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經濟/高教人才危機 政院不能無感

.聯合報社論..「分裂投票」的機巧和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鄉民變身「老大哥」
.經濟日報社論.高教人才危機 政院不能無感



經濟/高教人才危機 政院不能無感


2016-01-1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來台刊登廣告,將招攬100名台灣正、副教授等高教師資;福建省去年招聘了132名台灣高教師資,今年將進一步招聘200名。另外,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也已經擁有50位台灣籍教授,占該校師資一成左右。這幾則新聞,已將台灣高教界擔心的人才危機表露無遺,政府若未能積極回應,則高教危機將迅速引發,連鎖導致菁英大學生外流,頂尖高校將蛻變為「非卓越人才」培育所,高教危機將導致國家危機。
這些消息披露後,教育部卻認為「台灣培養的博士被世界其他地區聘用是好事,代表我們培養的博士水準被肯定」。這種回應將問題過於簡化,若非對問題缺乏理解,就是在刻意美化問題。此一問題五年前即被學界提出,而且日益嚴重,政府卻毫無作為;似乎非得等到台灣頂尖高校已找不到優秀師資後,政府才會開始檢討。
事實上,中國大陸向台灣招聘的,多不是台灣本地培育的博士,而是原來在先進國家獲得傑出學位,回台任教的最出色人才;極少數才是台灣本地培育的博士。大陸大學提供的年薪表面上約為新台幣120萬元,但另有住房補貼、科研啟動費用、安家費、保險、機票等,加上大陸一般生活費用低於台灣,實際上約有台灣兩倍待遇,且對教授在外兼職收入幾乎沒有規範,不像台灣處處設限,因此對年輕優秀學者的確具有誘因。對台灣的資深傑出教授,更常以行政職務和高薪挖角,特別是香港和新加坡。華人地區大量挖角台灣優秀教授的結果,將導致以後台灣高校中的傑出教授愈來愈少,優秀高中畢業生只好外流到其他地區接受高教,「人才外流」的狀況逐年嚴重,台灣的未來將黯淡無光。請問,這若不是國安問題,那甚麼才是?
中央研究院是最早感受到人才外流威脅的機構,2011年5月,翁啓惠院長在立法院已經指出,五年來中研院辭職的61人中有半數是被三、四倍的高薪挖角。同年8月,中研院慎重發表了「人才宣言」,強調我國「正面臨空前人才失衡危機,需要不分朝野共同回應」,「各國均將人才爭逐視同作戰,大幅修改國家法令與政策,但台灣卻還未能面對事實,不知危機將至…」這份由中研院長翁啓惠、台大校長李嗣涔、蔣偉寧、高希均、施振榮、林懷民、嚴長壽等多位學界和清流人士署名的宣言,引發了馬總統重視,並在國安會議中提到「台灣人才流失已成為國安問題」。但是,時間流逝了五年,問題年年惡化,2013年8月國內首屈一指的衛星遙測專家陳錕山竟然棄職投靠大陸「千人計畫」,報效對岸的國家實驗室。如今,對岸公然侵門踏戶,撼動我高教基石,政府卻無任何有效作為,只能以「人才外聘是好事」回應?
事實上,台灣高教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是軍公教三者薪資綁在一起,政府在債務高漲下又多年無力調薪,導致高教待遇每下愈況,根本無力和外界競爭。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的多個科系,已連續數年聘不到可用人才,好不容易有理想對象時都被星、港高薪攔截,台大只好自己想辦法大幅加薪6萬元因應。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將軍公教三者分途,或將高教師資由一般教職人員中抽離、單獨敘薪,才可能以有競爭力的薪資體系,留住優秀人才,為國內培育菁英人才。目前,一套教職薪資適用於小學到大學教師,從最菁英的台大到所有公立院校,不管教師品質和教研投入狀況,待遇都一視同仁,這可能是全世界最社會主義的做法。這種假公平的敘薪制度已成為國家進步的障礙,造成連馬總統也承認的「國安問題」,不是教育部能夠單獨解決的;但行政院沒有適當作為,總統的關切也僅止於口惠。請問,國家要繼續如此沉淪下去嗎?

聯合/鄉民變身「老大哥」


2016-01-12 03: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最近的「布丁三姊弟」事件,反映出很多層次的社會現象。三姊弟在網路上從被同情、被援助,轉為被起底、被謾罵,搞得阿嬤燒炭鬧自殺。網友意猶未盡,「踹共」之聲不絕,參與圍剿者更多於伸出過援手的人數。換言之,網友與其說是生氣被騙了,不如說是在表達集體義憤。這就是所謂的「鄉民正義」嗎?
「鄉民」,原先指鄉下人,如今泛指網友,網路上的群眾。這有一段有趣的緣起:港星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裡有一幕審案場景,有人說「我是跟鄉民進來看熱鬧的」。從此「鄉民」衍生出「湊熱鬧,跟著眾人起鬨」之意,甚至還誕生了國片「BBS鄉民的正義」,充滿嘲諷意味。可見,「鄉民,酸民也」不是沒由來。
話雖如此,網路的匿名性,讓鄉民「湊熱鬧」的情緒難以自抑。諷刺的是,鄉民雖獨坐在電腦前,或兀自低頭滑手機,卻具強大的集體性格,很多被號召的鄉民對真相根本不明就裡,輕易就義憤填膺。另方面,鄉民雖常號稱「以個別公民力量對抗公權力」,實則因聚眾而形成集體霸凌,只要有人能操縱網路效應,就可當上「老大哥」。
且看:台灣的捷運博愛座現在非老弱殘障沒人敢坐,此現象獨步全球;若「好手好腳」的不慎坐下,可能遭人PO網肉搜。歌手鄧紫棋自曝,曾一次被八萬留言謾罵,讓她痛苦到如置身懸崖,也令人回想起「宅男女神」楊又穎受網路霸凌而自殺的事件。鄉民這種探人隱私、對人凌辱、讓人無所遁形、無處立足的威力,較之昔日的政府「老大哥」如何?
鄉民,區區個人,沒名沒姓,在「心中有正義,手上有網路」的情境裡,就能變身現代版的「老大哥」。這也是網路時代目睹之怪現象吧!

聯合/「分裂投票」的機巧和風險


2016-01-12 03: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無論是策略運用,或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藍綠兩大黨最近都針對「政黨票」展開強力訴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呼籲泛藍歸隊,不要便宜了蔡英文;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則直言「不要投票給小黨」,以免因過不了門檻而浪費了選票。
兩大黨突然轉攻「政黨票」,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今年大選登記不分區立委的政黨多達十八個,遠多於上屆的十一個,各色小黨皆可能瓜分大黨選票。第二、兩大黨稍早都聚焦於總統選舉,輕忽了政黨票;而今年選情偏冷,在預期投票率下降的情況下,票數東折西損,可能影響政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數。第三、台灣選民具有「分裂投票」或「自動配票」的特質,常將總統、區域立委及不分區三種選票分別投給不同的政黨,造成選票的不易預估。例如,民進黨自認總統和立委票十拿九穩,卻可能在不分區失血;而國民黨不分區提名賣相欠佳,更缺乏吸引力。
從傳統藍綠的概念看,朝野兩大黨這次可能流失政黨票的底蘊各不相同。先談泛綠的變化。民進黨過去的忠實盟友為「台聯」,二○一二大選,台聯靠著一一八萬票的政黨票,取得三席不分區立委;該黨區域立委雖毫無斬獲,卻憑這三席組成黨團,在立法院為民進黨護駕衝刺。但這次,民進黨為了爭取年輕世代的選票,將結盟對象轉向「時代力量」;相形之下,台聯則似被擠至邊緣。
簡單地說,民進黨在總統和區域立委固然信心滿滿,但如果綠營支持者的政黨票太過流向一方,未來的國會結構,很可能就會變成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結盟,台聯則可能進不了立法院。然而,如果傳統綠營支持者也想把台聯推過五%的得票門檻的話,則這些投給台聯的政黨票勢必要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縮減為犧牲。如此左擠右推,在在導致席次的變化,影響民進黨能否在國會「單獨過半」,或者必須與側翼結盟才能過半;如果是後者的話,則變成「不穩定多數」。原因不難理解:年輕激進的「時代力量」畢竟不像「台聯」那樣甘於充當跑龍套角色,未必事事配合民進黨的指揮行事;因此,即使蔡英文取得政權,未必能在國會予取予求。
這樣的形勢,其實也是民進黨過度算計所造成。這次大選,民進黨在台北市僅提名兩位候選人,其餘各區皆禮讓並支持其他小黨或無黨籍人士;其目的,主要是在藉跨派系的合縱連橫來分化及裂解國民黨勢力。但也因為缺乏本黨候選人帶頭衝刺,原有基本盤缺乏鞏固,政黨票極可能流失而不自知。
再談泛藍的結構變化。國民黨歷經提名過程怯戰、換柱的波折,嚴重流失支持者的向心,許多人揚言拒投或者將投下廢票,包括一向死忠的黃復興黨部都鬆動。可以預期,「含淚投票」的景象將不復見。也因此,目前國民黨在政黨票的攻守策略,是「切割親民黨、招手新黨」:將親民黨形容為泛綠的同路人,呼籲支持者如果票投不下去,至少可以選擇更忠實的深藍盟友新黨。這項策略能否奏效仍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在「分裂投票」的召喚下,至少可以讓一些原本心死拒投的支持者走向票匭,也許朱立倫能因此多收幾票。
在政治上,「分裂投票」是一種機巧的操作,當然也存在特定風險。就政黨而言,它要的是選民走出來投票,而在政黨的忠誠度上則可略為妥協,容忍一些曖昧地帶。就選民而言,分裂投票是一種自我的心理平衡機制,一方面對自己投射的政黨維持某種程度的效忠,另一方面也保留對該黨的不滿,而將票投給另一個自己同意其局部理念的政黨。如此一來,經由這個分裂的跨距,提供了另一小黨的生存空間。
問題在,我們無法預測別人的分裂投票行為,如果小黨分走了選票,卻又達不到法定的門檻,這些選票即形同失去作用。更嚴重的情況是,如果小黨林立,而大黨無論如何聯盟都達不到過半的門檻,政府就會面臨無法動彈的局面。以台灣的情況,或許不至於走到那個境地,但從過去國會屢屢空轉的經驗看,那都是台灣政治動盪不安的風險。
今年台灣大選的「分裂投票」將寫出什麼驚奇,大家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