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經濟/不能輕忽兆豐事件的衝擊

.聯合報社論..別把人民當肥羊恣意宰割
.聯合報黑白集.那些奧運教我們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不能輕忽兆豐事件的衝擊







經濟/不能輕忽兆豐事件的衝擊


2016-08-22 02: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被美國金管單位依違反美國反洗錢法,重罰新台幣57億元,同時被要求外部監控二年,此案不僅重創兆豐金控獲利及形象,而且因兆豐銀是公股銀行,如果此事件傷害台灣在國際機構防制洗錢的排名,將影響台灣所有銀行業的海外交易,形成國家風險。因此,行政院昨日要求金管會召集中央銀行、財政部及法務部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儘速釐清事實,並追究兆豐銀行相關人員的責任。
兆豐銀行是公股銀行獲利的模範生,一年可為國庫賺進257億元,獲利高的泛公股銀行,就是財政部眼中的模範生?是不是因為太重視獲利,而忽略了內稽內控,以致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兆豐銀行海外據點主要來自於中國國際商銀,可說是國家級海外業務銀行,連兆豐銀行海外分行管理都出問題,令人懷疑台灣銀行業的國際化準備好了嗎?
此事件給我們的啟示,首先反應出兆豐金控大股東財政部不瞭解銀行國際化的風險,從美國監管單位來函示警,到派人來台查核,財政部並未參與督導,案發後主管業務的國庫署署長居然先喊冤。財政部應該審慎檢討問題之所在與應改善之處,而非只是抱怨。
其次,此次事件曝光後,兆豐金控的新聞稿避重就輕,甚至高階主管覺得是美國與台灣金融監理文化差異所致,可見兆豐銀行並未真正知曉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從今年2月收到美國主管機關的檢查報告,兆豐銀行居然未有合適之處理,加重美國主管機關對兆豐銀行的不信任感,在在都反應出兆豐銀行治理失靈。從此事件可知財政部、兆豐銀行,忽略從911事件以後,美國因反恐、反貪愈發重視防制洗錢的要求;反恐、反貪涉及美國國土安全與國家體制的重大事件,絕對不可小覷。兆豐銀行若以台灣的經營觀點,管理海外分支機構,這是相當危險的。
從美國紐約州主管機關公布的資料,列舉兆豐銀行紐約分行與其巴拿馬分行之間交易涉及巴拿馬文件的法律事務所,違反美國反洗錢的相關法規。美方還指出,無論美國主管機關多次要求,兆豐銀行都未能就是否盡職調查顧客的帳戶,提供任何有意義的解釋。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與其二家巴拿馬分行之間有著大量信用交易活動,2013年有46億美元、2014年有69億美元。難怪除了重罰之外,美國主管機關在十天內還會選派獨立顧問,至兆豐銀行紐約分行監控,改變其政策與程序,並立即解決未遵循之處,並維持二年獨立監控,等同否定兆豐銀行對紐約分行的法規遵循能力。
再者,此事件也可能衝擊台灣整體銀行業的海外交易。最令主管機關及銀行業者擔心的,就是2018年亞太防制洗錢組織將對台灣進行第三輪反洗錢國家評鑑,兆豐事件很可能影響評鑑分數;若評鑑結果不佳,屆時所有從台灣進出海外的款項,都可能被其他國家嚴格檢視,影響交易效率。政府應該立即要求銀行業落實海外分行的防制洗錢相關作業,務必完全符合當地國家的法規,避免影響台灣在反洗錢的國際評鑑。
另外,也是最基本的,台灣銀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不單是要擴大業務,還要建立法律遵循、內部稽核、風險管理的治理體系,然而台灣銀行業往往太重視每年獲利的數據,而忽略其他監管事項的重要性。
例如:海外分行法遵主管也負責業務開拓,這樣兼職如何落實法律遵循?內部稽核主管也不暸解各國法律與主管機關規定,未能確實查核;而且風險管理部門未能明確辨認國際化發展所產生的風險,低估風險管理的管控點。只有完全落實各國監管法規,不投機取巧,金融業的國際化才可長可久。

聯合/那些奧運教我們的事


2016-08-22 02: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里約奧運落幕,中華隊戰果不如預期,但場上諸般風光仍提醒我們運動的美好。那些值得流傳的事,多半無關獎牌。
今年最動人的場景,是紐西蘭選手與美國女將互相扶持的故事。紐西蘭選手在跑道上摔跤,絆倒了美國選手,後者起身後立刻來扶她。美國選手隨即因扭傷而摔倒,這次換成紐西蘭選手回頭扶她,兩人一同跑到終點。原本令人惋惜的競賽失手,卻因善良滿溢,成為場上最美的風景。
與此相對的,是法國選手在泳賽中使壞,把對手的頭按下水面阻止其超前。結果,被明察秋毫的裁判發現,取消其銀牌資格。和禁藥一樣,違反運動精神的事,絕不寬貸。
四十三歲的美國自行車選手克莉斯汀,則是突破年齡界碑的典範。克莉斯汀在醫院工作,未獲任何國家贊助或栽培,全憑自己業餘練習三度奪金。她的動力來源,是希望以榮耀陪兒子成長,因而在社工、母親和運動員三角中找到最佳平衡,推翻「年齡到就該退休」的定律。
另一位為兒子而賽的媽媽選手,是四十一歲的烏茲別克體操老將舒素雲天娜。為了治療兒子的白血症,她必須不斷參賽贏取獎金,支付龐大的醫藥費。這是她第七次參加奧運,得到跳馬第七名。
今年多位伊斯蘭女選手著頭巾長褲出賽,許多觀眾或許仍不太習慣,但這正是奧會打破阿拉伯國家禁止女性參賽的第一步。不同文化而能同享運動賽事,仍有待漫長的超越,但已經起步。

聯合/別把人民當肥羊恣意宰割


2016-08-22 02: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歷經多次抗爭,抗爭成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政府興辦公共建設的原則,是要創造公共利益的極大化,若涉及限縮私人權益,則雖必要但應極小化;這點,是多年來社會共同累積下來的經驗。然而,最近從被稱為「南方大埔事件」的南鐵東移案,到台南舊魚市場拆除,乃至高雄果菜市場、旗山大溝頂等的徵收拆遷,皆引發民眾強烈抗爭,認為公權力擴張已至草菅民產的地步。
苗栗大埔事件是全台串連大規模護衛私權抗爭運動,大家記憶猶新。當時苗栗縣府為工業區基地的徵收強行拆屋毀田,引起當地莫大民怨,並導致對公權力擴張的質疑。行政院為此曾下令,土地徵收須有其「公益性且必要性」;但後來台南市仍發生南鐵東移爭議,重演大埔案的爭議。尤其,民進黨先前在大埔案大力支持反拆遷抗爭,但輪到發生在自己的執政地盤,立場卻是大轉彎。
土地徵收是法律賦予政府興辦公共建設的必要工具,但在施行上,仍有一定的規範需要遵守。從大埔案看,監察院未對徵收作業提出糾正,卻批判地方政府「高壓且父權式」的作為;可見,政府與居民的良好溝通並獲取支持,是必要的前提。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大埔案政府強徵民地為違法時,也再次強調,公部門徵收土地必須具「公益性及必要性」。
此外,公權力的謙卑原則也很重要。南鐵東移案吵嚷多年,內政部日前終於完成都計程序,台南市府也宣稱並無強迫徵收情事;但官方的說法仍難平民怨,下一波抗爭蓄勢待發。被徵收的四○七戶民眾的不滿是,政府先前承諾僅「徵租」土地,俟鐵路地下化完工後會原地奉還;但如今,「徵租」變成「徵收」,要強迫他們離開家園。政府出爾反爾,民眾怎能心服?
一如大埔案,拒絕強徵的南鐵居民也是以守護家園為訴求,至今仍有四十三戶抗拒。試想,台北文林苑都更案,僅一戶王家反對,就造成都更延宕數年;南鐵的抗爭,當然更難善後。這也在在顯示,政府進行建設或都更時,並未將民眾守護家園的價值納入考慮。事實上,具有百年歷史的台南舊魚市場,以及高雄果菜市場等的拆遷,居民也都是以「共同記憶」為名要求保留;這些事件,都突顯政府的作法傷害了人民感情。試想,民進黨在大埔案和文林苑案對人權和居住正義講得頭頭是道,如今又是什麼態度?
連續幾起徵地引發的抗爭,暴露出法令的不足。守護家園、守護共同記憶是無法量化的價值,政府迄今不曾認真看待。這就像層出不窮的「工程移樹」問題,關鍵不在老樹移植後有多少存活率,而是路樹一旦種下即變成周遭環境的一部分,強挖硬移不僅粗暴,也挖走了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景觀,這才是民怨重點。
政府處理土地的另一目的,是為增加財政收入。近年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困窘,不少首長因此將增稅、賣地當成當然手段。近數月來,台南等縣市大舉調高房屋稅而引發爭議,也是系出同源:只問政府的行政便利,不管民眾的負擔。地方政府固有權調整房屋稅計算權數,但有些縣市一舉調高六成,甚至要回溯既往,這不僅罔顧憲法應保障民眾居住權的房屋稅謙卑原則,更反映政府的貪婪,人民反彈自是必然。政府一再把人民當成肥羊恣意宰割、拔毛,又如何讓人心服?
談到藏富於民的財政手段,台中市已故市長曾文坡值得一提。三十多年前,他即規劃以市地重劃來擘化都市發展,也因此大幅改善地方財政收入;原本荒僻的郊區因市地重劃而獲得有效開發,民眾也得以分潤其利。市地重劃與土地徵收目的並不相同,但同樣是以土地為手段,這仍值得強徵土地的縣市首長參考。
為了停止國道收費員的抗爭,蔡政府送了他們大紅包;但對那些沒有被中央看見的地方抗爭,誰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