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報社論/能源配比失衡 產業風險大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471/web/ 

◆  聯合報社論/「防疫保單之亂」讓疫情防治亂上加亂
◆  聯合報黑白集/七千多億花哪去了?
◆  經濟日報報社論/能源配比失衡 產業風險大增






經濟日報報社論/能源配比失衡 產業風險大增


2022-05-12 02:24  經濟日報 /   社論
中油在本月1日宣布天然氣價方案,維持民生與工業用天然氣凍漲,但調漲發電用天然氣價20%。本報資料照片



中油在本月1日宣布天然氣價方案,維持民生與工業用天然氣凍漲,但調漲發電用天然氣價20%。這是今年中油第四度調高電業用戶的天然氣價格,也是連續三個月調漲。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次電業用戶天然氣調漲幅度均為10%,但這次調幅擴大至20%,其中固然有俄烏開戰對全球天然氣價格的短期影響,更值得警惕的是,全球多國已預期天然氣價中長期看升並考慮降低天然氣發電比重,我國必須藉此機會檢視天然氣發電比重超高的風險。

我國發電配比,不論是蔡英文總統的2025轉型計畫與國發會最新公布的2050淨零方案,天然氣發電比重都高達三至五成,尤其在2030年前是以氣換煤的高峰,天然氣發電比重很可能常態性超過50%。如此高的天然氣發電占比,無論是跟與我國天然環境相近的日本相比,或將其他國家納入評比,台灣都是全球占比數一數二高的國家。

這麼高的天然氣發電占比有顯而易見的兩項風險:供給風險與價格波動風險。今年2月俄烏開戰後,我國立刻跟進美國宣布在3月合約到期後不再跟俄羅斯購買天然氣。俄羅斯天然氣占我國進口天然氣約9%,比重並不算低,即便外交政策跟美國走得極近的日本,宣布不會終止與俄羅斯的天然氣開採合作。我政府強調不跟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可轉向其他已簽長約的國家採購,地緣政治的風險並不會干擾天然氣的供應。

對比日本的謹慎,我國對天然氣採購一事顯然過於樂觀。日本過去將天然氣發電占比列為近四成,但去年已調低至20%,出發點即是著眼於天然氣供應仰賴進口的不確定性。即便我國能真的確保進口天然氣供應無虞,但仍無法迴避當國際價格大幅波動時對電價和產業的影響。

從本月1日起,中油將發電用天然氣價調高至每度16.7531元,這是2014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中油首季為吸收天然氣凍緩漲的虧損就達517億,加上4月的虧損,極可能就虧掉公司逾半個資本額,這或可解釋中油為何5月要擴大對電業天然氣的漲幅,因為如果再不動作,中油不但將面臨公司法對虧損的相關處置,對公司財務也將是沉重負擔。當中油逐步將天然氣價的上漲成本向台電轉移,即便台電還有電價穩定基金可以動支,但也只能撐一段時間,政府下月又將面臨是否要調漲電價的抉擇。

在此波俄烏風暴中,歐洲多個國家深受天然氣價與電價上漲的衝擊,德國多家中小型企業因為受不了氣、電價的走升而暫停接單,甚至因此倒閉。政府現在透過行政干預讓國內民生與產業暫時隔離在電價與氣價的上漲風暴之外,但台灣終究不是自產天然氣的國家,國際價格的供需與成本變化,一定會傳遞到國內的各個領域。

國家的能源政策不應是鐵板一塊不能調整,過去蔡政府堅持快速非核的政策,我們已在這幾年供電不穩與多次大停電付出代價,高達50%的天然氣發電比重對國安與產業的風險已愈見顯著,政府不能再堅持目前的能源配比不做任何調整。政府必須更充分的與產業界溝通,告知接下來國內能源價格可能的調整方向,讓產業界預做準備;中長期則是必須在能源多元化一事做出更多努力,並讓國人瞭解能源政策調整時要面臨的代價。

沒有一個國家的能源轉型不會付出代價,近期歐洲、日本等多國都在經歷能源調整的陣痛期。台灣不能關起門來假裝全球能源局勢沒有改變,矇上眼睛愈久,他日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多。











聯合報黑白集/七千多億花哪去了?


2022-05-12 05:13  聯合報 /   黑白集
新冠疫情升溫,持陽性快篩試劑等待PCR採檢的人龍,下雨天仍出現在醫院急診室外。記者潘俊宏/攝影



一個月間,台灣每日確診人數從四百多變五萬七,民眾仍買不到快篩試劑,問題出在哪?立委高金素梅為大家揭開黑幕一角。她檢視政府防疫特別預算支出,發現光防護面罩就花掉六十四億元,快篩試劑卻只花五千多萬,是所有防疫物資中最少的。沒買就沒得用,確診暴增是真的,陳時中超前部署是假的。

高金素梅還質疑,政府花一四六億元要提升檢驗量能,希望每天篩檢廿萬人,為何只做到八萬人的量?問題就在,陳時中是太平時代的順風官,兩年多來他習慣了「嘉玲」,哪會想到台灣真有一天需要檢驗廿萬人?也因此,當問到台灣單日確診高峰可能會有多少人時,專家都譏稱「不會超過廿萬」;因為我們的檢驗量到了那裡,就是盡頭。

蔡政府編了八千四百億元特別預算,至今用掉七千多億。其中防治預算僅一四六六億元,疫苗占三四○億,防疫物資一七二億元,這些都只能算是零頭。要問的是,其他好幾千億都到哪去了?且看,三倍券花掉五一一億,五倍券手筆更大,吃掉一三○○億,加上農遊券、藝fun券、動滋券等加碼券林林總總花掉近百億。敢這樣花,我們卻沒錢買快篩。

特別預算是一面照妖鏡。蔡政府以防疫為由,拿了大把銀子亂撒,為自己造神,卻不是用來維護人民健康。大家來把這筆帳算清楚!










聯合報社論/「防疫保單之亂」讓疫情防治亂上加亂


2022-05-12 05:13  聯合報 /   社論
疫情擴散,防疫險理賠粗估達九百億,近期理賠爭議也引發民眾質疑,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強調,請各產險公司依照誠信原則面對保戶。本報資料照片



全台正忙於對抗失控的疫情,防疫保險議題卻來亂上添亂,儼已升級為「保單之亂」。由於政府防疫政策的急轉彎,加上部會間聯繫失靈,保單之亂注定要演成民眾繁瑣遲緩的理賠糾紛,以及保險公司的巨額損失。更糟的是,保單之亂更加重了PCR檢測負擔,影響醫療體系的正常運作。抗疫關鍵時刻,徒生這麼大的周邊風波,政府難辭其咎。

追根究柢,防疫保單是「清零」時期的產物,今天的亂象,早在政府不斷吹噓「完美防疫」時即已埋下。去年底Omicron變異株出現後,許多國家都已認知無法清零,須逐步面對疫情的流感化發展。蔡政府遲至今年三月宣布要走向「新台灣模式」,但許多人卻只接收到「放寛防疫等於疫情趨緩」的信號,渾然不知本土確診數即將如海嘯般席捲。

四月疫情急速升溫,民眾發現政府誇稱的「防疫韌性」不堪一擊,激增的匡列數逼使民眾自救,許多人趕緊購買防疫保單以降低自身的可能損失。潮湧的投保人群這才驚醒產險公司,但業者警覺理賠風險急速上升而火速下架相關產品,卻為時已晚。以廿%的確診比率保守估算,保險公司將在這波疫情付出逾八百億元的理賠金。問題是,多數產險公司資本額僅廿、卅億,一賠下來,保險理賠還更可能引發一場小型的金融風暴。

政府原本仍有機會降低保單風暴的衝擊,但指揮中心和金管會都未積極面對。陳時中說,「沒辦法幫保險公司想這問題」,金管會更提油救火,主委黃天牧稱《保險法》規定保險契約有「兩年請求權」,要求保戶勿急於此刻去醫院開立確診證明書。黃天牧的說法,完全背離了社會現況;試問:一年後民眾再去醫院開立確診證明書,哪家醫院敢回溯這麼長的時間做診斷?

政府現在寄望,七月間將新冠肺炎從現在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如此一來,多數產險公司理賠金額即可壓低為現有理賠額的五%到十%。但這個如意算盤,未必能得逞。這波疫情高峰極可能在五月中到六月中出現,屆時每日上看十至廿萬的確診數,仍將累積可觀的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更糟的是,當民眾預期政府將在七月調降染疫的分級,會有更多民眾想要趕在六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這在醫療量能已經告急之際,將更雪上加霜。

指揮中心兩手一攤,稱防疫保險之亂與他們無關;金管會也只能且戰且走,跟著指揮中心修來改去的防疫政策急找產險業者協調。這種因應方式,只會讓投保民眾質疑金管會偏頗,在幫業者開脫賠償責任;產險業者則認為,金管會只會逼業者埋單。國內的產險公司規模不一,除了背後有「富爸爸」的金控公司可幫旗下產險公司善後,其他中小型的產險公司勢必將為此次防疫險之亂付出慘重代價。對數百萬的防疫險投保戶而言,他們也會面臨繁複的理賠申請程序,因為產險公司為求降低損失,必然會更仔細動用契約條款審核理賠案。

保單之亂,是政府防疫失控與跨部會整合失靈的縮影。此一事件勢必加劇保戶與產險公司間的信任危機,且理賠爭議恐延續數年之久。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要確保防疫保單之亂不再干擾醫療體系,讓醫院專心應對當前疫情。金管會也應迅速確認防疫保單理賠相關指引,建立追蹤防疫保單理賠爭議的申訴與仲裁機制,並謹慎處理產險公司認列理賠損失,避免波及金融業的經營穩定。防疫保單之亂必須盡速平息,政府不能再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