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經濟/美國大選反射的未來世界

.聯合報社論..以新加坡為例看我開放電業之扭曲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的人事布局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大選反射的未來世界







經濟/美國大選反射的未來世界


2016-10-24 02:3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圖/美聯社

距離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僅剩兩個多星期,多數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在民意支持度和選舉人票上,皆明顯領先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但因為美國選民對柯川的不喜歡度皆很高,投票意願成為影響選舉的變數,不到最後結果出爐,誰都不敢斷言不會出現意外。惟無論最後誰能勝出,這次大選過程反射出美國民心的思變,即使代表傳統主流價值的柯林頓順利當選,也無法忽視這股快速孳長、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新民意。
狂人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贏得共和黨總統初選,在兩黨對壘過程中,全國民調一度超越柯林頓,聲勢日益看好,若非近來被媒體揭露連串的性醜聞,川普很有可能會在大選中勝出。川普言行離譜卻大受基層選民歡迎,他在共和黨初選出線,已徹底改變美國政治格局,也迫使柯林頓必須大幅調整政策路線;一旦選舉結果出爐,即使川普落選,美國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最近一份針對美國年輕人對今年總統大選的民調顯示,有分別高達53%及34%的受訪者表示,寧願見到大隕石毀滅地球,也不願見到川普及柯林頓入主白宮。由此可見川普雖大勢不妙,但柯林頓也不是美國人心目中的未來式,毋怪乎有評論指出: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總統大選。
川普因人格特質被很多原本支持他的選民所拋棄,但拋開此一因素,「川普現象」所代表正是美國傳統政治及價值觀的崩解,也牽動未來整個世界的變化。美國作為世界龍頭,長期來建構以美元為中心的貿易和金融體系,並成為自由貿易的倡導者及規則制定者;另一方面,美國也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維護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並以強大政經及軍事力量作後盾,捍衛美國政府心目中的世界秩序。美國總統無論是出自民主黨或共和黨,都離不開這樣的價值觀和老大哥的行為模式,但是,這種日益僵化的政策,在美國國內和全世界都遭遇日增的挑戰。
川普的龐大支持群眾,主要來自長期受到自由貿易衝擊的白人工人階級,以及對移民及恐怖攻擊日感不安的基層民眾及中產階級家庭。他們反對以全球化為目標的自由貿易協定,反對美國因扮演世界警察而須承擔龐大的國防支出及恐攻威脅;這和近年歐洲正快速孳長的反全球化、孤立主義與民粹政治發展,如出一轍。和美國價值觀相近、關係至為密切的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和美國「川普現象」相互輝映,也預示美國在未來世界扮演的角色,正醞釀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在短期,可以預料,無論是柯林頓或川普當選總統,美國經濟政策都將更為左傾,更加重視基層勞工權益,貿易保護主義將抬頭,移民政策將趨於緊縮。柯林頓雖和華爾街關係密切,但若當選總統,為縮小貧富差距,勢必對富人及金融機構加稅;被視為對炒作資產有利的低息政策,也勢必轉向,聯準會因擔憂影響選情而一再延宕加息步伐,選後啟動加息循環已無懸念。未來美國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更為謹慎,受到川普影響,柯林頓已公開表示不支持現在的TPP,且認為可談判得更好,因此,在國會不願意選後違逆民意為歐巴馬政府背書下,美國重啟TPP談判是最可能發展,這也將影響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進展。
另值重視的是,柯林頓若當選,美國將維繫「重返亞洲」政策,以及在中東、阿富汗等區域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從最近美菲關係生變,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倒向中國,以及多數華人包括大陸人民出乎意料地支持川普,反映美國過度介入外國事務所激起的反彈及反感。從長遠來看,未來世界將不再是美國單極領導,多邊主義或沒龍頭老大的世界,才是世界的另一個新常態。

聯合/蔡英文的人事布局


2016-10-24 02:32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總統府秘書長林碧炤(右)昨請辭獲准。 本報資料照片

台獨大老吳澧培再度對林揆開砲:多給了林全五十天,他民調上升了嗎?
的確,民調一旦下降,蜜月期過了,就很難再回得來。問題是,林全有蔡英文全力相挺,吳澧培這點砲火,他還承受得起。不像總統府秘書長林碧炤,上任後既未惹爭議,也沒遭砲擊,但說時遲那時快,蔡英文就批准了他的辭呈,悄然離去。
林碧炤辭職,至今仍是個謎。論色彩,他不在「老藍男」之列;論血緣,他並未流著「綠色血液」;論意識形態,他在可藍可綠模稜兩可之間。事實上,林碧炤當上總統府秘書長,完全是因為蔡英文個人對他的信賴而延攬入府。如今,他在未受輿論批評的情況下驟然請辭,如果不是蔡英文看錯了人,就是她的中間路線走不通了。
林碧炤的神祕去職,既和其公開之職務表現無關,恐與黨內暗流有關。根據蔡英文身邊人物的說法,林碧炤黨政歷練不足,無法幫總統排難解紛,也無法協調政務。易言之,林碧炤身為總統秘書長,卻擠不進總統身邊,又幫不上太多忙,當然被其他黨政親信嫌棄,終致也被總統拋棄。且看「決策協調會報」連副秘書長及發言人都上桌了,唯獨秘書長被排除,林碧炤還做得下去嗎?
有人認為,吳澧培對林全開砲,目的是在為其姪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開路。也有傳聞說,林碧炤去職,是為了讓吳釗燮更近身輔佐蔡英文。無論哪一條路,蔡英文的人事布局都將再度接受檢驗。

聯合/以新加坡為例看我開放電業之扭曲


2016-10-24 02:3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決定採「兩階段」修法方式開放電業,第一階段先開放綠能發電。圖為太陽能發電系統。 本報系資料庫

行政院決定採「兩階段」修法方式開放電業,第一階段先開放綠能發電,並分割台電的發電及輸配電業務為兩家公司,第二階段再開放售電業。閣揆林全說明此一政策時,嚴詞批評台電目前是「球員兼裁判」,不可能發展綠能。言下,難掩其對台電公司之敵視,也反映政府心態之扭曲。
在蔡英文的「非核家園」承諾下,新政府早就想要一舉分拆台電,開放電業自由化;行政院七月提出的《電業法》修法草案,即是如此盤算。然而,此舉引來不少質疑,認為這將招致「圖利財團」及「電力大漲」的後果。及至上周,蔡總統因而拍板改採「兩階段」推動,除為化解外界疑慮,更重要的原因,是發現自由化之路並非一路暢通,這從上周國內備載容量幾度告急,政府呼籲民眾減少用電,即已一目了然。
我們認為,電業自由化應該要做,而且早就該做;但是,目標和手段都要有詳盡的規劃,並設定清楚的步驟,不能以為「拆解台電」就等於「電業自由化」。從這個標準檢視,蔡政府目前對於開放電業,卻是有目標、沒戰略,有立場、沒規劃的,且後果堪虞。其中,民進黨因「反核」而視台電為大敵,為推動自由化而視台電的資產如無物,都是極偏差的心態,到了荒謬的地步。
檢視一下新加坡的電業自由化歷程,即可看出蔡政府目前對待台電的態度,問題出在哪裡。新加坡和台灣一樣,都是缺乏自產能源的國家,該國從一九九五年就開始從事電力自由化的準備工作,起步比我國足足早了廿年。其作法是,先註冊成立「新加坡電力公司」,由新加坡政府的淡馬錫控股全資擁有,將電力事業變成商業公司,解決政府公務員及電廠員工的身分曖昧,再將其分拆成發電、供電、售電三大部門,其下分設五家子公司。
二○○一年,新加坡政府將其中的聖諾哥、西拉雅兩家發電公司的所有權轉移到淡馬錫手中,實現所有權的分離,也為政府撤資預作準備。此舉,讓發電和輸配電兩個市場分開,並開放利用更乾淨的天然氣為燃料的新電廠加入,使發電市場更具競爭性及進步性。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一套「新加坡電力池」的制度,專門負責發電業者加入電網的報價和交易,同時根據電力批發市場的標單調度發電機組,以確保供電符合需求。
新加坡最初的電力自由化目標,就是將國家擁有的發電事業全部出售民營,這到了二○○八年得以實現。當年三月,淡馬錫以四十二億坡幣將大士能源公司出售給中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商「華能集團」;同年九月,將聖諾哥能源以卅六億坡幣賣給日本的丸紅商社主導控股的Lion Power Holdings;到了十二月,又將西拉雅能源以卅八億坡幣賣給馬來西亞的楊忠禮集團。亦即,十幾年的漫長部署,新加坡政府的電業自由化目標,不僅是要擁有多元、競爭的電力,且要確保市民及產業的用電無缺,同時讓原屬公共事業的龐大電力資產轉化為國家的寶貴收入。
從新加坡的例子看台灣的電業,我們的自由化起步晚了廿年,而從蔡政府對台電的不友善態度中,人們看不到主事官員有謹慎的規劃或清晰的目標,或對台電長年布建電廠和電網的努力有任何珍惜,卻是充滿不屑。再看,政府口口聲聲發展綠能,卻無法拿出具體政策落實;也無提升發電效能之心,反而動輒以環保之名下令關閉機組。在如此粗疏的決策下,還誇下海口「不會漲電價」,欺騙百姓。事實上,從最近的供電距離跳電紅線僅一步之遙看,蔡政府恐怕連保持穩定供電的承諾都保不住。而且,以民進黨政府動輒政治干預的民粹手法,恐怕不會有國際發電集團膽敢進入台灣,也難怪民間擔心政府會賤賣台電給財團。
別的不說,新加坡電力池是每半小時報價一次,我們做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