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經濟/國家競爭力評比凸顯投資環境惡化

.聯合報社論..新政府權與錢的試煉才要開始
.聯合報黑白集.看蔡英文如何對弈
.經濟日報社論.國家競爭力評比凸顯投資環境惡化







經濟/國家競爭力評比凸顯投資環境惡化


2016-10-04 03:2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16年全球144個接受評比國家的競爭力排名。今年台灣是第14名,比去年上升一名,低於新加坡和香港,仍然高於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所以整體看起來台灣的國家競爭力還算不錯。但是,如果仔細看其中細項指標,就可以發現其實有一些指標的分數是大幅滑落的,我們建議政府部門應該針對表現較差的指標立即進行檢討並提出改進之道。
大致來說,WEF在建立指標時,把指標分兩大類,一是由每個國家固定的經濟統計表現來決定,可稱之為硬指標,包括經濟成長率、投資成長率、出口成長率等,這些指標每年的變化不會太大,影響國家競爭力有限。
另外的指標,則是由WEF直接去詢問在被調查國家投資的外商,由外商給予主觀評分,包括政府的貪腐情況、政府遵守法律及協助外商投資的情況等。由於這是主觀評分,因此只要政府有一些地方令外商不滿意,則可能把這些指標的分數打的很低,而導致國家的競爭力評比急速掉落;反之,如果被調查國家的政府能儘量配合外商的需求,提供外資投資上的便利,就可以得到較好的評鑑結果。其實WEF會如此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供國際大廠進行海外投資時的重要參考,因此當然很在意當地政府對於外商要求的反應。我國一方面為了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排名,一方面的確希望改善投資環境,因此在國發會設立專責單位,針對美僑商會、歐僑商會及日僑商會等,每年固定進行溝通會議,希望儘量滿足這些外僑的需求。
在今年評比的幾個分數大幅滑落的項目中,包括:第一,在政府法規鼓勵外人投資的排名,從去年的50名大幅滑落到今年的第87名,整整掉了37名。此一項目對於吸引外人來台投資,非常具有參考作用,因此特別值得重視。外人來台投資的相關法規很多,國發會應該立即與外商協會進行溝通,看看他們的需要,作為我們檢討的參考。比方說,為因應台灣技術人才的不足,在馬政府時代就特別修改港澳華僑及學生留台的相關規定,包括原來只看薪資的做法,放寬改成評點制度,讓多數想留台的港澳及僑生的大學畢業生很容易就可以留在台灣。
同樣的,馬政府也曾經試圖要把外國技術人才留台的相關法規,從原本只看薪資的做法,修改成評點制度,以放寬他們留台的可能性。但是,在今年年初勞委會召開的一場會議中,把此一規定無限期延期,讓外籍技術人員來台仍然是困難重重。目前新政府正大力推動「亞洲.矽谷」政策,吸引國外投資及企業人才來台灣也應該是重要的一環,所以建議新政府加速放寬外籍白領來台的相關規定。
其次,組織犯罪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的排名,由去年的32名下滑到今年的49名,下降幅度也很大。這可能與台灣大量輸出國際詐騙集團有關,因為詐騙集團的組織犯罪近年來猖獗程度,確實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建議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面對處理。
第三,電力供應的穩定性由去年28名下滑到今年的35名,也下降了七名,這可能與新政府的能源政策有相當的關聯。新政府上任後,就一直強調2025的廢核目標;不但如此,甚至於連原先核一廠二號機歲修完成之後,行政院宣布要重新啟用,沒想到綠營中有人堅持不得啟用,結果二號機就停擺到現在。事實上,工商界也一直建言現在台灣的投資環境是五缺,包括「缺電、缺水、缺工、缺地與缺人才」,其中缺電就是最重要的一項。現在外商有同樣的擔心,政府部門也應該設法把這項政策說清楚,以減少國內外投資者的疑慮。

聯合/看蔡英文如何對弈


2016-10-04 03:26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書《習近平/大棋局》,由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台灣新社會智庫」領銜策劃,九位傾綠青壯學者執筆,引起注意。
綠營過去的政治論述,大多以「內視」為主,甚至只見二二八及台灣悲情;此書卻是「外視」取向,更可能是首部針對中國大陸政情的學術性著作,可謂別開生面。
尤其,當綠營檯面人物仍充斥「太陽花思維/太陽花語言」之際,此書在「學術性思維/學術性語言」的嘗試,令人耳目一新。
試看該書的若干結論:一、台灣的戰略價值在無論選擇偏向美、中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另一方的戰略失分。二、如果習近平軍事改革成功……中國軍力又具備了即使在美國可能干預之下仍足以迅速擊敗台灣的能力,台海和平必難確保,台灣真正的危機就將來臨。三、(論及十九大)對於中共而言,對台政策不單單是兩岸問題,亦是內部權力鞏固以及權力移轉過程中可運用的手段之一。
此書論及中共政權的若干內外困境,卻亦正視中國崛起的事實。最令人注意者,是據稱為現任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借名所寫的一段預言:「二○一六年國慶,可能是(兩岸)另一種互動模式的轉折點。當天蔡英文總統將發布上任以來第二份重要文告,文告內容也可能會涉及兩岸關係即將要重新啟動的訊息。」
這正是看完《習近平/大棋局》後,讀者希望看到的續篇:宣示「力抗中國」的蔡英文,將如何與習近平對弈?

聯合/新政府權與錢的試煉才要開始


2016-10-04 03:2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天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13人圍著大圓桌開會。參加者(從蔡總統順時鐘左起)為行政院長林全、副院長林錫耀、政院秘書長陳美伶,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姚人多、發言人黃重諺,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智庫執行長邱義仁,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秉叡、總召柯建 總統府/提供


為挽救日益下墜的聲望,蔡英文總統決定每周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由府、院、黨團、地方執政首長共同協商重要政務;昨天的首次會議,決定優先處理「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案。對民進黨而言,這除了是黨政權力結構的重要調整,也是執政能力的大考驗,更是民進黨政府是否走向威權化及財團化的試煉。
背負六百多萬選民付託,挾著國會六十八席的多數席次,蔡英文雖宣稱「我準備好了」,但上任後卻是髮夾彎不斷,內閣官員凸槌頻仍,立法院更變成凌遲對手的屠宰場,讓許多民眾失望。蔡政府民調直直落,其來有自。儘管民進黨一再將責任推給「前朝」,認為是在收拾馬政府遺留的政策爛攤;但新國會已進入改選後的第二個會期,新政府執政也已超過四個半月,這些藉口已失去支撐。試問,新的總預算案或民進黨臚列的卅二項優先法案,與前朝何干?
以民進黨團列為優先法案的《電業法》、《長照法》、乃至引發勞團激烈抗爭的《勞基法》修法(「一例一休」或「兩例」)為例,在看似冠冕堂皇的立法意旨背後,實則潛藏著太多「錢」與「權」的分配問題,都亟待權力一把抓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給個說法。
以《電業法》修正為例,其底蘊極為弔詭。若真有廉價的綠電誰不愛用,電業自由化孰曰不宜?但是,在民進黨力推此案之際,許多財團早已看中售電的龐大利益而「布下重兵」或「四處插旗」,甚至連曾經參與推動「開放台電」的所謂環保人士,都自承投入電廠的籌設。種種跡象顯示,新法一出,即將是一場「解構台電」及「電業財團化」的利益重分配大戰。若連配電義務、市場監督、電費收費率等均變相撤守,最後倒楣的將是全國人民。
《長照法》的情況亦然。長照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的財源從何而來?為有別於馬政府稍早的「保險制」,民進黨堅持採「稅收制」,至少稅收是初期主要財源;依據行政與立法兩院協調會的最新結論,將由調整「遺產稅」和「菸捐」來支應。然而,遺產稅是一種機會稅,很難成為穩定的財源;相形之下,菸捐雖然收入穩定,卻存在與法律規定「專款專用」的合法性問題,故亦頗有爭議。而且,長照上路幾年後若改以保險制或政府預算接軌,這筆新增幾百億的稅捐勢將成為掌權者綁樁的大金庫。屆時,錢在手上的政府,是否願意再調降菸捐把錢吐出來?
面對勞團抗議不斷,《勞基法》該往「一例一休」或「二例」修正,七天國定假日如何解決,如何吞下自己的食言而肥而在立法院成功闖關,明天即可分曉。雖然部分綠委企圖將修法議程拖到十一月底,把今年剩餘的五天國定假日的「好康」仍留給勞工;但「拖字訣」並不是解決辦法,蔡政府終須面臨要傾向勞工或倒向財團的抉擇,拖得越久,正當性也就越弱。
錢與權的魔戒誘惑越大,在野的監督也就相對重要。問題在,上會期的《不當黨產條例》讓民進黨初嘗多數霸凌少數的快感,例如動用王金平院長時代可用而不用的「停止討論案」、「同科目併案討論」兩大利器,等於斬斷少數黨抗爭之手。何況,還有議長的「絕殺技」──動用警察權。而今淪為在野的國民黨,光是應付清算追殺即已疲於奔命,要期待它發揮監督作用將如緣木求魚,這又添加了民進黨擅權自恣的機會。
立法院新會期九月中開議,就是民進黨取得權、錢魔戒之日;蔡英文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更形同把行政院長「幕僚長化」,將魔戒戴上自己之手。未來新政府將走向民主抑或更加攬權,要如何兼顧勞工權益及經濟發展,如何拿捏政策變化引發的利益分配,均操之於這少許黨政權力核心人物之手,蔡英文自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