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觀光破冰 先交流再對話
◆ 從DeepSeek和Musktalk007頻道談起 美禁令正逼出更強中國
◆ 擁抱小紅書後的反思
◆ 美中真的格格不入嗎
◆ 請不起手語老師 自曝其短
◆ 承經國先生遺澤 賴應反躬自省
◆ 賴清德把台推入膽小鬼賽局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札特教我寫論文(調整放假)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札特教我寫論文
2025-01-27 00:00 聯合報/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惟有用心和莫札特的音符對談,旋律才會有了生命;同樣地,惟有用心寫論文,文字才會發揮影響力。圖/張致杰、張俊哲
今天是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的生日。藉此機會,我想分享這位誕生於一七五六年一月廿七日的音樂家對我的影響。礙於有限專欄篇幅與音樂素養,我無法逐一解析其八百多部作品。其實,我也只敢介紹其中的一首;因為,我曾練它數百遍,教我不選它也難。
憶當年,莫札特 G 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曾是全省小提琴比賽的複賽指定曲。我與此曲結緣,純粹是為了代表南投縣參賽。受虛榮心與榮譽感的驅使,我拼命苦練,把原本聽起來像殺雞宰羊的噪音,逐漸還原成「比較像莫札特」的旋律。雖然最後我在兒童組的初賽慘敗,但這首協奏曲早已植入了我的腦細胞,也經常造訪我的記憶。
然而我對這首曲子真正有感,卻發生在攻讀博士的後期。彼時,我已多年未碰小提琴,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撰寫學術論文。每當寫作,我都面臨同一個問題:主題不明確,段落間缺乏邏輯連結。這對曾在高中作文比賽奪冠的我,是極大的挫敗。我原以為這只是英文寫作障礙;但後來發現,我的中文表達也難逃厄運。
在陷入寫作瓶頸時,我常用音樂來麻醉自己,邊聽邊寫,只求筆能不停、指能續鍵。某次,我隨手點開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卻意外地發現它給了我莫大的啟發。這首曲子的前奏,彷彿論文的「前言」:那柔和音符的堆疊,彷彿為華麗登場的主旋律暖場。我頓時領悟到,前言的文獻回顧不可無止境地發散,其論述應緊扣主題,且應聚焦於研究的重要性、新穎性與趣味性。
因著前奏與主旋律間的無縫接軌,讓我終於明白:論文的「前言」與「結果」應注重邏輯鋪陳,方能避免讓讀者陷入困惑。此外,因為樂章後段的裝飾奏(Cadenza)通常由演奏者自選版本或自行創作,這恰如論文後段的「討論」部分,需主動挖掘數據所隱藏的意義,並揭示其獨特價值,而非人云亦云。裝飾奏之後,樂團通常以主旋律收尾,這與論文的「結論」相似,皆需簡潔有力,並避免重複先前用過的字句。這既是挑戰,也是藝術。
回首童年,我曾努力讓自己演奏得「比較像莫札特」,追求他人眼中的「輕盈、高貴、優雅」風格。但在當年尚處均貧和匱乏的台灣,這些抽象的意境實遙不可及。即便模仿得稍像,也僅屬矯情。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我有機會欣賞到不同音樂家詮釋此曲的多樣風格,方能真正領悟:每位演奏者都應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不論內斂或奔放,皆能自成一格。
其實,科學論文的寫作亦然。專業嚴謹的訓練與獨到活潑的思維,本不應站在對立面。反之,雙方應相輔相成,才能與真實的內心對話,使文字既具內涵又親切;如同莫札特般,散發長遠的影響力。
最後,我要感謝莫札特,以及那些教過、幫過我的音樂老師與鋼琴伴奏;當然,還要感謝曾縮衣節食讓我學琴的父母。
擁抱小紅書後的反思
2025-01-27 00:19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中國大陸所設計發明的短視頻社群App,如抖音和小紅書,這兩個曾被台灣「紅化」的邪惡程式,因為川普的再上任,讓美國人又趨之若鶩使用。
抖音的「三八法則」,三秒決定要不要滑過去,八秒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抖音這樣的「創舉」,似乎契合年輕「滑世代」的喜好,或是涵化年輕人的影視作為,甚至沾染到各年齡群組。
抖音和小紅書的成功給我們何種啟示?短視頻社群媒體如同「電子嗎啡」,壞處是讓人無法自拔的愛上卻不自覺,當然,成功之處是瞳孔被吸引到「讓我們一直看下去!」
抖音和小紅書的成功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簡單易用,這種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簡單直觀,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而平台內容多樣性,提供了各種類型的內容,從短片、音樂、美食到生活技巧等,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
當然,最厲害的是這類平台的演算法,根據用戶的偏好和行為推薦相關內容,增加了沾黏性。而自媒體的特色,創意自由發揮,用戶創作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激發了創意和表達欲望,增強了社交分享和互動元素。另外,隨著地緣政治下,美國政府對抖音的資安疑慮和可能的禁令,許多美國用戶轉移到小紅書,使得小紅書在美國快速竄紅。
好用程式逃不掉成癮的問題。然而,一味禁止社群媒體,還不如讓大家對這類媒體更加瞭解、熟識,進而培養素養。通過教育和訓練,提升使用者的資訊和媒體素養,控制和管制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不能毫無限制的給他們自由使用手機的「偏差陷阱」。太多研究顯示,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可能導致焦慮、抑鬱、孤獨感和注意力分散。
適度接受社群媒體積極面,讓人們可以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繫,分享生活點滴,並獲取資訊和知識。
最後,大陸的小紅書與抖音,到美國派的 IG 或 threads,都有商業公司分析用戶行為。中國大陸產製的社群媒體,早已是世界公民使用的等級水準,美國政府怕其壯大,美國人民卻愛用。
我們台灣人在魔彈理論下,如何不任意被社群媒體威力擺布?手機滑得聰明、得到智慧,才是正道!
美中真的格格不入嗎
2025-01-27 00:18 聯合報/ 游環宇/高中英文教師(屏東市)
目前美國最火的大事,除了川普上台,就是小紅書與抖音難民。小紅書蜂擁而至的老美,熱情與中國民眾交流,開始學唱中文歌、說中文,讓身為英文教師的我無比感慨。
台灣人的教育,是讓小孩子學好英文去跟美國人搖尾巴,用錢拜託美國支持台灣。中國的教育卻是把國家人民變強,讓美國人心甘情願來學中文。
為什麼數發部拿那麼多預算,卻不發展屬於台灣的小紅書?為什麼台灣不發展自己的影音平台?美國人蜂擁而至小紅書,打開台灣電視卻幾乎看不到相關新聞,好像政府很怕台灣人知道美國人跟中國人友好的真相。
我在想,是不是政治對立,讓台灣缺席了這一波中美民間交流?如果說中國是台灣的敵人,美國才是朋友,可是現在美國人民跟中國那麼好,台灣情何以堪?
也許所有的對立仇恨,都是政客設計出來的!要比人情味,要比善良,台灣人不會輸中國人;要比天分比努力,台灣人也不會輸!但台灣進步的空間在哪裡?在「政治上的團結+正確的史觀」?我們必須要懂得檢討,才能進步。
現在中國就如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在教育上實施儒家:全民教育,有教無類;在管理上實施法家:集權統治,亂世用重法;在軍事上實施了墨家:兼愛非攻,積極發展國防。
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格格不入嗎?小紅書很明顯給出了答案。
請不起手語老師 自曝其短
2025-01-27 00:14 聯合報/ 鄭國成/瘖者、大學助理教授(花縣壽豐)
行政院新聞傳播業務費遭在野黨刪除,行政院發言人向聽障朋友致歉「請不起手語老師」。在野黨砲轟行政院記者會之預算包含直播間維護、伺服器系統維運、手語老師,怎卻是選擇「直播照播、老師消失」?
朝野針鋒相對,無辜遭殃則是聽障社群。然行政院長卓榮泰譬喻:「難道以後中央給車不給油、開門不給水電嗎?」乍聞言之成理,可嘆所言差矣!畢竟遇到問題是一,退求其次解決方案則多。設若汽車缺油,改換機車代步何妨?倘使水電缺乏,改由發電機替代何難?豈能未思他途,毫無權變之計,僅憑一句「請不起手語老師」利刃冷光斷喪聽障社群之幸福?分明自曝行政院團隊智能其短!
宋太宗趙光義《戒石銘》歷史名言:「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解決問題,事在人為,差在有心無心、為與不為而已。全民皆知中央政府總預算已創歷史新高,行政院能否調節相關預算,撥款繼續支持手譯員?肯否降格以求向台北市社會局申請「聽語障溝通服務方案」免費服務?願否自行尋找快速聽打員,給我們逐一不漏之字幕?
聽障社群心靈澄澈、眼睛雪亮。當家者豈能一面哭窮施政窒礙難行,另面卻大撒幣推動大罷免氛圍?若有心有為維護弱勢者權益,我等必定感恩戴德!下次投票或可考慮選彼圖報。
承經國先生遺澤 賴應反躬自省
2025-01-27 00:13 聯合報/ 陳長文/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法學教授(台北市)
一月十三日乃故總統蔣經國先生忌辰,身為中華民國最受愛戴的總統,經濟上,推動十大建設,為我國「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蹟奠基;文化上,繼往聖絕學,傳承中華文化;政治上,推動解嚴與民主化、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為兩岸交流、良制一國開路。
緬懷先人之餘,我們應思考,經國先生若仍在位會如何治國?謹列筆者見解如下:
一、澄清吏治,落實「法制到法治」
近期,因背信罪遭判刑確定、尚欠國家鉅款之台糖前董事長、前民進黨新潮流要員吳乃仁被爆與檢察官多人餐敘,引人側目。惟觀吳乃仁滔天權勢,能讓賴總統「以政治生命擔保其清白」,此次踰矩也不令人意外。
筆者不由憶起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經國先生宣布解嚴,次年因病離世,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率領三軍謹守憲法、支持李登輝副總統順利完成政權交替。我國得以民主化,經國先生的知人善任功不可沒。
觀經國先生治國,有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蕭萬長等精英,充分體現用人不分立場、唯才是舉。反觀當今為政者,從吳乃仁到縱容霸凌的許銘春,任人唯親;為官者也不乏違法亂紀,令人有昨是今非之嘆。
二、務實治國,修「非核家園目標」條款
近日台電被爆將風機葉片殘骸「暫置」於港務公司土地上,顯對綠電垃圾束手無策;可見能源政策紊亂、綠電產業亦有欠成熟。
為支援經濟發展,經國先生引進低空汙、供電穩定的核能。有了核能助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茁壯。
近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呼籲應修正「非核家園目標」條款。誠如筆者多次指出,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乃選民向民進黨「非核神主牌」說不。如今公投已逾六年,賴政府竟仍將非核奉為圭臬!對比經國先生發展核電的洞見,緊抱非核神主牌不放的領導人談何務實?
三、革故鼎新,推國營企業民營化
去年底,中鋼配合風電國產化成立之興達海基慘澹收場,中鋼及政府虧損六十四億民脂民膏。或認為,興達海基落幕乃我國風電產業的失敗。惟業務相似的私營企業「世紀風電」至今仍穩步發展;失敗的究竟是我國風電產業抑或是公股事業?
承經國先生解嚴、開放遺志,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行政院成立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小組推動民營化。惟迄今中鋼等號稱民營化成功之泛公股民營事業,仍因政府持股決策受其掣肘,實與經國先生開放理念背道而馳。
針對興達海基虧損,經濟部郭部長指出就公司法而言中鋼應自行負責。而筆者以為,公股事業徹底民營化乃董事能「自決其志」並令其「自行負責並究責」的前提。賴總統、郭部長以為然否?
四、拋開「互不隸屬」、重拾一中共識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將如何處理美陸台關係成為焦點。誠如周陽山先生所述,川普政府強調保守價值、否定多元性別、擁抱油氣能源,與民主黨的綠能、進步價值迥異,給緊跟美國腳步的民進黨政府出了難題。
若經國先生在位會如何處之?首先,鑑於經國先生對一中原則、國家統一的堅持,賴總統「互不隸屬論」下兩岸兵凶戰危的現狀根本不會出現。其次,經國先生能從「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堅決反共,到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其對兩岸是務實的、有洞見的。若賴總統能秉持經國先生的務實態度與遵憲(一中憲法)立場,放棄違憲的「務實台獨」,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不久將迎來經國先生一一五歲冥誕與孫中山先生一百周年忌辰,若賴總統認同先賢精神,則其應傳承的不僅是他們篳路襤褸建設的國家,更是彼等銳意改革的洞見與毅力。
祝福讀者新的一年「蛇馬龍鶴」-什麼攏好!
賴清德把台推入膽小鬼賽局
2025-01-27 00:12 聯合報/ 吳斯懷/陸軍退役中將(新北市)
賴清德賭徒個性展露無遺,與柯建銘唱雙簧,準備吹響大罷免的號角,把台灣推入「膽小鬼賽局」。賴上任八個月,失政、失格、失德,推翻所有民主法治的原理原則,選舉結果只有四成民意支持的總統,國會未過半的執政黨,卻不承認雙少數執政的事實,準備把全民綁上戰車直接對撞,就是「不要命的最大」。
民進黨在蔡英文時期多數執政、國會過半,不懂得「尊重少數」;現在雙少數執政,國會沒過半,又不懂得「服從多數」。尊重少數、服從多數,是最基本的民主素養,選舉是目前全世界唯一還算公平的民主制度,選贏執政、選輸認命,四年後再來。賴清德帶著民進黨公開糟蹋這個最基本的民主精神,選輸不服,當家鬧事,鼓動側翼,發動網軍,御用綠媒,駕馭司法,全面和在野黨對幹。
「膽小鬼賽局」是一種危險的遊戲,遊戲中兩名車手相對驅車而行。如果有一方轉彎,而另一方沒有,那麼轉彎的一方會被恥笑為「膽小鬼」,另一方勝出;但如果兩人都拒絕轉彎,任由兩車相撞,最終兩人都會死於車禍,這賽局模型在英文中稱為 The Game of Chicken(懦夫遊戲),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命的最大」。
立法院依程序通過的法律案、預算案,卻遭視若無物;在野黨合理刪減預算,總預算比去年還多出二千億,總統府、行政院、各部會、民進黨、綠營各級民代、御用綠媒、青鳥網軍,全面發動鋪天蓋地的假訊息,睜眼說瞎話的謊言充斥媒體網路,還把基層和弱勢團體推出來祭旗。在野黨刪減預算,政府就犧牲基層和弱勢團體福利,把政府玩成小學生鬧情緒一樣的幼稚無知。
川普上任,美國政情持續動盪,美中關係變化還未定,全世界都在緊繃的時間點,台灣卻在賴清德領導下大玩膽小鬼賽局,台灣人民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