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台灣大選的外部因素\星期透視/總統候選人應該具備的兩岸素養

◆  韓國瑜的「愛與包容」 溫良恭儉不讓了?
◆  別對粵港澳大灣區無感!
◆  「一帶一路」第一箭:粵港澳共同貨幣單位的野心
◆  星期透視/總統候選人應該具備的兩岸素養
◆  畫中有話/孵不出來的蛋
◆  郭台銘參選 民進黨狂喜
◆  大屋頂下/李毅或習近平誰說了算?
◆  漫畫/賴蔡拔河真公平?
◆  名家縱論/台灣大選的外部因素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台灣大選的外部因素


2019-04-27 23:47 聯合報  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
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先後出現了韓國瑜、郭台銘,不相信大陸沒有干預台灣總統大選,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不介入也不評論台灣選舉,所謂「大陸干預」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別有用心。 圖/特派記者林庭瑤攝影

在藍綠同時上演高潮迭起初選大戲時,一齣外部干預台灣大選的「武俠片」也正等著搬上螢幕。這不是第一次,但它的衝擊絕對比過去任何一次更重、更直接、更多樣化
以前最大干預來源是對岸中國大陸。美國通常是善意旁觀者,只在中共兩次軍事動員時派出航母震懾。大陸出手最重的首推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的「文攻武嚇」。民國89年(二○○○年),中共吸取教訓,只「文攻」而不「武嚇」。民國93年(○四年)連宋配看似必勝,就不再「文攻」或「武嚇」。民國97年(○八年)因擔心「三一九槍擊案」意外重演,北京雖不「文攻」,卻默默「武備」以防民進黨僥倖勝選。民國101年及105年(一二及一六年),中共實力大增,信心也大增,所以也沒有「文攻武嚇」。現在離明年一月的投票日雖還有段時日,但以下四個外部變化必使這次大選出現截然不同的面貌
第一,自民主化以來台灣對外力干預一直避之唯恐不及但現在的蔡總統似乎毫不掩飾地把外力拉進我們的大選。譬如她的參選聲明竟然不向國內民眾宣布,而是在美國CNN發表。她最近刻意延後民進黨的黨內初選,也有可能是靜待美國因素發酵,讓她在這個領域的絕對優勢能夠助她一臂之力。
去年九月川普為把焦點從「通俄門」轉移,曾指控中共也介入美國上次大選。國土安全部隨後表示中共確曾試圖影響美國「輿論」,卻沒有證據顯示它曾影響「選舉」。但蔡政府很快打蛇隨棍上,不但把九合一選舉失利歸咎於中共介入,立委蕭美琴最近甚至到華府呼籲美台應合作新的「政治作戰」以抵抗中共的「政治滲透」。
第二,華府對台灣大選的態度已從過去的善意旁觀積極警戒轉變,雖然還沒有像它在委內瑞拉支持挑戰者及以色列承認戈蘭高地主權)那樣到「直接介入」的程度。然而華府政學媒界普遍的「拒中」心態已使他們越來越接近「親美反中」的民進黨,而疏遠「親美和中」的國民黨。其中部分也因為國民黨這兩年自己放棄長期友好的對美關係,讓美國聽不到台灣另一半聲音。
因為偏聽,美國就輕易相信蔡總統「維持現狀」的空洞宣示,無視民進黨幾乎推翻馬前總統時期兩岸談判與交往的事實。
因為偏聽,美國也幾乎無視蔡政府假「轉型正義」之名,力圖全面掌控權力機構,甚至民間團體的反民主事實;大選在即竟連立場亟需中立的中選會都不放過。
因為偏聽,美國更無視蔡總統才上任一年支持度就掉到且一直盤旋在卅趴上下,沒有好轉。他們與蔡本人好像都沒認知到,低迷的主因是她讓民眾失去基本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而不是中共干擾。
這一連串偏聽造成美國立場偏頗,且導致它對九合一選舉結果的誤判
第三,由於美中在台海軍事實力對比的改變,中共對美國軍事介入的戒懼似已大幅降低。日前中共戰機穿越海峽中線,及後來廿四架軍機及五艘軍艦在台灣附近演訓,都是向美台展示,它的海空軍不僅可比美國軍艦來得容易,來得快,而且數量可以多到幾乎飽和台海及台灣島的上空。
第四也最微妙的就是台灣民眾態度轉變。過去民眾一直排斥中共的文攻武嚇,但蔡政府罔顧國人的安全及經濟困境,只顧掌權及拉美抗中,使民眾對中共介入反彈不如過去強烈。原本「親美」的國人發現華府只把「反中」視為「親美」,而不承認「和中」也可以「親美」後,也開始對美國產生疏離感與不信任感。主要綠媒最近哀嘆美國在台影響力已經「出現了詭譎的轉變」,連美國「前官員罕見地一再讚聲」都救不了高雄選情。
這四大變化(民進黨引進外力、美國偏聽偏袒、中共力大膽大、民眾對美中印象改變),個個都是前所未見。年底藍綠刀光劍影,這四箭再齊發,將如何衝擊大選效果實難預估。看來真的只有「天佑台灣」了!
(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








星期透視/總統候選人應該具備的兩岸素養


2019-04-28 00:07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吳釗燮16日在外交部推特署名「JW」發文譴責中共解放軍15日在台灣東方的西太平洋軍事操演,還喊話:「真可惜啊北京,我們不會屈服於這樣的霸凌。」 圖/摘自外交部推特

二月廿四日兩艘美艦通過台灣海峽,三月卅一日解放軍軍機跨越台海中線;四月十五日晚間,蔡總統出席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慶祝酒會,中午,解放軍海空軍大肆擾台。在大選的壓力下,執政團隊撿槍嗆辣,從總統、院長到部會首長紛紛激情批中,惟恐落於人後,大選前台海是否風清浪平?識者引以為憂。
蔡英文執政三年,兩岸政策從過去的「維持現狀」,到為選舉而量身打造的「守護台灣」,成效乏善可陳,國人對維持甚麼樣的現狀、蔡政府打算把台灣帶向何處,迄今諱莫如深。而民進黨拒絕承認中國人,也不同意兩岸既有的政治基礎,總統卻不斷強調「善意不變、誠意不變」,大概只有馬克思辯證法的矛盾統一稍可解釋。如今辣台妹火力全開,左一句明年大選將是「最後一次有意義的選舉」、右一句對手當選將「進入統一進程」,已到不知所云的地步!
如何評價蔡政府的維現、守護戰略
首先,從李總統到馬總統,台灣掌握了兩岸關係主動權,至蔡英文上任,兩岸間台灣已無發言權
為了開啟兩岸協商,李總統通過國統綱領、成立陸委會和海基會、重新界定「一中原則」,順利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首次高層會談。馬總統時期兩岸簽訂的廿一項協議,皆由台灣主動擘劃,遑論馬習峰會。陳總統則反向炒作,新憲法、公投入聯等議題,讓對岸傷透腦筋。唯有蔡總統時期,既無進取又不敢使壞,對方想惠台就惠台,想繞台就繞台,(外交)想斷台就斷台,蔡政府的對陸事務,只剩移民署管制
其次,「維現、守護」是自我設限、缺乏信心的策略。三年來,陸委會不斷修法,限制國人和大陸交流,剛剛送到立法院法案,更把兩岸和平協議視為毒蛇猛獸,啟動比修憲還難。
再次,「維現、守護」策略延續冷戰對抗思維,針鋒相對。川蔡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十二月通話後,陸方立即挖走台灣一個邦交國;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不久後兩個邦交國棄我而去;去年八月蔡總統自中南美訪問歸國第二天,又走了一個;我方慶祝台灣關係法周年,解放軍機艦擾台
不難想見,「維現、守護」導致台灣在主權、安全、經貿全面退卻,難以維繫。
那台灣需要甚麼樣的兩岸政策呢?
以中國大陸的國力及對台重要性,台灣不能主動選擇對抗,擔大位者須撐起三個支柱,開展對接。
首先,大陸政策須以經濟為支柱大陸不僅是我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海外投資地,也是最大市場,目前大陸牛肉市場規模是美國兩倍,手機、電視和上網人數是美三倍,鋼材用量是美六倍。這是為何雖然美日和大陸並不和睦,但日中自由貿易協定有望下半年簽署,中美貿易戰也將以重大協議收場。
其次,大陸政策須有國際支柱。在全球四大經濟體中,大陸主導的「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GDP共約四十六兆美元;歐盟GDP約十三兆美元;而台灣想加入、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規模最小,GDP九兆美元。兩岸若持續對抗,在國際經濟中邊緣化將不可逆轉。
當然,大陸政策還必須撐起國安支柱,消弭兩岸逐漸出現的民粹對抗,以及日益嚴重的國安危機。
台灣人民再度面臨抉擇,兩岸將是主戰場。







大屋頂下/李毅或習近平誰說了算?


2019-04-28 00:13 聯合報  黃年
持「武統論」的旅美大陸學者李毅日前遭移民署驅逐出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毅就是日前被驅逐出境的那位。拿他與習近平並論,甚不匹配。但是,二人的異同對照,卻鮮明映現了大陸對台政策的奇形怪狀。
一、習近平三番五次強調和平統一,但「李毅們」這幫人卻強力鼓吹武統。而李毅明明是習的鐵粉,他卻以反對習的和統自詡。且好像愈是鼓吹武統,愈顯示他懂得習近平。
二、李毅說,為了統一,在統一前要使台灣「愈窮/愈亂」愈好。就邏輯言,李的看法符合常識。但習近平卻猛推惠台政策。此間顯現了大陸的兩岸方案,確實存在「壓台/窮台/亂台/弱台」與「惠台/買台」的矛盾,左右都不是。
三、李毅被逐出境時說:「根據台灣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各省和台灣省同屬一個中國。」此論並不新鮮,民國105年(二○一六年),王毅在與蔡英文隔空喊話時,更直接地說:「他們應當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可見,李毅、王毅都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那麼,北京何以迄今不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又為何不容以「一中各表」推進「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李毅與習近平的異同,普遍存在於大陸涉台人士之間。大多數人嘴上跟著習近平喊和平統一,但心裡和李毅一樣固持武統的想像。鴿派主張跟著習近平走「融合/惠台/買台」的「心靈契合」,鷹派則主張壓台、窮台、亂台及弱台。大多數人皆主張,台灣自己應當在「一個中國」下,維持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的法統;但大多數人也主張,中共應當在「一個中國」下,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終極目標。
如此這般矛盾的狀態,其實很難區別李毅與習近平的異同,更無可能為大陸的兩岸方案建構可大可久的頂層設計。因此也很難說,李毅與習近平究竟誰說了算。
大陸兩岸方案的頂層設計,應當建立兩個準則
一、兩岸方案必須在武統以外找解方
二、兩岸方案必須在中華民國的民主機制中找出路
許多人都談武統北京不放棄使用武力,是在威懾台獨台獨渲染武統,是在為兩岸的敵意保溫。藍營也喊武統,是用北京助勢。美國警告武統,是在維持兩岸均勢。所以,人人都談武統。
我認為,台灣若走上「法理台獨」,北京動手就別無選擇。但除此以外,包括「借殼台獨」、「借殼獨台」,或「美版借殼台獨/美版借殼獨台」(美國在「一中政策」的空殼下,保留台灣作為制衡中國的棋子),北京都很難有動武的可能性。
從一年來中國在美中貿易戰的窘態畢露即可看出,北京不可輕蹈在兩岸發動戰爭的風險,那將比貿易戰凶險萬倍。此時及未來漫長年月,「中國崛起」已成國際默認的共同標靶。中國倘若武力進犯台灣,恐成眾矢之的。
武統,當心玩火自焚。
所以,北京的兩岸方案必須在武統以外找解方。武統不武統,不能讓李毅說了算。
老老實實丟掉武統的幻想,也老老實實地推進和平統一或心靈契合的統一,這是北京在兩岸政策頂層設計的應有覺悟。不能口裡跟著習近平喊和平統一,心裡卻跟著李毅想反正到頭來就武統。
如此,李毅作不成武統,習近平也作不到和平統一。
如何和平統一?就是要民主統一。若不是民主統一,就不可能是和平統一。而民主統一,就是兩岸方案必須在中華民國的民主機制中找出路。
這條出路就是在李毅所說的《中華民國憲法》之中,也就是在王毅所說的「他們自己的憲法」之中。
習近平提一國兩制,這當然是和統的主張,而不是武統的方案。況且,習近平也未強要台灣接受他的方案,而說台灣也可提出「兩制台灣方案」。其意似指,北京會尊重台灣對兩岸方案的話語權,包括同意權及否決權。
這樣的高度,當然不同於李毅們。
倘若這樣的解讀無誤,則習近平應當知道,台灣方面表達同意權及否決權的方法,自然是最終必須經由中華民國的民主機制,如公投。如此一來,習近平所說的「台灣方案」,就可能與李毅及王毅所說的「中華民國憲法」或「他們自己的憲法」程序對接。
因為,如果要有「和平統一方案」或「民主統一方案」,不可能從中華民國民主法制以外的其他路徑中產生。
最後可談的是一個弔詭。台獨一方面渲染武統,如此台獨才有話題。不過,另一方面台獨也因估計北京不致發動武統,所以將之用為發展「借殼台獨」的環境。
但是,我認為,兩岸若能共同加強「不武」的默契,台灣應當用以更加鞏固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而不是藉以發展「借殼台獨」。因為,只要維持中華民國,就有益於維持「不武」,亦有益於兩岸和平競合;而去中華民國化,或「借殼台獨」,將會一方面升高兩岸的衝突,另一方面又削弱台灣與北京抗衡的能量。畢竟,當北京改變了主意,即使不動武,他也有壓台、窮台、弱台及亂台的十足能力。
也就是說,兩岸關係的武力威脅愈降低,和平競合的條件愈升高,台灣愈應維護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而愈不應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愈不應搞借殼台獨。這也是一個弔詭,可以深思。
至於對北京來說,不能武統,自會延長兩岸「統一前」的歲月。統一前的夜長夢多,恐怕會出現前述的「借殼台獨」、「借殼獨台」或「美版借殼台獨/美版借殼獨台」。北京若要與這「四獨」爭衡,就要接納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使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能在台灣穩固站立,讓台灣回到「原真中華民國」。
因此,北京兩岸方案的頂層設計,不能夠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上。那是自欺欺人,兩岸俱傷。
在台灣,無中華民國、無中華民國憲法,即無中國。
李毅是荒謬的。武統不可行,不要仍留在北京有些人的心中。







畫中有話/孵不出來的蛋


2019-04-28 00:20 聯合報  圖與文/侯永全

一群工人如螻蟻般,在大巨蛋屋頂結構攀爬,不禁為他們捏把冷汗。
台北市長柯P上任四年多,大巨蛋開發案都審始終未過,就算都審過,尚有更多程序待通過…因此,民眾對何時能全面復工大打問號。連高雄市長韓國瑜也批柯P「沒有處理好大巨蛋」,造成市民、市府及企業三輸
從隨處可見店面招租廣告,不難發現台北東區確在衰退中;大巨蛋如能落成啟用,到時也無法反轉周邊的蕭條,但相信有助活絡周邊商圈的消費力道。只是何時能運作,就看柯P市長作為了!






韓國瑜的「愛與包容」 溫良恭儉不讓了?


2019-04-28 00:13 聯合報  戴東清/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系副教授(新北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 記者姜宜菁/攝影

愛與包容」,是高雄市長韓國瑜去年選舉時強調的原則,然而日前發表五點聲明,批評國民黨內權貴熱中密室協商,加上之前其妻表示被人從後面開槍的感覺很不舒服,似乎正遠離過去堅持的「愛與包容」。即使韓事後在社群媒體表示「愛與包容」還在,但難免讓外界質疑。只是為何韓國瑜如此聲明呢?
選總統原不在韓規畫內,因就任市長未久就落跑,對高雄市民難以交代。然而在黨內有意參選人中,民調始終未起色,因此韓應有必要時準備被徵召或被動納入初選的準備。這也是韓國瑜賣力拚經濟與市政,希望未來必須被徵召或被動式納入初選時,起碼有政績可對市民交待。
當然被迫表態或被徵召時間越晚越好,一方面可以多拚些政績,另方面可待市議會總質詢結束,避免質詢失焦
不過這一切都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參選打亂,以郭台銘與韓的交情,及郭台銘在韓前往香港行銷高雄農漁產品時,特別抽空從深圳赴港碰面,說明二人英雄惜英雄。郭台銘會在接受榮譽狀時宣布參加初選,應是接受權貴人士建議,且事前做過民調可勝,而讓韓留高雄以免高雄市長再失,才會有此一舉。
而郭台銘也認為有點操之過急,所以才會在社群發文表示認同對於「長久以來權貴政治熱衷於密室協商」的嫌惡。
或許外界會認為,韓國瑜的重砲批評國民黨中央有違「愛與包容」原則,然而既然去年選舉中,指正黨主席的發言不當,如今批評國民黨內權貴政治,其實是一脈相承,並非特別突兀這既是支持韓國瑜的人數大於支持國民黨人數的關鍵所在,也是非典型國民黨人溫良恭儉不讓了的特性
如今就看誰最終代表國民黨參選,以及選民對於國民黨聲稱中華民國保衛戰選舉是否埋單了。







別對粵港澳大灣區無感!


2019-04-28 00:08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前接受專訪時稱此行是「學習之行、探索之行、溝通之行」,他談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及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又認為台港關係密切,希望香港扮演兩岸交流橋樑的同時,也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鑒。 (中通社)

目前全世界有東京、紐約、舊金山等三大灣區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第一次推介會,選在東京;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廣東省長馬興瑞率團於九日在東京舉行。日本首相安倍親自於推介會前接見林鄭等人,主辦單位原準備六百個座位,後來不斷增加到一千兩百個位子,可見日本企業界的極度重視。
我問日本友人,為何日本工商界人士如此重視?他說因為廿一世紀是亞太經濟世紀,亞太經濟的引擎是中國大陸而粵港澳大灣區是大陸經濟的新引擎日本是出口大國,而粵港澳大灣區是大陸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日本企業界的嗅覺是靈敏的,當然心動
事實上,與會的日本文部大臣參議員林芳正就說:東京大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會為中日關係新發展合作注入新動力,為第三方市場推廣加強新力度。在全球先進國家都面臨疲軟無力情況下,新動力、新力度,便是新生力、新活力
粵港澳大灣區距離日本比台灣遠吧?台灣與日本的緊密關係,會不如香港嗎?為什麼日本官方及企業界,都能感受到它將帶來的影響及契機;香港都希望成為日本與大陸的平台,台灣政府能無動於衷嗎?
日前隨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首的粵港澳大灣區參訪團,包括李鴻源、馬凱、謝金河等產經學界人士,實地走訪大灣區各地,全面了解當地戰略布局。此期間避開了台灣內部藍綠總統初選的亂局與醜態;以十二天的親見親聞,必須向欲問鼎大位者疾呼,絕不能對粵港澳大灣區視若無賭、聽如未聞、漠視無感。
高雄市長韓國瑜亦曾於三月,率高市府會人員港澳深廈之行,其中四天在港澳深;當時我亦在「深圳衛視」作節目。韓是幫高雄找訂單,走馬看花,對其意義瞭解有限。
美中貿易戰未歇,凸顯美國感受到大陸崛起的壓力,特別科技方面大陸機器人及無人機的發展此次巴黎聖母院大火就是賴大陸無人機火線救援),讓全球都知道其未來在人工智慧領域,將為世界屬一屬二,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大灣區在人性、人才、人本方面作建設規劃的智慧與能力。
在香港「展城館」,看到了他們配合大灣區的策略,針對山形海勢作規劃,充分發揮地盡其利外,針對人口結構設想,不忍看到人老路也老,這是多麼人性化考量?
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與一位海歸主管閒聊,他對城市規劃的環保生態極為嚴格,正值中共海軍建軍七十周年。他說:軍人要寸土不讓,我們要寸土不傷,留給後人的山川林木土地水源不能傷害。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月亦曾來深圳前海特別基地,這是習近平稱之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大陸文人用語指「敢為天下先、令人佩服的」)基地,必須具備前瞻、開創的規劃,我感受到人本考量,擅於喊愛台灣的藍綠政客,可能聽都沒聽過吧!
過去我們曾暗諷中國大陸是:「說的嚇死人,做的笑死人。」如今大陸已然脫胎換骨,「說的讓人激動,做的讓人感動」。
只希望欲問鼎民國109年(二○二○)大位者,先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行深入了解,對台灣是契機、還是危機;明年當選後如何應對,是與其合作「逗陣」,還是對陣抗拒,都得要有套策略,否則台灣真的只有民主,沒有經濟,民眾更是火大







「一帶一路」第一箭:粵港澳共同貨幣單位的野心


2019-04-28 00:11 聯合報  楊宗新/公(台中市)
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圖為空拍深圳灣大橋。 (中新社資料照)

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林鄭月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表示,中國大陸力推的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將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良好基礎。期待一項國內型計畫能發揮國際影響,須具備足以吸引他國的條件,而「亞洲共同貨幣單位」,或許正是得以發揮之處。
自今年二月大陸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外界往往質疑在「一國、兩制、三經濟體系」下,粵港澳能否完成整合。對於人民幣、港幣、澳幣三種貨幣並行的問題,大陸在綱要中的立場是提升人民幣地位成為跨境貨幣這個做法並非不可行,但受限在港、澳基本法中,中國承諾維持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前提,只能呼籲港澳民眾配合,無法強制推動
為讓大灣區計畫順利上路,學術界有提出在區域內推動「共同貨幣單位」的想法。
共同貨幣單位」,係歐盟國家在民國88年(一九九九年)歐元發行前,為確保各國貿易不致受到匯率波動影響而產生的制度。其目的不在追求單一貨幣,而是單一匯率包括日本、東協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為推動自由貿易,均曾提倡建立亞洲版的共同貨幣單位」。惟礙於各國信任不足,始終無法如歐洲國家般願意讓渡部分主權,使得此構想始終停留於倡議階段
與此有幾分類似的,是大陸力倡的「人民幣國際化」政策。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係以美元做為結算貨幣,這使得美國得以透過對匯率的操作,影響他國金融體系。中國深知,惟有擺脫美國的金融威脅,才能成為真正的強權,這便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緣由。但這種欲憑藉一國之力,自上而下垂直式推動方案,極易遭受他國質疑;相反的,先行整合粵港澳三地貨幣匯率,若成效顯著,自會吸引與中國貿易依存度甚高的周邊國家參與
亞洲國家於經濟上確實有建立「共同貨幣單位」的需求,惟礙於政治考量而尚難成形,中國大陸若能在內部不同經濟體之間先行落實此制度,或可發揮示範作用,以無心插柳方式,達到過去有心栽花卻難以實踐的效果。







郭台銘參選 民進黨狂喜


2019-04-28 00:16 聯合報  簡政珍/亞洲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台中市)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中)有意選總統,但近日因為脫口說出「後宮不要干政」引發爭議,被怒批還是「皇帝心態」,郭台銘也道歉滅火。 記者蕭君暉/攝影

韓國瑜國民黨的異類,思緒敏捷,語言機智,比喻反諷運用自如他善於調撥文字的弦外之音,因此,對手的明槍暗箭大都自動反轉,讓射手變成中靶的對象。
這次郭台銘突然選在韓國瑜從美返台時宣布要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這舉動是否是在韓國瑜「背後放一槍」,媒體各有臆測。
最令人回味的是:當韓國瑜被問及對郭台銘的看法時說:很好啊,可以通白宮、直通中南海,對台灣的安全幫助很大。這樣的文字只是平實陳述事實?還是一語雙關?
其實,韓國瑜可能心中潛藏憂慮,但無法說也不能說,只能讓語言展現「既是」也「不是」的雙重面向,讓陳述的事實自成一語雙關;暴露了郭台銘所謂的賣點,正是他致命的痛點
郭台銘參選,民進黨人必然心中狂喜,但目前默不作聲,以免打草驚蛇。真正競選活動開展時,不論是蔡英文或是賴清德,只要一句大哉問:一個直通中南海的人當總統,台灣還能安全嗎?國民黨必然潰不成軍。
韓國瑜到大陸賣水果,只是見了國台辦主任,就已經被貼上賣台的標籤;郭台銘出入中南海,不會被說成將台灣雙手奉獻給中共嗎?
假如未來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參選,民進黨發射的將是二四○榴彈砲等級的砲火,而這些砲火必然化成勝選後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