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聯合筆記/大學當自煮

.莫讓偏鄉校 淪縣市長刀俎肉
.原視需立法監督 拒政治干預
.新南向 順應市場而非對作
.突破兩岸城市交流 迫使地方包圍中央
.聯合筆記/大學當自煮
.醫師納勞基法/醫病雙贏關鍵 不能再拖
.醫師納勞基法/解決醫師過勞 自欺欺人
.國民黨 讓主席之爭上檯面吧







聯合筆記/大學當自煮


2016-09-22 03:52 聯合報  梁玉芳

九月,又一批孩子離家上大學,自此開展「外食」人生。同事已幫女兒把大學周邊食肆踏查一遍,列好安全餵食地圖。「有沒有好好吃飯啊?」多少父母在LINE上照三餐詢問離巢獨立的小大一,包括家姊。
第一次獨立生活的小子立志當「省」長:「一天的伙食費要兩百元打死。」我十分狐疑:「百善『省』為先」精神可嘉,但一餐不到七十元,在台北能吃啥?
那早餐和消夜就自己來,喝牛奶、煎蛋、烤吐司配肉鬆?答案是:不可能啦,宿舍不能煮東西,不能用家電,連冰箱都沒有;牛奶、果,這些適合大量購買的,都很難保存。
倒真沒想到大學經費都翻幾番之後,對宿舍的管理仍然數十年如一日,視自煮學生為「潛在縱火犯」。但是,哪個時代的大學生不偷煮啊?一支「電湯匙」乃宿舍神器,小煮泡麵,大煮火鍋,結果全樓跳電。得在教官趕來前,將一鍋美食毀屍滅跡。
台灣的大學禁煮,但出國留學,又必備大同電鍋。外國宿舍的公共廚房更是飲食世界文化的櫥窗,許多台灣學生的第一次希臘菜、俄國菜、衣索比亞菜人生首體驗,都是在宿舍裡達成。
那麼,為何台灣的大學怕危險,外國宿舍就不怕燒?說穿了,我們的大學把大學生當孩子看,不相信他們能餵飽自己。但大學生活既是人生自立的開端,學習好好吃飯、認識食物、安排採買預算、管理時間,不也是人生必修課?
所以,自煮,應該也是大學生自主的一環。
這一年,「大學自煮運動」聲勢漸起。清大博士生爭取自煮,清華讓步,買了電磁爐,還搭了簡易廚房;主婦聯盟與北教大學、政大、交大合作推出「自煮者養成工作坊」。
自煮課程不是烹飪教室,而是爬梳每一道食物背後的社會文化脈絡,比如煎牛排佐自由貿易與美牛議題、做米鬆餅或油飯看糧食危機、用醜蔬果(政治正確一點的說法是「格外品」)做甜點或烘蛋,兼論食物浪費。
所有擔心孩子會因煮食而荒廢學業的家長,千萬不用擔心。食物之學問大矣哉。
試舉一例:史丹佛語言學教授任韶堂(Dan Jurafsky)考據菜名,「看水手和商人如何歷經千年時間,融合東西方各自的食物偏好,形塑出現代料理。」
他以現代電腦科技,研究六千五百份菜單上的六十五萬道餐點及價位,「大數據」揭露古代偽法文的假掰菜單,及現代標記食物產地(「紐西蘭放牧自由牛」、「會飛上樹睡覺的走山雞」),都是以語言騙走鈔票的伎倆。
他警告老饕:菜名用字愈長、愈華麗,你就愈破費。平均來說,英文菜單每增加一個字母,就增加美元十八分錢。當然,也有例外,沒得算字數的「無菜單料理」最貴。再者,如果菜名十分「異國」情調,比如「羅望子魚湯配異國野蔬」這種,絕不是為了增加你的國際觀而已。
話說回來,學習自煮,如同自主,都是一生受用的能力。大學把廚房還給宿舍、還給大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