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與人生的結緣湯圓
◆ 韓流「不是一人在選舉」
◆ 不打悲情牌 韓國瑜只談民生
◆ 畫中有話/中選會招牌上的汙漬 擦得掉嗎?
◆ 大屋頂下/台獨、民主、愛台灣 民進黨的三大謊言
◆ 急著錦上添花 國民黨高興太早
◆ 簡立峰:從小機房大躍進!Google搜尋引擎20年來進步了多少
◆ 星期透視/安倍訪中:政經分離 務實合作
◆ 漫畫/到底誰領先?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簡立峰:從小機房大躍進!Google搜尋引擎20年來進步了多少
2018-10-28 00:25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年前,可能無法想像一個簡潔的搜索框,就可以引領我們探索全世界資訊。Google搜尋從幾台主機,收錄二千五百萬網頁的索引,大約就是小型圖書館的書籍量開始。如今透過全球布局的數據中心、百萬伺服器與高速網路連結,可以快速搜尋四十億網路使用者產出的數千億網頁,搜尋引擎從此改變人類認知新事物與擷取資訊的方式。
對長期從事搜尋技術研究的我來說,這廿年的科技演變像是參與一趟奇幻旅程,親身見證許多帶點神奇色彩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把搜尋打造成為聯結人與知識的智慧服務、把地球縮小、讓世界資訊平民化,對人類社會產生超乎預期的影響。
然而讓搜尋引擎得以如此精采,不僅是資訊科技的突破,更關鍵是得利於網際網路的開放與資訊共享的精神,這使得原本分散各地的知識得以分享,資訊落差能縮減。而搜尋引擎開發者也逐漸從純粹科技人角色,變成得擔負更多社會責任的知識工作者。
隨著資訊持續累積與科技進步,搜尋可以做的事愈來愈多,例如透過跨語言翻譯,打破各種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以及接受自然語言的表達,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搜尋引擎逐漸從被動聽命的引擎角色,開始轉變成更智慧的代理人(agent)的概念,從用戶的使用習性不斷學習,提供更主動式搜尋,像是會議提醒、回家路線建議等,讓生活愈來愈便利。
搜尋技術更進一步來到一個語音驅動(Voice enabled)的全新時代。今天,有超過五分之一的Google搜尋是通過語音完成的。使用者分別透過手機及智慧音箱的語音助理功能,體驗更即時、自然的使用經驗,例如使用語音控制家中電器、購買商品、訂機票等。根據市調公司ComScore預測,這類智慧型服務會愈來愈普及,到了民國109年(二○二○年)有將近五成搜尋會透過語音方式來進行。
這樣的語音互動情境,台灣使用者也有機會體驗與想像。十月起Google開始推出台灣版的語音助理。Google不少智慧服務,不只能聽英文,開始也能透過中文語音方式溝通,例如鬧鐘設定、天氣詢問、行事曆查詢等。隨著服務經驗持續累積,相信很快Google助理就能更加在地,能為使用者解答的問題也將更多。
不過,搜尋引擎過於便利,也衍生一些問題。儘管搜尋之前人人平等,但每個人善用科技動機與能力不同,受惠程度就有差。早期大家覺得網路搜尋能力不夠成熟,會學習如何下關鍵字、並鑑別資訊的正確性,但現在不少人發現搜尋很強大,就將找尋資料責任交給搜尋引擎,有時反而變成「garbage in, garbage out(將錯誤的、無意義的資料輸入電腦系統,電腦也輸出錯誤、無意義的結果)」。
還有是台灣使用者習慣搜尋中文,與英文資訊的連結度太低。許多人身處無遠弗屆網路世界,但受限於語言能力與習慣,所能擷取的資訊往往有其侷限。以醫療健康資訊為例,西方國家的醫學發展較早、會有較多寶貴的個案資料可供參考,如果台灣使用者只使用中文搜尋,自然難以觸及這些資訊。
搜尋引擎的發展將會持續,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日益加重,自然得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不管是跨語言、跨文化、維持言論自由、縮減資訊落差等方面,搜尋引擎在未來仍有不少值得努力空間。
星期透視/安倍訪中:政經分離 務實合作
2018-10-28 00:21 聯合報 楊永明/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京之際,人民大會堂前升起日本國旗。 (路透)
長久以來,由於所處環境與地緣關係,日本是個有高度危機感的社會,歷史上對於時代變動下的危機處理,更是日本人喜愛討論的議題。
就在率領五百位財經界人士前往北京之前兩日,安倍首相出席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紀念大會 (一八六八年日本改號明治,維新志士推動改革與推翻幕府,啟動日本現代化,但最終卻走向侵略戰爭)。安倍在致辭中指出日本要借鏡歷史,仿傚明治人民的決心,因應當前挑戰危機。
顯然,安倍決定從改善中日關係開始,訪中是時隔七年的正式訪問,雙方關係曾經陷入谷底,但此時卻是一拍即合。對北京而言,在中美走向競爭對抗之際,必須強化鄰國關係,特別是中日關係。
至於安倍政府,將中日關係拉回正常軌道有三因素:北韓、經濟與川普。
首先,在北韓非核化議題上,日本原追隨美國對北韓採嚴厲制裁,但今年北韓突轉向,川金會宣示非核化,日本幾乎是從北韓媒體與川普推特上掌握北韓的變化;反觀中國大陸卻是與北韓互動密切。北韓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安全威脅,現在雖宣示走向非核化,但變數仍多,川普善變不穩,因此安倍認為必須與平壤和北京改善關係,讓日本不會深陷危機而不知所措。
其次,在經濟層面,安倍政府瞭解中國經濟發展對日本是重要機遇,加上年底RECP將完成談判,亞洲經濟一體化即將到來,面對企業界壓力,不可能再持續忽略中日經濟合作。經團連中國委員會會長倉內宗夫說,「中美貿易戰最少會持續一年以上,經濟上,美日關係重要性不在話下,但中國也需要維持投資的地區,幾乎企業家都認為需要跟兩邊都維持關係。」
至於一帶一路參與上,日本希望不要用「一帶一路」,刻意使用「日中第三國市場合作」。實際上,對日本企業而言,一帶一路是進入中亞、非洲市場的好機會。有趣的是,經產省官員表示會支持企業積極參與,但外務省則說,政府並不積極推動相關項目,要確認是否符合國際標準。
至於川普因素反而是促使安倍加快與北京改善關係的催化劑。川普剛當選,安倍就前往與川普會面,希望透過兩人交往維繫關係。但川普顯然只看重自身利益,他退出TPP,讓日本希望藉此主導亞洲經濟的野望從雲端跌落。而川普處理北韓問題及中美貿易戰,決策過程都跳過日本。
但是,安倍改善中日關係是「政經分離」,在政治與安全政策上,美日安保仍是主軸,日本對中國的安全疑慮和反制會持續,最近自衛隊海軍一艘潛艦、兩艘驅逐艦及準航母「加賀號」在南海舉行演習,並前往印度洋與英國船艦聯合演習,就是針對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反制作為。
因此,日本學界與媒體幾乎沒人認為,這次訪問代表著整體中日關係從此開始改善。中日雙邊關係已經進入區域性戰略競爭關係,彼此還有許多需要協調、甚至無法磨合的議題,這些都可能成為未來關係惡化的引爆點。但無論如何,這次中日都能務實面對,雖脆弱且政經分離,但在刻意危機管控下,中日經濟合作關係將帶來亞洲經濟整合的新發展。
中日關係中,「台灣牌」空間很少,最多是跟著美國搖旗吶喊。部分國人對日本的對台政策摻合太多情緒因素,單戀多於雙邊現實,讓日方受寵若驚但卻愛莫能助。在中日經濟合作與亞洲經濟一體化即將展開之際,台灣也應務實謹慎地處理兩岸、台美與台日關係,以避免台灣陷入經濟邊緣化危機!
大屋頂下/台獨、民主、愛台灣 民進黨的三大謊言
2018-10-28 00:28 聯合報 黃年
「以核養綠」公投成案,更大的意義在於,提供人民審慎檢視國家能源政策的選項;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為民進黨在非核神主牌下無以為繼的能源政策,提供了下台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論此次選舉民進黨的勝負如何,皆標誌著這三大謊言已經戳破。
先談民主。民主以形成多數為程序,但仍應以追求公理正義為目標。
民進黨在贏得執政權後,用為政黨私器,例如通過以政治布樁為目標的前瞻條例,及以違憲違法為手段、以滅絕政黨政治為目標的轉型條例及黨產條例等等,再量身打造抵拒釋憲聲請之大法官會議,更派命陳師孟這類的監察委員以挾持恐嚇司法,再用張天欽駐促轉會、顧立雄掌黨產會、陳英鈐掌中選會、葉俊榮主教育部、鄭麗君任文化部,又擴大政治任命的官吏及使節,停斷水利會民選,再將社運明星如吳音寧、詹順貴等吸納進入體制,更坐地分贓以高爵厚俸酬償親私如吳乃仁的千金公子、葉宜津的弟弟、管碧玲之女婿等等。如此這般,為所欲為,東廠林立,暴取豪奪,吃銅吃鐵,這樣的「民主」,其實已然徹底淪為「以民進黨為主」的政黨私器。
尚不僅此。民進黨擁護廢死,但死刑犯居然因選舉操作而伏法。又斬釘截鐵深澳電廠非蓋不可,居然也因選舉一筆塗銷。觀塘電廠更竟然在副主委辭職抗議、民間評委一面倒的反對之下霸王硬上弓。翻雲覆雨、出爾反爾。只玩權謀,沒有原則。試問:民主何在?法治何在?更置公理正義於何地?
尤有甚者,在這種偽民主下,蔡英文的三大政治宣示,已告跳票。包括:一、維持(兩岸)現狀。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三、在我做總統的一天,沒有人必須為他的(政治)認同道歉。而蔡英文的另一政治宣示,也正在跳票的進行式,那就是:「用綠非核/不傷大局」。
再看整個蔡政府對普悠瑪事件尤姓司機的落井下石,請問勞工還是蔡英文心裡最軟的那一塊嗎?
以上這些描述只是對民進黨的民主法治的一斑窺豹,其全圖尤其不堪入目。
這樣的民主,落漆不落漆?這樣的民主,下流不下流?
再談台獨。先看民意的流變。當人民看清國際博弈及兩岸消長後,對國家的機遇及侷限皆會有更理智成熟的體驗。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賴清德稱這等於是接受統一,但柯文哲的聲勢不墜反升。這當然是打臉台獨。
柯文哲儼然已從「墨綠」轉型為「挑染綠」,顯然也引領了其部分支持者轉向「挑染綠」。與此對照,韓國瑜的風潮,竟然也在「重綠」的高雄創造了「挑染藍」的新類型,更是大幅度的跨越。
韓被稱作「南版柯文哲」,柯被稱為「北版韓國瑜」。由此可見,從「墨綠」轉到「挑染綠」是可能的,再由「挑染綠」轉為「挑染藍」也是可能的。統獨、藍綠及南北的界際正在漫漶,這些都是台獨日漸消蝕的徵兆。
在這個民意出現結構性及趨勢性巨變的時際,民進黨卻被喜樂島等因素挾持,又想擺脫台獨,又想投靠台獨,真是左支右絀、進退維谷。
再看國際架構。川普政府對台灣牌表現了偏好,但台灣自己仍須因勢利導、保本為宜,不應有得隴望蜀的想法,應知沒有得寸進尺的可能性。
十月間,潘斯副總統說:「我(美)國政府將持續尊重一中政策,誠如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所示,台灣實行民主體制,證明所有中國人(華人)皆有更為理想的道路。」
這項談話,視台灣為全體中國人的民主燈塔,表達了進取的一面,但因此也顯示了美國的對台政策仍是建立在「一中政策」上。
亦即,美國仍然認為,台灣的戰略能量,是在聯繫「一中」,而非切割「一中」。
也就是說,川普政府有可能從「反對改變(台灣海峽)現狀」,往「反對改變(中華民國)現狀」移動,但無可能轉為「支持台獨」,不可能脫離「一中」。
因而,民進黨的正確作為,就應是運用局勢,朝往「維護中華民國」的方向努力;而不應被喜樂島等因素糾纏,成為台獨的囚徒,平白錯失了以「一中各表」之類的路線在兩岸間鞏固中華民國的珍貴時機。
再看台獨的實踐面。〈大屋頂下〉曾指出,民進黨創議募兵制,可見是假台獨;民進黨又引領非核,主張將戰略安全最脆弱的天然氣占發電量五十%,更可證台獨是假。僅此二端,即知既無「武獨」的條件,台獨即無實踐的憑藉。
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在「民主」與「台獨」的相互牴觸。民進黨自黨外時代以來,是踏在民主的浪潮上追求台獨。但是,如今卻出現了「民主搞不成台獨/台獨毀了民主」的嚴重弔詭。
民進黨為了「維持(借殼台獨的)現狀」,將民主及法治糟蹋至今日地步。可見除非要用戒嚴體制或類戒嚴體制來搞台獨,就絕無可能實現台獨;但若竟然最後不能不用戒嚴體制或類戒嚴體制來實現台獨,那麼必將面臨台獨與民主皆相淪亡的結局。
民進黨若實現真正的民主,一定搞不成台獨。一方面是,民進黨不敢實施獨立公投,也就是不敢以真民主向傾獨人民交代。另一方面是,民進黨若實行真正的民主法治,即絕無可能壓制得住反獨人民的抵抗;且若真舉行台獨公投,投票結果必定是反台獨勝出。
民進黨一向認為「台獨就是民主/民主就是台獨」。但在國際博弈及兩岸消長的框限下,行民主,就不可能搞台獨;搞台獨,就不可能行民主。如前述,「台獨」與「民主」之間,其實具有一種內建的矛盾與不可相容性。
亦即:搞台獨,就要設東廠;搞東廠,就失民主。前述民意的流變,即反映了民主之所必趨必至,台獨與民主的不可相容性已然開始浮現,因而台獨遂使民進黨陷於作繭自縛、挾持台灣,及台灣國、中華民國兩頭落空的困境。
本文主張:台獨是反台灣利益的,因此台獨是反民主的。
民進黨一路高歌「愛台灣」。但它現在這種「台灣國無膽/中華民國無能」的路線,就是要使「台獨/民主/中華民國」以俱亡的路線。這條路線當然是「害台灣」的路線,而絕無可能是「愛台灣」。
選舉勝負可視為兵家常事。但一個政黨的黨魂主張若淪為謊言,卻是莫大的悲哀與恥辱。
民進黨的三大謊言已經被它自己戳破:台獨、民主、愛台灣。
畫中有話/中選會招牌上的汙漬 擦得掉嗎?
2018-10-28 00:30 聯合報 文/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促轉會的「東廠」風暴仍餘波盪漾,中選會處理公投案不得不審慎面對。雖是「獨立機關」,但中選會針對反空汙、反核食、反深澳電廠,乃至「以核養綠」公投案所引發爭議,恐怕言人人殊,外界很難不聯想中選會帶有的「政治考量」。
隨著公投案通過,紛擾漸平息,中選會招牌或許可以煥然一新,但「超然」風範,能否讓人民重拾信心,就有待時間考驗了!
急著錦上添花 國民黨高興太早
2018-10-28 00:27 聯合報 白依/社會趨勢觀察(高雄市)
韓國瑜26日鳳山造勢晚會空拍圖。 圖/韓國瑜競選總部提供
自選戰開打以來,國民黨支持者氣勢如虹,前晚場面更是熱鬧;相較下,綠營支持者明顯氣虛,連南北兩場反併吞遊行,都不夠好看。國民黨是怎麼打出氣勢的?
其實,國民黨什麼都沒做。豐臣秀吉說:「我們所以勝利,是對方給的機會;我們如果不小心警惕,就會給對方勝利的機會。」國民黨的情勢看好,是民進黨給的機會。
蔡政府上台以來,有些政策錯誤,有些政策正確卻執行嚴重失誤。民進黨仗恃國會多數,強行制定有違憲疑義的法令,設置違制濫權的機構,更可怕的是執事者「東廠心態」,有人明言,更多的是暗藏,錯誤政策與心態造的孽障,卻要人民承擔。
多少熱鬧商業區繁華不再,而各地遊民則明顯增加。日前陪善心人士給遊民發放禦寒羽絨衣。驚見一家五口,父母帶著三個稚齡孩子畏縮於街角,目擊者無不眼眶泛濕。
人民將茫然、憂慮、憤怒在選舉場合發洩,拜韓流之觸發,國民黨坐收其利。一些絕無勝算、略有勝算的候選人已翻轉成頗有勝算;但開票後,國民黨就必然奏捷嗎?
支持者過於熱情,已出現「黨員開心過頭,政客私心露頭」現象,這兩頭若不即時糾正,恐會讓國民黨期待落空。
國民黨員長期冷漠憋氣,突然看到希望、燃起熱情,本非壞事;但凡事過猶不及。當陳其邁抽到2號,網路立刻傳出一張陳愁眉苦臉的相片,配上「我抽到了『噩耗』啊!」這只會刺激對方支持者反感與團結,更何況丁守中侯友宜林姿妙均抽到2號。
國民黨原被戲稱無主席、看不到主席;如今形勢看好的縣市,現任、歷任黨主席紛紛出現造勢場合。宜蘭縣林姿妙此回收復失土機率頗大。過去的太陽,未來的星星,均紛紛奔向宜蘭錦上添花,何不到艱困選區去雪中送炭?真正負責選戰的基層則心中叫苦,因為太陽星星一來,林得親自陪同;為了場面好看又多選大鄉鎮,這樣就耽誤了林在小鄉鎮步步為營的拜訪,難道不怕民進黨從小鄉鎮突破嗎?
有些自以為有勝算的市長候選人,也跑到宜蘭等縣市站台搶鏡頭,也許是非傳統打法,但「某人想乘『市』問鼎大位」「以前是選舉看到人,當選看不到人,現在某人是選舉都看不到人」耳語已出現,傳開以後殺傷力會有多大?
國民黨必須清楚,民進黨執政不行;打選戰則比國民黨高明,何況他握有行政資源而且敢用。選舉秘笈:「自己搭的是架子;別人給的是面子。勝選靠的是底子;最硬底子是銀子!」黨產被掠奪一空的國民黨,想想被一文錢逼死的英雄好漢是何下場?還敢得意忘形嗎?
造勢活動是空戰,王金平前晚在鳳山,為韓國瑜三山之友的動員召集誓師大會;只是陸軍的會師。要參加的人回去親訪選民,拉票、催票才是陸戰。要占領版圖獲得決勝必須陸戰。已有勝算的候選人要趕快回防陸戰,而一些搶鏡頭的太陽星星,若真正無私為黨,就別到可獲勝的縣市去添煩,到難贏的縣市去送暖,鼓舞被看衰地區的候選人吧!國民黨支持者難得凝聚的士氣與希望,別讓他們落空。
已開發國家待遇 政府卸責的假議題
2018-10-28 00:46 聯合報 彭作奎/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農委會前主委(台中市)
台灣主動宣示未來在WTO談判時,不要求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及差別待遇,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此舉是為了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鋪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月,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在世貿組織(WTO)貿易政策檢討會議中主動宣布,在未來國際談判中,台灣將接受已開發國家待遇的議題。筆者接受記者訪問時說,經濟部突然拋出這樣的宣布,是沒有實質意義,是假議題,也將是國際的笑柄,甚至是為政府未來談判失利打預防針(卸責)。
回想廿年前,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亞洲僅次於日本,經濟狀況、國民所得遠超過韓國,但這十八年來藍綠內耗、發展停滯,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或進入區域經濟組織也都不能如願,快變成國際孤兒。
韓國當初是以開發中國家加入WTO,經濟發展現已超越我國,並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正式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成員。未來參加國際經貿談判,其他國家自然不會讓韓國繼續援用「開發中國家」的特權及待遇。我們也沒聽過韓國宣稱自己是已開發國家,卻實質加入OECD組織。
我們絕對支持台灣能順利加入CPTPP,縱使代價再大,也要加入;否則台灣將被邊緣化。政府既然認為台灣是已開發國家,那是否也該宣布申請加入OECD。
至於王次長說,宣示是已開發國家有利於加入CPTPP,更是無稽之談。依TPP的最終協議來看,CPTPP也將會是高規格的自由化的區域經濟組織,對會員國要求自由化的條件應該是一致的,不會有已開發或開發中分別。
台灣應趁保護主義抬頭的機會,趕快調整產業經營結構,落實國土計畫對農地的保護,實施對地綠色補貼,讓農業收入加上補貼,有機會優於非農業產業,台灣農業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