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經濟/Fed緊縮措施 勢在必行

.聯合報社論..新瓶老酒:兩岸互動新模式
.聯合報黑白集.「公親」不是這樣當的
.經濟日報社論.Fed緊縮措施 勢在必行








經濟/Fed緊縮措施 勢在必行


2017-01-16 02:4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預測今年將升息3碼,國際金融市場迄今仍是半信半疑,因為去年也曾有過「雷聲大、雨點小」的先例,預測升息4碼卻只升1碼。然而時移勢易,目前加速升息的條件與時機已益發成熟,甚至可能開始規劃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真正的緊縮行動在下半年便可能醞釀登場。
去年Fed延緩升息步調的原因不少,尤其是國外因素。例如年初時因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人民幣再貶,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崩跌;6月時英國決定「脫歐」,引發金融動盪;9月因美國大選在即,Fed三度按兵不動,一直拖到12月才二度升息。
有了去年經驗,市場對Fed今年能否當真升息3碼仍抱持「五五波」看法,何況目前依然有人民幣貶值壓力、5月有法國大選、9月有德國大選、11月中共又要召開十九大,各種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及潛在衝擊並不亞於2016年,因此市場會懷疑並非沒有道理。
然而與去年相比,情勢已有明顯變化。第一,去年國際市場仍擔心歐洲與中國都將陷入通縮深淵,人人的口頭禪都是「持續停滯」。然而一年來市場雖動盪不斷,全球經濟表現卻相當強韌,美國從上半年的低成長翻升,中國前三季成長率都維持6.7%,新興市場因商品價格回升開始復甦,連歐元區的成長也加速。
第二,美國就業持續增加,終於帶動薪資水準明顯上升2016年平均時薪年增2.9%,是2009年經濟開始復甦以來的最高水準經濟學者預測2017年增幅將進一步提高到3.5%,因為勞動市場將更吃緊,企業須支付更高工資來增僱員工。經濟復甦的好處終於從企業界、住宅擁有者、股市投資人,逐步「涓滴」到薪資階層。低收入者的消費傾向偏高,薪資提高後對總需求的影響也較大,而且薪資上升也使企業的成本升高,使美國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都面臨加速上升的重大轉捩點。目前通膨率為1.7%,預料短期內便可達到2%的目標
第三,一年前Fed預測利率與市場預期利率之間差距極大,顯示投資人信心脆弱,於是Fed升息引發金融市場崩跌。現在Fed雖再度趨向「鷹派」,但市場卻不大擔心,11月初川普勝選帶動的股市大漲,並未因12月Fed升息而重挫。市場反應迥異的原因在於去年Fed緊縮時國外需求及國內供給疲軟,但今年國內需求好轉,且預期未來經濟成長還會更強。
第四,Fed本身的升息態度也更為堅強舊金山地區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表示,美國目前已經達成充分就業、工資上升,勞動市場已是「多星連線」,根本不需要再實施短期性的擴張財政措施。波士頓區聯準銀行總裁羅森格倫也表示,Fed不需等到擴張性財政政策「確定」後才升息。換言之,Fed為避免貨幣政策落後於通膨勢頭(behind the curve),很可能在3月就先開始升息。
其實還有比升息更重要的,就是Fed已經開始認真考量「QE退場」的計畫。由於均衡的利率水準(即貨幣的價格)是由貨幣供需來決定,因此落實升息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緊縮貨幣供給量;但如果QE不退場,則貨幣供給不減,光靠升息並不能抑制潛在的通膨壓力。Fed主席葉倫12月升息時已重申,一旦升息之路平順,Fed將開始縮小資產規模;羅森格倫最近也指出,既然Fed預測的升息速度將比去年快,就應該討論是否要縮小Fed的資產規模,亦即為「QE退場」預做準備。
綜合研判,Fed今年的升息行動已不會再像去年一般光說不練。通膨率正式超過2%,加速升息便是順理成章;而如果川普擴張財政措施的規模夠大,QE退場也可能搬上檯面。由於葉倫很可能無法再續任四年,因此趕在2018年初卸任之前先決定到期證券的本息不再投入市場,也算是她在「退場」任務上沒有繳出白卷。

聯合/「公親」不是這樣當的


2017-01-16 02: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談一例一休起爭議。 圖/總統府提供


蔡總統旅途中和媒體記者談到一例一休風波,哀怨地說,政府幫勞工解決問題,反而「公親變事主」。她還勉勵記者要「自立自強」,這更顯示,這位公親昧於現實。
「公親」是指居間協調兩造爭議的仲裁者,把政府角色比喻成「公親」,其實並不恰當。但無論如何,這次政府在一例一休風波中之所以變成「事主」,原因就在它心存偏見,只聽片面之詞,這就失去了「公親」的公信與平衡,因而成為外界指責對象。
綠委黃偉哲的一段自言自語,可看出癥結所在。黃偉哲說,修法前民意要求的是「休假」,通過後卻抱怨「變相減薪」。他不明白的是,修法前執政黨聽到的「民意」,其實是「一造之詞」;政府並沒有打開耳朵傾聽更多元的意見,才會造成公親失衡誤判。
對於某些記者大呼他們需要「一例一休」,蔡總統要他們「自立自強」,這也是狀況外的對答。事實上,多數媒體早已依法實施「周休二日」,優於「一例一休」待遇。問題在,政府昧於現實,一味以「底層苦勞」的思維來修法,才會弄到全民遭殃。
「公親」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在傳統社會,必須是地方上素有德望、行事公正之人,才可能被請來做公親。政府手握偌大的權力和資源,如果心存偏頗,或執意討好一方,只會招來民怨。
除了一例一休,接下來的年金改革,以及爭議中的同婚入法,政府要扮「公親」都得再想想。

聯合/新瓶老酒:兩岸互動新模式


2017-01-16 02: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迎接農曆金雞年,要努力化危機為轉機,因此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將研議落實「兩岸互動新模式」。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京智庫放話,可在九二共識之外研議「兩岸新共識」;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記者會說,將研議落實蔡總統所說的「兩岸互動新模式」。
這兩件事應當是一回事,都是在探討如何建立新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
張小月在記者會上,提了十一次的「求同存異」,可見是想從「求同存異」尋找出口。
過去,當馬政府說「一中各表」的時候,北京說的就是「求同存異」。所以,「求同存異」與「一中各表」,當年幾乎在兩岸之間就是同位語
例如,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說:「儘管雙方對一個中國的認知有所不同,但可以求同存異,求同存異正是九二共識的精髓。」又如,當時的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說:「求一個中國之同,存一個中國政治涵義之異」。
張小月在記者會上還有一個細節,她不再說「一九九二年會談」,而改口稱「九二年會談」,省掉了「一九」兩個字。所以,張小月關於兩岸互動新模式的架構,可能是要以「九二會談/求同存異」,取代「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因為,「求同存異」本來就是北京的語言
我們不知北京將如何理解張小月的話語,及是否會打開這個出口。但此一架構,似有若干可待斟酌之處:
一、蔡英文早就想從「求同存異」打開出口,她在去年一月即表示:「在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我理解並尊重這個事實。」其實,若把這段話裡的裝飾性、煙幕性贅語全部刪去,可見蔡英文在實際上已經接受了「九二認知/求同存異」,但蔡英文的此一說法迄今並未打通出口。
二、北京首席涉台智囊周志懷在談到「兩岸新共識」時特別強調,九二共識四字有可替代性,但「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國家的內涵」,卻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此即「兩岸一中」或「兩岸一國」。準此以論,在張小月「九二會談/求同存異」的架構中,似乎仍然缺少「一中原則」,因此可能不符北京的規格。所以,每當蔡政府說「求同存異」之時,北京都要逼問「求什麼同,說出來啊」。
三、蔡政府的困難是因獨派牽制而不敢接受「一中原則」,北京的堅持則在「兩岸一中」。在馬政府時期,主張「憲法一中」,而用「一中各表」來處理「一中原則」;因此,北京在「一中原則」下,表達了「求同存異」。但蔡政府連「憲法一中」都說不出口,如何「求同存異」?何況,蔡政府若放棄「一中各表」,又如何說得清楚什麼叫做「求同存異」?
四、張小月欲以「九二會談/求同存異」來取代「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求同存異」其實是「一中各表」的退縮,因為,一中各表是要挑明標示出差異,主張「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求同存異則可能隱諱迴避了差異,也可能把差異打包存到儲藏室裡。
五、綜上所論,蔡政府其實已知,除「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外,無路可走,卻因獨派牽制而欲以「九二會談/求同存異」為出口。但是,一方面,北京是否接受這個未見「一中原則」核心意涵的「互動新模式」,尚是未知數;另一方面,倘若北京接受了此議,但蔡政府卻已從「一中各表」退回到「求同存異」,未來的路將如何走得下去?
九二共識的名稱有替代性,一中各表的表述也可以有替代性;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國家憲法戰略卻看不到替代性。蔡政府可以找一個新瓶,卻仍不得不裝進這些老酒。
如果蔡政府不接受「憲法一中」,那就不必再談什麼「兩岸互動新模式」。但若蔡政府仍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其實也大可不必在「求同存異」和「一中各表」之間徒生是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