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經濟/美國來硬的 恐引爆全球貿易戰

.聯合報社論..台日難兄難弟:執政黨沒人氣,在野黨不爭氣
.聯合報黑白集.連民選董事長也要搶?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來硬的 恐引爆全球貿易戰









經濟/美國來硬的 恐引爆全球貿易戰


2017-08-03 03: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軟硬兼施要求各國增加對美國投資,以彌補過去美國製造業流失的缺口,最近鴻海決定投資美國即引起很大的關注。川普也鼓吹公平貿易,主張利用雙邊的手段,要求貿易對手國消除不公平貿易措施;更不可以扭曲匯率,以改善貿易失衡的情形。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美國正擴大使用本身貿易措施,抑制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因為川普上任以來,諸多法案在國會卡關推動不順;原本寄予厚望的邊境調整稅(border adjustment tax)也在爭議太大下先行擱置。至於要求外國自發性改善雖有些成效,但美國難以掌控且曠日廢時。所以不如利用現有的工具,其中以反傾銷措施及232條款的運用,未來對台灣影響較大。
在反傾銷措施方面,美國商務部最近認定台灣的鋼筋產品對美傾銷,必須課徵32.1%的反傾銷稅。事實上鋼鐵類產品被課反傾銷稅,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目前台灣有多項鋼鐵產品仍被課徵反傾銷稅;美國是台灣鋼鐵產品第二大海外市場,衝擊非常顯著。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在涉及傾銷的國家中,台灣共計有23個案例,高居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及韓國。而且即使最後調查結果有利台灣,但是冗長的調查過程,也會影響企業營運。
反傾銷制度是目前世界應用最頻繁的進口救濟措施,雖然美其名是為了維持公平貿易;但反傾銷制度本身就帶有濃厚的保護色彩。WTO雖有反傾銷協定,但是各國不按規範援引傾銷調查仍時有所聞,引發了很多貿易糾紛。以WTO爭端解決機制為例,由1995年成立到今年上半年,反傾銷的案例就有116件,占525件全部爭端解決案例的22%,反傾銷制度可說是目前最具爭議性的WTO協定。特別是在2010年以後反傾銷的爭端解決案件數目高達37件,約占所有116件案例的三分之一,反映出各國引用反傾銷之頻繁以及此制度之高度爭議性。
未來預估美國會擴大使用反傾銷制度的力道,各國也會群起效尤,加強反傾銷措施以保護本國產業。全球貿易戰雖然尚未開打,但利用反傾銷稅來抑制進口的趨勢會益加明顯。
台灣一直深受反傾銷措施之苦,目前是全球被課徵反傾銷稅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大陸。特別是反傾銷調查可以針對任何產品,好比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被調查之後,立即會影響到產品出口。而且課徵時期通常長達五年,稅率動輒是兩位數甚至是三位數,等於迫使產業放棄耕耘已久的市場。
除了傳統的反傾銷等進口救濟措施外;川普也啟用被冰封已久的232條款。此條款源自1962年美國貿易擴張法,主要是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進口產品進行調查。一旦認定外國進口產品有損及美國國家安全,總統有權對外國產品實施緊急貿易制裁,可以逕行提高關稅或限制進口。目前主要調查產品是鋼鐵與鋁材製品,主要目標指向中國大陸,也可能會波及到台灣。雖然目前結果尚未公布,但已經引發預期性的市場震盪。而且美國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準備對進口品開鍘,已經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但在上月的G20峰會並未有完善的解決,未來是否成為引發全球貿易戰的導火線,也值得關注。
在因應措施方面,首先針對目前正在受到美國反傾銷調查的產品,政府應協助企業完成後續的冗長調查程序。對於已經被課徵反傾銷稅的產業,也應檢視是否有不合WTO規範之處,必要時不惜在WTO爭端解決討回公道;特別是針對一些受到反傾銷稅影響的中小企業,政府更應協助他們,以免影響到我國出口成長的動能。
長期而言,政府則應輔導受反傾銷影響產業分散市場,更重要的是應輔導企業由以價格搶占市場,轉型成以品質擴大市場的營運策略。

聯合/連民選董事長也要搶?


2017-08-03 03: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榮民榮眷基金會第8屆董事長改選,擁有民進黨背景的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原預估勝券在望,但投票結果他以一票敗給上士退伍的陳俊生。 圖/翻攝自社群網頁




最近有人頻勸民進黨改名,原因是蔡政府的執政表現既不「民主」,又不「進步」,竊據此名未免名不副實。這項批評旨在反諷,但對照民進黨的霸道作法,不民主、不進步絕非空穴來風。
且看最近的例子,實荒唐之至。榮民榮眷基金會上周改選董事長,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原以為穩操勝券;誰料,投票結果大爆冷門,竟是上士退伍的陸軍專校校友會理事長陳俊生當選,連官派董事都跑票。堂堂副主委輸給退役士官,對執政黨簡直是奇恥大辱,也可見人心思變。
更可恥的是,退輔會主委李翔宙竟然親自去勸退陳俊生,要求他把位子讓出來。理由是:如果是「民選董事長」,恐怕無法達成預期目標,還要求董事長「宜周延審思」角色定位。此一提議,遭到陳俊生峻拒。
李翔宙的作法,簡直不可思議。如果該基金會董事長皆須由退輔會副主委擔任,那麼為何要設置選舉機制?如果投票產生的代表,還可以由高層「勸退」,這又算什麼民主?既要假裝民主,又要步步控制,這跟威權統治有何兩樣?
諷刺的是,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日昨才夸夸其言,稱台灣民主正遭「威權遺毒」聯手對岸勢力的威脅。然而,看看民進黨連基金會民選董事長職位都敢搶、敢逼退,誰懷有「威權遺毒」,豈不一目了然?
這個董事長若搶不到手,蔡政府還有一計,大可將它打成國民黨「附隨組織」。屆時,還怕陳俊生不就範嗎?

聯合/台日難兄難弟:執政黨沒人氣,在野黨不爭氣


2017-08-03 03:1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美聯社


安倍五年前上台後一直人氣不墜,直到最近,民意支持度卻一舉跌破三成。原因是,他個人身陷森友及加計學園的政治獻金醜聞,加上其看好之接班人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因接連失言及隱匿自衛隊業務報告,只能引咎辭職。安倍為此向國民道歉,鑑於明年的三連霸已蒙上陰影,他今天將提前內閣改組。
然而,日本在野的民進黨卻不爭氣。自上次大選慘敗後它便顯得奄奄一息,去年黨主席改選,黨內大老都卻步,最後才由資淺的參議員蓮舫倉促出馬。蓮舫當選後,立即身陷雙重國籍爭議,黨內對此卻袖手旁觀,無人願伸援手。在同志「看好戲」的態勢下,問題只能持續延燒,使黨的形象付諸一炬。
事實上,資歷尚淺的蓮舫並指揮不動龐大的黨機器。她在今年東京都議會選舉提名了卅二名候選人,竟有過半候選人臨陣倒戈,轉披小池百合子「都民優先會」的戰袍。最後,民進黨只拿到了五席,淪為東京都議會最小黨。蓮舫只能為此負責下台。
依照日本政壇慣例,像安倍內閣這樣接連出包,自己又陷入政治醜聞的泥沼,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他早該宣布辭職下台了。但是,由於在野的民進黨忙於內鬥,對安倍根本無法構成威脅;且民意別無選擇,只能任由安倍持續執政。由此可見,這並不是安倍太強,而是在野的民進黨太弱,這樣的政治情勢只會讓人民失望。
日本的政治劇情,跟台灣目前的情況極為相似。蔡英文上台後,為了要落實她所謂的公平與正義,強推一例一休,卻因而增添企業經營的困頓;悍然大砍年金,引發軍公教的憤怒反彈;推動綁樁撒錢的前瞻計畫,激起全民的不滿。這些,讓蔡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滿意度已降至兩成多,不滿意度則超過五成;也因此,黨內外要求內閣改組的呼聲四起,但蔡英文卻不為所動。
執政黨表現欠佳,原是在野黨發揮攻勢的好機會;但此刻的國民黨卻還在內鬥不休,舊主席交卸、新主席卻遲不就任,留下了偌大的「空窗期」。洪秀柱擔任主席的一年,因政策路線歧異,加上弱勢領導,形成黨中央與立院黨團各自為政的雙頭馬車局面。在黨中央指揮不動黨團的情況下,國民黨卅五席立委猶如散兵游勇,無法對民進黨產生有意義的制衡,也喪失領導輿論的作用。
吳敦義當選主席,原讓人對國民黨路線和意志的重整有所期待;但他卻無視於黨的散漫亟需整頓,卻堅持八月廿日才就任,絲毫沒有危機意識。面對蔡政府強推前瞻計畫,吳敦義更放任黨團以丟水球杯葛,而不是採取更實質的質詢論理攻防,看不出任何戰略。
比較台日兩國的政治情勢,就像一對難兄難弟,兩個執政黨都是口號繁多而誇大,卻無法以實際作為爭取支持,並內亂叢生,以致人氣不斷流失。至於台日兩個在野黨,則是陷於個人利益和意氣之爭,大老只顧政治算計,而無法向選民提出願景和訴求,表現出來就是毫不爭氣。
舉例而言,安倍的「三箭」喊得響亮,卻失速又失準,到如今徒留空話。蔡英文則「改革」和「正義」口號滿天飛,到頭來,卻難掩圖利民進黨、打擊異己的私心,毫無造福國民的作用。再看台日兩個在野黨,民進黨的野田佳彥去年避不參選,扶植蓮舫出面,自己當幕後影武者;但在東京都選舉大敗後,他卻辭職一走了之。吳敦義也一樣,去年避選主席,如今復出仍然姿態作足,而面對明年地方選舉卻只能打一些老人牌,看不出新意。
台日政治都令人生厭。執政者不得人心也能躺著幹,但至少安倍知道要改組內閣重振形象,蔡英文卻假裝自己是太平元首。至於在野黨,則只眷戀昔日風光,毫無新思維。在這種情況下,政黨輪不輪替,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