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經濟/新政府需要甚麼樣的產業政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改走「裝飾主義」台獨?
.聯合報黑白集.科學歸科學,錢歸錢
.聯合報黑白集.新政府需要甚麼樣的產業政策?







經濟/新政府需要甚麼樣的產業政策?


2016-02-23 01: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即將展開產業之旅,聽取產業的心聲,並規劃出台灣產業發展方向,讓蔡總統選前提出的五大核心產業,面貌更加完整。近日來媒體也開始猜財經部會首長人選,評估重點都在於哪些人和準總統的關係如何;沒人關切這些人的財經或產業主張,是否合乎我國當前或執政黨特質之需,這種狀況和先進歐美國家有極大的差異。
其實,在這次選戰中,主要政黨對產業政策都著墨不多。蔡英文的產業主張,除了提出「改善企業利潤」與「提高勞工薪資」以外,就是要發展「綠能」、「亞洲矽谷」、「生技」、「國防」與「智慧機械產業」五大核心產業,而創造財富後要合理分配,由全民共享。
「創造財富、全民共享」大家都贊同,問題在於要做到何種程度。例如,土地要「漲價歸公」-是要百分百歸公,還是固定比例歸公,或者以累進比例方式歸公,不同政黨有不同主張。國民黨失去政權,可能和歸公程度過低,中下階層民眾不滿有某種關係。因此,「創造財富」後「讓全民共享」只是方向或口號,難以評論其優劣。
要發展「綠能」、「亞洲矽谷」、「生技」、「國防」與「智慧機械產業」五大核心產業就比較具體,具體表述了新政府的產業發展方向,公共資源會挹注在發展這些產業的方案上,產生實質影響。因此,值得我們關注和討論。
然而,「亞洲矽谷」和四種產業放在一起有些奇怪。嚴格說來,亞洲矽谷是對台灣未來產業形象之預期,希望台灣在亞洲能成為類似美國矽谷的地方,也就是充滿高科技及創新的企業,並以半導體為核心。這個目標其實和台灣過去的產業發展藍圖類似,沒有特別獨特之處。但是,要發展綠能、生技、國防與智慧機械產業,就比較值得注意,因為認真執行的話,將會耗用大量政府資源,對其他產業產生排擠效果。
坦白說,台灣在產業發展幾十年後,若還是以「選擇產業」,做為政策方向的作法,進步實在有限,是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以「產業別」做為資源投入的判準,具有高度的風險,因為,就算大體上有前景的產業,還是有很多不具前景的企業在裡面;不太被看好的產業,也會有相當富潛力的企業存續其中;更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多角化經營而難以歸類,但前景卻一片看好。如果政府將資源投注於「有前景的產業」,極可能犧牲掉「沒有前景的產業」裡面的「績優股」。茲舉一例:「精密器械」產業看起來應該是高科技產業吧?但是台灣「精密器械」產業卻是在20多個中分類產業中,資本密集度幾乎最低的;也就是說,它可能是台灣所有中分類產業中,最不高科技,或附加價值最低的。
怎麼會這樣?「精密」居然代表了「低質」?可能是台灣屬於「精密器械」產業範圍中的企業,多半只生產歸屬在這個產業中附加價值很低的產品,所以所僱用的勞工資本量也就最低。同理,若公共資源拿來挹注這四種產業,很可能幫助的是那些低層次的企業,產生的附加價值低,遠不如去幫助不在這四大產業名單中的其他產業廠商。

這種縱向選擇產業來發展的模式雖然簡便,但整體來看,不如橫向的「功能條件」評估原則,來選擇輔導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經營模式;功能條件可能包括產生的「增值數」、「就業量」、「連鎖效果」、「耗電量」、「汙染量」等。若不調整產業政策作法,有潛力的傳統產業或優質生活服務業可能永遠被犧牲,資源將持續流往「高科技」,產業組成還是嚴重失衡、失業率還是持續偏高、資源耗用持續挑戰台灣承受度。在全球景氣低迷的大環境下,新政府的經濟挑戰十分嚴峻,產業政策務必高度謹慎。

聯合/科學歸科學,錢歸錢

2016-02-23 01: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研院長翁啟惠帶領研發的抗乳癌疫苗,近日公布臨床試驗的解盲結果,出現了學界、藥界,和市場的各自解讀。學界認為疫苗成效良好,但由於療效指標未達統計學的顯著意義,距離獲得新藥許可證尚差一步;市場關心新藥上市時程未能如願,甚至連整體生技類股的價格也跟著震盪。
藥品開發的意義,主要是在醫學進步和人類的健康。但資本主義主導的世間,每有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開發成功等新聞,除了相關病患急切關心結果,藥廠和股市投資人關注股價的心情可能猶有過之。新藥之成敗,對病患而言是性命交關,在投資人眼裡,關注的則是錢與利。
現實世界如此,「新藥=救命」或「新藥=錢」,已非傳統道德角度能做出唯一判斷。放眼全世界,科學家埋頭做科學家的工作,但科學很難完全自外於政治和金錢利益的影響。不管是南非對抗愛滋病的經驗,或者輝瑞公司因開發生產「藍色小丸子」威而鋼的巨大商業利益而穩居全球藥品市場龍頭的例子,在關心弱勢者醫療福祉的人士眼裡,以及關心股價利益的投資者眼裡,讀到的常是不同的訊息。
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因乳癌風險,便預防性切除乳房。回顧那樣的新聞,乳癌疫苗對廣大婦女族群的醫療意義,實應回到「科學歸科學」的起始點,而不只是一次股價炒作。如翁啟惠所言,全球首次以醣分子治癌的實驗,仍是漂亮的突破。

聯合/民進黨改走「裝飾主義」台獨?

2016-02-23 01: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最近提出「廢國父遺像」的主張,要修法廢除《中華民國國旗國徽法》等三法中有關「國父遺像」的規定,大家今後不必再向國父遺像鞠躬。高志鵬說,因為我國沒有法律定義「國父是誰」,因此「不必繼續洗腦下一代」。與此同時,該黨立委王定宇則提案修改《紀念日與節日實施條例》,要將鄭南榕自焚日列為「法定紀念日」,此案已付一讀。
新政府還沒正式上任,民進黨立委就開始大肆清洗與改寫歷史,這樣的表現,難道就是蔡英文一再叮嚀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出場秀?憋了八年在野,一旦政權到手,民進黨人心中念茲在茲的竟然只是這些歷史陳跡,而不是積極設想如何福國利民。
依民進黨立委的進程,在去除孫中山的國父地位後,中華民國已不知是甚麼「碗糕」;再以法律確認鄭南榕的「烈士」角色;那麼下一步,是否就要把鄭南榕奉為台灣的「新國父」?
不僅如此,綠委陳其邁也動起二二八事件的腦筋,要在《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中增訂處罰條款,凡是扭曲或粉飾二二八歷史真相,羞辱受難者及其家屬者,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言下之意,任何人談論二二八,必須符合民進黨欽定之版本,否則即可入罪處刑。如此獨斷的思維,不僅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更把自己的歷史認知視為一言堂之聖旨,這不僅是法西斯再世,簡直比威權年代還恐怖。
更何況,如果說懸掛國父遺像是「洗腦」,那麼移除國父遺像難道不是洗腦?把鄭南榕神格化為英雄烈士,難道不是洗腦?把鄭南榕追求的「言論自由」編造成追求「獨立建國」,難道不是偽造歷史?用單一的歷史詮釋權來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難道不是侵犯民主和人權?
外界正在觀察,不願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將如何落實她「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的承諾。從民進黨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態度看,似有意由「兩國論」移向「兩區論」;這項轉變,被外界認為是狡猾、但不失務實的作法。如果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選擇務實,即意味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不可能採冒進主義;那麼,高志鵬要求「去孫中山」,王定宇要「尊鄭南榕」,陳其邁要「壟斷二二八論述」,恐怕只能視為一種「裝飾主義」式的台獨路線。亦即,民進黨無法走真正的台獨,卻利用旁門左道來敷衍及滿足獨派支持者,讓他們在「虛擬建國」的幻想中產生阿Q式的精神勝利。
不敢真槍實彈邁向「建國之路」,只好忸忸怩怩改走曲徑幽巷,這正是即將執政的民進黨對其路線矛盾的粉飾之道。這種作法,或可帶來一時精神上的快慰,但聲稱執政要福國利民,卻立刻在這些歷史枝微末節上偷雞摸狗,恐將重挫民眾的信賴。
以「去國父」一案為例,高志鵬說,從無任何法律定義「誰是國父」。殊不知,憲法前言早有清楚說明:「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受全體國民之付託,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制定本憲法……。」更別說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自來是亞洲民主的先驅,也是台灣民主之源。何況,一邊「去國父化」,一邊將鄭南榕神格化,不矛盾嗎?
孫中山說過「彩票與扁擔」的故事:碼頭工人把彩票藏在謀生的扁擔中,中了頭獎後,為不必再挑扁擔欣喜若狂,卻一舉將扁擔丟入大海。故事意在提醒世人,追逐理想不能捨本逐末。民進黨能重返執政,正是植基於中華民國百年憲政的民主歷程;民進黨一方面享受憲政的保護,另方面卻又處心積慮想刨中華民國的根,這不正像中了頭彩卻丟了扁擔的碼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