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出口依存度增 考驗政府智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出口依存度增 考驗政府智慧
◆  聯合報黑白集/顧主權也「雙標」
◆  聯合報社論/大巨蛋即將復工,公安讓人放心嗎?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出口依存度增 考驗政府智慧


2020-07-19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金額為1,5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5%,在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下實屬不易。其中對大陸出口(含香港轉口)達668億美元,成長率近10%,為成長最快的地區;對大陸出口占台灣總出口比重上升到42.9 %,其中第2季比重更達到約45%前所未有的水準。
今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及日本出口則分別成長4.5%及3.4%,其中對美出口增加主要是美中貿易戰下台商的轉單效應,不過效果已經開始遞減;但是對東協及歐盟的出口則明顯滑落,分別衰退10.4%及4.8%。由於石油及鋼鐵跌價影響,台灣對東協石化及基本金屬產品出口金額下滑,另外台灣在東協成衣供應鏈受到北美運動賽事取消、成衣品牌歇業、美國國內動盪導致美國零售店關門等影響,台灣紡織品對東協出口下滑;由於疫情衝擊歐洲經濟仍處於半停頓狀態,所以台灣對歐洲出口也呈現全面衰退。
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以電子資訊產品為主,雖然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但是中國仍是全球最大電子組裝中心中國大陸在第1季經濟負成長6.8%,而後疫情逐漸緩和,全力拚復工,第2季開始回溫,內需市場轉趨熱絡;再加上全球疫情帶動遠端技術、宅經濟興起,擴大台灣電子零組件對中國大陸出口。
另外,中國大陸近期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投入5G、AI、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基礎建設、伺服器及相關網路設備發展,也擴大對台灣產品的需求。
台灣對大陸出口的依存度,在民國89年(2000年)約為24%,到民國97年(2008年)上升到40%,之後就一直在維持40%左右;顯示兩岸產業分工密切,市場力量主導貿易走向,短期很難以政策扭轉整體趨勢。雖然近年來台灣急欲擺脫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由推動新南向政策,擴大對大陸的經貿限制,加碼吸引大陸台商回台投資的優惠措施,希望將生產與市場雙雙與中國脫鉤。
另外在美中貿易戰下,不少台商轉移生產訂單或直接將生產線搬回台灣,美國全力圍堵中國供應鏈,以及新冠肺炎均會弱化與中國的供應鏈關係,但仍難以撼動中國大陸全球電子組裝中心地位,台灣對大陸出口仍維持高檔。再加上中國較歐美先由新冠肺炎中復甦,帶動台灣對中國出口,台灣對中國出口比重不降反升。
特別是過去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許多是由投資所帶動近年台灣對大陸的投資明顯降溫,但對大陸出口比重仍然居高不下,甚至還在上升,顯示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已由投資帶動逐漸轉為市場驅動
但是台灣政府則仍拘泥在將政治反中延伸到經濟脫中的框架中,甚至還配合美國的制裁行動。美國對中國是採取製造脫鉤,市場連結的策略,雖然切斷與中國供應鏈關係,以確保經濟安全及維持技術優勢,但仍然積極經營中國內需市場,此可由美中貿易協議納入智慧財產權及技術移轉兩專章以確保美國企業在中國公平營運得到驗證,但是台灣政府官員顯然並沒有弄清楚美中貿易協議的內涵,在經濟上加強防堵中國
但是台灣在經濟去中國化下,卻又希望中國不要片面廢除ECFA,甚至還呼籲兩岸重啟ECFA後續談判的矛盾心態,暴露出我政府欠缺對大陸宏觀的經濟戰略
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雖持平,但第2季出口已經下滑,3月到6月出口連續四個月衰退,只有對中國大陸出口仍大幅成長,成為維持台灣出口的主要動力
預估下半年在全球其他地區疫情未退燒下,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還會繼續上升,但政府似乎一直不願意面對此事實未來如何精準掌握中國世界工廠角色以及內需市場脈動,是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聯合報黑白集/顧主權也「雙標」


2020-07-19 00:3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太平島是南沙群島最大島嶼,空中鳥瞰美不勝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強調民國105年(二○一六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具法律拘束力,但該仲裁認為太平島非島,外交部卻曖昧表示歡迎」,引發前總統馬英九抨擊「唾面自乾、自我閹割」。蔡政府一方面說「對南海諸島主權立場從未動搖」,一方面卻「歡迎」對我島嶼主權的否認,連顧主權也雙標」。
美國要菲律賓提南海仲裁案,是為與中國大陸在南海對抗,但仲裁結果也貶損太平島。雖說蔡政府反中、緊抱美國大腿,但若因此忘卻我國才是南海風雲的「真事主」,反而附和否認太平島主權的「假公親」,就是徹底的捨本逐末了。 
南海仲裁案熱炒之時,恰逢馬、蔡政府交接前後,馬英九還特別登太平島宣示主權,並攜回島上淡水以鐵證證明是島非礁;幾個月後仲裁出爐,蔡英文總統也鄭重聲明該仲裁嚴重損及我南海權利,「絕不接受」。
如今外交部雖然重提四年前蔡英文的聲明,但也曖昧歡迎龐培歐的南海主張,似乎只要看到美國痛擊中國,台灣被順手打兩巴掌也無所謂。諷刺的是,隔天美國第七艦隊就全面否認大陸、台灣、越南對南海主權的立場,而被打了巴掌的蔡政府卻撫頰噤聲了
美國重提南海仲裁和日本釣魚台改名,都損及我國主權,卻看不到蔡政府對中國大陸寸土不讓的那種強硬態度然一旦默認強權主張成為事實,將來如何要求台灣被納入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又有何立場去對抗他國的鯨吞蠶食











聯合報社論/大巨蛋即將復工,公安讓人放心嗎?


2020-07-19 00:3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政府核發變更設計建照後,停工五年的大巨蛋即將復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政府核發變更設計建照後,停工五年的大巨蛋即將復工,意味可望在柯文哲市長卸任前完工。「巨蛋傳奇」最新一幕被形容為變魔術,揭開布幕那一刻,不是破敗廢墟,而是已近完工,蛋體閃耀著鈦金屬光芒的大型室內體育場,停工期間發生什麼事?難道真要營造巨蛋光環為柯市長再上一層樓生輝?
五年前,柯文哲高揭「五大弊案」,勒令業主停工接受調查,成功營造政治素人清廉形象;五年後的現在,巨蛋傳奇看來是部高潮迭起的劇本,有著讓人想像不到的曲折;五大弊案交給特設的「廉政委員會」查不出結果,柯文哲立刻改稱「五大案」,展開業者漂白工程。之後一連串巨頭密會,接著「喬蛋」閉門商議,串接出巨蛋復工的劇情。
柯文哲日前親自報告大巨蛋復工細節,一是市府與業主合約的法律面,權利金、超額分潤重新計算,雙方都想調整爭取較有利條件,這部分與巨蛋使用者沒有直接關係;另一是公共安全層面,如何在災難發生時讓館內近六萬觀眾迅速撤離;很遺憾,這確實是讓人最不放心的部分。
當初大巨蛋選址落腳台北市東區狹窄基地,即注定要承受很高的公安風險。世界第一座全新建造可自動開合屋頂的巨蛋體育館加拿大多倫多巨蛋,很自豪於其完善的公安設計,地表平面建築的疏散壓力大減,且巨蛋周邊完善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提供足夠疏散能量,尤其緊鄰安大略湖,有更大的水域疏散能量
比多倫多巨蛋早一年啟用的東京巨蛋,雖在鬧區,有四萬六千座席,略低於台北大巨蛋;但緊鄰廣闊的東京大學,提供足夠疏散空間,體育館周邊也至少有五條地鐵行經,加上密集的公路網,疏散量能沒問題
台北巨蛋的疏散條件對照之下差了不只一截,狹窄的基地、過高的人口及建築密度,上下班交通尖峰道路容量捉襟見肘,捷運系統也沒有可相互支援的路網最大的問題是限高及經費考慮蛋體採沉降式設計,比賽主場地在地下三層,萬一發生火警,觀眾從地下三層到地面避難層後才能疏散到巨蛋外,難度及風險都是全球之最
為什麼巨蛋要復工?先不談非巨蛋因素,現況下柯文哲沒有選擇。停工五年,巨蛋周邊附屬設施影城、百貨、旅館一一落成,幾乎全沒有再做空間調整,與其讓破敗的大巨蛋作對照組,不如巨蛋外殼化化妝,好歹算是政績。只不過,護送巨蛋過關手法太不遮掩,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的部分放棄把關,要業主自行修正;市府準備發給巨蛋的使用執照已製作好了。
市府與業主在疏散的電腦模式交鋒,高來高去,但災害管理是要面對所有的不確定性;人有不確定性,自然環境更變化萬端,要官員、審查委員按照法令、人為撰寫的 SOP 模式去審查,很容易核准或核駁,但未掌握事實情境。既有的審查充斥荒謬的情境,例如官員認為觀眾同步避難可行,災難訊號傳出,各樓層觀眾同時起立離席,同樣流量、聽話地沿預設路徑疏散,不推擠、不慌張的離開,這可能嗎?通往國父紀念館廣場的地下疏散廊道,急著避難的民眾和平常一樣不慌亂,溫良恭儉讓?這是天方夜譚。
災害管理有湧浪理論的說法,描述避難過程人群會像波浪似的不停地向出口推擠,不停地激盪衝撞,必然會引發踩踏碰撞;這一大家都理解的情境,我們的審查機制竟然還想撰寫出一套模擬標準,並據以認定這樣的疏散程序可行,這樣的閉門造車,形同賭上民眾生命。更不用說,同樣的觀眾席,看棒球和聽演唱還有公安雙標的問題。
北市府說,發照只是開始,會依公安標準做最嚴格把關市民不容巨蛋爛尾成為新核四,但停工五年幾已長好長滿的巨蛋傳奇,在公安上能讓人放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