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當勝利不是勝利
.經濟日報社論.產業創新轉型 重於引進人才
經濟/產業創新轉型 重於引進人才
2017-06-24 03: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勞工陣線與經濟民主連合,上午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抨擊國發會所提「國外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中的四大鬆綁,不顧台灣青年國內低薪的產業環境,將成為台灣青年的四大惡夢。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外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在立法院審議時引發諸多爭議。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制度鬆綁改革一定有陣痛期,但過度的封閉與保護,只會讓我們喪失競爭力」、「吸引各國年輕人才,為國家發展注入新血,要對延攬外國優秀人才鬆綁,提供國內青年一個更國際化的工作環境,以及更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模式,進而開創更多的商機與就業機會」。顯然政府這一法案有著打造產業與青年發展雙贏的思維。我們肯定政府的用心,卻也不免擔憂此一法案的成效與成敗。
眾所周知,國內產業發展的困境多不勝數。若以微笑曲線來看,台灣長年偏重依賴曲線中段的代工生產模式,導致難以掌握產品價值分配,不易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也導致低薪與如今面臨的嚴重人才外流問題。就微笑曲線高價值的另外兩端來看,台灣以出口為主的產業不但遲未能建立品牌,甚至無法掌握通路,平白損失高比例產品價值;創新研發雖有成果,但多屬於製程創新,難有好的創價效果,更重要的是創新研發至今還難成為產業常態,未能蔚為風氣。
面對這些困境,政府各有不同政策加以因應、試圖解決。但經濟部多年來多如牛毛的各種政策與不計其數的補貼優惠支持,至今仍難改變上述困境;倒是產業界面臨各種困難,呼籲政府支持幫忙的呼聲從未停歇。這說明了政府過去這種片段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台灣的產業困境。
套用一句流行語,政府政策必須營造一個能讓產業能自主提升創新的「生態系」,而非事事順應產業要求以片段式的政策來支應產業發展需求。以人才需求來看,根據經濟部工業局過去所做的重要產業人才需求調查,國內各重要產業對於外國專業人才的需求其實並不高,其中較多的是「國際行銷人才」。為了掌握市場與通路以提高銷售獲利,引進更多行銷人才並不為過,但這份調查也顯示了即使是重要產業,對於研發創新人才的需求其實並不殷切。搭配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仍處困頓狀態的事實來看,其中當然存在因果關係。
人才缺乏是產業界呼籲政府必須解決的「五缺」問題之一,看來政府現在也有心要解決此一問題。但除了勞工、土地、人才等生產要素外,有價值的生產活動還需要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即企業能力或企業精神,這一點倒是台灣社會向來少有檢討的。在創造產值、出口、就業的考量下,政府向來禮遇「企業家」,即便是違章工廠也不願貿然取締。然而過度重量不重質的結果,反而使得若干企業主喪失統整資源、致力創新的企業精神。例如,日前一項調查顯示,在數位化時代中,台灣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廠商至今尚未有數位化思考,未能規劃數位化發展。面對這些廠商,究竟要尊重市場機制任令淘汰並釋放資源出來,還是要濟弱扶傾、免於不墜,政府應有先決態度。
政府為引進人才所採取的政策並非始於今日,相關政策也不在少數,我們曾評析過的「創業家簽證」效果不如預期即是一例。政府對產業的政策與態度若過度重量不重質,其實將會難以營造一個讓產業能自主提升創新的生態系。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無法真正創造產業界對於創新研發或投資活動的動力,則所有相關人才引進措施只會是徒勞無功,也徒然浪費資源。
如果國內產業界連國內培養的博士都因「嫌貴」而不願聘用、任憑外流,卻要引進國外較便宜的「人才」,這難道真有助於產業發展?當產業界認為產業發展不需要用到博士級人才,只需較便宜的中階人才時,某種程度也說明了產業界要的只是小小提升,而非大大躍升,這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型態的「小確幸」?
聯合/當勝利不是勝利
2017-06-24 03: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立法院為年金改革最後角力的前夕,帶領公教人員抗爭的公務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參加一場政論節目,為大勢將去作最後的喊話。他說,當初馬政府推動年改,他成立「廢票聯盟」率公教人員抵制,造成二○一四年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公教冷漠又導致二○一六的政黨輪替。但他不勝唏噓地說,今天公教人員的處境卻落得更慘。
這個體悟,未免來得太晚。同樣是年金改革,在馬政府手上推動,或由蔡政府執行,態度和作法當然會有所差別,但被改革者卻無法想到這麼多。李來希在馬政府時代選擇抗爭,導致馬政府猶豫不決,並因此連續大敗;但未竟的改革落到蔡政府手裡,全無顧惜之情,軍公教的抗爭失去著力點,只能眼睜睜被剝皮。李來希有點悔不當初,而其他軍公教又作何感想?
不論「廢票聯盟」是否導致藍軍大敗的主因,更真實的問題是:兩年之後,當勝利不再是勝利,軍公教如何面對自己的選擇?當時軍公教對國民黨迎頭痛擊,俟時過境遷,拳頭卻落在自己身上,他們不懊惱嗎?
話說回來,「當勝利變成慘敗」,並不只是李來希或公教人員要學到的教訓。在台灣政壇,藍綠為了權力或一己之私,往往不顧法理和大局死纏爛打,其結果,往往賺取了個人短暫的勝利快感,卻犧牲掉國家長遠的利益。民進黨團縮短十八趴的終結期,蔡英文堅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惡化,都難脫同一厄運。
聯合/翻轉公廁,要靠公民素質提升
2017-06-24 03: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聯合晚報願景工程「翻轉公廁」專題引起廣大回響,環保署長李應元今天宣示,可溶性衛生紙丟馬桶政策7月1日起全國上路。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蘇健忠/攝影
公廁反映一個國家的公共形象,而台灣在這方面的表現一直讓人汗顏,不少公廁仍然讓人掩鼻,有些更讓人敬而遠之。對此,環保署年初開始推動公廁「衛生紙不丟垃圾桶」而改丟馬桶的政策,但因各縣市擔心此舉造成公廁嚴重阻塞而猶豫不前,原訂本月正式上路的措施必須延後。環保署七月起將赴各地公廁抽查,若公廁衛生紙還是塞滿垃圾桶,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
政府從二○○八年開始執行「推動台灣公廁整潔品質提升計畫」,未來四年還要再投入廿億元改善全國公廁,但始終未見明顯成效。公廁品質不僅攸關公共衛生,更與觀光形象密不可分;但是,要翻轉公廁的髒汙形象,光靠衛生紙丟馬桶的政策還不夠,還必須提升國民的公廁使用文化才行。政府必須拿出推銷前瞻建設計畫的力氣,投注經費、加強宣傳,並號召國人共同參與,才可能產生實效。
目前國內列管的公廁近八萬間,環保署稱這些公廁九成九屬「優等級」,但這樣的「好評」,顯與一般民眾的使用經驗頗有落差。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最近對此做了系列報導,並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對國內公廁的評分僅在及格邊緣,逾八成受訪者仍說會將衛生紙丟垃圾桶,而非投入馬桶,這與政府的政策大相逕庭。
這項民調,除凸顯民眾認為國內公廁的乾淨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更顯示許多國人對「衛生紙丟馬桶」一事仍有疑慮。過去長期以來,政府或公家機關以「衛生紙會阻塞馬桶」為由,要民眾將衛生紙投入垃圾桶;現在要作出反向要求,卻又未能提出具體數據說明,也難怪人民疑慮難消。無論如何,廁所內衛生紙四溢地面,一直是人們對公廁壞印象的主因之一,環保署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確有必要;但更根本之計,還是要從軟硬體雙管齊下,改善公廁的清潔設備和衛生紙的提供,同時民眾也要改善如廁的陋習。
舉例而言,不少台灣民眾使用公廁,因為擔心馬桶座不乾淨,會雙腳踩在馬桶上,這是不顧他人使用權利的作法。有些民眾出國觀光,則會把壞習慣帶到國外,甚至傳出有民眾在國家公園找到隱密處即就地便溺,這都是不可思議的陋習。一名帶團赴歐的台灣導遊即感慨,她總是等所有團員上過廁所再進去,目的是把現場的「殘局」逐一收拾,以免留給外國朋友對台灣的不良印象。如果我們不能在國內把公民意識培養好,出國難免就會鬧笑話,用廁文化就是一個最淺顯的表徵。
要翻轉公廁文化,提升硬體是第一步。以日本為例,十多年前日本人也覺得公廁骯髒跟惡臭,但近年其公廁水準已提升到全球領先的地位,其硬體改善是關鍵因素。對比之下,台灣在這方面投入的經費明顯不足。以台北捷運為例,僅維護一百一十七個車站內的公廁,每年編列五.二億元的預算,光衛生紙每年就要花費二千萬。出了台北市,許多地方政府無力負擔公廁維護費用,更因為衛生紙常被民眾私自帶走,許多公廁乾脆不提供衛生紙,遑論擦手紙。如此惡性循環,公廁品質如何提升?
政院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許多建設動輒上百億元;相形之下,用於改善與維護生活中所需的公廁之經費卻吝於給付。我們建議,政府至少應在前瞻建設計畫中的「城鄉建設」項目中增列預算,配合改善公廁,這才是有助改善人們生活品質與公民意識之作為。
台灣不少地方公廁還停留在五十年代的克難水準,沒水、沒紙、沒衛生。要翻轉這些公廁文化,提升公廁硬體與國人改變使用習慣,兩者缺一不可。公廁硬體建設的提升,配合如廁文化的改進,才能讓國人使用公廁時,不再掩鼻皺眉,才能真正翻轉公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