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0177/web/◆ 聯合報社論/打開採購黑箱,才能解決疫苗之亂
◆ 聯合報黑白集/這樣的駐德代表
◆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中國政策 按下暫停鍵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中國政策 按下暫停鍵
2020-12-17 02:2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經過全美各州選舉人團在14日投票之後,拜登勝選總算塵埃落定,拜登時代將正式展開。在拜登的外交政策中,以中國政策最令人矚目。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會議,特別就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工作,舉行集體學習,邀請現代國關院院長袁鵬講解並提出工作建議。袁鵬是大陸著名的美國問題專家,此刻的中國國安挑戰又以美國最為重要,對拜登政策的關切可想而知。
大陸對拜登政策的預判有三重,其一是擔心川普在最後幾個月出台的中國政策,鎖死了拜登選項,讓未來的新中國政策難以突破川普設下的框架;其二是,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已是美國朝野共識,甚至是政治正確,拜登很難急轉彎;其三是拜登團隊對中國問題意見分歧,同時存在「強硬對付」和「務實合作」的想法,達成共識需要時間磨合。
其中又以川普政府加緊採取強硬措施,影響最大,譬如美國經濟制裁負責鎮壓香港與新疆的公司與官員;又增加了89家與解放軍有關企業,列入國防部禁止投資黑名單;美國政府向來不承認西藏流亡政府,現在打破60年先例,邀請西藏流亡政府領導人洛桑森格到白宮作客,到台灣訪問的高官絡繹不絕,國務卿龐培歐選後接受訪問時更提到「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川普臨去連續重拳出擊,中國盡量忍耐不去做出針鋒相對的回應,但是中國畢竟不是伊朗,難以完全忍氣吞聲;外長王毅7日還向拜登團隊喊話,美中應開啟各層級對話,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但是11日就針對川普政府近日的限制措施表示:「美國國內的反華勢力出於一己私利和政治偏見,對中國進行不擇手段的造謠抹黑,毫無理智的打壓制裁…,美方這些人的倒行逆施該收場了。」
對美國不敢反應,北京卻把氣發在別處,經濟制裁澳洲,目的就在殺雞儆猴,阻止其他的國家有樣學樣,而收緊香港國安法的施行,逮捕民主人士與學生,也在造成既成事實,防止未來美國企圖介入干涉。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川普對中國的新限制,恰恰墊高了未來拜登與北京交涉的基準,讓拜登手中有更多籌碼與中國交涉,換句話說,北京可能要拿更多的東西來交換,才能回到原點。
拜登其實並不急著要與中國達成協議,他的當務之急,是處理美國疫情和經濟,既非要強化和中國的競爭,也不是要積極謀求與中國的合作,尤其是面對參議院占多數的共和黨,虎視眈眈預備「逢拜登必反」,凝聚兩黨共識,反而靠的是「共謀反中」。
拜登的中國政策要跳過「川普陷阱」,提出中國政策的新願景、議程,是不可能的,未來一年還是延續川普政策的大架構,僅僅做些微調,最多在疫情、氣候變遷或核武議題上,尋求個別議題的合作,而非全面的和解。
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會與川普的零和式「美國優先」大不相同,他的戰略考量是美中衝突將是一場持續數十年的馬拉松比賽,其結果將首先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維持和增強自身競爭優勢,這包括了經濟活力、技術創新和意識形態吸引力。拜登雖然也會遏制中國,但不會有翻盤式的衝突,換句話說,拜登對中國不是按下重設鍵,讓美中關係可以重新來過;相反的,他是按下暫停鍵,等美國自身恢復力量後,聯合盟友,再與中國一決勝負。
同樣的,中國領導人也得到相同的結論,要重設關係是不可能的,但是讓緊張關係降溫卻是符合北京的政治利益,中國打的算盤是,時間對自己有利,在未來十年、廿年間中國經濟將繼續以高於美國的速度增長。
在美中磨合之間,台灣如何自處?美國繼續維持與大陸經貿戰,台商首當其衝,潛在美中軍事緊張,台海也是引爆點,未來拜登的中國政策如按下暫停鍵,也給了台灣時間,好好思考自己的真正利益與最佳選擇。
聯合報黑白集/這樣的駐德代表
2020-12-17 02:3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駐德代表謝志偉。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參觀景美人權園區,在紀念碑上找到其伯公「江漢津」的名字;撫今追昔,他提醒同行黨務主管真誠面對白色恐怖的錯誤。未料,次日我駐德國代表謝志偉卻在臉書對江啟臣連諷帶刺,問他為何參加殺害其伯公的政黨,還譏他別只摸到名字、沒摸到傷痕。
江啟臣在世界人權日參觀人權園區,媒體未多報導;遠在德國的謝志偉卻拔得頭籌大加撻伐,令人意外。身為駐外代表,謝志偉是工作太閒,或者心不在焉;如此橫越萬里來打擊本國在野黨主席,不覺得太脫離本務嗎?
謝志偉的態度反映了三種扭曲心理:第一,人權園區是民進黨設的,只有民進黨配談人權,國民黨連懺悔的資格都沒有;第二,人權和正義的標準完全定格於白色恐怖時代,對民進黨當下的「綠色恐怖」,卻心安理得;第三,仇恨是必須世襲的,人間沒有和解或寬容的可能。
謝志偉離台日久,也許對國內政治氣候的掌握有些失準,才會跳出來打這場奇怪的口水戰。像謝志偉這樣,把人權當成「武器」來用的人,在蔡政府卻越來越多。監委張武修、高涌誠調查柯文哲的「器捐案」,訪談影音檔卻流出,方便台聯攻擊柯文哲。
把人權當成一己專利,調查人權案卻變相侵害人權,都是權力腐化的進行式。
聯合報社論/打開採購黑箱,才能解決疫苗之亂
2020-12-17 02:2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我國新冠疫苗政策的「黑箱」作業讓外界難窺全貌。美聯社
新冠疫情再掀高潮,所幸,近期各國疫苗的開發進展帶來一線曙光。當英美等國已開始施打疫苗,我國疫情指揮中心對於向誰採購、何時取得卻始終含糊其詞,甚至以「保密協議」來搪塞質疑。指揮中心如此神祕低調,究竟是為掩飾政策失當,還是有其他利益考量?
台灣疫情雖控制得當,但邊境仍嚴格管制,若無疫苗即難解封。在疫苗政策上,政府迄今的決策皆出現失誤,未能命中要害。疫情初起時,因押寶國產疫苗,完全沒有對外採購之準備;七月初確定國產疫苗研發時程延宕,才開始接洽國外廠商。然而,國外的疫苗大廠產能早就被歐美大國包下,台灣難有優先取得空間。
儘管情勢已然窘迫,政府仍堅持「反中」立場,陳時中宣布「不要中國疫苗」,直接砍斷可能的疫苗來源。此外,台灣本有機會及早取得輝瑞和德國BNT合作研發的疫苗,但因台灣東洋藥廠是透過中國大陸藥廠代理取得,最後亦談判破局。若非政治考量,應不致如此。
環顧全球,英、美兩國已開始施打疫苗,其他歐盟國家多將在明年一月施打。隣近地區,日本已取得輝瑞疫苗,南韓則獲阿斯利康藥廠(AZ)之授權生產;香港更是三管齊下,同時採購德國、英國和中國三種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挾其防疫和疫苗研發雙重優勢,大打「疫苗外交」,主要瞄準開發中國家。其中僅印尼一國,大陸即承諾會提供一億劑疫苗,目前已運抵一百多萬劑。唯中國疫苗曾在巴西引發爭議,其穩定度仍有待最後實驗結果確認。
反觀台灣,在排除輝瑞疫苗後,陳時中的態度愈顯曖昧,忽而說「已確定簽約可取得一千萬劑」、忽而說「最快明年第一季可開始施打」、「COVAX承諾會分配給台灣」,但細節始終說不清楚。這和多數國家疫苗研發、對外採購授權、誰優先施打都攤在陽光下的做法,可謂大相逕庭。
政府態度如此不透明,令人難解。是擔心中國打壓作梗嗎?但陳時中既已排除大陸疫苗,採購其他國家疫苗還會有什麼「公開就被打壓」的問題?何況,防疫預算編列用於疫苗採購的經費高達一一五億元,且可隨時視情況追加;如此龐大的資源分配,難道不需要公開透明供外界檢視,卻任由政府或衛福部少數人說要給誰就給誰嗎?
從台灣目前疫苗取得的前景看,最佳狀況,當然是如指揮中心所說的「明年第一季開始施打」。但台灣疫苗研發時程延宕,再用「刪去法」逐一檢視可能購得的候選疫苗,實際情況不容樂觀。陳時中說的「最快」施打時間,只是糊弄民眾的話術,指的應該只是第一線醫療人員施打的時程,一般民眾要打到疫苗恐仍遙遙無期。
倘若情勢演變至此,目前台灣在防疫上的領先勢將豬羊變色,落居劣勢。當世界主要國家都已全面施打疫苗,而台灣卻只取得少量,國人的免疫力便相對不足;當他國採取「疫苗護照」開放國境時,台灣仍得靠封鎖國境和口罩自救。如此一來,我們的防疫將使台灣變成一個大牢籠,外人進不來,台灣人也出不去。
疫情延燒將近一年,指揮中心的超前部署已呈彈性疲乏而淪為落後部署,尤其疫苗政策的「黑箱」作業讓外界難窺全貌。這個黑箱必須打開,才能接受外界的檢視和監督,以免有不當利益的黑手在其間作祟。就算迫於情勢而無法順利取得,也必須攤在陽光下,讓國人知道台灣須承受的風險。民眾有知的權利,政府不能再用大內宣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