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周行一/易地而處

.周行一/易地而處
.葉銀華/為何股民怕宏達電分拆VR部門?
.洪蘭/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徐重仁/掃廁所與日本人的情懷
.王健壯/擺盪的大法官解釋
.馬凱/薪資高低 是禍?是福?
.嚴震生/莎士比亞戲劇的政治面向
.盛治仁/政治人物的歷史感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周行一/易地而處


2016-05-11 02:38 聯合報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我每天都會穿越家門前的斑馬線過街,川流不息的車子經常不會禮讓我,即使我已經走到馬路的中間,也很少有駕駛人會先讓我走,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試試看到底有多少駕駛人會禮讓行人穿越斑馬線。我會故意走到馬路中間,「等」車子讓我過去,實驗一陣子之後,發現十輛車當中大約有一輛會停下來讓我先過,有兩輛會減速看我要不要過,如果我有所遲疑,這兩輛車就會先開過去了,剩下的七個駕駛人不是視若無睹繼續開,就是加速開過,好像深怕我要搶路權似的。
這個實驗的結果讓人失望,畢竟台灣應該已經是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了,但是我們的狀況卻比先進國家差了許多。其實我相信,這些不讓我先過馬路的駕駛人,當自己站在馬路當中時,也會像我一樣,希望車子會禮讓自己先行。
人家說:「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當我們易地而處的時候,想法可能會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但是因為站在新位置的關係,可能會完全忘記了以前在舊位子上的想法,而缺少了同理心。成語「易地而處」就是勉勵我們要有同理心,在新處境時不忘了舊處境時的狀況,甚至努力想像跟我們處在相反位置的人會怎麼想。
可是我們卻經常做不到「易地而處」,過馬路的人險象環生就是一個例子。社會上有許多問題是因為我們忘記了易地而處而產生的,例如在上位的人忘了以前自己在下位時的樣子,在下位的人因為從未待在上位,很難了解上位人的想法,造成兩方溝通困難。
我們可以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媳婦熬成婆」的現象,當我們好不容易升格成「婆婆」時,就忘記了做「媳婦」時的難過,反而迫不及待地要求媳婦要像自己過去做媳婦一樣;而媳婦沒做過婆婆,也不易了解婆婆的難處。「媳婦熬成婆」是組織不易進步的重要原因,資深的人不願改變資淺的人的困境,反而努力享受資深的好處,使得組織內資淺的人無法得到足夠的幫助,而資淺的人看到的是上位者的好處,無法理解上位者的困難,造成兩方溝通困難。
無法「易地而處」會造成社會對立,階級紛生,一群人對抗另一群人,而這些群體的組成極不穩定,會因不同的利益與議題重組。這在民主社會裡算是種常態,因為人們不會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但也會產生尖銳對立的狀態,不是投票就可以解決的。但是如果大家有同理心,就容易溝通,社會就會較和諧。
最近有一個朋友提到他興致沖沖地去接手一個新工作,但離職的人並不認真地交接,讓他感覺很困擾。這種狀況在台灣社會比比皆是,很弔詭的是當我們以後把工作交接給繼任者時,我們也「媳婦熬成婆」地對待繼任者,完全忘記了自己過去的痛苦。
台灣民眾因為無法易地而處,已經讓社會付出很多代價,我們凡事看立場,總是從自己的角度爭利益,即使藉由投票達到「共識」,背後隱藏許多的不滿,造成大家一直想翻案,社會中怨氣一堆。
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必須在有同理心的基礎才能健康發展,否則會造成四分五裂,動盪不安的民主,因此,如何教育國民培養同理心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