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香港之變 三道謎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920/web/

◆  殉道的榮譽議長
◆  美中之間選邊站?澳洲殷鑑不遠
◆  「做工的人」中風 積極治療、不留遺憾
◆  裝防護罩阻墜樓 應盡快立法
◆  罷韓成功 無助台灣團結
◆  國民黨又老又窮 何去何從...第二次本土化改造更重要
◆  韓市長謝幕 另一幕將起?
◆  聯合筆記/香港之變 三道謎題
◆  漫畫/放狗咬人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香港之變 三道謎題


2020-06-12 00:07  聯合報 /   李春
匯豐銀行在去年的香港反送中抗爭活動中遭波及。 (路透資料照片)


自五月底中國人大作出決定「送禮」香港以來,圍繞港版國安法,高潮迭起。有說中國人大常委會六月議程,沒有列入港版國安法,北京續唱「堅定不移」論,港府仍喊「影響有限」論,國際上反對及制裁之聲仍此起彼伏,香港內部,繼續意見紛陳。
港版國安法對港人生活、對香港現行制度、對香港國地位,影響當然是極為重大,要不四任特首早就完成廿三條立法,香港也不會鬧出反送中運動來驚動全球,最後要北京「不惜一切代價」重塑香港。危局當頭,香港表忠心的多了,苦口而言者也多半話不多說,引香港不同界別三位高人的三道謎題,想要解影響到底大不大之謎,給大家惦量。
第一道謎題,是說香港誰最怕國安法,走了會影響香港的現在和未來嗎。建制說國安法來了,是肥佬黎、黃之鋒等人會跑。但另有研究說,香港的反對派不能走、香港的勇武不會走。目前有關調查確定移民動向的三成七受訪者,是中產階級,而這些中產五成以上,是準備或正在移民新加坡,由之而來第一筆帳,叫走資
最近摩根大通預測,香港外籍人士賣掉港樓「班資回國」,香港物業市場恐怕會走資接近五千億港元。而新加坡外匯存款四月暴升近四百%,經濟學家指香港明顯是資金的來源地。如香港中產移民新加坡,走資可由人數算出。
第二道謎題,美國制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失色甚至熄燈是主流意見,但貿易影響大小有爭議。去年港產品輸美近卅七億港元,占港製產品出口七.七%,實在不足道。但重新算帳,香港其實是個轉口港,轉口貿易到美國,去年是三千億港元,而這些轉口的貨物多來自中國大陸,誰受損
第三道謎題,小粉紅一直高喊「人走島留」。香港要走和能走的,主要是中產或技能人才香港財政收入三筆帳,即薪俸稅、利得稅、賣地收入。香港利得稅增收有限,現在無可賣,建制派建議中國填海給香港,那是要香港給錢買地,剩下大帳,是穩定的一年六百多億港元薪俸稅
香港薪俸稅高收入人士,收入低於百萬的人只繳了二成一稅、約一百卅億港元,其餘八成是由年入超百萬港元的人繳的,三千位年薪超千萬港元的更繳了百億港元稅;這些人跟香港歲入,跟國際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地位,息息相關。











殉道的榮譽議長


2020-06-12 00:28  聯合報 /   鄭弼儀/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1989年5月19日,《自由時代》周刊發行人鄭南榕出殯,送葬群眾行經總統府附近,有人破壞鐵絲網和擲石塊,擬衝入封鎖線,警方以高壓水柱驅散;高雄縣農權會幹部詹益樺突然引火自焚身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被罷免的韓國瑜,近日以自焚殉道者鄭南榕比擬許崑源,鄭南榕基金會認為「兩者難以比擬」,那拿在凱道當眾自焚的詹益樺比擬,又如何呢
詹益樺何許人?恐已為友人光芒埋沒,去年五一九是詹自焚卅周年,卻只見凱道傍榕樹上小小瓦楞紙板紀念字樣。
詹益樺是道地南部人,曾在遠洋漁船當船員,所以他的名言「我現拿鋤頭時、挑擔時,常思考這些問題:台灣社會上弱者在哪裡?他們被變成弱者是什麼原因?是什麼人造成?…我自訂一個方向:跌倒成為弱者的人,我站立那個地方扶啟他」;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五一九在參加鄭南榕喪禮時,這位曾幫尤清助選、前去高雄從事草根運動、有愛心富正義感在基層耕耘的詹益樺,卻壯烈地在凱道當眾引火自焚身亡。
司馬遷報任安書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同樣關心台灣民主、關心台灣前途,嗟呼!殉道的「榮譽議長」,一路好走;「榮譽」,就是為了日後的紀念











美中之間選邊站?澳洲殷鑑不遠


2020-06-12 00:36  聯合報 /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中澳關係近來因疫情究責陷入低潮,北京採取的針對性措施不斷。圖為澳洲總理莫里森。 (歐新社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失控,總統川普備受指責。為了轉移焦點,避免影響選情,川普大打「反中牌」,不但暗指中國大陸製造病毒,防疫不力,並且要求賠償。澳洲總理莫里森四月公開響應,主張派遣獨立人士進入大陸,調查新冠病毒疫情起源,以及北京的防疫工作
澳洲作為引發北京不滿,宣布對澳洲出口的大麥徵收為期五年、高達八○.五%的關稅,並暫停自澳洲四間屠宰場進口牛肉,數量相當於澳洲出口大陸牛肉的卅五%。澳洲政府近日為此事持續尋求和北京磋商,但北京不為所動。
澳洲親美無可厚非,但是追隨美國反中,則是得不償失。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後,澳洲積極響應。不但參與美國在南海的聯合軍演,更排除華為參與當地 5G 建設,也關切「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以上種種都被北京視為澳洲加入川普政府的反中運動
民國108年(二○一九年)五月索羅門群島有意與中共建交,美國強力勸阻。澳洲亦步亦趨,總理莫里森甚至親赴索國會見總理蘇嘉瓦瑞,提出一.七四億美元的經濟援助,目的在阻止索羅門與北京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去年十月,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專訪時表示,亞太各國均依賴穩定的美中關係,如果美中之間的良性關係被破壞,對全世界都不利。若要求亞太國家「選邊站」,會使他們處於困難境地。
李顯龍更在今年六月四日《外交事務》期刊撰文,細數亞太國家在美中爭霸之下的為難處境。
李顯龍在這篇「危在旦夕的亞洲世紀」專文中指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快速崛起,讓亞太國家處於兩強對峙的局面中。李顯龍再次強調,東南亞國家不願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因為身處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必須避免變成夾心餅乾,或者被迫做出糟糕的選擇。
美國倚仗自身國力雄厚,公然挑戰大陸,中共無可奈何,只能謹慎應戰。但是澳洲自不量力,唯美是從,結果引火上身,可說是誤判情勢,咎由自取
蔡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就是因為蔡總統在美中之間明顯選邊,一味扈從美國,同時鼓動台灣反中情緒,使兩岸關係走上不歸路。澳洲的前車之鑑,會不會對蔡總統產生啟發作用呢?












「做工的人」中風 積極治療、不留遺憾


2020-06-12 00:33  聯合報 /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台南市)
演員李銘順在影集「做工的人」中飾演鐵工,首次演出藍領工人。 圖/大慕影藝提供


最近有部很夯的戲劇「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同名暢銷書,剛剛下檔。結局催淚劇情,掀起網路與媒體一陣討論。
雖然我沒有時間追劇,但是在媒體上的報導也得知一些劇情,對於兩位主角最後的選擇,我想現實生活中若是遇到,應該可以做不同的選擇。
這部戲探討了工人的職業病、職災,以及累積性的傷害積勞成疾。最後一集中風的男主角李銘順,因為不想像父親一樣,成為家人長期照顧的負擔,拜託弟弟幫他注射毒品身亡,而他的弟弟也因為沒有了心靈依靠而自殺身亡;或許這是為了戲劇張力,但自殺或是安樂死,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物理治療師專業,對中風的了解,我覺得男主角或許不該如此悲觀。根據一篇民國105年(二○一六年)研究顯示,中風後接受物理職能等治療,六個月後在功能性獨立活動分數,可以從平均八十六分進步到一一九分滿分一二六分),許多中風病患還是可以恢復到功能獨立自主,甚至可以上班。而年齡與功能恢復呈現負相關性,愈年輕物理治療效果愈好。
這部戲的男主角應是五十出頭,年齡對他的預後也有加分。只要他好好配合物理治療師,還是可以訓練到生活獨立自主。雖然劇中主角要回到工地粗重工作有點困難,但或許經過訓練可以成為太太家事的好幫手,總比拋下太太孤單一個人好。
根據衛福部研究推估,國人一生需要長照時間平均是七點三年。我常開玩笑跟我的學生說,如果你是獨生子女,畢業後要趕快存十四年的安養費,因為爸媽老了都需要你一人的挹注。如果你們回去教導父母好好保養身體,成功老化,認真做心肺功能肌力訓練,那父母需要照顧的時間,就會縮短許多。
最後,我要強調對各種專業的尊重,因為行行出狀元。不管是醫院裡的醫療團隊,或是工地裡的土木團隊,每個人都是團隊裡的一個螺絲釘,缺一不可,尊重他人的專業很重要這本書的作者就曾強調,對於工地的工作者,我們要尊稱他們為師傅畢竟他有他的專業,他懂得你不見得懂。我也期許大家,在看過這本書或這齣劇後,能夠更尊重、體恤他人對社會的貢獻。















裝防護罩阻墜樓 應盡快立法


2020-06-12 00:30  聯合報 /   沈茂田/大學教授(高雄市)
新竹縣一名3歲半女童因不明原因從住處9樓墜樓,送醫急救仍不治。 記者王駿杰/翻攝


六日高雄市議長許崑源因突發狀況,從住家十七樓墜樓身亡,十一日新竹又發生三歲女童睡醒找不到媽媽,爬到衣櫃窗戶探頭尋找媽媽,一個重心不穩,從住家九樓墜樓身亡。每年高樓墜樓身亡事件層出不窮,窗戶陽台如有防護罩,憾事就不會發生。
高樓窗戶陽台防護罩,為直徑三公釐尼龍繩製成,為「日」字型每隔十公釐直條排列,以螺絲固定在整個窗戶陽台外緣,強度夠成年人體重的二倍以上。預防突發狀況、重心不穩或自殺,從窗戶陽台墜樓身亡。防護罩為直徑三公釐尼龍繩,如發生火災地震,要逃生只要用火或利器如刀子剪刀就可切斷,即可逃生或救援。
呼籲政府、立委及建築公會應盡快立法,新舊高樓窗戶陽台要安裝防護罩,這樣高樓墜樓身亡憾事就不會發生了=.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罷韓成功 無助台灣團結


2020-06-12 00:22  聯合報 /   王保民/農(屏縣內埔)
罷韓團體在投票日前舉辦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周罷免高雄市長案大成功,綠營一片歡呼聲,藍營韓粉則是愁上天。然就台灣長遠政治觀察,真能讓綠營整碗捧去,我看未必。老子道德經有云:「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要不是上次藍營 High 過頭了,怎會有今日之羞辱。
聰明是對某件事做得好,智慧是盱衡全局。以宏觀視野分析,此次罷韓成功,雖保住綠地永固,但卻無助於藍綠長久的和解,更無助於台灣內部的團結;正如獨派大老辜寬敏所云,台灣不歡迎只有一黨獨大,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應該共同承擔民主政治的發展。何況,國家領導人更要有容人之雅量,史稱漢高祖劉邦性豁達大度」,當楚被滅後,劉邦並未對項家人趕盡殺絕,有四人還封侯。這次操作罷韓,雖否認有罷韓國家隊,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影響是深遠的。
藍營朋友們要如國父紀念歌上說的:「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大家要互相勉勵」,痛定思痛,從根救起,猶有可為也!
















國民黨又老又窮 何去何從...第二次本土化改造更重要


2020-06-12 00:17  聯合報 /   葉怡彣/研究生(台北市)
針對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右)表示,要等選舉公報補選日期出來之後再來作整體考量,推出適當人選。 記者劉學聖/攝影


罷韓後,國民黨在高雄失去執政權,隨著許崑源議長自殺,高雄目前政治局勢沸沸揚揚、撲朔迷離,國民黨要派誰參加補選?韓國瑜,乃至國民黨下一步要往哪個方向去?這些疑問,在這幾天不斷盤旋在台灣政治圈。除了最表面韓擔任市長不到六個月就跑去選總統;更實際的,是總統選舉的小延伸,反映了國民黨在台灣面臨的困境。
總統選舉民進黨大勝,主因其運用網路文宣、逐漸取代國民黨在各地的樁腳網絡、各電視台宣傳等動員及宣傳手段到位,在宣傳能力方面強國民黨太多了;基於韓本人落跑市長、雲林農舍以及其他種種黑歷史,再經過電視以及網路大力宣傳,韓國瑜被罷免,乃可想而知結果,亦為總統選舉之延伸。
此外,台灣政黨板塊早與過去不同。就政黨板塊言,以前既定印象認為,藍綠比為五.五:四.五,但走到今天,版塊已改變,由於民進黨「台獨」走向逐漸弱化,統獨立場漸趨近於中間立場、維持現狀,又反中立場明確,議題取向更符合時代潮流,形象較年輕,政黨板塊在台灣已逐漸反轉,泛藍對泛綠已變成四.五:五.五。
換句話說,國民黨悄悄地失去了其原有政治版圖,失去的除因韓國瑜競選使得知識藍出走外,其逐漸老化的政黨形象,及過時的議題取向,也是一大包袱,更重要的是,當民進黨堅決反中,甚至搭上國際潮流列車,與美日同一陣線反中時;國民黨統獨路線、對中態度曖昧不明,使統獨立場較為中間淺藍選民,逐漸拋棄對國民黨之政黨認同;國民黨在不知不覺間,被淺藍、中間選民拋棄,恰恰好淺藍及中間選民,通常乃年輕人或者學歷水準較高的群體,最後留在鐵藍票倉的選民,剩下較為中老年、非高學歷、議題取向較傳統的群體。國民黨的選民,搖身一變,成為韓國瑜口中又老又窮的一群。
目前罷韓過後,國民黨處於不知所措狀態,黨內急於設想哪位政治明星出馬補選;然而筆者認為,比起角逐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本身基礎工程之改造,更為重要。
國民黨於九○年代末進行了黨本質的本土化,轉化成為本土化的中國國民黨。但如今,這次將面臨第二次路線之爭,國民黨需深思未來要走路線為何,是要成為另一個新黨,還是成為台灣的國民黨,還是繼續當曖昧不明的中國國民黨。若能有智慧地處理統一黨綱問題,成為在地國民黨,誓在維權國家主權、對抗共黨,進行第二次從裡到外本土化改革,國民黨才有可能繼續在台灣生存,否則很可能連地方議會的版塊都將萎縮,甚至最後被民進黨及民眾黨所取代。
馬英九所提出的華獨是口號,但如何能將華獨真正落實在黨綱裡,這是國民黨非常重要的功課。















韓市長謝幕 另一幕將起?


2020-06-12 00:12  聯合報 /   廖達琪/中山大學政研所特聘教授
高雄市長韓國瑜率市府團隊向市民道別與道謝。 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日以別開生面音樂會方式,向市府團隊致謝、向支持者道別,更向驟逝的許崑源議長致意!雖然離別氣氛歌曲不斷,但似乎也在傳達另一場開始的意味!他會開始些什麼呢?這裡試著從他的性情及曾透露過的說法中,找出蛛絲馬跡,其中不乏個人觀點,也算是誠心的建議及回應。
就個人觀察,韓市長性情中對「情義」的講求,大於對「權位」掌控。昨天惜別中,他花最多時間感謝市府團隊, 稱讚、肯定不說,尤其替他們抱屈,團隊兢業努力、認真打拚,但市政績效卻常被評為「 吊車尾」,自承是受他牽連,而大家才任職年餘,就全體去職,恐怕是韓市長內心最「情何以堪」之痛。對這些夥伴的情義相挺,似仍有必須回報的義務感及未盡的責任心。
除了市府團隊,最令他不捨的應是從頭到尾一直幫他的許崑源議長。提到議長,他不僅數度哽咽,更似火氣上來,強烈批評對許不敬的網路言論,這樣的氣似乎也難讓他歸隱!但他將這份氣,以清朝譚嗣同, 因戊戌政變失敗被捕入獄待處死刑,在牆上所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詩句,來傳達他可為他所認定的理念情義,不惜赴湯蹈火、不計生死的全力以赴,而權位應不是他的終極追求。那麼他如何還在高雄感受情及義呢?
陳雄文副市長似乎給了些線索,市府團隊會以其他形式繼續關心高雄。如真能如此,筆者誠心建議:韓市長應在高雄成立智庫,對高雄未來作系統性研發,尤其他在臉書告別文中特別點出:高雄的弱勢族群生活、下一代教育,及疫後的經濟振興等議題;可以聚焦關注,並定期發表政策建議,以對未來市政做積極有力監督。另一方面,也可藉此智庫,培育地方人才,尤其與年輕一代建立溝通管道及跨世代情誼。韓市長在高雄已成立青年局,也曾積極募款協助青年出國遊學或創業,這或也是未來智庫努力方向之一。
至於台灣民主惡質化,韓市長批評甚厲,特別針對網路有關許議長過世的不敬言論,發出失去人的敦厚譴責!相信韓市長希望台灣黨際或黨內競爭,不是如此惡質如野獸,而是坦蕩的君子之爭!但這樣的期待,似乎離政治現實如此之遙,韓市長能不能起示範作用呢?
古人云:「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深具群眾魅力的韓市長,在謝幕安排上,似乎有帶領韓粉走向放下對立,展現愛與包容的企圖與努力;但改變對立之困難,在於原不合的兩造,是不是都能放下?單邊溫柔,對方粗暴,會讓溫柔的一方,試圖更粗暴的回擊;這樣的惡性循環,韓市長有準備以無盡的耐心與毅力來對應嗎?尤其參與政治權位競逐,廝殺對立中,不會有愛,更難包容,韓市長的未來要回到這樣的輪迴嗎?
韓市長昨日的謝幕,應是另一幕開始他會選擇沈葆楨所言將缺憾還諸天地,是古今創格完人」的盡情盡義,不計權位的為高雄、台灣、中華民國打拚;還是必須透過「權位」來體現他的情義,實踐他所重視的理念價值,就留待他自己坦蕩告訴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