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不隨俗…鴻海的日本進出
.護蕉價 公民團體介入 遠勝過不作為
.年金改革爭議多/年改 別玷汙「正義」一詞
.講客電台 顏色好鮮明
.年金改革爭議多/月退新制 基層難留才
.以價制量 還敢說鼓勵綠電
.世界大學評比 不符亞洲國情
聯合筆記/蔡總統眼中的金管會
2017-06-24 01:48 聯合報 賴昭穎
永豐餘總裁何壽川被控使用公司資金投資上海1788大樓,何(左)與永豐餘土地開發部經理張金榜(中)、三寶建設董事長妻廖怡慇(右)遭羈押禁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八年九月爆發全球金融海嘯,台灣多家中小型金融機構也出現異常提領,就連規模較大的台新金控也遭到禿鷹狙擊,金融市場壟罩在系統性危機陰影下。
十月初的一個夜晚,在台灣銀行公庫部,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邱正雄,召集財政部、金管會和中央銀行等財經部會首長,討論因應之道,當天深夜宣布調高存款保險上限一倍到三百萬元;時隔不到廿四小時,閣揆劉兆玄宣布擴大為存款全額保障。因為政院這劑猛藥,拆除國內爆發金融危機的引信。
說到底,金融市場的穩定,就是「信心」而已,當民眾失去信心,就會引發非理性行為,尤其在現今這個資訊傳播快速、假新聞充斥的環境,負責管理和維護金融市場的金管會,對於可能燎原的星星之火更須防範,避免事後再動用龐大的資源去善後。
面對永豐金控前董事長何壽川因為不當貸款案,遭法院裁定收押禁見的金融弊案,職司金融「監督與管理」的金管會,應藉此檢討改進金融監理層面,但當務之急除祭出解任前董事長何壽川的行政處分,就是避免永豐金的客戶與員工權益,因大股東的不當作為受損。
何壽川被收押禁見,無人能預期會否引發市場對永豐金產生多大的信心危機,接替何壽川董事長職務的邱正雄緊急召開記者會,強調公司的流動性沒問題,並提出多項改善計畫;金管會也發布新聞稿,除了肯定邱正雄推動改革的決心,也強調永豐金控集團財務及營運正常。
不論是邱正雄的記者會或金管會的新聞稿,目的都是要穩定市場信心,避免可能的失序,卻有綠營政治人物「只看顏色、不問後果」,以未審先判的方式質疑邱正雄的適格性;更令人錯愕的是,蔡英文總統還附和這樣的論點,指責金管會不是發言不當,就是角色自我認知混淆。
金管會組織法第一條規定,行政院為健全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維持金融穩定及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特設金管會。這是法律所賦予金管會的角色,和顏色無關。
二○○六年初在時任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力促下,行政院決定二次金改政策踩煞車,宣告金融整併杜絕政治不當干預、回歸市場機制;如今的蔡總統以斥責金管會的方式在個案表態,想要樹立什麼樣的金融監理標準,外界都在看。
入境不隨俗…鴻海的日本進出
2017-06-24 01:57 聯合報 陳東海/旅日學者(日本大阪)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土城鴻海總部股東會,董事長郭台銘明言「鴻海投資夏普後,他感受到日本人對公司忠誠、對技術執著、對本業敬業。從投資夏普的例子來看,儘管高層有策略經營的問題,不過工程師非常優秀,工匠精神值得學習。」
反過來,大概可這麼說,那就是在郭董的經驗或認知上,台灣人(或其他非日本人)對公司沒日本人那麼忠誠,對技術沒日本人那麼執著,對本業也沒日本人那麼敬業。
諸如夏普、東芝之類日本大企業,脫離創業期後,公司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大多趨於分離。公司就是「公」司,不再是「私」司。創業者及創業者家族對公司的影響力迅速弱化,公司的經營幾乎都由內升的技術人員(職人=職業人)或經理人員們主導,透過與大銀行之間協調型的投資判斷,並且仰賴官僚系統的行政指導擴大公司的市場和社會影響力。
同時,也因為大銀行和官僚系統強大的智庫功能及公益性格,使得日本大企業除了追求市場利益之外,非得注重社會公益不可。雖然此一特徵在泡沫經濟瓦解、金融機構重整及官僚醜聞頻傳的九○年代後,日趨弱化。但是,大銀行及官僚系統的情報收集和大數據分析能力,依然強悍。
因此,關於進行中的「東芝記憶體」投標案,郭董數度點名日本經產省商務情報政策局長安藤久佳阻擾鴻海標案,在日本企業經營史上,極為少見。難怪筆者熟識的日本經濟學者馬上就說:「第一次看到在日本企業的關係者,直接點名罵特定日本事務官員,真有意思」;「看來鴻海雖然到了日本,但完全不準備要在地化,還是繼續用他自己的那一套。」
沒錯,郭董就是郭董,台灣企業就是台灣企業。例如,股東會後郭董被問到夏普經營問題,就說:「夏普名字沒改,生產人員大部分沒變,主管透過競爭接任,不講年資、不講關係,只講對公司貢獻」;「夏普規劃開放員工認股,希望改變制度,讓夏普員工跟鴻海員工一樣有股票,要讓夏普重返東證一部,讓夏普成為範例」;「持續改變夏普制度,讓員工分紅入股,賺錢比照鴻海,卅%給員工分紅,希望夏普成為標竿」。
只是,郭董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日本人在企業工作不只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分紅。否則,夏普在事實破產的情形下被鴻海併購,依然能夠持續維持研究發展與技術革新,同時就如郭董所言,「生產人員大部分沒變」,就很難說明。
在階級社會日本,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太多,所以有錢並不絕對。而且由於封建制瓦解得很晚,所以注重傳統價值,一般來說暴發戶不被推崇。例如,被郭董點名的公務員安藤久佳,不用調查,他的社會信賴度或社會「地位」一定比他的長官經產大臣或安倍晉三首相還高。為什麼,有機會的話,以後再說。
護蕉價 公民團體介入 遠勝過不作為
2017-06-24 03:20 聯合報 雷立芬/台大農經系教授(台北市)
農政單位預言「加持」,蕉農焦慮香蕉價格會一路探底。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產品價格隨著天候變化,似乎是天經地義,不但如月之盈虧,周而復始,還在不同品項間輪替。
年初高麗菜價直直落、香蕉價格居高不下;梅雨季一到,高麗菜價應聲而漲,香蕉價格除了農政單位預言「加持」外,還遇雨則發加速成熟,下滑速度更是驚人。
果菜價格一高,消費者抱怨連連時,政府就緊急釋出冷凍蔬菜,或者開放進口。果菜價低迷到農民血本無歸時,政府便花錢耕鋤或官員排排坐吃香蕉。
農產價格波動,總結原因不外乎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再加上運銷體系不健全。供過於求可能肇因於天氣,也可能農民搶種;供不應求,除了天候因素外,也可能人為囤積所致。
運銷體系不健全則導致價格傳遞過程被扭曲,譬如產地價格下跌時,消費地價格未能即時反應;產地因供不應求造成價格上漲時,零售價格調升幅度往往高於產地甚多。這種情況,不但消費者喊吃不消,農民也說沒有賺到錢,錢到哪裡去,只好說有菜蟲。
天候問題即使倚賴環控溫室、植物工廠,仍無法完全消除生產量之不確定性。因此,運銷體系,除了具有貨暢其流的功能,更應有調整供應量與需求量的能力。譬如國內生產供不應求時,緊急進口增加供給;供過於求時,創造消費以增加需求。
道理很簡單,執行時機與執行者才是關鍵。傳統運銷體系,包括販運商、批發商、零售商、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等。消費地批發市場(如台北農產公司經營的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聚集各地農產品,再經由拍賣或議價方式,快速將貨物分散到零售市場,完成貨暢其流的功能,且每日批發價格成為產地出貨的參考數據。
不過,批發市場是否有能力增加供應量或創造需求量,則令人存疑;因為批發市場必須先具備倉儲設施,才有能力調控批發數量;惟批發市場經營者不容易籌措到投資倉儲設備及儲存農產品所需要投入之資金。
另一方面,販運商自產地集貨,再運送到批發市場轉手。生產規模小的農民,往往倚賴販運商銷售農產品。只要傳出生產過剩消息,再加上銷售管道被鎖住,產地價格必然開始下滑。
年初高麗菜慘跌時,曾有公民團體向農民採購後,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扮演販運商的角色,增加農民銷售通路,成為傳統運銷體系外的新機制。然而,這種作法可能違反「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的規定:農產品第一次批發交易,應在交易當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之;其次,消費者可能質疑價差是否合理。但是,該種作法遠勝於無作為或不積極作為。
為了避免香蕉價格快速崩盤,實有必要再透過公民團體集結社會大眾的力量,讓蕉農的辛苦有回收,何況,農業取之大地,已經生產的農產品沒有被消費而被銷毀,何止浪費!
年金改革爭議多/年改 別玷汙「正義」一詞
2017-06-24 03:29 聯合報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漫畫 季青
立法院院會23日下午繼續處理「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完成攸關退休公務員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額條文二讀。院會表決通過民進黨立委尤美女的修正動議,將「樓地板門檻」設定為32160元,國民黨主張36155元則遭否決,國民黨委員舉牌呼口號。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曾吉松/攝影
「正義」若沒有包容,就是鬥爭,「正義」若沒有監督制衡,與專制獨裁無異。古今領導人物無不以正義來美化自己,遂行貫徹意志,以達其政治目的。故喟嘆:正義、正義多少罪行,假汝之名而行?
荀子云「正義而為,謂之行。」小英主持正義,理應受到全民支持,何以民調會斷崖式崩跌,現僅剩廿一趴?癥結在於「正義」一詞,被小英以自己的政治利益任意詮釋,內涵已成為小英御用。
殊不知正義與非正義性質,多數情況下只是相對的,輿論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正因為對「正義」的濫用,才造成「上之所是,下之所非;上之所非,下之所是。」的社會現象,一例一休形成勞、資、官三輸的局面,是其明例。
「正義」的基本是在衛護團體的「權利與法律」秩序,這種秩序從未完全臻於理想的境地,因此如何使社會內部實施動態平衡,是穩定社會和諧的基本。
台灣社會少子化及高齡化已成新常態,年金改革有其必要性。社會對年金改革應該像有機體一般,永續發展,執政者的努力和鼓勵被改革者的情願付出,齊心協力共赴事功。
然而蔡政府不按理施政,首先就以「年金不公不義/世代別不公/職業別不公」做為改革正義立基,繼之以「繳得少少,領得飽飽」鋪陳,最後採段宜康報復性立法,快速清理年改戰埸,使軍公教在國會暴力多數下有法依不得,含恨形成一股離心力,如何奢求社會動態平衡,以達社會和諧?
法國總統馬克宏也主張改革退休制度,卻宣示「不溯及既往」,因為這代表國家的承諾,同時也是對法律制度的尊重,無形中造成一種向心力。
法律是民主社會最後一道防線,政府這隻權力怪獸,無人可制衡,軍公教依法應有的權利,被砍得見骨見血,似乎無力可回天,但請小英勿玷汙「正義」一詞。
陳欽興/退休國中校長(新北市)
民進黨執政以來沒看到政績亮點,蔡英文總統的滿意度又跌至只有廿二趴,如今可以挽回政績的,是年金改革儘快完成立法展現執政能力。
立法院臨時會前日通過,公務員退休金樓地板門檻為三二一六○元。在民進黨立委眼裡,這個數目已足足可以養活自己了,但諸立委有沒有想過,一個健康的老人,用這個退休金,當然可以過清淡生活。
多數立委們正當壯年,衝撞有力,鮮少上醫院,當然體會不了六、七十歲退休老人是怎麼活的?不要以為生病有健保就足矣。可知道有多少是健保沒有給付的嗎?一瓶保養筋骨的健康食品,動輒二、三千元;一顆鑲牙要花掉一個月退休金。因此,退休老人往往成為子女的負擔,悲呀!
講客電台 顏色好鮮明
2017-06-24 03:39 聯合報 張添松/志工(台北市)
客委會自接收中廣頻率所成立的「講客廣播電台」開播。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林麒瑋/攝影
政府出資的講客廣播電台開播了,身為客家人,特別打開收音機收聽。第一個現場帶狀節目是由名嘴主持,除了邀請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談民進黨為客家鄉親成立電台之不易,也批評國民黨過去長期打壓客家話;也談年金改革,其論述口吻與名嘴平時他在電視政論節目的立場差不多。
客委會口口聲聲說,講客電台是屬於所有客家鄉親的,但播出的第一個節目卻由特定政治立場的人主持,如何讓人相信不是為特定政黨服務呢?難道黨政軍退出媒體只是口號?會說客家話的人已越來越少,難道今後還要分統獨分藍綠嗎?
年金改革爭議多/月退新制 基層難留才
2017-06-24 03:37 聯合報 葉昱呈/公(屏東市)
立法院通過未來公務員的月退休金將以「最後在職十五年平均薪額」作為採計標準,筆者認為有待商榷。
中央與地方機關之職等編制有差異,以中央為例,一名承辦技正或專員,即編列八至九職等,且因編制員額多,升遷機會大,年輕時即能占缺,如計算最後在職十五年平均薪額,權益不受影響;反觀地方,科(課)長僅編列八職等,且因編制員額少,升遷不易,能占到主管缺時,多近退休年齡,如計算最後十五年平均薪額,權益將大受影響。
上述條文完成立法,將造成地方公務員往中央機關大量流動,讓基層單位無法留住優秀人才。
以價制量 還敢說鼓勵綠電
2017-06-24 03:36 聯合報 鄧鴻源/大學教授(新北市)
小英總統選前說,如果當選總統,將要逐步廢除核能,以綠能取代,但政府雖一再鼓勵民間公司多發展綠能產品,實際作為卻似乎「自打嘴巴」。
日前出席某科技公司股東會,經理人抱怨說,最近一年公司營運不甚理想,問題主要出在業務推廣受到「政策限制」。
該公司響應小英政策,研發中小型垂直式風力發電機,並著手量產推廣「種電」,卻發現政府規定,種電申請台電躉購,台電以地號為依據,不論土地面積大小,一個地號只能有一個申請人,而政府核定的躉購電價,目前一○六年度是陸域風力發電裝置容量一千瓦以上不及廿千瓦為一度電八.九七一六元,廿千瓦以上依設備不同分別為一度電二.八七七六元或二.八三九五元,相差達三倍之多。
以該公司推廣的容量九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來說,一公頃土地至少可建置廿組容量達一八○千瓦以上,但限於一個地號只能有一個申請人及依建置容量大小,而有相差三倍電價的懸殊誘因,導致業主基於投資報酬率的考量,都選擇小規模投資、小量發電,無形中限縮了風電的推展。
政府高唱以綠能取代核能,卻「以價制量」,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德國政府早就在大力發展綠能,卻沒有聽說他們對民間業者給予限制,不論民間業者發多少電,都以同樣的高價蒐購,這樣才有鼓勵作用,否則只是空口說白話罷了。
筆者認為,應該取消上述不合理的限制,台灣才可望繼德國之後,成為有效推廣綠能的國家。
世界大學評比 不符亞洲國情
2017-06-24 02:03 聯合報 翁御棋/日本永續文明研究所所長(日本京都)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這個月剛公布的二○一八世界大學排行榜,台大的學術聲譽拿下九十五.六分,比亞洲這次排行第一的南洋理工學院九十三.九分還好。圖為台大校園。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許正宏/攝影
每回世界大學排行榜公布後,總會引起輿論許多的檢討之聲。但若關心的人看到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這個月剛公布的二○一八世界大學排行榜,仔細檢視各評比項目,可以發現台大的學術聲譽是拿九十五.六分,比亞洲這次排行第一的南洋理工學院九十三.九分還好。
哪些項目弱呢?目前可直接查詢的項目裡,師生比只拿卅三.三分,遠輸給南洋理工大學九十三.六分。
再看清華大學,國際師資比甚至只有廿四.九分。
師生比和國際師資比,一直都是國內與亞洲大學(除新加坡、香港)在這些以歐美為主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名次無法上升的主因。這些劣勢也是亞洲大部分大學編制的結構性問題。
假設把台清交成合併,保留全部老師,然後學生招生數減少為三分之一,再招收高比例的外籍生,新進師資一律聘用外國籍甚至外籍女性學者,這樣的超級怪獸大學,應該可以在數年內拿到世界大學排行前十名的位置。
但這有什麼意義呢?讓一群英聽不佳的學生全英文修課,真的會吸收得比較多嗎?國外學者真的能理解我國的風俗民情,做出重大貢獻的研究嗎?
與其追逐不符合亞洲國情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不如檢討國內需要怎樣的大學,該發展怎樣的特色和實力才是。
為了排名而讀書做研究,反而失去了原本教育的意義。古有名言,「在人者未來,在己者已失」,高等教育辦學亦是如此。不過當然,這需要整個世界學術界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