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魔法 我應因勢利導
◆ 川普通膨 老百姓付代價
◆ 川普謀印太 將本求利
◆ 川賴不來電 潛藏與美陸失聯警訊
◆ 川普考驗 在史詩級競爭找到平衡點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川普魔法 我應因勢利導
2024-11-08 02:59 聯合報/ 廖啟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客座教授、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
根據蓋洛普與皮尤研究中心選前調查,在此次美國大選中,選民最關注的議題就是經濟。因此民主黨選舉失利的主因可以說是選民對拜登經濟學的否認。
弔詭的是,民眾感受與所有的經濟數據似乎是「一個美國、兩個世界」。失業率依然維持在四%左右的歷史新低、十月的個人消費支出通膨已經降到二點一%,非農就業在今年到目前為止每個月平均增加十七萬個工作、第三季的 GDP 季比年增率顯示為二點八%,這些數字都遠勝眾多工業化國家。這些資料也都顯示川普即將進入一個通膨溫和、且繼續擴張的美國經濟體。
川普提出了多項國內經濟政策,最有可能立即實現的是將他在首任總統期間制定的減稅政策變成永久稅法,該政策將於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到期。該稅制減少了個人所得稅率、提高扣除標準、也降低了企業稅。使聯邦個人所得稅減少。川普也表示將進一步把企業稅率降至十五%,這些措施都會更加重政府財政的負擔。根據一份五月參議院預算辦公室的計算,川普的計畫一旦執行,將在未來十年增加四點六兆美金的赤字。
除了減稅外,川普提到許多精簡政府人士的計畫,以減少浪費、增加效能。在接下來的四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小、更窮、舉更多債的美國政府。美債殖利率將會攀升,造成全球資金繼續往美國移動,讓美元更強勢。
對關稅情有獨鍾的川普,相信可透過外國繳的關稅來補貼國內財政支出。他之前所提的對中六十%關稅、最高對其他國家無差別廿%關稅,都極有可能通過並執行。此舉預期將會引起另一波貿易戰,但美國不見得能贏。
關稅傷人七分,損己三分。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的關稅不但讓中國將關稅直接轉嫁給美國,提高進口貨品價格,負面地影響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之外。該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不減反增,增加了四三○億美金。
如果川普繼續執意增加關稅,不但會讓進口貨品價格增加,使通膨死灰復燃,他國也將用關稅或貿易配額來報復美國,屆時美國出口廠商將面臨極大挑戰,進一步影響美國本土產業。
川普認為關稅可以增加國家收入,也可逼貿易夥伴改變貿易甚至政治的行為軌跡。但他忽略關稅的後座力,以及強勢美元使美國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劣勢的全面考慮。這也將使美國更快地進入新孤立主義,甚至有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
過去幾年的美中貿易戰、晶片戰,讓台灣不得不在高階晶片產業選邊站。但順從並未換來尊重,川普不但提出台灣偷晶片說,還提出保護費之說。言下之意,台灣的安全保障是可以交易的。如果順著川普的商人交易邏輯,他似乎認為台灣是「拿多於給」的政治負擔。
但美方利益和台灣利益不總是重疊的。中國大陸和香港目前依然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接下來的四年,台灣是否應該思考如何能夠不選邊站、如何左右逢源。例如美方沒有管制的被動元件、相關製程、積體電路、成熟製程晶片、資通與視聽產品,都可以兩邊做生意。
對台灣政府而言,如何靈巧像蛇,產業政策、資源配置應當更加多元配置、分散風險,不只是單單傾注在台積電;另外在與美方談判時,是否能適時讓川普政府感受到沒有台灣(產品)的日子會有多痛苦?美國的車廠是否因為缺晶片要停工?製造業是否會受到衝擊?以川普的魔法打敗他的魔法。
接下來的四年,我們能夠做的,不只是被動地接受美方指導。既然川普是商人,我們應順著他的邏輯來和他交易,爭取到對台灣最大的利益,才是全民之福。
川普通膨 老百姓付代價
2024-11-08 02:59 聯合報/ 李同龢/大學教師
賀錦麗輸了美國總統大選,主要還是輸在兩個美國人最關心的議題上,第一就是經濟,第二就是非法移民問題,川普提出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都會大大增加通貨膨脹的風險。
首先,川普要對所有從中國進口商品課徵六十%關稅,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一律課十%至廿%的關稅。川普認為進口減少,生產會改在美國生產,如此就可以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但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提高關稅會造成通貨膨脹。
雖然川普在上一任內,對中國大陸進口品課徵關稅並沒有造成很明顯的通膨,那是因為上次課徵的稅率是分批課徵,最高的也才廿五%,也沒有對其他國家增加關稅;況且當時疫情的關係,美國景氣不振而導致國內需求疲弱。
但是這次不一樣,雖然川普再三強調拜登政府治理下經濟一塌糊塗,可是事實上,美國這幾年的經濟表現都比歐盟國家來得好很多,上一季美國經濟的數字表現亮麗,通膨也達標,實質薪資也正成長,國內需求強勁,如果再加上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大幅度課徵關稅,以及對所有其他國家所有進口商品也都課徵關稅的話,通膨再起是遲早的事。
加大課徵關稅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國國內廠商,減少進口商品的競爭,需求不變的話,就可以漲價,關稅不見得能完全收到,可是消費者要付出更高的價格來消費。
而另外受害者就是美國農夫,貿易戰是對等的,被課關稅的國家一定會採取報復性關稅,而美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因此美國農產品就變成替代羔羊,中國也對美國農產品課徵廿五%的報復性關稅,川普政府為了彌補農夫的損失,總共補貼六一○億美國納稅人的錢給美國農夫,如果川普在第二任內對所有國家都課徵關稅的話,可以想像美國納稅人要掏更多的錢來照顧農夫們。
川普宣稱一上任就要進行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驅逐非法移民行動,根據估計美國大約有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而美國企業研究院估計,驅離這些非法移民,美國的 GDP 會少掉○點五個百分點,以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言,○點五個百分點是很大的數字。
美國現在已經很缺工了,特別是那些需要勞力密集的行業,一般美國人也不願意做的工作,現在要把這些非法移民勞工驅離出境,會更惡化缺工的狀況,勢必導致非技術性工作的薪資大幅上揚,進而連動影響到其他工作的薪資,而這些非法移工做的工作是機器人很難取代的,最終就會產生所謂的薪資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通膨將再起,川普的民粹經濟學是禁不起檢驗的,最終付出代價的還是一般老百姓。
川普謀印太 將本求利
2024-11-08 02:59 聯合報/ 黃奎博/政大外交系教授、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
在美國總統選舉勝出的川普將於明年一月廿日二次執政。除了美國某些雙邊對外關係可能會有明顯變動,在印度太平洋區域,目前美國主導或積極參與的經濟或安全合作建制也存有變數。
從川普第一次當總統任內及此次競選期間的說法觀之,可大膽假設川普上任後,會要求主管官員檢視哪些建制是美國付出太多、不划算的,哪些是美國可以留下來經營、有「利」可圖的。
在經濟合作方面,拜登政府的主力是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五月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部長級系列談判。兩年多來,十四個會員國經由各自的國內進程,使 IPEF 與供應鏈韌性有關協議、清潔經濟協議、公平經濟協議和 IPEF 協議等四個文件生效。另雖已就貿易便利化、包容性、農業、技術援助與經濟合作等議題取得若干進展,但在勞工權利、數位經濟等議題尚待進一步磨合。
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支柱之一,IPEF 有高度的地緣政治意味,依著美國優先的設想,藉與「理念相近」國家的結合,建構區域供應鏈與經濟合作,強調對中國大陸經濟「去風險化」。川普的想法未必與前述作法不合,至於會「拜規川隨」,或是選幾個認為對美國明顯有利的目標去轉化 IPEF 的內涵,或只留下目前架構不再進一步推動,甚或延續第一任「退群」的作風,目前仍難推斷,但完全「拜規川隨」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又如美國持續參加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美國一直不考慮加入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川普任內主動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多邊機制,要川普扮演火車頭的角色或共襄盛舉,恐怕難上加難。
在安全合作方面,拜登政府力推「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關係」(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支持「五眼聯盟」(美英澳紐加)情報分享,也力促與日韓協商深化安全合作,此外還有與日、韓、澳、菲、泰等五個程度不一的雙邊安全同盟機制。
有人說 AUKUS 和 Quad 會被美國「退群」,事實上仍要看川普及其幕僚認為它們對美國是否有利。此處的「利」並非只有金錢,也可能是其他有形或無形的好處。例如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開始的AUKUS,牽涉到美國協助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艦,增強網路能力、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和海底事務的聯合能力和互操作性,對美國應是理想且有利可圖的建制。
民國九十六年(二○○七年)成立的 Quad 曾被澳洲單方面退出過,目前有元首峰會,但除了最近觸及關鍵礦物供給及供應鏈的合作,比較沒有其他具實質利益的點,若論曝光度,川普更不差這一場。所以川普未來是否願為峰會奔走,不確定性是可預期的。
總之,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如果他將本求利地對既有的印太參與政策改弦易轍,這不僅跟他個性、觀點有關,而且吾人也須認知,主權國家本就有權選擇對己有利的政策,至於要付出多少國際公共財,並無法律規定要怎麼做。「天要下雨,糧要解營」,其他國家能怎麼辦呢?
川賴不來電 潛藏與美陸失聯警訊
2024-11-08 02:59 聯合報/ 主筆室
八年前,時任總統蔡英文曾致電恭賀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外傳賴清德總統考慮嘗試致電川普,總統府立即否認。「川蔡通話」若是意外,「川賴不來電」就是事實,「蔡行、賴不行」的奧妙令人玩味。
蔡英文當年與川普通話,賴清德如今卻否認要致電,為何「蔡通、賴不通」?許多人試圖還原當年始末,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金爆料,川蔡通話其實是場意外,川普當年跟國外政要通電話,台灣是最後一個聯絡名單,政權交接期間局面混亂,以致沒人及時阻止;另傳是川普獨排眾議堅持與蔡通話,只是沒料到後果嚴重。駐美前代表高碩泰澄清,川蔡通話是歷經近半年布局,絕非即興之作。川蔡通話真相宛如羅生門,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通電話埋下許多後遺症,不僅北京跳腳,各界負評超乎預期,前立委郭正亮更斷言,川普不會再讓台灣成為變數,川賴不可能熱線通話。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世界新秩序正在重整,北約緊張、烏克蘭焦慮,從各國政要致電或可看出端倪。俄烏戰爭惡化美俄關係,克里姆林宮表示美俄關係正處於歷史低點,美國對俄羅斯仍是「不友好的國家」,普亭沒有計畫向川普道賀;反倒是一向緊繃的美中關係,習近平卻在第一時間致電恭賀川普,表達「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台美關係是否堅若磐石,不是民進黨自吹自擂,北京、華府競合牽動美中台關係;川普若抗中,台灣晶片仍是「護國神山」;美中若重修舊好,台灣恐付出高額「保護費」。路透報導,華航即將簽訂總額約四十億美元的長途客機訂單,將由波音與商空中巴士共同拆分,此舉被視為台灣以行動證明在新川普時代保持強韌的台美關係。
川普這次回鍋,台灣要再搭上線的價碼將比八年前更高,民進黨與美方雖保持外交聯繫,但不論副總統蕭美琴或駐美代表俞大㵢都沒有直通川普核心的管道。台灣在現實國際政治處於弱勢地位,國際關係不是網路交友,不是台灣想見誰就見誰、想通話就通話。不論是外傳賴總統將出訪過境美國或考慮嘗試致電川普,賴政府都馬上嚴正否認,卻無法杜絕各種流言,儘管外交部否認「疑美論」,但從華府傳出的「疑賴論」,恐怕才是最大警訊。
川普一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度偉大)」席捲全球,台灣網友戲謔成「Make Taiwan Pay Again(讓台灣再度付錢)」。外交部長林佳龍提出新解,「讓美國再次偉大,不能沒有台灣」,不知道川普聽到有何感想?賴政府現況是「與中共斷訊、與川普失聯」,美國想再度偉大,台灣是不是川普的關鍵拼圖?賴總統恐怕也沒訊息。
川普考驗 在史詩級競爭找到平衡點
2024-11-08 02:59 聯合報/吳仁麟/三意學校校長(台北市)
川普當選,並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非連續任期的總統,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總體看來,川普的勝選可歸結為「女子、銀子、面子」三大因素:即女性選民、經濟因素和國際地位需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在男性選民中的支持率為五成五,在女性選民中為四成五。但他成功吸引了部分非裔和拉丁裔女性選民,特別是在經濟壓力下更傾向於他的經濟政策。這些選民對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上升的擔憂,使她們更傾向於支持川普的減稅和減少政府干預的經濟政策。
經濟議題是川普勝選的核心。根據 CNN 的民調,三成一的選民將經濟列為首要議題,其中七成九支持川普,當前的高通脹和生活成本壓力讓中產階級和藍領階層對經濟政策更加敏感。川普的減稅和重振製造業政策迎合了這些選民,特別是他承諾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推動「經濟回流」,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選民對美國國際地位的擔憂,成為川普勝選的另一關鍵原因。川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迎合了選民希望捍衛美國國際地位的需求。他主張減少美國在國際組織的投入,將資源集中在對中國的競爭上,並要求歐洲和亞洲盟友承擔更多責任,贏得了希望專注國內發展的選民的支持。
川普的再次當選將帶來一系列對美國和全球局勢的深遠影響。川普主張的「經濟回流」政策,計畫縮減對外依賴,以減少對中國和其他低成本生產國的進口。去年美國的製造業就業人數在疫情後僅部分恢復,失業率也在通脹壓力下略有上升。川普計畫進一步削減企業稅,以此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若企業稅從廿一%降至十五%,可能在短期內促使製造業就業增長百分之二至三。
另一方面,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意味著減少美國在國際組織的投入。美國對聯合國的年度資助為一二○億美元,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為四億美元。若川普削減資助,可能進一步加大其他國家填補美國影響力的空間。此外,美國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軍事支出約為八四二○億美元,史上最高,川普也計畫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投入,以此抗衡中國軍事崛起。
美國是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日產量超過二千萬桶。如果川普推動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將進一步降低美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同時對全球能源價格施加壓力。這種策略可能對產油國如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帶來挑戰,並推動歐洲尋找更穩定的能源來源。
目前的美中對決,美國在軍事、科技和金融等方面依然領先於中國,但這種優勢可能逐漸削弱。中國在技術自給、內需市場和區域影響力上正迅速崛起。美中對決的加速將改變全球格局,時間在此情境下不利於美國,因為中國的技術自給進程和全球影響力擴展將不斷增強,使其更具抗衡美國的能力。
川普和美國將面臨重大考驗,在這場史詩級的競爭中找到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