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674/web/v◆ 聯合報社論/川普個人外交,蔡英文有示範,賴清德應審慎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八傷拳」
◆ 經濟日報社論/財劃法修正 具劃時代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財劃法修正 具劃時代意義
2024-12-2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院上演大亂鬥,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修正草案在混亂中三讀通過。記者葉信菉/攝影
長達25年未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終於三讀修正通過,可謂頗具劃時代的意義。
首先,從「中央集權又集錢」的長期事實來看,立法院依據憲法,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此次從人民福祉及地方自治的民主角度,在中央立法並執行事項中的財政收支劃分上,主動修正早已不合時宜的財劃法,可謂中華民國自治史上的第一次「分權」,殊屬難能可貴。
更重要的是,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修憲、凍省及修正財劃法,把原來中央政府的淨收入比重,由六成不到驟增為75%,造成財源嚴重向中央傾斜,此次財劃法修正能打破垂直失衡現象,更值得高度肯定。
以114年度中央總預算案稅收推估,中央將增加釋出3,753億元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統籌款)給地方政府,表面看好像增幅很大,但營業稅由現在的40%提高到100%分配給地方,只是「校正回歸」到凍省前營業稅為地方稅的狀態。所得稅也只增加1%移轉給地方,對於所得稅收超過2兆元的中央而言,應是縱向重分配,並不嚴重。因此修法後的中央淨收入占比仍高達65%,相對於原來的修法目標六成,衝擊應該不大。
何況,中央政府財政豐裕,過去八年的國稅超徵就超過1.8兆,還編列2.5兆特別預算。今年前11月的全國賦稅實徵淨額3.57兆,地方稅收僅3,411億,占比不到一成;若含中央統籌稅款,合計僅8,007億元,占22%,中央政府仍占了78%的稅收大餅。中央享有高成長率、高占比的國稅,本有餘裕和地方分享財政剩餘,且財劃法要到115年才實施,中央仍有充分準備時間。
因此,主計總處說會影響國防及撥補勞保、健保、租金補貼與興辦社宅、農損基金、勞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以及體育選手國光獎金等相關經費,實屬誇張。勞保、健保財務屬特別基金的社會保險、台電屬國營事業預算,非一般預算的法定義務支出,虧損都是中央政策錯誤或怠於改革所致。而且長照、租金補貼與興辦社宅等財源,來自於房地合一稅、菸捐、遺贈稅等指定用途的國稅,而撥入住宅基金、長照基金等中央特種基金,屬於保障性收入,非統籌款範圍,自然不受排擠。今年前11月中央特種基金就比預算數超徵了39%,中央未指定用途的稅收也超徵了11%,遠超過地方稅收(含統籌款)超徵2%,怎可能會因財劃法修正而使中央施政困難?
至於財政紀律,中央表示多個地方政府獲配財源將超過其支出所需,造成地方不需積極財政努力,甚至有消化預算而致支出浮濫之虞。從當前的法制來看,地方政府之收支,應依地方制度法、公共債務法、預算法、行政院訂定之預算籌編原則規定辦理,中央政府實屬過度疑慮。
地方有應收之財源而不收,或未依預算籌編原則辦理,中央得酌減補助;努力開源具績效,中央得酌增補助。地方辦理自治,應就自有財源優先編列預算支應之等,中央仍然手握監督大權,未來大可充分發揮。
最後,財劃法全面提高「所有地方政府」的收入,在經濟上有正面效果。除了跨政黨雨露均霑之外,六都和16縣市的統籌款占比由現行的61%:39%,改善為54%:46%,可縮短城鄉差距,消弭地方間的水平不均。
目前地方基礎建設普遍不足,尤其自來水、汙水下水道、天然瓦斯、公車服務等,將因財源增加而從事基礎建設與服務,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將更符合工商界的需求。例如過去工商界屢屢建議中央廢除娛樂稅、印花稅等擾民雜稅,卻受限於地方財政困窘而不了了之。財劃法修正後,地方政府財源充足,就有檢討改革地方稅的空間,並將支出用於招商引資等促進經濟發展項目上,發揮凱因斯乘數效果,且可回饋於中央的稅收增加。中央政府應當樂觀其成才對!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八傷拳」
2024-12-23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遞送黨主席辭職信給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庸武俠小說有一招「七傷拳」:傷人七分、傷己三分,非到生死關頭,絕不輕易出手。搶在京華城等案偵結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請辭黨魁,結果恐自斷經脈,對手毫髮無傷,政壇戲稱為「八傷拳」,柯文哲自宮、民眾黨重傷,比七傷拳的內傷更嚴重。
柯文哲獄中出招,理由是不讓當局以冗長法律程序干擾民眾黨的發展,其實也是切割止血,卻可能提前將民眾黨送進加護病房。北院搶先宣告柯文哲請辭生效,法官挨批操之過急,民眾黨中央則採拖字訣,沒人敢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柯文哲請辭黨魁並非空穴來風,早在十一月延長羈押前,代理黨魁之爭就曾浮上檯面,立院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呼聲高,柯文哲指定的中央委員林富男也是可能人選之一。講白了,黨內有一派人馬就是擔心黃國昌割韭菜,小黨向來內鬥內行,挺黃派和反黃派磨刀霍霍,民眾黨山雨欲來。
為避免茶壺風暴,民眾黨稱尚未收到請辭書,「柯文哲就是黨主席」。柯文哲請辭本意是搶救民眾黨,卻可能被解讀為大勢已去、小草枯萎;民眾黨能拖就拖,但柯文哲的八傷拳後勁十足,悶鍋蓋愈久,遲早會炸鍋。
柯文哲一個人的武林左右民眾黨存亡,一人或一黨之興衰不足為惜,就怕連累第三勢力成為笑話,重演藍綠惡鬥,才是八傷拳最大的殺傷力。
聯合報社論/川普個人外交,蔡英文有示範,賴清德應審慎
2024-12-23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普(右)稱中、美可以一起解決問題,透露出對中制裁打算停損的訊號。(路透資料照片)
聯合報十九日摘刊總統府前秘書長李大維撰寫中的省思錄,討論台灣如何因應川普2.0。李大維透露了一段蔡政府時期台美高層互動的秘辛:前總統蔡英文曾經致函時任美國總統川普,也確實讓川普讀到她的親筆信,並委由負責貿易的閣員考慮;但川普意志強烈,我方提出的建議並不符合美方政府當時思維。
李大維並未詳述蔡英文是在什麼時候向川普提出什麼建議,但推測應是台美經貿議題。川普傾向以雙邊而非多邊協定處理經貿議題,因此當時一上任就從 TPP 退群,要求各國改簽雙邊貿易協定。這對在區域整合中備受中共排擠的台灣而言,自然是個突破的契機。而曾在川普當選後與其通話道賀的蔡英文,再度親函川普,推動台美經貿議程,應具有火車頭的關鍵作用。
然而,川普意志強烈,蔡英文的建議遭否決了。甚至蔡英文雖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八月主動宣布開放美國萊豬進口,也未打動川普,換得台美經貿協定,只得到一項空泛的經濟與商業對話。直到拜登上台後,才基於印太戰略與供應鏈重組考量,在印太經濟架構不納入台灣的情況下,另行推動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但已遠非台灣渴望的自由貿易協定。
李大維建議,因應川普2.0,首要策略是有直接管道,能上達天聽。蔡英文做到了。川普有濃厚的個人外交與利益交易的色彩,蔡英文因緣際會,與川普通話,創造了一個外交小高潮;但寫信給川普,爭取經貿實質突破,卻效果有限。檢視蔡英文與川普的通話與通信,凸顯了個人外交的優勢與局限。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的慘痛教訓,值得台灣警惕。川普的關稅大刀,第一刀砍向與美國最親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稱將對加墨產品課徵廿五%關稅。杜魯多搶先飛到川普的海湖莊園共進晚餐,卻遭川普嘲諷「美國第五十一州」、「加拿大州州長」羞辱。而由於對如何因應川普意見分歧,副總理請辭,執政黨分裂,執政九年的杜魯多正面臨六成七民意要求下台與黨內逼宮的壓力。
川普與習近平的關係,則值得關注。川普提到與蔡英文通話,強調台灣是軍火大客戶;川普提到與習近平溝通,則凸顯習是他的好朋友。川普打破傳統邀習近平出席就職典禮,甚至說中國與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所有問題。台灣該喜或該憂?川普的個人外交與談判交易,可能有助於降低中共犯台機會;但台灣利益可能被交易,美中一起解決世界問題更可能包括台灣問題。
比較起來,賴清德在對日關係上深植人脈,但在台美關係上卻不存在個人外交優勢;前朝人脈未入川普新閣、揮之不去的疑賴論,都讓他處處受限。從就職演說拋出新兩國論到國慶演說靠攏中華民國的轉向,以及出訪南太繞路外交中規中矩,可以看出重重的框架與限制。不過,如果賴清德懂得克制,調整立場,改變作風,川普的個人外交與交易模式,仍為台灣提供了機會,當然也帶來更大的挑戰。
川普以個人外交突破傳統國際規範與價值的框架;但個人外交仍以實力為後盾,川普愛炫耀與強權領袖的關係,個人外交最後還是回到國際權力結構,並由權力界定道德價值、國家利益與交易規則。李大維除提醒台灣操盤手應避免讓美中攤牌、交易台灣,更引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師摩根索對政治領袖的忠告:審慎,也就是權衡不同政治行為,考量政治後果,是政治領域中的最高道德。賴清德上任半年,中共舞劍兩回,還背一場幽靈軍演。審慎,賴清德應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