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還有多少成長潛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蓄意欠缺。

◆  聯合報社論/正名靠修憲公投,蔡政府別蹭奧運打假球
◆  聯合報黑白集/郭董急,阿中不急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還有多少成長潛力?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還有多少成長潛力?


2021-08-05 00:14  經濟日報 /   社論
大陸經濟示意圖。照片/路透


著名經濟學家、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林毅夫,在其新著新結構經濟學研習方法發表會主題演講中指出,儘管存在人口老齡化、美中關係摩擦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從民國 110-124 年(2021年到2035年),中國只要保持定力,繼續利用「後來者優勢及新經濟帶來的換道超車優勢,仍可以有每年8%的經濟成長潛力。林毅夫指出,兩大優勢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成長意義重大,從後來者優勢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代表了中國經濟的潛力。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中國近代經濟從民國 68 年(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到民國 108 年(2019年)的40年間,實現了平均 9.4%年均經濟成長速度,若參考早一梯次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或發展中國家、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的經驗,在歷經了30年左右的高速成長之後,有逐梯下行的現象,即由高成長階段(10%或以上)邁入中成長階段(8%或6%),甚至進入低成長階段(4%或2%)。

對照中國大陸,大約從民國 102 年(2013年)前後開始,亦有由高成長邁入中成長階段的現象。一般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五到十年或更久,出現進一步的緩降,應不致讓人意外。比較兩種論點,可以看到林毅夫對中國未來經濟成長潛力的評估相對樂觀。

方法論的角度看,林毅夫以客觀統計數據佐證其「後來者優勢」理論,顯得嚴絲合縫,具有相當說服力。此處,我們就發展與改革理論的角度,對中國未來還有多大經濟成長潛力,提供另類角度的觀點。

首先,可以將中國民國 68 年(1979年)以來的發展略畫分為兩個階段,或可以民國 101 年(2012年)的中共18大為一分界之前,就是一般熟悉的高速成長期,此一階段主要靠四大紅利:一、全球化紅利。民國 68 年(1979年)開放,中國從一個閉鎖經濟轉型為開放經濟,與全球體系逐步接軌;二、勞力或要素紅利。中國充分地發揮了勞力與土地的比較優勢,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三、改革紅利。改革每向前一步,就能進一步釋放出更多的效率、能量與生產力;改革不停,生產力的釋放就源源不絕;四、透支紅利。指的是對環境、生態、資源及弱勢者權益的透支,這當然很吊詭地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成長動力,但顯然不可持續。

民國 101 年(2012年)舉行的中共18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全面意指將以往專注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延伸覆蓋到社會、政治、文化及環境生態等所有領域的全面改革,同時還要深化。與此同時,國際形勢開始出現重大變化全球化遭遇到重大挫折,加上美中關係出現質變,因此,在從民國 102-110 年(2013到目前2021年)為止、中國改革開放第二2.0階段的初期,內、外因素交錯下,中間的經濟出現了明顯地下行

從之前9%上下的高成長很快地滑入到了6%上下的中度成長,很容易讓人產生了高成長時代再也回不來了,中國遲早將步美、日等國後塵,面對經濟持續走緩的現實。但我們認為,在中國改革開放2.0階段初期(即目前)的成長減速,或將只是一個階段性現象,有很大概率在一段時期過後又將回升。

進入到2.0階段後的中國經濟,原本在1.0階段的四大紅利都將出現變化。首先,全球化紅利將轉變為內、外雙循環紅利,此將為全球所獨有;其次,勞力等要素紅利將轉為科技與創新紅利,此一現象已經出現且方興未艾;原本的透支紅利也將因環境生態改革全面扶貧實現小康共同富裕,轉變為綠色紅利共富紅利

所有這一切,又都與最重要的改革紅利有關對中國而言,「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是最大的利,只要持續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就將在每一個領域源源不斷地釋出紅利。中國經濟未來還有多大成長潛力,我們與林毅夫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結論相似,都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聯合報黑白集/郭董急,阿中不急


2021-08-05 01:38   聯合報 /   黑白集
圖為鴻海集團創辦人創辦人郭台銘(中)上月面見蔡英文總統後步出總統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月十一日,鴻海和台積電即已和上海復星簽約完成 BNT 疫苗的採購,各界以為現在就等疫苗駕到。沒想到,等了快一個月,衛福部還沒發給 BNT 緊急授權EUA)。被問到此事,陳時中笑笑說,「郭董對這東西是很急啦,我今天下午就會簽給他。」

郭董怎麼會不著急?他花了五十億元想為台灣人民盡份心力,一路被東卡西卡,始終有個無形的力量擋住目標。人家高端疫苗連三期試驗都不必做,衛福部就把審查委員都搞定,迅速發給 EUA;相形之下,BNT 倒像是個三級疫苗,被衛福部任意推拖拉擋郭董除了乾著急,應該也很嘔吧

這下,人們就明白當官的好處了。陳時中坐在那裡談笑風生,愛擋誰就擋誰,愛賞誰就賞誰,拗不下去就急轉彎,需要機靈就當即機靈。他那句「我下午就會簽給他」,官威凜凜,還等郭台銘向他叩首謝恩呢!

陳時中拖延 BNT 的緊急授權,自然也是精打細算過的。萬一給早了,疫苗預約平台立馬多了一個好選項;那麼,高端的競爭力豈非又矮人一截?所以,食藥署無論如何都要為高端開綠燈,比 BNT 早一步搶登預約平台。

陳時中高來高去,發 EUA 像變魔術,一張嘴說法變來變去,要點是絕不臉紅這些特質,使他成為這些年來政府罕見的奇葩。能把霸氣的郭董耍成這樣,誰能出其右?












聯合報社論/正名靠修憲公投,蔡政府別蹭奧運打假球


2021-08-05 01:46  聯合報 /   社論
2018年時東奧正名公投案未能通過,贊成與反對差距不到10%,顯示仍有很高比例的民意支持奧運正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代表團在東奧寫下最佳紀錄,年輕選手以實力讓台灣被世界看到,撫慰疫情中不安的人心。三年前,選手們差點因正名運動而失去參加奧運的夢想;當他們在場上綻放絢麗光芒時,正名運動的幽靈再度被政客召喚而來,煽動人們在「中華台北」與「台灣」間選邊,也讓選手再度承受失去奧運會籍的陰影

三年前,獨派人士大舉推動東奧正名公投,希望將我會籍改名台灣。當時國際奧會曾三度函告我方「不會核准」,並告知若有任何施壓干預,將「撤回會籍」。蔡政府本不欲阻撓公投,但從美方得知事不可為,而未支持公投失敗,導致蔡政府與獨派產生嫌隙

東奧開賽前,網軍出征藝人瑞莎的「中華隊加油」大頭貼,逼她改用「台灣加油」,在野黨也遭空襲。我代表團進場時, NHK 主播說明「中華台北」就是「台灣」,立刻激起獨派的亢奮,重新要求朝野表態支持「正名」。蔡總統發文「感謝日本將一切化為可能」,府院黨齊稱代表團為「台灣隊」,綠媒也集體內宣稱「國際替台灣正名」。

面對綠媒質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認為現在不是談正名的時刻,會讓選手分心,卻被民進黨抨擊是「接受矮化」。綠委聲稱,「Chinese Taipei」是殖民地用法,會被國際認為是中國台北,等於「汙衊選手」。綠委還質疑本國媒體,為何自稱「中華台北」,要求跟進外媒直呼「台灣隊」。

五年前,蔡總統派衛福部長林奏延出席世衛大會時,曾強調中華台北並非矮化」;她指派張忠謀代表出席APEC,也使用相同名稱。然而,她對民進黨黨團「殖民矮化」之說未表異議,任由綠委唱和獨派,抹紅「中華台北」。國台辦重申台灣參與奧運依一中原則處理,蔡政府不予回應她讓砲火對內不對外,顯正預設正名運動的防火牆

事實上,無論誰執政,無論是「中華隊」或「台灣隊」,挺選手出賽是台灣社會的最大共識在奧運推動正名運動,只會打擊選手,卻無益擴充台灣的國際空間,比較像是綠營滿足獨派政治勒索。對照蔡總統將正名排除在修憲案之外,則像一劑退燒藥。諷刺的是,當東奧正名公投提案人紀政宣布要再發起「巴黎奧運正名公投」,綠黨團召集人羅致政反而學起江啟臣,稱正名公投不是主要議題」。

只許府院黨吹正名,不准獨派推公投顯示綠營意利用奧運國族認同氛圍鋪排愛台愛黨讓大家忘卻政府防疫不力。也難怪,網民譏蔡政府蹭奧運,光賣「芒果乾」,就不必買疫苗。綠側翼網軍更針對選手的血統與訓練,大作政治正確文章;例如桌球小將林昀儒與搭檔曾赴陸集訓,並自聘陸籍教練,就被質疑是否堪稱台灣之光」。羽球男雙金牌的李洋出身金門,父母口音不台,也被懷疑是否親中

在運動世界,台灣選手受奧會模式保障,得以在全球賽事中公平競爭並彼此交流學習,這是選手增強實力良好模式。今年我國選手多次在場上出戰大陸隊,獲得對手及對岸民眾肯定,雙方各憑實力的君子之爭,完全不必有「大陸政治打壓悲情。選手除展現台灣的活力與自信,也顯示雙方和平競技與交流的善質循環。

蔡總統選擇加入美中對抗行列,兩岸民間交流幾乎告停,體育是少數的非戰區。蔡政府若有心照顧選手,不該在體育賽場點火,焚毀年輕人的夢想台灣正名是獨派與民進黨的舊帳請回到立院解決問題,別利用奧運打政治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