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台灣走向「民主惡托邦」更加沉淪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888/web/ 

◆  台灣走向「民主惡托邦」更加沉淪
◆  小編不小,代表媒體立場
◆  資源掠奪 政府成幫凶?
◆  請給癌友求生的區間車
◆  積極面對 大學打工與學習難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台灣走向「民主惡托邦」更加沉淪


2023-09-01 00:54  聯合報/ 張鈞凱/媒體工作者(新北市)
百萬訂閱的YouTube頻道「許伯&簡芝—倉鼠人」出示與北市動物園的合約表示,未收動物園一毛錢。圖/取自「許伯&簡芝—倉鼠人」YouTube頻道


動物系YouTuber「許伯&簡芝─倉鼠人」,近日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拍攝介紹動物行為學的影片,由於片中有台北市長蔣萬安入鏡,封面照片又有主持人許伯摟抱蔣萬安,遭到「小劉醫師─劉宗瑀」發文質疑其政治立場,並以「錢錢立場」一詞影射其為收費拍攝。「許伯&簡芝─倉鼠人」公布合約自清,「沒收錢還捐錢」。

這個事件或許只是網路輿論圈的一場波瀾,卻令人對台灣所自詡的「民主」感到悲嘆。動物園做為北市政府的下屬機關,市長入境推廣宣傳動保理念,究竟有何不妥之處?難道只因黨派顏色不同,就否認他是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市長?

猶記二○一九年底新竹市立動物園整修重新啟用,竹市政府與多位YouTuber合作,宣傳新園的特色巧思,而且時任新竹市長林智堅甚至以特別來賓的身分露臉。新竹市立棒球場在爭議爆發之前,市政府也邀請了不少YouTuber入場「搶先曝光」,可是並沒有人質疑這些站在林智堅身旁的YouTuber有「政治立場」。

「團結」是台灣政治人物的愛用的詞,問題是他們背後的潛台詞,卻往往是為了政治私利而分化台灣。台灣的「民主化」史,便是伴隨著「省籍對立」走向惡質發展。隨後又出現「愛台灣」一詞,成為政黨區辨「敵我」、打擊「非我族類」的血滴子。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蔡英文總統二○二一年底在為四大公投催票時,稱接種高端疫苗者為「死忠的」;連疫苗廠牌都能成為分化標的,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當流量時代來臨,網路側翼與政治人物合流,一搭一唱拉抬流量與聲量,製造出一層又一層厚重的「繭房」;台灣的民主政治,跟著「民主燈塔」美國走向了「部落化」。只因顏色立場不同,就先率眾「出征」再說,形成了理盲的政治文化。日前日本不顧漁民與鄰近地區的反對,將核汙水排海,在台灣非但無法理性討論,馬上又演變了「親日」與「反日」的二分對立,只要反對日本核汙水排海者,就被貼上「反日」標籤。

在民粹渲染下,台灣政治淪為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眾多藝人、明星或公眾人物,只因發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就被「出征」批判到需出面道歉。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桑斯坦在《標籤:社交媒體時代的眾聲喧譁》一書中說到:「如果一個民主社會中的成員不能欣賞自己同胞的觀點,如果他們信奉『虛假新聞』,或者在某些『鬥爭』中視對方為敵人或對手,那麼這樣的民主實踐就不會盡如人意。」

借用他的概念解讀,台灣民主正走向「民主惡托邦」(democratic dystopia),也就是利用網路的「同溫層效應」,以「民主」之名行多數霸凌之實,達到無形的思想與言論控制,甚至人人在自我審查之中噤若寒蟬。而今「民主惡托邦」在台灣愈形惡化,從而轉移了人民對重大弊案的監督與關鍵問題的討論。如今一部倡導動物議題的影片,只因台北市長的現身就被操作對立與撕裂,「民主惡托邦」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小編不小,代表媒體立場


2023-09-01 00:51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商業周刊臉書粉專張貼多張圖文,賴、柯、郭的人像照片上,都有各自的簡要政見,僅侯友宜的沒有,侯照片上僅有「………」,搭配文字是「我們努力了」。 圖/取自商業周刊臉書粉專


商業周刊FB專頁貼出各總統參選人科技政見相關談話,唯獨國民黨侯友宜圖片搭配的是「……」,沒有任何文字;小編更補上一句「我們努力了」的酸語,刻意型塑侯對科技政策空白的印象。

這篇貼文明顯是在黑侯,侯辦提出抗議後,小編在留言處補上侯友宜對「環境與經濟發展如何取得平衡」的政見和看法。但回應文接著說,團隊花了九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台灣為什麼會出現晶圓山和手機河,他們希望每一個總統參選人都要對這件事提出主張,「讓所有人更明白,所有選舉支票的背後,我們要共同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並補上一句話,強調小編沒有被開除。

回應牛頭不對馬嘴,而且似乎暗示商周對小編的力挺;這個事件顯示台灣媒體或其他機構對FB專頁管理的認知不足,似乎FB專頁只是小編自己的遊戲場域,和媒體或組織無關。

媒體出現的任何訊息,只要是未署名,通通代表媒體立場,這是常識;對報紙媒體而言,未署名的訊息主要是社論,像聯合報的「黑白集」也是。未署名撰稿者,就是呈現媒體觀點;媒體FB專頁小編貼文也應視為「社論」,既是代表媒體立場,可以讓「小編」自由發揮嗎?

報紙社論是由主筆撰稿,主筆也不是可憑自己喜好下筆。社論論點是媒體經營者與報社高層共同討論後所形成的結論,最後再交給某一主筆撰稿;稿成,還要呈媒體經營者與總主筆核閱,確認後再交印。「社論」是報社立場的呈現,就得慎重其事。

媒體當然可以有立場,從社論的產製過程,也可看到二○二○年中天被撤照的牽強;NCC的理由之一是中天經營者直接介入製播,但願意花大錢辦報、辦電視台,求的不就是理想的實現?要求其不介入,這是象牙塔內的空想;日治時代的台灣,連橫辦《三六九小報》,就是自己流連風月與文人藝伎酬酢的報導,報老闆還自兼記者。

社論未署名即代表媒體立場,媒體粉絲頁中任何以媒體為名的貼文,當然也代表媒體立場;媒體粉絲頁也不應是小編想寫甚麼就寫甚麼,把自己當不具名的網紅。

網路興起後,大媒體也跟著弱智化;傳統大媒體,無論報紙、電視、雜誌、廣播,其新聞產製均有嚴謹程序。新聞從採訪、查證、審核都層層把關,這稱為「守門」過程,也因為有守門,所以我們會認為傳統媒體比較值得信賴。

相形之下,網路新聞非常少數是原生,大多是抄襲改寫而來,抄自報紙、電視、雜誌,連查證都省了,錯也會跟著錯。

傳統大媒體為跟上網路潮,也都經營FB專頁,於是每天產生數百條消息;既然量產,多數複製貼上,而網路資訊「輕薄」化,字少表達不完整,更為媚俗搞笑。

設有FB專頁的媒體,常出事就推給小編,與自己無涉是不對的;小編不「小」,他所寫的一字一句都代表媒體立場,甩鍋不得。












資源掠奪 政府成幫凶?


2023-09-01 00:56  聯合報/ 趙興鵬/作家(台北市)
進口雞蛋補助爭議,業者表示畜產會只是向超思們買蛋,沒有補助這回事;農業部則重申絕無補助特定業者。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許多媒體報導,農業部進口雞蛋疑似補助特定進口商,甚至有資本額僅五十萬、去年九月才成立的公司,卻領了上億的補助。農業部回應進口蛋價格差額、關稅等費用是由政府吸收,並未補助代理商,並強調最大的得利者是老百姓。

所謂的「飢餓營銷」,指的是商家為銷售產品採取的策略和認知作戰,商家故意營造商品的稀缺性,刺激大眾的購買念頭,消費者此時處於飢餓狀態,因而產生非理性購物慾望。

換言之,「飢餓營銷」是經過人為製造,刺激消費者不理性的「衝動」,讓消費者感覺數量有限而恐慌,進而囤積。在如此惡性循環下,荷包便不自覺被剝削掏空,這其實就是生意人為了不當得利,刻意在上市初期控制數量,或中途出現斷供,當話題被哄炒後,再正常上架,但此時商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這是黑心商人的一種不當發財伎倆,但個人發財事小,經濟失序事大;造成供需假象,破壞了正常的生產態樣,對社會有極大的不良副作用。站在政府立場,不但要預防,且在事發伊始,即應快刀斬亂麻,而非等「飢餓營銷」成形,再來慢條斯理處理,這不是添柴加炭是什麼?政府也成了協助少數商家牟利的幫手。

到目前為止,至少有三件事可看到掠奪國家資源的類似套路,一如民間的「飢餓營銷」,政府有意無意間當上配合少數商家營利的白手套:

首先,是新冠病毒開始流行時口罩缺貨,政府緊急控制現有廠商進行貨品分配,但不准從對岸進口,仍由原有廠家生產。因量能無法趕上需求,政府開始居中協調,抬高口罩單價,某些廠家遂從中賺取價差。雖然後期在輿論壓力與疫情緩和下,口罩價格逐步下跌回正常價格,但過程中人民仍被剝了數層皮。

其次,衛福部在疫情正酣時,雖開放民眾使用快篩劑,但當時快篩劑卻大缺貨。明知要先行、超前部署,為什麼不能早做好工作?如今看來又是「飢餓營銷」的一種套路。政府雖然開放幾家進口商,當中竟然連小吃店都可以進口快篩劑,這怎能不讓人起疑?加上快篩劑價錢與周邊國家相較高得離譜,中間有無弊端?某些廠家又從中獲取了什麼利益?甚至可能回饋到民進黨黨庫或個人私囊中?人民對此是打了個大大問號。

最後,則是一開始所提到的缺蛋問題。缺蛋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早有跡象,相關單位應及早做出反應,卻拖了很久才開放進口。而進口帶殼蛋一億多顆,補貼價差經費達五億多元,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澳洲、美國、巴西、土耳其進口?進口商不用擔心虧本,這麼好的生意經,進口廠商又是怎麼找來的?跟顏色有無相關?其它自行進口的蛋商有無補貼?補貼又有無差別?雖然農業部提出說明,但民眾仍是滿滿疑問。

民進黨的執政,從「飢餓營銷」到「資源掠奪」的套路中,有無瘦了人民卻肥了該黨與某些特定人士?大選正酣,政府此時應該要講清楚、說明白。













請給癌友求生的區間車


2023-09-01 00:53  聯合報/ 李晴/新聞傳播業(台北市)


日前聯合報「陽光行動」報導因「健保丟包、商保過時」,致癌友斷求生路,也讓健保身分住院與自費身分住院的爭議浮上檯面。很多人疑惑,台灣不是有全民健保嗎,怎麼會有自費住院這奇怪名詞出現?在健保的照顧下,不是有基本保障?自費項目不是屬於醫美或特殊高昂的醫療項目才會用上?

去年之前,我也以為是這樣。我繳稅也繳健保費,以為健保會是我的基本依靠。這幾年健保署頻喊「商保補位健保」,商保我也有,應該不用擔心了吧?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健保署不但不保護我、不給我依靠,還聯手商保斷我生路。

去年之前,我也不懂什麼是健保身分住院、什麼是自費身分住院;之後,我全都懂了,但我寧願一生都不懂。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我發現自己得了乳癌中的三陽,標準治療方式是六次化療加上十八次雙標靶,因為淋巴沒有感染,兩隻標靶藥健保都不給付,三個禮拜打一次雙標靶,兩隻標靶藥一支六萬多,一支三萬多,加起來破十萬元,打十八次接近兩百萬元。

我的媽媽從小幫我們保了防癌險、醫療險;但即使有保險,我得到的保障遠遠不夠支付數百萬元的標靶藥費。我的婆婆跟爸爸都說要賣房為我付標靶藥費,但我能讓老人家為我賣房嗎?

我的醫療險有實支實付,但條款規定要以健保身分住院才能獲得理賠。雖然我在一家大型教學醫院開刀治療,但醫師明白告訴我,無法讓我用健保身分住院打昂貴的標靶,必須用自費身分住院。我已自費負擔高昂的標靶藥了,健保署不給付我的藥費,連健保身分都不讓我用。在保險公司的認定裡,非健保身分住院就等於自費身分住院,亦等同非必要性住院,也就等於「不予理賠」。

於是,為了能以健保身分住院,我必須每三周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到外縣市住院打標靶藥。

謝謝這家大型教學醫院為我開刀的醫師,容許我跑到外縣市打標靶藥後再回到他這追蹤,也謝謝外縣市醫師接收了徬徨無依的我。在我每次獲得保險理賠來支付龐大的卡費時,我總是想,有保險的我已經如此辛苦,沒有保險的人,會有多無助呢?

我不懂,得了小感冒的時可以拿著健保卡走進診所看診拿藥,得到健保補助,怎麼得了重大傷病,健保卻急著切割,要我只能用奇妙的自費身分就醫?

我曾經以為,健保就像台鐵的區間車,人人可搭終會到達目的地,如果想求快速求舒適,就自費加價去搭普悠瑪;罹癌後我才知道,很多癌症治療並沒有區間車,只有普悠瑪。

作為一個中華民國國民,我只卑微的希望能夠活下去。













積極面對 大學打工與學習難題


2023-09-01 00:51  聯合報/ 劉明德/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台北市)


一○四人力銀行今年六月徵才數據庫資料顯示,工作徵求人數一○七點八萬人,為歷年最多。對比行政院主計總處「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一一一年產業平均缺工數約為廿四點五萬人,可以看出產業的人力需求大幅成長。

這些人力需求可由大專校院及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待業及失業的國人、銀髮族就業者、外籍移工等來提供。其中,受到少子化衝擊嚴重的大專校院,一一○學年度畢業生剩廿八點四萬人,一一一學年度也將持續探底;高中職一○九及一一○學年度畢業生直接就業人數均為一點八萬人。雖然應屆畢業生是就業人力的主要與重要來源,加上在學的實習生也投入職場,對產業人力需求仍顯得捉襟見肘。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因為缺工嚴重,企業開出眾多誘因對在學學生進行搶人大作戰,大學生打工已成為另一種產業人力的來源。yes123求職網今年八月的調查發現,有九十一點二%的大學生「有計畫」在新學期打工,創十年來新高。

學生打工或許是為了還學貸、賺取生活費或學費,但大量大學生打工,對學校及學生來說,反而可能會落入人才培育的困局。選擇打工的學生,可以分為以打工為主的「選擇性」學習或以打工為輔的「積極性」學習;學校相對來說可以有「選擇性」面對或「積極性」面對的策略思維。學校的積極面對,可以視為是對於學習與課業品質的要求。如果學校與打工學生雙方均採取「積極性」,對人才培育來說兩者皆贏,如果兩者均採「選擇性」,則視為雙輸。

目前高等教育屬於買方市場,加上企業對於大學生參與職場的各種利誘,會讓學生在安排打工時,落在以打工為主的「選擇性」學習一方。因此,學校要鼓勵學生理性參與打工,安排打工應該是利用寒暑假及課餘時間,掌握住以課業為主的學習安排,也知道尋找跟自身專業背景結合的打工機會。

如果打工與課業有所衝突,想想把人生的黃金學習時間,用來換取一時的報酬,除非不得已,實在值得三思。此外,學校在面對學生打工問題時,必須採取「積極性」面對的策略思維,讓學生體認學習的可用、有用與好用,也認知學習與課業對職涯成就將帶來高度影響。而不應因招生競爭、轉換跑道容易、休退學率高等因素,採取降低品質的「選擇性」面對,如此才能扭轉目前打工盛行所帶來人才培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