體會
筆者認為,大學生騎機車不應一味禁止,畢竟學校不一定都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就算現在受到種種限制不騎,將來也是會騎。姑且不論大學生是合法取得駕照、合法騎車上路,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提升學生正確的駕駛觀念、提供學生道路駕駛的經驗累積、貼近考照過程與道路實況的連結,設計模擬危險狀況的處置作為等,透過教育教會大學生如何安全的騎機車,如何保護好騎機車的自己,遠離危險因子,而非限制與禁止才是。







副總統兼閣揆 選民更有感


2019-09-11 00:22 聯合報  蘇子喬/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新北市)
前副總統連戰(中)當年兼任行政院長,曾引發憲政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台銘與柯文哲是否參選總統,近日即將揭曉,明年總統大選究竟會有幾組主要候選人也將大致明朗。對於各總統參選人的副手人選,勢必即將成為政壇更加熱烈討論的話題。筆者提醒社會各界重新思考未來副總統兼任閣揆的可能性。
關於副總統可否兼任閣揆,不少人會想起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副總統連戰兼任閣揆引發的憲政爭議。當時大法官做出釋字第四一九號解釋,雖未明指違憲,但字裡行間明顯暗示不宜此後政壇絕少再有副總統兼任閣揆的考量和揣測。但由於當時的憲政體制與當前憲政體制的內涵已有重大變化,因此關於副總統可否兼任閣揆的問題,從今日來看可能就有不同結論。
回顧當時大法官釋憲的時空背景,憲法尚規定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當時閣揆的權力來源與基礎是立法院多數的支持,閣揆的負責對象是立法院,而非總統。而且大法官解釋強調,閣揆與總統之間存在著行政權內部的制衡關係(例如行政院長對總統公布法令有副署權、總統發布緊急命令須經閣揆主持的行政院會議通過)。相對地,副總統作為總統的副手,呈總統之命辦事。若副總統兼任閣揆,將造成總統的「輔弼者」(副總統)與「總統的制衡者」(閣揆)兩種角色集於一人的角色衝突情形,自有不妥之處。
然而,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修憲將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取消,閣揆改由總統直接任命此後閣揆的權力來源與基礎是總統的任命,而非立法院多數的支持閣揆形式上對立法院負責,實質上則對總統負責。修憲後經歷過去廿多年的憲政運作,我國憲政體制已經由釋字四一九號解釋做出時的「偏內閣制精神的混合制」,轉變後「偏總統制的半總統制(雙首長制)」。
當前憲政體制中,閣揆憲政角色已不再是總統在行政權內部的制衡者,而是聽命於總統、為總統帶領行政團隊的行政執行長,與備位元首的副總統皆扮演輔弼總統行使職權的角色。因此未來副總統若兼任閣揆,已不再有當時大法官解釋所言角色衝突問題。筆者以為,由於憲法規定的改變與憲政體制的變化,過去的大法官解釋已不能完全拘束當前的憲政運作
筆者建議,各總統候選人在選擇副手人選時,應可將副總統兼任閣揆納入考慮。總統候選人若能在選舉時即向選民宣告其副手就是未來閣揆人選,也可使將來身兼副總統的閣揆,透過選票「加持」而更具有民主正當性。且由於閣揆就是副總統,應更能促進總統與行政院之間的府院協調。
過去選民在總統選舉時,完全不知道將來會由何人擔任閣揆,猶如總統候選人對選民開執政的「空頭支票」。未來由副總統兼任閣揆,並在總統選戰中即對人民宣告,應是我國憲政運作值得嘗試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