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中共六中的兩個凡是
.經濟日報社論.擺脫中等生魔咒唯有靠知識經濟
經濟/擺脫中等生魔咒唯有靠知識經濟
2016-10-29 01:47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國內新藥開發公司智擎宣布胰臟癌用藥安能得獲得歐盟藥證,近8億元授權金到手,若連同先前取得的美、台藥證,智擎是目前國內新藥開發公司回報率最高的企業。計算智擎從買入技術授權到臨床總計投入約新台幣11億元,如今已取得的授權金及後續銷售權利金,加總可達230億元,總投資報酬率高達12倍。
智擎的故事,就是新型態知識經濟產業能夠取得高額回報的最佳案例。除了新藥以外,高階醫材、電子上游精密設備、尖端材料、關鍵零組件,再到各種網路科技的軟體與應用,都屬於知識經濟的範疇。在舉國陷入該如何轉型升級的辯論中,如何讓各產業領域培育更多的「智擎」,正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道。
不過,台灣面對知識經濟時代,有許多觀念與思維似乎都還未準備好,即使大家都認同知識經濟的價值,也相信台灣需要藉此完成轉骨,但大部分人的想法與作法,都還停留在過去,缺少對知識經濟本質的了解,一旦遇到挫折或挑戰,就立刻大力抨擊甚至走回頭路。因此,有關知識經濟的特性,以及將帶來那些衝擊,值得再多做解釋。
事實上,知識經濟的型態與特色,與台灣習以為常的產業發展模式不太相同。過去,台灣電子業承包代工生意時,是「以100元賺3元」,其後透過高技術與資本密集投入,推進至「以100元賺30元」,但知識經濟的特色,則是將知識與創意價值發揮到更極致,甚至可以翻轉為「以3元賺100元」。
當然,要創造如此高的回報,一定要有更高昂的付出與投入,需要的努力也絕對是以倍數計算,因為知識經濟需要極高的創意、極深的技術、跨領域人才的合作交流,以及複雜耗時的開發驗證過程。因此,企業想要挑戰知識經濟,企業主絕對要有追求卓越的決心,並有忍耐長期燒錢或沒有收入的心理準備。
過去,台灣熟悉的模式是me too主義,只要跟著大廠的規格與功能走,做出更快速、更便宜的東西,就能安全取得金字塔中低端的三成市場,切入B+或A-的市場,這種成功方程式,讓台灣快速走向中等國家的捷徑,但如今這塊中低端市場面臨後進國猛烈的搶攻,不僅中國大陸步步進逼,印度更積極以數量龐大的優質人才切入各項創新領域,台灣若無法升級到A+市場,就永遠難以擺脫中等生的魔咒。
知識經濟的另一項特色是,成功帶來高報酬,更免不了導致高失敗率。頂尖企業只是少數,大部分公司若無法擠進前幾名,就會淪為平庸甚至被淘汰。
因此,當低成功率不是必然,只有把失敗視為常態,整個社會也要準備好接受失敗、包容失敗,最忌諱的就是遇到失敗就百般批評、交相指責,只有容許犯錯的空間,才更有實力走向知識經濟的成功之路。
如何提高成功率,聚焦自己的優勢,集中資源並全心投入,是每家企業最艱難的挑戰,沒有企業可以一次就成功,當然更不用把失敗當成恥辱或藉口,甚至因此停止嘗試創新,這才是社會最大的失敗。
知識經濟也並非大型企業的專利,缺乏資源的中小型創業家,反而更有機會聚焦一塊沒人重視的市場,綜觀全世界眾多創新企業,都是從小創業起家,真正顛覆市場的大創新,絕少來自包袱沈重的大公司,而這個特色,最適合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台灣,也是台灣可以藉此以小搏大並促成轉型升級之道。
更何況,如今全世界科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許多新機會源源不絕,台灣不愁沒有創新的機會,只怕自己限制了創新的可能。此外,台灣擁有勤奮的人才、優勢的工藝技術,還有豐富的民間資金,如今最缺乏的,反而是追求卓越的企業家精神,跨領域人才整合的嘗試,以及更多在全球知識經濟體系中成功的經驗,這才是今天台灣努力邁向知識經濟的過程中,最應著力之處。
聯合/中共六中的兩個凡是
2016-10-29 01:47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昨閉幕,正式提出習近平為核心的概念。 新華網
中共十八大六中確立「習核心」,但觀察的焦點則在明年十九大習近平如何作出換屆交班的安排。
習近平與李克強在十七大成為政治局常委,十八大接班,預期在廿大交班。接習者則預期在十九大入常,廿大接班,廿二大卸任。這個「前一屆大會立儲候任」的體制是否仍會在十九大出現,目前已成懸念。
北京黨政高層的入退場體制,有兩個天花板。一、一任五年,任滿兩任十年即退場;二、至國家正副領導人層級,第一任至六十七歲可留第二任,六十八歲即退場,此謂七上八下。
此制可謂是舉世一黨專政的最重大發明,既可保障政權安全,又可節制權力膨脹,對維持政治生態的新陳代謝,即使民主政治也做不到。
如今,習近平是否會在廿大退場的懸念卻甚囂塵上,有三種說法:一、將國家主席改為實質治理角色(大陸民間戲稱為總統制),使習不是在現制作第三任,而是作新制的第一任。二、習在國家主席職位上卸任,但不是裸退,仍留任黨總書記及軍委會主席。三、以上二說皆出臆測,習將按現制卸任,不會冒大不韙改變兩任十年退場的權力遊戲規則。
六中全會出現了兩個「凡是」:一、將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等,一概列為中共主體論述。二、針對性地將政治局常委等中共高層,一概列為政治生活的關鍵及重點的規範對象。這些動作的效應,將如何呈現在明年的十九大上?
聯合/蔡總統勿把國會變成殺戮戰場
2016-10-29 01:47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由於民進黨整夜占領會議室順利召開,
會議主席吳玉琴宣布確認週休二日初審議事錄,引發朝野立法委員肢體衝突。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蘇震清(中)掐住國民黨籍立委陳宜民(右)脖子站上桌子大打出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曾吉松/攝影
為了「一例一休」修法,朝野立委在國會大打出手;有立委掛彩,但真正受到傷害的,是立法院最高立法機構的職能。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幾乎淚崩,質問蔡總統:「這就是妳許諾的正常國會嗎?」他的賣力演出,反襯出立法院從「半分忠」到「一分瑩」,兩年來沒有多少進化。
兩年前,黃國昌領導太陽花學運進行「反服貿」抗爭,占領立法院三周,堅持要求「程序正義」,藉此大大拉抬了民進黨的聲勢。兩年後,黃國昌踏著太陽花的天梯登上立委寶座,在國會扮演關鍵第三黨角色;這次在「一例一休」議題遇上「一分瑩」事件,他如果不作勢抗爭,對自己以及曾經相信那場運動的年輕人,將如何交代?他曾聲嘶力竭呼喊的「程序正義」,若因民進黨執政就輕易放棄,時力將如何繼續號召年輕族群的支持?
不管是純表演還是出於理念,黃國昌這次的演出,卻充分暴露民進黨政府的虛偽與霸道。虛偽的是,蔡政府自稱是「最會溝通的政府」,卻不讓這個議案在立法院有任何討論的機會,就想直接闖關三讀。蔡政府也自稱是「勞工最好的朋友」,卻吝於舉辦公聽會或座談會,和勞工團體對話或說明。霸道的是,以民進黨在國會的多數優勢,這項法案過關斬將易如反掌;民進黨卻因擔心在野黨議事杯葛,就直接偷渡法案。事實上,路人皆知,國會議事杯葛的祖師爺正是民進黨自己;而國民黨才開始學做在野黨,能有多大拖延能耐?
民進黨號稱「完全執政」,立法院卻淪為殺戮戰場,是一件弔詭的事。原因是,在任何民主國家,國會不僅是一個政治櫥窗,也是最重要的民意機關。如果國會議員不能就國家政務提出辯論,卻仍和二、三十年前一樣,用武打、占領、抗爭的手段來推動法案;這樣的演出,有何民主內涵可言?早年台灣尚未民主化,民進黨以在野少數身分採取暴力抗爭策略,也就罷了;如今既已執政,又是國會多數,民進黨卻還要在國會打人,用粗暴手段偷渡法案,台灣民主將如何進步?
撇開政治文化底蘊的問題不談,這次的「一例一休」之爭,主要問題出在蔡政府的處理方式。「一例一休」是蔡英文在「決策協調會議」拍板,並定調為「周休二日」;因此,民進黨立院黨團傾全力護航,只求快速過關,便不惜犧牲程序正義,連一分鐘的討論都不給。「決策協調會議」是否涉及違憲,從這次勞基法修法之爭,答案已經十分明顯;因為民進黨團已自甘降級為「立法局」,為行政決策護航,完全顧不得立法院的尊嚴。
更可悲的是,民進黨立委似乎還未意識到立法權之「自甘矮化」,幹事長吳秉叡在強行表決得逞後還大剌剌地說:「不支持這個政策的人,可以不用支持民進黨。」這種把選民「用過即棄」的政客,毫不在乎政黨理念與立場的一致,真以為支持者可以免費吃到飽嗎?也難怪,不少網民回應:「我們二○一八走著瞧!」
蔡英文總統為了挽救內閣民調,並堅持貫徹自己的意志,而召開行政、立法的黨政協調會議,並親自拍板重大決策。此舉,從提升行政決策效率的角度看,自有其作用;但從憲制分工與權力制衡的角度看,政府卻陷入了「一言堂」的泥淖,各項決策不僅失去討論與再思的空間,更讓「分權」變成了「集權」。先前這項會議召開時,人們擔心的是閣揆淪為總統的「執行長」;誰料,從實際的演出看,立法院也同時淪為總統的「立法局」。日前,蔡英文拍板讓陸生納保,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但由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宣布總統「指示立院黨團」如何如何,這不嫌撈過界太遠?
蔡總統應保持果斷,但她也應保持對憲政分權的尊重。把立法院變成殺戮戰場,對台灣民主實無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