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蘇起:失衡的國安人事佈局
.颱風假小確幸? 考選部大惡夢
.星期透視/中央研究院組織改造之思議
.大招牌醜又危險 拆了吧
.學習型助理風波… 通盤檢討大學問題
.都市叢林法則 誰先開槍
.品格教育 從家庭做起
.摔破爺爺古董青花瓷 意外見溫情
.邁向金融互聯網 放棄互聯網金融
.畫中有話/我們老了之後…
名家縱論/蘇起:失衡的國安人事佈局
2016-07-10 03:40 聯合報 蘇起
震驚國際與對岸的飛彈誤射事件曝露了許多令人感慨的重大問題,其中包括過度傾斜的國安人事佈局。
依媒體報導,誤射於本月一日早上八點十五分發生時,蔡總統正準備在洛杉磯參加僑宴。僑宴結束也就是事發將近五小時(台北時間中午一點)才召集會議,聽取留守台北的國安會陳副秘書長的電話簡報。外交系統另聲稱在當天「中午」已知會美國。但北京國台辦的張主任在下午三點還表示並「沒有得到這個消息」。
這件事直接牽涉到蔡總統與國內及隨行幕僚間、兩岸間、台美間、以及國安系統內部的溝通問題。他們有沒有溝通?溝通是否即時?訊息是否確實傳達與消化?溝通者的專業素養如何?溝通者之間的互信程度如何?這一切都與國安系統的人事有關。
國安系統一般以總統身邊的國安會為最高層;它協助總統指揮監督國安局。接下來是部會層級的外交部、國防部、及陸委會。然後才是官方唯一授權的民間團體海基會。從表面上看,蔡總統任命的人選都是一時俊秀,在各自領域也都頭角崢嶸。但合成一個國安系統卻明顯出現兩個特殊現象。
第一,專業不足、政治有餘。這在扮演總統國安「大腦」角色的國安會中尤其明顯。國安會依法除了秘書長外,還設有三位副秘書長及五到七位諮詢委員。目前蔡總統只任命了兩位副秘書長及四位諮詢委員。其中具國安專長的只有三位(國防、兩岸經貿、資訊),另外三位的專長分別是民調、撰稿、及司法;外交、情報、或兩岸關係的專業都付之闕如。這個弱國安、強內政的佈局不僅與馬政府大相逕庭,也迥異於李扁時期的作法。
它透露兩則讓人不安的訊息。一,目前國安問題紛至沓來,近的有台海、南海、東海、南北韓,遠的有恐怖主義、歐盟弱化、中東戰火。這等時節,怎可如此輕忽國安專業?二,難道隱隱然準備回到國安議題的國內操作?過去扁政府的慘痛經驗猶歷歷在目,此一佈局難免啟人疑竇。
第二,缺乏兩岸溝通的基本誠意。在兩岸隔海分治,血腥鬥爭四十幾年的背景下,兩岸的溝通管道從試探、接觸、建立及運作,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馬政府幾經努力才把兩岸溝通「正常化」,讓兩岸兩會恢復往來,陸委會與國台辦之間有了熱線,兩岸許多部會開始直接聯繫,協調解決民間的疑難雜症,另外還建立了國際常見的高層政治溝通。
不幸這個順暢的溝通機制最近停擺。民共雙方在「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識」的核心議題上的對立僵局,當然是最主要的成因。但新政府的國安人事佈局可能也強化了北京對蔡政府誠意與善意的疑慮。正如所有政府與觀察家都會藉由人事佈局,而不是只依賴官方聲明,來管窺任何新政府的政策走向與基本意圖,相信北京一定也正密切關注蔡政府的國安人事。
其中國安會部分已如前述。而陸委會新任主委的專長與經驗居然也不在職掌領域。三位副主委中的兩位似乎也只有相當有限的兩岸經驗。其中一位更曾罕見地被對岸長期溫和的重量級智庫人士在台灣公開撰文批評「其論述處處謊言,連自己都信以為真了」。如果兩岸關係基本平順,這些任命尚僅是小傷。但如今兩岸氣氛嚴峻,就會讓北京更懷疑蔡政府是否真有溝通的誠意。
我們試用同理心設想就更能理解問題的所在。如果蔡總統的對美人事也是這般佈局,讓現在的國安會與外交部的多數任命都由不具太多美國專長的人出任,華府對他們沒有太多的接觸與認識,其中甚至有被華府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物,試問美國政府及智庫會作何感想?同樣的假設也可試用於對日佈局。
但我們看到蔡總統的對美人事卻是十分「用心」,對日人事甚至可用「貼心」來形容。兩相對照,她「遠中國,親美日」的大政方針昭然若揭,其中似乎還隱含「不願意或起碼不急於兩岸溝通」的強烈訊號。若再加上主司溝通的海基會及二軌智庫人事遲遲不能定案,一切就更清楚了。
還好目前國安人事仍有若干空缺,可供蔡總統任命。我們希望她藉此釋放善意,而不是強化疑慮。
(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
星期透視/中央研究院組織改造之思議
2016-07-10 03:40 聯合報 陳振川/台灣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中國工程師學會前理事長
七月七日拜訪柏克萊加州大學負責研發之Paul Alivisatos副校長,他剛卸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BNL)主任之職務(二○○九至一六),返校接任副校長。新任主任Michael Witherell係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前研發副校長。
LBNL是世界頂尖之美國國家實驗室,由能源部委託加州大學管理,其研究重點包括世界關注議題,包括先進永續能源、保護人類健康及探索宇宙原始及未來,和唐獎之永續發展及生技醫藥獎項密切相關。LBNL曾有十二位研究人員獲得十三次諾貝爾獎肯定,羅森費爾德博士就因其在節能科技之傑出表現而榮獲唐獎之永續發展獎。
本人曾在類似LBNL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ANL)之核能安全部門服務,ANL也是由能源部委託芝加哥大學管理。這種模式係因政府部門實難直接管理先進之科技研發,故委由就近之頂尖大學管理,績效比較好,且可增進學校與研究機構之交流互動。本人在西北大學博士研究期間派赴ANL研究,畢業後即受聘任職。
目前,我國科技部科研相關主管多由各大學借調擔任,另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即由台灣大學指派教授借調專任服務。而內政部之建築研究所則由公務人員派任,績效好嗎?也待檢討。
近日,台灣正討論中央研究院成立「中央研究院組織與運作改進委員會」,檢討中研院組織管理之問題。美國能源部將國家實驗室交由著名大學管理之做法,也值得參考。
因總統府祇是撥預算經費,沒有專業能力管理,而中研院和大學研究資源之競爭,似可以前述美國模式加強大學與中研院之互動及監督。舉例:中研院有可能交給就近之台灣大學管理嗎?台灣大學有能力管理嗎?無論如何,開放刺激一定對中研院專業發展有益,同時有利增進大學之國際競爭力,其管理也必優於無專業能力管理之總統府的現況。
當然,負責管理必須權責相符,可經由受委託大學籌組類如董事會之管理委員會,而中研院院長可由董事會公開徵選,或像LBNL一樣,由加州大學指派教授擔任,負責成敗責任。
國家科研經費有限,在每年定額下由各大學及中研院等科研機構分配。過去,中研院多從事基礎研究,但因組織擴大,科研領域和各大學重疊性加大,管理又分屬總統府及行政院,政府如何妥善分配基礎及應用之經費,及善用整體科研機構之組織及力量,是政府建立高位階長期發展目標及策略應該要做的。
此次,中央研究院之問題,不是僅僅是它內部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科研發展無法逃避之問題,正是面對檢討的契機。以上之思維可供擴大中研院組織檢討討論之參考。
品格教育 從家庭做起
2016-07-10 03:40 聯合報 蔡銘燦/文字工作者(台南市)
放暑假了,住家附近一所教會舉辦「品格教育夏令營」,海報貼出不到三天,名額就被「報」滿,可見家長對品格教育的重視。
前天早上在超商見一群國中生聚在店裡,旁若無人高談闊論,不時飆出幾句髒話,引人側目。仔細瞧,赫然發現幾個男生大模大樣嚼著檳榔,紅色的汁液染在青澀的臉龐上,極不搭調。這荒謬的一幕,看得我目瞪口呆。要問的是,這些孩子的品格教育,誰來負責?
我認識一名國二生,來自單親家庭,父親遠赴大陸工作,養育重擔落在祖父母身上。雖是隔代教養,但被照顧得極好;功課雖不出色,行為倒也中規中矩。國中青春期,父親雖缺席,他卻習以為常。六月初,孩子的父親結束大陸工作返鄉,父子終得團聚,我不免替他高興。
然而,或許基於彌補心理,孩子父親幾乎像黏漆般地帶他到處玩樂。某天深夜,他在臉書上打卡:「夜深了,還在跟老爸在外面鬼混,好累喔!」他跟我透露,爸爸的朋友都是「刺龍刺鳳」,抽菸、喝酒、嚼檳榔樣樣來,三字經不離口…。尤有甚者,期末考前一晚,老爸還載他逛夜市,更瘋狂的是,路上,心血來潮,還讓它體驗「無照駕駛」的滋味。我暗叫不妙。
我終於明白,陪伴不盡然都是好。品格教育還是要先從家庭做起。
颱風假小確幸? 考選部大惡夢
2016-07-10 03:40 聯合報 王不全/考選部退休參事(台北市)
強颱尼伯特穿台而過,全國上下戒慎恐懼;本島放颱風假,或許欣喜小確幸,但負責高普考的考選部同仁卻笑不出來,為何?
殊不知考試流程很長,從缺額調查、擬定考試計畫(包括考試期日計畫表)等均要報考試院核可,過程中環環相扣,不得有任何疏失。以公務人員高普考為例,七月舉行筆試,兩個月(大約在五月)前開始受理報名,這是考試法規定的。在考試受理報名前至少一個月,考選部應將考試計畫等報請考試院院會核定。同時函請監察院派員監試,這是監試法規定的。等兩院回函後,一切照表操課,步步為營,不容有任何疏失與差錯。
今年高普考原訂七月八至十二日舉行,尼伯特來攪局,普考延至十三、四日舉行。看起來似是圓滿解決,但是過程是要付出極大心力的,不但要緊盯颱風動態,又要與各試區(學校)聯繫。
幸好現在是暑假,考場還好借,最怕九月開學後的秋颱。記得有一年某項考試因颱風順延,有某高中只能延一天,為此大家忙翻了,臨時借學校、布置考場、所有監考人員、應考人等都要通知到,這實在不好玩。
筆試結束後要評閱試卷,這正是李白所說的「神仙持玉尺、量君多少才」。所有閱卷委員都收到通知,載明閱卷期間;考試若延後兩天結束,也就壓縮整理百萬份試卷的時間少兩天。接著還有登算分、查核登錄、開拆彌封等連串工作。
不僅考生不喜歡颱風延期,負責試務同仁更希望不要再有颱風,讓試務流程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