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美國政策」與「台灣政策」異同需釐清
.經濟日報社論.TPP走到窮途末路了嗎?
經濟/台灣亟需建立包容性成長觀
2016-08-10 04: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政府就任兩個多月以來,出口終於終止連17黑,稍微擺脫陰霾,但內需消費及投資持續低迷,經濟大環境仍表現不佳,由於時日已久,大眾漸趨習慣麻痺,大家對於經濟成長能否「保1」的關心憂慮,似乎不若以往;倒是勞資爭議與年金改革爭議日日見諸媒體,牽動無數人心。低薪苦勞的勞動條件、受薪階級承擔絕大部分政府稅收、退休保障不足及職業間的不公平性等種種現象,使得台灣社會充滿嚴重的被剝奪感與階級、職業間的對立情緒。
今日的台灣,可說是既患寡又患不均。我們既希望改善勞動條件以鼓勵生育、提振內需消費,又擔心因此提高企業成本,影響生產與出口;我們既希望有可以帶來更公平分配的所得稅制,又擔心高稅率影響留才、攬才。種種矛盾,不一而足。台灣的經濟成長至此,已無可避免必須要調和這種種矛盾,為此,我們需要有一套具長遠性、永續性的經濟成長觀,並據以凝聚全民共識,不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
一個逐漸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不能僅為了產值、出口、利潤而努力,也須顧及利益的分配分享與人民未來發展機會的創造。這正是包容性成長的要義。包容性成長的概念,最早由世界銀行在2006年提出,強調經濟在快速、持續成長的目標下,必須同時可以創造具有生產力和優質的雇用條件。亦即,這樣的成長必須具有包容性,以保障人人可有均等獲得的機會。因此,包容性成長提供了全體與個體機會的增加與能力的強化,藉此在減少不均度的情形下推動成長。
過去,包含台灣在內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觀,都是在追求速效、對抗貧窮。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則提醒經濟成長過程的重點已經有所不同,未來必須從減少貧窮轉移至促進具有整體包容性的成長,重點在於創造人人可及的機會,以維持經濟的持續成長。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在包容性成長下,經濟政策不應僅關心每人平均所得提高,也應致力於降低分配不均,因為所得與非所得不均度的提高,都是造成機會不均等的原因,也都可能危及經濟成長。其強調的不均度,不僅在傳統工資、所得等貨幣性的衡量,還包括非貨幣衡量的教育、健康、性別平權、政治參與、文化差異、社會地位等。說得庸俗些,就是「把每一個人當人看」。
在台灣,目前連可以貨幣衡量的所得不均度都仍在惡化,遑論非所得的不均度的降低。當我們爭論一例一休、七休一、基本工資等問題的時候,背景還是視勞動為生產投入要素的一環,在將本求利的前提下算計「合理的」勞動「成本」。政府的經濟政策,即使關心就業,多也僅止於「增加就業機會」的多寡;這些都還離包容性成長的觀念甚遠。睽諸近日最熱門的經濟新聞,在出口衰退減緩、新政府力促投資之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似乎又重燃希望,這固然不壞,但似乎是與勞動條件、年金改革相互獨立而平行的事件。這說明了我們的經濟成長觀仍屬傳統、老舊,尚未進化到包容性成長的境界。
要達成包容性成長,政府不能像過去一般自命為推動經濟成長的唯一要角,未來的政府,除了要開明活潑,更須與公民社會合作,與私部門及公民團體攜手,才可創造更繁榮的經濟成果,以同時解決寡與不均的問題。
近年來,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已在國際間蔚為風潮,這不啻是資本主義發展多年後,面對種種弊病的反思與解決之道。我們享受了多年的資本主義好處,卻也身陷其弊害中,已到不得不正視與解決的時候。如何建立包容性成長的經濟成長觀來確定各項政策方針,並藉以調解爭議,應是新政府無可迴避的當務之急。
聯合/謝文定 蔡英文 李登輝
2016-08-10 04:0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為謝文定緩頰,說出「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引發批評。 記者林敬家/攝影
謝文定的司法院長提名案遭到抵制,原因是他三十多年前的所謂「威權履歷」。
蔡總統為謝辯解:「威權時代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此話引起更大的反彈,謂難道蔡英文連當年的黨外及民進黨皆「選擇不服從」也渾然不知?
解嚴約三十年,如今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可謂皆有「威權時代履歷」;如果要以當年的「履歷」框限一生,則豈止謝文定一人該被反攻倒算,處以此種「政治無期徒刑」?
要論「威權時代選擇服從」的典型人物,其中首席恐非李登輝莫屬,他自承當年「椅子只坐三分之一」;而在威權時代權高位極,最後卻為解嚴民主化作出扭轉乾坤的轉型決策者,則是蔣經國。可見,以「威權履歷」來論斷變動的世局與動態的人生,難謂公平。
即以蔡英文的「履歷」言,她的許多同齡者在威權時代已參與黨外活動;但她卻是在解嚴後進入國民黨政府,然後在扁政府時代才轉入了民進黨陣營。此種人生履歷及角色的轉型,殆是她認為不應以謝文定的過去來論斷其未來的原因。
綠營今日所謂的「轉型正義」,儼然只是當年政治異議分子的復仇運動;謝文定如果也算「黑五類」,則李登輝等更應陪榜始稱公平。
其實,民進黨最大的「轉型正義」是「台獨黨綱」。迄在「凍結台獨黨綱」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舉棋不定,是否該先自問此一「轉型正義」要如何交代?
聯合/兩岸外交不靈活,只會一直撞牆
2016-08-10 04:0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肯亞詐騙案台灣有五人被判無罪,但我駐外人員奮戰三天三夜,仍難敵中共的強勢外交,眼睜睜看著人被大陸專機送走。中共不尊重司法判決強行搶人,固然過顯蠻悍;但另一方面,這卻也說明民進黨政府刻板、自大的兩岸政策已與現實脫節,必然自陷於窘態畢露之境。
試想,這次肯亞案如果換作是馬政府無法把人要回來,將受到民進黨什麼樣的譴責?不難想像,諸如「外交無能」、「罔顧人權」、「喪權辱國」等指控必如矢石般飛來;四月間肯亞將一批台嫌遣送大陸,民進黨即如此指控馬政府。而反觀民進黨政府面對自己的挫敗,卻只能說出「深表遺憾」、「嚴正抗議」之類的制式詞令,顯得無計可施。當總統府要求各部門全力交涉,依《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要求北京遣返台灣人民時,蔡總統難道不知道:「解鈴」的關鍵就在她自己身上?
《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仍然存在,只是不再受到尊重和遵守。其中原因,蔡英文當然心知肚明:這項協議是兩岸共同尊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所簽,如今蔡總統不願承認九二共識,那麼兩岸據此前提而獲致之各項協議及諒解,均可能遭到擱置。這次中共在肯亞搶人,表明不再遵守共同打擊犯罪協議;但對台灣而言,這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我國在外交戰線上缺乏對抗實力,從肯亞警方不顧法院判決強將台嫌送上大陸專機,已一目了然。
從這個角度看,儘管馬英九一再遭民進黨譏為「軟弱」,但他的「外交休兵」策略其實反映了小國的務實與靈活。假設國民黨仍然執政,肯亞案五嫌依《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遣返台灣,或許不成問題,因為兩岸的政治善意存在。反觀民進黨政府,如今卻只能義憤填膺卻無實益地譴責對岸,這些演出,作為在野的政治戲碼或許有其張力,但作為執政者的國是應對則不免暴露其虛無本質;此時,再唱什麼人權保護的高調,均屬枉然。
再說,台灣詐騙集團足跡遍及全球,丟盡台灣顏面。政府如不積極緝獲台灣的首腦,一舉斬草除根,卻只會在其他國家破獲騙案時作出搶人的姿態,不僅於事無補,也只會讓民眾看破手腳。國人長年深受詐騙集團之害,民眾無不恨之入骨。現在政府卻用「司法人權」之名表演搶人,回國後便立即輕縱嫌犯,這種作法要說表現了什麼尊重正義、維護人權的精神,其實矛盾之至,也可笑之至!
今年以來,幾起國外詐騙集團案的遣送事件,除了馬來西亞案有部分嫌犯被遣回台,其餘在肯亞、柬埔寨、馬來西亞犯案的台嫌,皆因犯罪被害人為大陸民眾,遭中共警方帶往大陸受審。對此,不少台灣民眾甚至撫掌稱快,認為就是要借用對岸的嚴懲,才能消滅犯罪集團的氣焰。七月中,希臘警方一舉破獲了一二○人的台灣詐騙集團,事隔三周,仍未見下文。不難想像,對於不在眼皮底下的事,政府儼然就裝作看不見;或者要等到中共出手之際,我外交人員才現身搶人?
肯亞案搶人失利,除了再度訴諸兩岸外交對峙的悲情,我們其實應該有更務實的反省。蔡總統不願說出「九二共識」四字,容或有其自許的高尚動機;但這個高尚的動機,顯然已對於她執政下的政治、經濟、外交層面不斷造成衝擊,甚至到了以人民的尊嚴和信任為代價的地步。其間責任也許不能全部歸咎蔡總統,但蔡英文在追求台灣「國家尊嚴」的時候,如果沒有預留足夠的智慧和現實因應的能力,最後帶給人民的,恐怕將只是不斷撞牆的挫折。
在兩岸競合中,台灣的致勝之鑰在於保持「小而靈活」的自覺,致命之失則在傲慢而僵硬教條。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說,人民期待的只有「解決問題」四個字;但政府現在的態度,卻與此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