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經濟/川希白宮之爭 全球危機倒數

.聯合報社論..火燒車案遲來的難堪真相
.聯合報黑白集.當總統開講經濟學
.經濟日報社論.川希白宮之爭 全球危機倒數





經濟/川希白宮之爭 全球危機倒數


2016-08-01 02: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11月8日是美國第58屆總統選舉,本月19日及29日共和黨和民主黨全國大會分別提名川普和希拉蕊及為總統候選人,宣告川希對決將是未來三個多月最受關注的焦點議題。
狂人川普所捲起的「川普現象」被稱為民主逆流,讓舉世擔憂若川普擊敗希拉蕊入主白宮,將形成全球危機。而近數周來美國主要媒體民調顯示,川普和希拉蕊支持度已不相上下,甚至近日出現領先希拉蕊的態勢。狂人川普可能成為美國總統已不能再當成笑話,全球危機正在倒數。
政治素人川普在美國政壇快速崛起,主因在於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遽變、移民問題及恐怖攻擊的持續不斷,讓世界各國蔓延不安氛圍及民粹主義盛行。美國位居世界龍頭地位,受到全球局勢影響及承擔的責任,更遠超過其他國家,從而也激起美國人民改變現狀的強烈自主意識;狂人川普利用美國社會這種心理轉變,渲染黑暗面,將美國現狀描繪成受到巨大威脅、如臨末日的恐怖世界,煽動極端的仇外心理、種族歧視及經濟保護主義,並將自己塑造成可以拯救美國的救世主。
川普的策略及聳動、誇張的反智語言,成功吸引大批對現狀不滿的美國民眾,特別是中低教育程度的白人勞工階層,也讓他的白宮之路和希拉蕊並駕齊驅。
但川普離白宮愈近,世界各國尤其美國盟邦的危機感也愈深。川普在美國社會散播仇恨與憤怒的火種,在他的眼中及詞彙裡,大多數的移民是壞人,穆斯林移民是恐怖攻擊源頭,所以要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墨西哥移民搶走美國人工作,所以要在美墨邊境築起3,200公里的圍牆;川普還揚言要將1,100萬非法移民驅逐出境。
川普更煽動閉關自守的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他強烈敵視自由貿易,痛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自由貿易協定,是造成美國工人失業的元凶,聲言要對海外生產製造的企業課以重稅;川普更痛罵中國大陸利用自由貿易「強暴美國」,是「偷工作的賊」,並揚言當選後將對中國課徵高額反傾銷稅,要從中國手中奪回數百萬就業機會,重振美國製造業。
川普的外交路線,是朝向新孤立主義邁進。他說美國經濟不好,是因為在中東戰爭耗費巨額軍費,所以反對美國涉入中東亂局,並向俄羅斯總統普丁示好。川普為減輕美國國防負擔,主張向盟國收「保護費」,亦即由盟國分攤美國的防務經費,如南韓、日本須支付美國在當地駐軍費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若受到襲擊,美國是否派兵協助,要視這些國家有多少「貢獻」而定。
美國作為領導世界的龍頭,長期以來,致力維護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倡導自由貿易,充任世界警察,但若川普當選總統且將政見付諸執行,則全球政經秩序無疑將陷入空前混亂,將之稱為「危機倒數」,並不為過。
現在希拉蕊可說是遏阻川普入主白宮噩夢的唯一希望,她是在美國政壇打滾40多年的老將,代表的是美國所塑造的傳統和價值,她試圖喚起選民認知美國是一個偉大國家,堅持既有傳統和價值,「美好的未來在等著我們」。
但是,這位老將既受困在「電郵門」醜聞纏身及曾是黨內對手的桑德斯支持者抗議,又面對多數美國人厭惡政客把持的華府政治,希望國家有所改變的氛圍,希拉蕊豐富從政經驗的優點反成為選舉致命傷,以致被原本民意支持度大幅落後的川普迅速追上。
川希對決究竟誰能勝出,目前多數選情專家都不敢鐵口直斷,但美國人的最終選擇將證明美國是不是可靠的世界領導者及可依賴的民主夥伴,這也是當前全世界最關注的未知答案。

聯合/當總統開講經濟學


2016-08-01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總統日前接見全國工總代表,站在勞工角度喊話,要求資方照顧勞工「要多一分理解心情」。「一例一休」修法正引發勞資對立,蔡總統直接表態,從她支持華航罷工事件已知其立場;但畢竟是站在總統的位置,不能只講漂亮話,要落實為合理政策才算數。
「多替勞工著想」,這話誰不會講?但也不能把壓榨勞工的罪名全往資本家頭上冠。台灣勞動條件不佳是事實,年輕人普遍低薪已成社會問題,僅以連醫護專業都受低薪打壓為例,就可看出,從健保設計到租稅制度,都是政策結構不合理的環節,不能全以「貪婪資本家」為代罪羔羊。
勞資關係多少還是受市場機制影響。勞團現在高喊最低工資廿六K,但大家皆知,政府干預越多,市場「地下化」現象越嚴重,越底層的勞工只會越吃虧。蔡總統說,企業cost down已到極限,言外之意別再苛刻薪資了。但蔡總統知不知道:Pepper機器人已是企業界想像的明日之星,也是「短期投資增加,長期cost down」的必然途徑之一,未來勞工失業只怕更嚴重。此一趨勢下,產業和人力政策如何調整乃「大哉問」,執政者豈能只靠緊盯大老闆「要給勞工加薪」一帖藥方解決問題?
現在的確是險峻年代,所有國家、各色產業都掛在懸崖邊上。總統開講經濟學,一句「企業cost down已到極限」卻露出馬腳,看出其外行。政府應幫忙開創讓企業value up的大環境,cost down的問題留給專家去處理吧!

聯合/火燒車案遲來的難堪真相


2016-08-01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來台旅遊的大陸遼寧旅遊團,遭遇火燒車事故,警方鑑識人員將遊覽車整輛吊起後查看車底,調查起火原因。記者陳易辰/攝影

陸客團火燒車事件陸續發現新線索。檢警查出司機蘇明成在遊覽車上放置汽油,又查出其胃中有酒精殘留可能涉及酒駕,因而轉朝預謀縱火報復或厭世自焚方向偵辦。未料,隨即又查出他有性侵隨車女導遊的前科,六月間才經二審判賠九十萬元,檢方不排除他因此意圖輕生並拉全車陪葬。
這些遲來的發現,顯示檢警細心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值得肯定。然而,在陸客團罹難家屬全數達成理賠和解離境後,案情才突告急轉直下,由原先認定的「交通事故」升級為「預謀殺人」事件,這不僅將增添被害家屬的不滿,也使先前簽定的和解書效力變生肘腋。更嚴重的是,有不少大陸民眾批評台灣方面故意隱瞞真相,以強迫家屬簽下和解書;這樣的情緒一旦發酵,將不利未來兩岸的觀光交流。
這次火燒車事件發生得又快又急,廿四名陸客和台籍司機、導遊同時葬身火窟,故而一開始即被當成「意外」事件處理,各界焦點則皆集中在安全門上鎖、電線走火、遊覽車胡亂改裝等問題上。不料,疑竇一點一滴浮現,原被認為寡言木訥、滴酒不沾的司機蘇明成,竟被爆出放油、酒駕、性侵等問題,且曾放話要「幹一票大的」,讓檢警驚覺火燒車可能有人為因素。尤其,在出事的最後一程前,蘇明成有「消失一百分鐘」的空白,這段時間,他除了飲酒,還對車子作了什麼手腳,則是必須解開的謎。
在案情急轉直下的過程中,外界其實很難接受火燒車是「預謀」的說法,不覺得蘇明成可能如此殘酷;因此,甚至有人質疑檢警是否意圖嫁禍給一個已無力反駁的人。以目前的跡證看,要下最後的判斷恐嫌太早;無論如何,遲來的線索固然難堪,但至少有助排除先前大陸民間沸沸揚揚的「政治陰謀論」之臆測,回歸到社會事件處理,才有徹底查出真相之可能。從台灣社會的角度看,一個看似平常的司機若竟懷有如此險惡之居心,且在瞬間奪走廿多條人命,這也是讓人不寒而慄的事?
事實上,火燒車案燒出的難堪事實,還不僅於此。因火燒車喪生的台籍導遊鄭焜文日前舉行公祭,蔡英文總統致送了一幅「典範長昭」輓聯,但在罹難陸客的頭七公祭中,總統府卻未作任何表示。此一差別待遇,引發了陸方的極度不滿,批評此一差別待遇反映了蔡英文的「冷血」,歧視陸客。
根據總統府發言人事後的解釋,有此落差,主要是鄭焜文家屬向府方要求致送輓聯,而陸客家屬並未索取所致。這樣的說明,完全是敷衍而不近人情的說法。試想,遼寧陸客都是首次來台,卻不幸客死異鄉,家屬們如何會知道台灣社會「索取輓聯」之習俗?更何況,罹難陸客的公祭儀式是由我政府部門主辦,基於人情及同理心,為何總統府不能主動致送輓聯,或由陸委會及交通部等單位代索,卻要作如此惹人非議的差別待遇?輓聯事小,但對廿四條陸客人命怠慢以對,惹來「冷血」之譏,這又表現了我政府什麼樣的人道觀?
最後,撇開司機蘇明成的犯案動機不談,我們看他作為專門接待陸客團的遊覽車駕駛,其勞動條件其實糟到難以想像。據報導,他的底薪僅一萬八千多元,這連法定基本工資兩萬零八元都還不到,要靠著帶團每天有三百元的津貼,外加陸客購物有二%的抽佣,每月才有三萬多元的收入。在火燒車前夕,陸客團投宿在南港一家商務旅館,蘇明成則將車停在附近路上睡在遊覽車上過夜,這也是相對剝奪。當林全正在大談「七休一」的理想,當蔡英文警告工商界要加強勞動檢查,像這樣毫無尊嚴的工作者卻比比皆是,政府的美意又要何時才能澤及他們?
無論最後的真相多麼難堪,我們都無法迴避。最怕的是,把問題卡在兩岸的框架裡,卻連自己社會上的真相都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