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兵推顯示台灣半導體韌性薄弱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1721/web/ 

◆  蔡秋明不適任大法官的理由
◆  大法官提名人 勿成綠色恐怖幫凶
◆  陸救經濟 結構性問題未解
◆  陸「西海內海化」戰略 影響台海安全
◆  華盛頓之狼
◆  南韓超級星期 改變國家命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兵推顯示台灣半導體韌性薄弱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兵推顯示台灣半導體韌性薄弱


2025-03-24 05:10  聯合報/ 周韻采(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因應川普2.0重返白宮,在其就職滿月後數日,由政大國關中心、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及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區域安全兵推」(tabletop exercise, TTX)再度登場,推導結論卻令人憂心忡忡

在推演半導體供應鏈韌性與全球布局影響時,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正偕川普在白宮宣布增加一千億美元投資,包含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間研發中心等。消息傳來,更確認美為確保晶片供應穩定,在拜登時期,通過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業者,讓台積電赴美投資六百五十億;至川普重返,以廿%至五十%高關稅相脅,不僅不花一毛錢補貼,反讓台積電加碼一千億。然當台積電將二奈米製程技術轉移至美國,台積電對台灣已失去「護國神山」的功用

我們研究團隊以兵推及情境分析法推估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短、中、長期韌性。由於大陸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六月通過中國海警執法程序,明訂其執法範圍不限於轄內水域,亦延伸至大陸認定有管轄權之水域如南中國海及台灣海峽等。我們發現,大陸短期(民國一一四至一一六年(二○二五至二○二七))最有可能展開結合民國一一一、一一三年(二○二二、二○二四)利劍 A、B 三次軍演的封鎖,攔檢船隻,並宣稱其在所屬海域內執法

眾所周知,台灣九十五%的石油及天然氣皆賴進口,而目前天然氣的安全存量僅十至十一天,若大陸封鎖攔檢超過兩周,台灣四十%的電力供給將受到影響,屆時將發生區域限電措施,甚至不排除耗能工業停產,連帶地影響台灣半導體產能。其次,大陸亦可攔截或扣留裝載晶圓所需原料如光阻劑、絕緣膜、塗料等及光刻設備之船隻,阻擾晶圓生產。

大陸已在南中國海建立七個人工島礁,若海警在較無主權爭議的北部海域執法,這種灰色地帶的運作模式不僅大幅降低封鎖及孤立台灣的成本,亦使得美國出兵解除封鎖時,須與大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降低,間接控制危機陡升的風險。

面對大陸可能的封鎖行為,除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受創外,台灣人民願意犧牲生活水平,承受缺電缺水生活多久台灣人民的心理素質能承受「人出不去、貨進不來」的生活孤立狀態多久?這些賴清德政府似乎都沒有評估,反倒在川魏白宮記者會一周後召開國安會議,發表賴十七條,宣布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

這無異提油救火,不但沒有消弭大陸封鎖行動的藉口,反給其絕佳出口,藉反分裂法之名,由海警攔截、扣留船隻,困住台灣,宣示主權。雖然在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之前,半導體的先進製程仍在台灣,大陸此舉會重擊半導體供應鏈,但此為非軍事行動,美國需要更適當理由介入調停,或者以川普說法,需要足夠籌碼才會下場交易。而交易的代價對台灣何其沉重!












蔡秋明不適任大法官的理由


2025-03-24 05:18  聯合報/ 陳長文/國防部前法律總顧問、雲麾勳章及景星勳章受獎人、律師、法學教授(台北市)


賴清德總統於廿一日提名七位大法官人選,包括檢察官出身的蔡秋明、林麗瑩,法官出身的蘇素娥、鄭純惠,以及學者出身的蕭文生、詹鎮榮、陳慈陽。七人中實務界占四席,名單看似用心,然蔡秋明亦獲提名司法院長,此名引筆者側目。筆者以四個關鍵詞-拉法葉案、盧仁發、黃世銘、劉方慈,以析蔡秋明之「明顯不適任」

一、拉法葉案:軍購爭議與法治考驗
拉法葉案肇於民國八十年我國向法國採購拉法葉艦,後因佣金爭議牽連尹清楓命案,迄今未破。筆者曾任該案法律顧問,參與草擬合約(排佣條款),並於民國九十五年赴檢方就佣金案作證,深知其複雜。

此案雖被部分媒體稱為「弊案」,用詞值得商榷,其實質為國防「涉外軍購」,重點應在議價與監督機制的精進,然軍購品質及成效無可挑剔。然此案後續「司法」處理,卻為蔡秋明不適任埋伏筆。

二、盧仁發與蔡秋明違法亂紀、濫權起訴:「無罪推定」與「罪疑惟輕」之踐踏
審、檢、辯、學中,檢察官其職吃力不討好,堪稱「法律產業」運作「藝術」上最艱難,也因此最尊貴,民國七十六年解嚴與八十年戡亂終止後,立志任檢察官者,筆者衷心敬佩。因「摘奸發伏之神聖志業過程」仍須嚴守「無罪推定」,並依刑事訴訟法「有利不利一併注意」,因此檢察官如此重責,理應秉持「良知」,捍衛法治

然民國九十年,時任檢察總長兼特調小組召集人盧仁發,竟於證據不足下,連夜施壓時任北檢檢察長黃世銘九小時,要求起訴雷學明、王琴生、康世淳、程志波、宣蓬萊五人。黃世銘不從,遂遭調職。後蔡秋明等人偵辦此案,羈押並起訴雷學明等五人,宣稱:「若判無罪,不符一般期待;若判有罪,汪傳浦海外資金才能匯回」!呼應時任總統陳水扁「不惜動搖國本,也要查到底」之令,背離「無罪推定」原則,形同「知法犯法」。竟獲提名大法官,甚或司法院長,其顯不適任,不言自明。

三、黃世銘撥亂反正與劉方慈堪為大法官之風骨
歷經九年審理,盧仁發與蔡秋明對雷學明等五人的違法起訴終在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廿五日台北地方法院合議庭審判長劉方慈與法官黃紹紘、顧正德,秉持獨立審判,不畏政治壓力,毅然宣判雷學明等五人無罪。且之所以審理耗時九年,主因劉方慈審判長等三位法官明鏡高懸,確保被告人權與罪疑惟輕原則獲得保障與實踐。

然因本案涉機密,台北地院與海軍費時數月確認如何處理判決書內機密內容,判決後四個月,法院始將判決書送達檢方與被告。黃世銘彼時已接任檢察總長,於同年十一月七日以「證據不足,難認定舞弊,為免訟累不上訴」致無罪判決確定。雖黃後因將柯建銘與王金平司法關說內容告訴馬英九前總統,洩密案判罰;瑕不掩瑜,捍衛法治令筆者感佩,終身難忘。

縱觀此案,盧仁發濫權開端,蔡秋明盲從,幸有劉方慈與黃世銘撥亂反正雷學明等五人獲刑事補償,理由書中洪英花法官直斥「檢察官急於表態搶功」,惟雷等被告非但遭羈押,更經九年之訟累折磨始獲無罪確定,此等煎熬非親身經歷,實難以想像。然盧、蔡至今未受刑法第一二五條「濫權追訴罪」追責(至今無一檢察官受濫權起訴罪訴追),亦未受台北地院追償刑事補償金額,法界竟毫無蒙羞之感,實在不解。對比下,劉方慈剛正不阿,保障人權,更具大法官風範,堪為提名大法官兼司法院長之適才。

結語:撤蔡提劉,亡羊補牢
賴清德總統於民國九十四年任立委時,惡意指控雷學明等人收賄二千萬美元,雷等五人獲無罪判決確定後卻無半句道歉之語,今提名蔡秋明,諷刺至極。基此,檢察機關應主動偵查盧仁發與蔡秋明、監察院應啟動彈劾;賴總統應撤回蔡秋明提名,改提名劉方慈法官,助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從「法制」邁向「法治」,終至「良制」。














大法官提名人 勿成綠色恐怖幫凶


2025-03-24 05:18  聯合報/ 彭士剛/自由撰稿人(屏東市)


總統府廿一日公布司法院長被提名人為台灣高檢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被提名人為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以及其他五位大法官人選。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本次大法官提名,賴總統有三個考量及「期許」,包括守護自由民主憲政制度、提升國安案件專業能量、持續推動司法改革

大法官補提名人選是否合適,社會自有公評。但筆者不解,賴總統將國安事項納入大法官提名考量,還做為對大法官提名人的「期許」,是否允當?賴總統近期宣示「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賴十七條」。雖然他說是要捍衛主權及保護台灣的自由民主,防止中共對台灣滲透及統戰威脅;然而自「賴十七條」提出後,台灣社會聞「中」色變,有陸配在社群平台的言論,因被認定有親中或鼓吹武統嫌疑而受到行政處分要求離境,相關處分是否侵害言論自由,正反爭論不斷。由於類似案件涉及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衝突的界限問題,大法官做為憲法守護者、人民自由權利的捍衛者,更需依憲法獨立審判

為維護總統與五院間的憲政分立及政黨競爭的公平性,賴總統理尊重大法官公正獨立客觀的憲法裁判權,而非濫用大法官提名權,以「期許」大法官被提名人要提升國安案件專業能量為名,實則「情勒」大法官配合政府的國安政策

賴總統試圖把「賴十七條」如金箍圈強行戴在大法官頭上,未來憲法法庭審理人民言論自由,乃至其他權利與國家安全相衝突的案件時,大法官須配合反中、反統戰及反滲透的國安策略,將國家法益置於個人法益之上,人民的各項自由及憲法權利只能不斷退縮與讓步。

如今「賴十七條」對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大加限制、大搞綠色恐怖,已經成為台灣民主自由的最大威脅。大法官擔負解釋憲法及憲法審判重任,必須秉持著良心及專業,堅持獨立超然地位,莫成綠色恐怖幫凶!

筆者呼籲立院在審查大法官人事案時,在野黨須就「賴十七條」限縮人民自由權利的界限及合憲性問題,要求被提名人清楚表態;這不僅是考察被提名人的法學素養及功底,更是為台灣人民篩選出真正的憲政守護者及人權捍衛者。

波波漫畫














陸救經濟 結構性問題未解


2025-03-24 05:11  聯合報/ 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台北市)


近年來,中國大陸總體經濟數據上保持5%的連續成長,但從去年三中全會至三月初的兩會,中共中央多次指出,當今中國經濟發展不若理想的事實;很明顯地,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擴張力道不斷加大下;內需市場消費意願仍未見好轉,顯示中共國內經濟問題仍然嚴峻。此次兩會釋出的改革訊號中、以提振內需消費、改善民營企業投資為首要任務;中共試圖挽救經濟成長三駕馬車中的內需消費。遺憾的是,影響經濟成長最重要的「政經結構性問題」卻未被列為政策要務。

為克服經濟困局,中共近期透過各種宣傳展現對民企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示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今年2月召開民企座談會,並於3月初中共中央兩會前由官媒發文〈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承諾透過法制面在兩會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通過,以重振經商環境。凡此種種皆展現中共推動民營經濟與支持民企的「熱忱」。

然而,草案最終未通過,這反映民營經濟改革的方向與力度未取得一定共識。許多評論指出,包括國企和政府扶持民企的方式多流於文字;內容多屬形式化及道德性規範,缺乏出台明確可行、具體有效的政策方案。草案開頭即提到「民企必須接受黨的領導和指示」、「配合維穩」仍是絕對的優先。可見草案雖有鬆綁的意圖,但因立法意旨模糊不清,未見具體可操作的項目;更可惜的是,幾乎沒有提到對外資、投資相關鼓勵和保障?顯示改革並沒有命中要點。此外,在中共未放棄強化國有資本強大國有企業的政策方針下,不公平企業競爭仍將存在,政治嚴重裙帶主義妨礙商業競爭的根本問題亦未解決

中國近幾年超額儲蓄問題不斷被提出。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時隔一年再度轉負為-0.7%,通貨緊縮現象反映企業獲利能力不足、投資意願遲緩,更顯示人民對當前經濟環境信心不足、寧願儲蓄也不願消費的困境。中國國務院亦劍及履及,在兩會結束後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8大項目、30條措施,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並透過高品質供給、優化消費環境與保障兩方面著手,力求改善民生和保障消費環境。具體包含增加居民收入、保障消費能力、提升消費服務、推動大宗消費更新、改善消費品質與環境,重建消費信心。

雖政策涵蓋多項民生項目,透過加大財政消費貸款補貼力道刺激內需,但多數早已於去年陸續實施,例如能源車補貼、家電換新、冰雪經濟、家政經濟等等。不過從去年「雙11消費節來看,即使有政府政策及店家優惠加持,實體和網路店面的營收仍然下滑,退貨率創新高更引起關注此外,消費貸款的鬆綁,雖可減緩當前貸款負擔,但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仍高;民眾對此有所疑慮,該政策預料難成為消費火車頭。評論指出,中國市場從過去的「衝動消費」,如今已轉變成「理性消費」,因此經濟結構改革更為重要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共確認重點任務第一項為大力提振消費、第二是科技創新;而第九項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若以補貼政策來刺激消費,或可帶來短期成果。就數據而言,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三個月回升,這也激勵中共在兩會後進一步推出多項提振消費及民間投資措施。然而,這些擴大內需政策,不能僅止於帶來短期的消費熱絡;更應致力於推動讓民企成長、產業轉型的創新發展;提升年青一代就業機會及薪資,引導可持續的消費環境。

經濟政策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19大指出「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政府奮鬥的目標」,必須正視加速投資教育文化建構文明社會改善強化社會福祉及醫療服務環境等民生生活結構性社會需求,才能恢復人民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與期待。












陸「西海內海化」戰略 影響台海安全


2025-03-24 05:11  聯合報/ 康埈榮/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東北亞未來合作論壇會長(韓國首爾)


到目前為止,韓國和中國大陸尙未簽署規定海洋境界的海洋邊界畫定。位於韓國西部海域的中韓「暫定措施水域」,是兩國專屬經濟區重疊海域的一部分,由兩國政府共同管理。在共同管理的區域內,除航行和漁業行為外,禁止設置構築設施或開發地下資源。兩國暫定的海洋邊界是以民國九十年(二○○一年)六月生效的《中韓漁業協定》為基礎

但是,中國大陸從去年開始在該暫定措施水域擅自設置大規模構築物,從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四月擅自設置混凝土構築物開始,去年增加了兩個、今年年初也添加了一個構築物。據韓國政府掌握的情況,中國大陸計畫在西海(黃海)水域共設置十二座構築物。面對韓方抗議,中國大陸堅稱,該構築物因為是漁業輔助設施,所以沒有問題,但這是違反雙方《漁業協定》乃至國際社會規範的非法行為。甚至於今年一月,雙方海警圍繞構築物的設置問題,發生了軍事對峙狀況。

中國大陸此舉可能是趁著韓國戒嚴政局引發政治混亂導致應對能力減弱機會正式開始擴大大陸對韓國西海海域的影響力。事實上,大陸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迅速增強管轄西海的軍事戰鬥力,已常年部署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另外,制定《海警法》的同時,更單方面延長海上警戒線,試圖使韓國海軍管轄水域無力化。

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此舉直接威脅了韓國的安全。韓國的西海不僅是韓陸,也是南北韓之間圍繞「北方界線」嚴重對峙的地區。特別是北韓主張,南北海上軍事分界線是聯合國單方面制定的、不能承認,因此南北韓之間的軍事衝突頻繁發生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大陸的此非法構築物設置,是大陸推行的「西海內海化」戰略一環。中國大陸很有可能將已設置的構築物成為既定事實,會作為主張領有權的依據。如果袖手旁觀,中國大陸可能會先在暗礁擅自設置構築物、然後建造人工島。從中國大陸的南海人工島建設例子中可看出,這很有可能與軍事基地化作業相聯繫。

最終,大陸將西海打造成體現自身影響力的「戰略緩衝地帶」,從而可在非常時期削弱駐韓美軍駐日美軍機動性限制韓美日海軍聯合作戰。從某種角度看,可能直接關係到台灣海峽的安全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韓國政府的抗議,中國回答稱「正在同韓國保持溝通」,看來不怎麼在意。根本問題是海域畫界談判能盡快達成共識,然而韓國政府要求以西海中間線為基準畫定海洋界限,中國則堅持考慮海岸線長度的「公平原則」,雙方互不退讓。兩政府從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開始到去年共進行廿九次海域畫界談判,沒有取得明顯成果,再加上南北韓就西海軍事分界線問題上仍存在尖銳矛盾的情況下,韓陸之間簽署海域畫界是有難度的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最需要的是先遵守韓陸之間在禁止設置構築物或開發地下支援的暫定措施水域的協議。該地區是兩政府的共同管理區域,如果有任何變化,首先該要進行相互驗證。如果拒絕或只強加提出自己主張,協定或協議就沒有任何意義。特別是,如果中國大陸對因安全威脅而苦惱的韓國繼續要求單方面理解,這將會成為雙方關係的另一個絆腳石。













華盛頓之狼


2025-03-24 05:11  聯合報/ 林法/公退(彰化市)


十二年前,描寫股票經紀人藉巧言投機暴富而墮落的「華爾街之狼」,如今跳出好萊塢大銀幕,成了搜刮全球,只想「美國再度偉大」的「華盛頓之狼」。這匹狼叫人無所遁逃,尤其台灣

俄烏兩國皆為斯拉夫民族,同屬蘇聯七十年,但因過去的大饑荒車諾比核災,很多烏人對俄羅斯仍有不解與仇視。俄烏開戰至今,烏國死傷流亡人數達千萬;和普亭眉來眼去的川普,卻對澤倫斯基極盡羞辱,可見烏克蘭一味倒向西方,非明智之舉。

有「華爾街之狼」影評說:這部電影,每當感覺夠瘋狂時,它都會給你更加放蕩的高潮,直到古怪詭異氣氛四圍瀰漫;這不就是當前美俄烏最傳神的三角關係嗎?

而兩岸同文同種,為何弄得劍拔弩張?更糟的是,從「保護費」大增的國防預算、遷移「護國神山」,到將來機率極大的「統包核能」,民進黨頻賣家業,有效便罷;若貪得無饜者為交好中共,不惜出賣我們,那麼退此一步即無死所,「今天烏克蘭,明天台灣」的說法,反倒顯得天真了。

屆時,被「華盛頓之狼」咬個遍體鱗傷,另部大片-因心理重創又哭又笑的「小丑」,恐怕才是我們最真實的寫照!














南韓超級星期 改變國家命運


2025-03-24 05:11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南韓憲法史首次出現一個歷史性畫面,韓人盼望已久的、針對代理總統國務總理韓悳洙、民主黨主席李在明及現任總統尹錫悅的宣判,將陸續於廿四日、廿六日及廿八日出爐。韓媒一致稱本周為 Super week(超級星期)的主因是,三案的宣判結果與今後國家命運息息相關。

韓悳洙最倒楣,國會彈劾的理由是未能阻止總統戒嚴,成為共犯。韓悳洙是老謀深算的公務員,曾任駐美大使等,對於尹錫悅宣布戒嚴一事,無論在國會或憲法法院均稱當時他有勸阻尹錫悅,總統卻獨斷執行;並且進一步指出,總統半夜臨時召開國務會議有諸多瑕疵,不能算是「正式會議」,義正嚴詞。一般猜測認為韓悳洙會恢復職位。

李在明違反「公職人員選舉法」纏訟多年,律師出身的他深知法律技巧,很會利用各種理由展開拖延戰術。自尹錫悅任命的大法院院長(同我國司法院長)曹喜大上任後,規定「三三六制」,要求地方、高等及最高法院法官遵守時間判決,雖非強制要求但有所改善,因此二審法院已公布,訂於廿六日宣判李在明有罪與否。事關李在明的總統前途,萬一判刑有罪,很可能斷了李在明的總統夢。

尹錫悅的宣判日期一再延誤,主要因憲法法院八位法官的政治傾向不同,導致意見分歧。然而,二位極力主張罷免總統的法官文炯培、李美善即將於四月十八日退休,加上支持尹錫悅、反對罷免的群眾與堅持罷免的群眾示威人數日益增加,雙方衝突隨時會發生,更讓社會不安,因此增添法官的壓力。目前來看,對尹錫悅宣判的最佳日期應落在廿八日

這樣多少可以滿足尹錫悅與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期盼。一來,李在明弊案的高等法院判決一旦出爐,可阻擋李在明競選總統之機會;二來,尹錫悅與執政黨有時間準備面對大選,讓國民力量黨繼續執政,不至於出現再一次的政黨輪替。日前尹錫悅從首爾拘留所釋放後,首次在官邸公開發表談話,對近來因火災喪命四位公務員表示哀悼。

廿四日至廿八日的一連串宣判,或許對一時的社會安定有所助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尹錫悅與李在明的對決,在國會「朝小野大政治現實下,南韓有識人士共同的憂慮是,要解決政治僵局,除非再來一次修憲將總統制改成內閣制,把總統權限縮小外交等領域

回到台灣,目前賴清德總統的政治困境與尹錫悅差不多,分別面對中共與北韓的武力威脅有趣的是,川普上台之後,拜登與尹錫悅的海誓山盟外交變成灰頭土臉川普心中只有金正恩一人近日,普亭亦與金正恩兩人來往密切世界在「改變」,賴清德總統還有空閒玩「家內」的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