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教育國際化 才能培育護國群山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1625/web/ 

◆  聯合報社論/從唐鳳的麵線平台,看數發部的迷航
◆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算哪種強隊?
◆  經濟日報社論/教育國際化 才能培育護國群山






經濟日報社論/教育國際化 才能培育護國群山


2022-12-20 05:15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目前已經面臨「斷崖式」的少子化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引發國人高度關切,熱議未來台積電在海外投資之後,是否能保持台灣的晶片技術領先,持續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然而,台積電未來在美、日、歐快速設廠,使用大量卓越的研發人才,極可能導致台灣高科技人才的供給不足,影響其他產業發展。政府和產業界都必須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避免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瓶頸。

台灣目前已經面臨「斷崖式」的少子化問題,所幸過去以來相當重視理工人才培育,才沒讓台積電等半導體業造成的「人才荷蘭病太過明顯。即便如此,目前已因半導體業高速發展讓製造業廠商普遍感受研發人才難尋。這其實是用簡單的統計數據,就可以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台積電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底的員工總數為6.5萬人,當年度即雇用新人接近1.3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台灣雇用。以台積電的員工屬性中,專業人員占了五成,所以這1.3萬人應該有6,000以上是理工專業研發人員

台灣培育品質最好的台、成、清、交四所大學的理工學院,一年大約各自培育了1,000名新生,假設順利畢業後全部都投入職場,也不會超過4,000人,因為不少人還要出國留學深造。即使加上中央、中正、中山、暨南、東華,也不過增加2,000多人,合計大概就是6,000人。

換句話說,目前全台灣培育、能和半導體業相互搭配的「頂級理工人才,供應台積電一家就已經不夠了。台積電要擴充產能,只能從其他私立大學去尋找,或是從現有的產業界去「挖角」,難怪一般製造業都感受到人才難覓持續流失

問題不只如此,即使台積電可以找到足夠的研發人才,但在少子化之下,台灣頂尖大學畢業生程度,其實也在逐漸下降。所以,台積電為提升本身研發能力,也有所警覺,甚至已經開始因應,包括提供博士生獎學金和大學合作辦理半導體班、到海外提供獎學金培育人才等。然而,就算極少數台灣頂尖半導體企業可以勉強克服人才困難,但台灣不能只有半導體產業,所有產業都必須高科技化高值化,否則這個經濟體會毫無產業韌性」。

台灣各行各業都需要卓越的研發人才,以高品質和特殊性來支持薪資造成的高成本,否則就會萎靡不振或全數外移,造成嚴重的「經濟安全問題。但如何去滿足這種需求?

台灣教育保守,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教育部要求大學國際化但在只看數字之下,各大學使出渾身解數(甚至違法),招來許多意在打工謀生外籍生,所謂英語授課也經常是國英混教濫芋充數課

我們應該採用美國過去的作法,提供大量獎學金給開發中國家如東南亞的印尼、越南、印度等)的頂尖學生,安心地在台灣念完碩博士,然後留在台灣就業,協助提供台灣高科技的人才。舉例而言,一位碩士生每月提供3萬元生活費,加上學費則一年約50萬元;提供給5,000位外籍生一年不過是25億元,教育部應付得起這樣的費用,也可以讓台灣的大學更加、更好的國際化但中文仍然不是通用國際語言,所以可以考慮將交大、清華甚至暨南等校轉化為以英語授課為主國際大學,來加速這種政策的落實。

台灣不能只靠台積電這個護國神山全力培育護國群山」才行,所有產業都要高科技化

目前研發人才已經嚴重不足,政府不能被動應付外界的呼籲,請拿出有效的政策,為台灣產業的未來謀求出路。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算哪種強隊?


2022-12-20 02:55  聯合報/ 黑白集
桃園市長鄭文燦17日晚間提到世界盃,疑似是回應民進黨敗選。記者廖士鋒/攝影



民進黨敗選檢討小組召集人鄭文燦,以世足賽為喻,說「最強的球隊有時候會輸掉,下次贏回來就好」。言下之意,儘管九合一選舉慘敗,民進黨仍是「最強球隊」。沒人否認「民進黨很強」,但到底是哪種「」法,就難說了。

放眼世界足壇,無論俱樂部豪門或世界盃常客都各具特色,被稱為「強隊」實屬不易;敢自稱「最強」,更是鳳毛麟角。畢竟,強強對戰仍互有勝敗,自古皆然。

然而,某種「非典型強隊」,才真的讓人望而生畏。電影「少林足球」裡,反派的「魔鬼隊」,用禁藥加強體能,而且「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你怎麼和我鬥」,生動演繹。民國九十年(二○○二年)日韓共同主辦的世界盃,韓國利用暗黑手段,接連淘汰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可說把「非典型強隊搬上現實

就選舉技巧而言,民進黨當然是「強隊」。但這種強,靠的是正道,還是「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的暗黑力量?蔡政府把手中偌大的行政資源用到極致,中選會、司法檢調、網路側翼都加入助攻;民進黨「最強」的秘密昭然若揭

選舉已過了三周,鄭文燦領導的敗選檢討迄今仍讓人如霧裡看花不知是在檢討還是卸責。鄭文燦此刻還能說民進黨是「最強隊」,只能說,他真的很了解民進黨有哪些「特殊武器與強項」。









聯合報社論/從唐鳳的麵線平台,看數發部的迷航


2022-12-20 03:12  聯合報/ 社論
數位部長唐鳳日前前往油庫口蚵仔麵線推廣台灣雲市集。(圖/數位部提供)



數位發展部最近一篇「麵線文」,引發軒然大波,朝野立委齊聲批數發部搞錯重點。網譏「滲透已是點線面,數發部還在點麵線」,這雖只是一句戲謔之言,卻充分點破數發部當前處境。數發部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搞錯重點」,而是「根本不知重點在哪裡」,處於迷航狀態。

觀察這次的「麵線平台事件,數發部是以部長唐鳳為第一人稱發言,「部長想要吃一碗熱氣蒸騰的麵線」,於是透過線上點餐服務,客製化需求,業者「免去客製化所造成的溝通成本」,客人也都點到「自己想吃的麵線」。數發部費這一番唇舌,說明「客製化點餐」,但民眾的共同疑問卻是:「這和目前的線上外送服務有何不同?」

為化解爭議,數發部隨即解釋,這是為了推廣「台灣雲市集服務」。但不說明則已,說明後外界才確知,原來這和民間普及的外送平台真的沒什麼不同;唯一賣點,就是「資安」而已。事實上,早在數發部成立前一年,該計畫即已經由經濟部推動,數發部只不過是接手再做。誰料,老飯回鍋重炒,連包裝都沒換,難怪朝野都看不下去。

數發部成立以來,爭議不斷。年度預算高達二百多億元直逼警政署;員額六百多人,約聘人員達三分之二,下轄六司、六處、二署、四法人,但定位模糊,還有如「多元宇宙科」、「民主網路司」這種不知所云的單位。此外,數發部是否「花公帑養網軍」的質疑,也未曾中斷

從功能看,數發部含括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等五大領域,業務是從通訊傳播委員會等五個單位移撥而來。唐鳳曾說,數發部是「踩油門」的創新角色,而「踩剎車」的監管業務,就交給其他單位繼續主導。由此看,數發部似應以促進數位產業發展、技術開發與推廣為主要任務。

矛盾的是,唐鳳又說,資安是他上任後第一大投入重點,「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都會加上新思維來執行」。這點,卻又與他宣稱數發部是「踩油門」而非「踩剎車」互相扞格,數發部似乎肩負「太上網路監管單位」的任務,比起僅在相關政策下進行監管的 NCC 等部門權力更大。

資安當然是產業的一部分,但在近年資安「意識形態化」的趨勢下,資安也成為對抗工具。如美國禁止華為產品,蔡政府宣布政府設備禁用抖音,都是例證。看來,顯然是「政治優先於資安資安又優先於產業發展」,成為國安戰略一部分。數發部若將重點放在資安,只能在「升級」為具有國安層級思考的決策單位,或「降級」為政治對抗的打手間二選一。

在蔡政府的「反認知作戰」和「抗中保台」大旗下,數發部自然不可能扮演前者「資安火車頭」的角色,只能選擇成為後者,將「資安優先」隱藏在「促進數位產業發展」的偽裝下。然而,發出宏大的資安論述後,卻只能端出過時的台灣雲市集推銷「點麵線平台」,也就破功又露餡了。

數發部抓不到重點,麵線平台並非唯一的例子。綜觀數發部的眾多政策宣導,不是「」民間產業的發展成果,就是接辦其他部會業務的狗尾續貂,多半言不及義,竟連世界人權宣言世界人權日都拿來作文章。數位發展部已快變成數位文宣部

數發部存在感不高,諷刺的是,唐鳳卻被「神化」,幾乎所有政策宣導皆以她為主角。試問,唐鳳究竟是台灣數位產業發展的領航員,或者只是一座活招牌?追根究柢,蔡政府成立數發部的定位不明,才會有今天的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