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新情勢 建構下世代政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992/web/ 

◆  聯合報社論/虧三千億的勞動基金,撥補四百億就想打發
◆  聯合報黑白集/土地公的真相
◆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新情勢 建構下世代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新情勢 建構下世代政策


2022-10-20 00:39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示意圖。歐新社



美國最近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揭示美國正面對兩大挑戰,分別是與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的地緣競爭,以及受到新冠肺炎、供應鏈重組、氣候變遷、糧食安全和通貨膨脹跨國界議題衝擊。報告除了揭示需有效約束俄羅斯外,特別強調與中國全方位競爭勝出是最重要關鍵;此報告不但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最高準則,也可視為美國未來產業政策指導方針

美國過去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不干預產業競爭;然而在美中長期對抗加劇下,美國開始制定多元產業政策,政府的角色更為重要。美國認為必須由國家安全角度降低中國大陸威脅,確保產業安全;以出口管制、進口限制、投資嚴審多項措施鞏固美國技術優勢;而且技術含量愈高的產業,形成的保護網就愈緊密。

美國傾全力圍堵中國,並將台灣視為合作對象。台灣對美國雖然並非亦步亦趨,但至少是配合美國立場。台灣雖被美國視為重要夥伴,若干關鍵產業甚至還是美國招商引資積極拉攏對象美國主要是保持本身產業領先,建立自主供應鏈,排除中國只是其中一個手段。美國對於國內能量不足,對外倚賴度高的產業,則全力吸引外國企業在美國境內生產,最終目的則是成功扶植國內企業可以取而代之;反觀美國具有優勢的項目,則不鼓勵他國涉入。

所以在各國競相強化供應鏈下,台灣如何確保本身競爭力才是最重要關鍵。台灣應加速盤點主要產業供應鏈,就如何維持現有優勢的「固本優化」,以及以「擴張補強」方式切入其他生產環節,均應有完整的措施。

台灣也應評估「產業創新條例」。產業創新條例起始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其間雖也小幅增修,但在國際經貿環境劇變下,實應做進一步調整。現階段產創條例的補強,主要是集中在第10條擴大租稅優惠;然而除此之外,可考慮提供更多元性的措施。例如台灣雖然無法如大國投入巨額補貼而形成競賽,但可針對最關鍵的產業或製程,除了租稅優惠外,提供更多補助措施。

其次,目前美國不但嚴審企業赴中國投資以及陸資在美國營運甚至對於任何涉及中國因素的商業行為也強力控管其他國家也群起效尤。台灣也審視現行內外投資規範,特別是對赴大陸投資及陸資來台的部分,通盤考量其中對技術規範限制,以符合目前全球趨勢。

美國帶動全球,形成另一波保護主義。過去是以關稅為主貿易保護措施,維護貿易利益。但降低貿易障礙方式,已經無法因應目前挑戰,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所以美國推動新型態貿易協定不包括市場自由化但納入環保、供應鏈、數位貿易、租稅,以及勞工等多項議題;雖不會直接產生貿易效果,但長期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此與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截然不同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走向雙軌化

台灣應正視區域經濟整合雙軌化的影響。目前「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目的是協助台灣企業及勞工因應 FTA 市場開放的衝擊。未來台灣在參與建構新型態貿易協定時,也應未雨綢繆,比照傳統 FTA 方式,制定因應衝擊相關輔導配套措施。

台灣過去在國際環境變遷下,均能順適調整而成功轉型。例如進口替代出口擴張階段,由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業創新條例,均反應出台灣在面對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因應。而現今台灣正在另一關鍵轉捩點上,除了需應付地緣政治複雜的政治風險經貿政策如何改弦易轍,更攸關台灣下階段經濟發展的成功。










聯合報黑白集/土地公的真相


2022-10-20 05:36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左)。記者朱冠諭/攝影



中選會公告候選人財產申報,張善政因擁有六十多筆土地,被綠營網軍封為「土地公」。其中有一筆桃園的土地,計超過一萬坪,令人羨妒。既是中選會的資料,可信度應該很高;但經張善政本人說明,「土地公」的身價當場落漆

真相是:張善政申報六十六筆地,其中六十筆是其妻繼承先人遺產而來,因多為畸零地,六十筆加起來面積不過九○・八坪平均每筆僅一・五坪。他自己名下的六筆,有三筆為花蓮的一塊農地,當假日農夫種樹用;一筆是新北住家,一筆是中壢廿坪老公寓,另一筆是三芝父母靈骨塔,頂多半坪。如此而已。

聽起來,很令人失望。擁有六十六筆土地的大地主,加總就這麼丁點資產,未免太對不起綠營奉送的「土地公」封號。尤其老婆的六十筆,筆數嚇人,但幾乎都是無法使用畸零地,換作其他人可能都懶得申報了;而張善政老老實實地申報,卻招致不明就裡的攻擊。人善被人欺,正是如此。

大家都記得,蔡英文父親的墓園占地五百多坪,違反殯葬管理條例》墓園不得超過八平方公尺的規定被罰。現在,綠營卻惡炒張善政父母半坪的靈骨塔用地,也太荒唐。至於張善政的廿坪公寓,綠營竟拿整棟集合住宅基地浮誇成萬坪土地,真是偷天換日的高手。再說謊,福德正神也不會放過你們!











聯合報社論/虧三千億的勞動基金,撥補四百億就想打發


2022-10-20 05:40  聯合報/   社論
包括勞退和勞保基金在內的勞動基金,今年前八個月累計投資虧損三千多億元。由於全球股市九月持續下探,勞動基金運用坦言「後市很不看好」。記者杜建重/攝影



今年選舉很冷,戰火集中在候選人交互攻訐公共政策辯論極少勞工議題則近乎絕跡。勞動部近日公布「勞動基金運用績效,今年前八月大虧三,二○四億元,收益率為負六・二%,離破產又更近一步。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說「投資難免有輸有贏」,今年底前很難轉虧為盈,但勞工享有兩年定存利率收益「保障」,可以放心。閣揆蘇貞昌則稱,基金有專業人員操作,「也不是虧那麼多」。

許銘春和蘇貞昌都是在敷衍、打哈哈。勞動基金虧損三千多億,平均每個勞工損失一・八萬元,還不算多?何況,那只是八月底的數字,以近日台股跳崖式下墜,勞動基金虧損可能已累增至五千多億元。在這種情況下,蘇貞昌還好意思說「有專業人員操作」,是在騙誰?

更可議的是,以目前的經濟走衰股市暴跌態勢,現有的虧損只會繼續擴大;勞動部竟還要加碼七百億元投入股市配合國安基金」的運作進場拉抬股市一千六百萬勞工辛勤血汗,卻被政府當成股票族救命活水,這樣的操作,說有多諷刺就有多諷刺。許銘春忝為勞動部長,她對勞工究竟有何眷顧之心,至此也就圖窮匕現了。

許銘春近日在立法院答詢,被問到觀光旅宿業者是否缺工,竟引五月公立就業機構的媒合數據,稱觀光業勞工是「供過於求」。民間人力銀行隨即打臉說,十月業者開出的職缺達二・四萬人,求職者卻僅五千多人,事實是「求過於供」,且差距達四・四倍。這顯示,許銘春與社會現實完全脫節對勞工處境漠不關心。試想,五月是疫情的高峰,人們避免外出,旅宿需求當然不高。而如今邊境已經解封,觀光業者都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遲來的春天;誰知,勞動部長卻還停留在昔日時空。

勞動基金已大虧三千多億元,政府卻仍把基金當成自己的「子彈」,要繼續投入股市拉抬行情;說穿了,除了短視近利,根本是「心中沒勞工」。蔡總統一上台,即大刀闊斧改革「軍公教年金制度,志大言大。然而,對於潛藏債務接近十兆勞保年金制度卻始終畏首畏尾避談改革,一拖至今。近幾年,勞保潛藏債務以平均每年四、五千億元的速度累增,預估在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即將破產。為此,行政院只好在明年度總預算中編列四五○億元撥補該基金;如此一來,可將破產年限延後兩年至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屆時,蔡英文早已卸任,勞工的權益和死活也與她毫無瓜葛了。

對容易的軍公教年金下狠刀,對棘手的勞保年金卻拒不作為,清晰反映了蔡總統的投機性格論述愛唱高調,行事專挑輕鬆。因此,事關卅多萬軍公教改革殺得轟轟烈烈關係一千六百多萬勞工艱鉅工程,拖一天算一天。問題是,三千多億元基金虧損,政府撥補四百多億元,連填其零頭都不夠,於事何補?就算把過去四年先後撥補的金額全加起來,也填不滿今年虧損的半個洞。說到底,蔡總統只想把債務留給後人,自己根本不想費這個心力。

勞動基金拿去救股當柴火,勞保基金爛攤留給來者收拾,這就是蔡政府存私心、不作為的寫照。許銘春接任勞動部長四年,究竟為勞工爭取過什麼權益,掐指算不出一個。令人扼腕的是,一年多前貪走二・七億勞動基金並勾結業者炒股勞金局組長游迺文最近被判刑九年,但司法並未垂直追查有否高層公務員涉案,勞動部也未改進基金操作及監督規範。那麼,誰知道不會有下一個游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