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校安 多留心學生舉動
◆ 解封衝國旅 延續熱度是重點
◆ 全球陸續解封 國旅還是首選嗎?
◆ 台大傅鐘 為自由正義努力
◆ 一流醫材 要消失了?
◆ 自付醫材設上限 總統應支持
◆ 聯合筆記/香港金融中心褪色 我能爭輝?
◆ 漫畫/代營運 迎毛病?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香港金融中心褪色 我能爭輝?
2020-06-13 00:25 聯合報 / 鄒秀明
大陸全國人大通過制定港版國安法的決定,美國採取相應制裁行動,或將動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但短時間不是哪個城市可以取代的。 (路透資料照片)
香港歷經反送中紛擾,近來制訂港版國安法持續發酵,美國總統川普更補刀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地位;外界認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動搖,台灣就能取而代之。然從作為金融中心的主客觀條件看,台灣很難看到香港的「車尾燈」,目前無法、也沒能力取代。
今年三月被廣泛用於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的「GFCI」指數發佈,香港從第三跌落至第六,不少人以為香港退下,台灣就能取代;殊不知,同樣的排名中,台灣連年下降,今年退步更多,台北排全球七十五名,一口氣退步四十一名。
從排名分析,香港金融中心光環稍有褪色,但台灣金融業要努力空間更多。隨著香港局勢動盪、美中貿戰加溫,「台灣能取代香港嗎?」不斷被提起,在業內成為尷尬笑談。
對於台灣全球金融排名地位退步,金管會前主委顧立雄曾回應,主因是中國大陸與編制 GFCI 的英國智庫機構關係密切,但也坦言要成金融中心本質上有些關卡。中央銀行日前更分析,香港具有廣大經濟腹地、採英美法系、匯率穩定、使用英文廿四小時交易等四大關鍵,暗示台灣很難成金融中心。
香港目前是全球主要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也是資金進出大陸、串接全球的窗口,儘管歷經亂流,但大陸身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明眼人都知只要大陸政策支持,香港依舊能發揮金融中心角色;過去台灣曾想複製、吸取香港成功經驗,也曾被看好,但如今光是兩岸關係不佳,就足讓資金打退堂鼓。
回顧台灣金融業發展,主要伴隨實業壯大,若想打造成為金融中心,也必須忍受代價,光是匯率波動,影響物價,恐怕民眾受不了;台灣經濟又以出口為導向,製造業擔心失去競爭力,恐怕也會大舉反彈。
然而,台灣藏富於民,民間資金實力驚人,許多國外金融商品在台找「第二春」,在國外市場被贖回規模,往往光靠台灣市場就能補足,但也常有人抱怨,為何台灣投資人總是接到最後一棒?
在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褪色過程中,與其討論如何取代香港,不如想辦法提升台灣理財市場,培育金融人才自行研發、設計金融產品,從不再當國外金融業的「盤商」做起。
另一方面,台灣銀行業國際化不足,過去未伴隨台商在世界遍地開花;反觀國外金融業者,在全球服務台商,有些深耕台灣市場風生水起;既然政策鼓勵新南向,台灣金融業除做台商生意,或許找試點深耕當地,努力行銷,等轉骨做出成績,再來談要不要做香港,或許比較實際。
畫中有話/加乘三倍券 店家得出招
2020-06-13 01:12 聯合報 / 圖與文/曾學仁
國內疫情趨緩,大解封時代來臨。為彌補疫情期間,民眾消費呈現懸崖式下跌,重傷經濟,中央除紓困外更推振興券,只是民眾消費欲會大暴發嗎?
振興券研議幾經波折,待定調三倍券後雜音也不斷,如日前柯P就直說是「脫褲子放屁」,怎麼那麼複雜。或許在繁複與簡易爭議中,執政者更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刺激消費、振興經濟。
相對的,商圈店家也應好好想想,如何推出搭配商品,讓三倍券能達到預期的乘數效果。
保校安 多留心學生舉動
2020-06-13 01:02 聯合報 / 劉錦得/教(彰縣和美)
就讀新北市淡水區一間完全中學的高一生,前天進入校園後,拿出預藏在書包的刀,刺傷10歲女童,他供稱是要為霸凌尋仇,找不到仇家才對女童下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市一名國小女童,日昨被一名高中生從背後連刺三刀,送醫急救。高中生被捕後,只說腦筋一片空白,後又表示曾被女同學霸凌,動機說詞有待進一步查證。惟此事件反映校園安全網有破洞,教育當局應盡速採取補救措施。
有學者指,小時如有被霸凌經驗,應及時紓解與輔導,以免日後出現脫軌報復行徑;但目前重要的是,校園安全如何做到讓師生不受生命威脅,更是當務之急。
此案學校亡羊補牢,將小學部設分道,並加強巡邏;這是應急之舉,其實平常即應多做校園巡視,否則如台東有國中生半夜校煮泡麵,卻能躲過監視器,要是發生火災,校安豈不是亮紅燈?
避免校園再發生砍人事件,有賴各校多留心學生一舉一動,查察學生是否攜帶危險物品入校,以防範未然!
解封衝國旅 延續熱度是重點
2020-06-13 00:54 聯合報 / 劉美君/旅遊業(高雄市)
交通部觀光局7月1日推「安心旅遊國旅補助方案」,觀光局同意將綠島、蘭嶼納入團體補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疫情和緩,國民旅遊由「防疫旅遊」進階到「安心旅遊」,政府對振興觀光業腳步未停過,一道菜接一道菜端上來,但未必每道菜都合口味,也未必每個人都能吃下肚。
國民旅遊,是現在沒選擇下唯一選擇,也是旅行社在停擺四個多月後的微小火光,但我們要的是微小火光,還是強大火炬。當補助結束、三倍券花光後,各國疫情還在低燒時,國旅還剩什麼?
現在國旅發酵的情況,就好比開放對岸人民來台旅遊時的縮小版,當時旅館、遊覽車、餐廳、購物店,甚至連日月潭觀光遊艇、阿里山接駁車,都似雨後春筍般出現,導遊只要會說中文,四肢健全都可以帶團,因為供不應求。
現在離島遊正夯,航空公司更換機型、增加班次來消化旅客,但當補助消耗殆盡後,留下的殘局該怎麼收拾?如同當兩岸關係有變化、疫情來襲,這些專營大陸旅客的商家,不是等著打包,就是轉型另闢道路。
以產品生命周期看國旅,當成長期到頂峰時,就是衰退期,現在國旅正是往頂峰衝刺的成長期。大陸十三億多人口,陸客大餅在短短十五多年間就暫時泡沫化;國旅替代不了出國,只是在現今情況下唯一選擇,台灣有四千多家旅行社、二千三百萬人口,國旅何時泡沫化,屈指一算即知。
政府補助的同時,應該要超前部署,藉此天時、地利、人和機會,將國旅導回正軌,聯合各地發展具有深度且讓遊客有再去的吸引力,而不只是因為疫情出不了國,就和大家說來國旅吧!如果只是這樣,對整體觀光從業人員言,所有的等待最後如同流水般蒸發了。我們希望國旅、出入境旅遊能達到平衡,人人各取所需,玩得開心自在。
全球陸續解封 國旅還是首選嗎?
2020-06-13 00:51 聯合報 / 吳怡彥/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新北市)
疫情紓緩,各縣市爭搶國旅爆發商機。圖為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說明安心旅遊方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儘管世界其他國家大都仍在瘟疫蔓延時,但台灣相對疫情趨緩;當世界幾乎所有職業賽事都停擺,台灣職棒能在四月初率先全球開打。初始以球賽轉播方式放送全球,也透過推特進行海外直播服務,帶動單場超過百萬人次點閱的驚人數字。
當世界的球迷無球賽可觀看之際,熱絡上演的台灣職棒賽事獲得舉世關注,甚至讓美國職棒專欄作家也專文評點。
然而,五月初韓國職棒開打,世界的目光開始轉向韓國。背後原因很多,也有不少球評點出問題。這樣的聲量移轉,有相當多值得政府相關部門,在補貼國旅、雄獅旅遊轉型轉攻國內旅遊等議題借鏡。
首先,台灣從民國91年(二○○二年)推出「觀光客倍增計畫」後,來台旅次一路攀升,確實成就觀光客倍增的宏遠政策目標;「民國98年(二○○九)旅行台灣年」啟動,修正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更揭開台灣近十年觀光榮景。據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民國99年(二○一○年)來台旅次從五百五十幾萬,一路攀升至民國108年(二○一九年)的近一千二百萬旅次,相關數據都顯示觀光政策奏效。
然而,對照於同年間的出境旅次,民國99年(二○一○年)時為九四○萬左右與民國108年(二○一九年)的一,七一○萬,單純以出入境旅次相減,台灣的旅次逆差,從民國99年(二○一○年)的三九○萬,增加至民國108年(二○一九年)的五一○萬旅次。如果假定以觀光局統計來台旅次的人均消費貢獻一千二百美金估計,一百廿萬觀光旅次逆差約為十四點四億美金,也就是約四百三十億台幣的觀光逆差。
同樣的,現象背後環境因素很多。近十餘年來世界觀光熱絡,與廉價航空興起、資訊流暢通、智慧型手機使用率提升,與各國觀光政策都緊密相關。不容否認的,這些年來台灣觀光相關軟硬體建設確實大幅提升,除了景區建設外,軟實力也增長不少。然而,同時間,鄰近國家也在進步,甚至進步幅度遠勝於台灣。
疫情封國,台灣原該出國的千萬旅次,在這時間點上轉為國旅為必然趨勢,如同世界職業賽事停賽,世界球迷的目光僅能聚焦台灣賽事。台灣的職棒賽事如果依然失誤不斷,球賽未有精彩可期下,當各職業賽事陸續復賽,世界球迷們是否仍然關注台灣賽事?疫情過後,封國不再,同樣消費額度,國人會選擇沖繩旅行抑或境內國旅呢?
台大傅鐘 為自由正義努力
2020-06-13 00:44 聯合報 / 劉廣定/台大名譽教授(台北市)
台大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擬提案,建議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台大地標「傅鐘」被列為轉型正義標的之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台大學生會代表將在校務會議提案,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不禁令人想到是否也會處理故傅斯年校長被神化,及紀念他的「傅鐘」等。學生和支持提案者不見得知道台大的歷史,筆者不辭簡陋,說幾句話。
傅校長非常重視培育人才,尤其是加強栽培台灣省籍師生。因他認為台灣省人在日據時代遭受不公平待遇,接受高等教育或赴歐美進修者較少,故他在台大兩年,辦過幾次選送教員和畢業生出國研究進修,先後用各種方法選送過十四人,內十三人包括兩位學生都是本省籍。他為了盡可能不讓學生失學,於辦理卅九學年度招生時,甘冒不韙一再放寬標準,延期放榜,增收了三百多位新生,並因台籍考生國文程度較差,決定每人總分都加十分為優待。
他也非常重視女子教育。民國卅九年十二月廿日,傅校長臨終那天出席省參議會第五次會議時,向參議員表示:台灣女性受高等教育太少,希望參議員鼓勵本省籍女學生升學,等於他的臨終遺言。傅校長雖反共,但他對不反共或親共的師生仍一視同仁。卅八年「四六事件」之後,於五月廿日政府頒布戒嚴令前,他協助一些隻身在台而願回大陸者,安全離開台灣。可見其為人有義。
至於傅鐘,是傅校長逝後有位柏銓先生建議鑄鐘紀念。他說:「傅先生一生努力於攻擊頑劣及喚起國家之正義,今以此鐘繼續發揚之,呼喚後世學子繼續為自由為正義努力上進。」消息傳出後,兵工署鑄贈重五百磅之紀念銅鐘一具給台大,鐘上鐫行政會議通過的校訓「敦品勵學 愛國愛人」八個字。這是傅校長在四周年校慶時所表達對學生的期望。他逝世周年日,紀念鐘落成並鳴五十五響,護送他的靈灰安息斯土。此後,台大校園有了「傅鐘」,成為近七十年來師生作息的指引,也是台大重要的地標與校景。
民國七十一年,筆者陪伴台大虞兆中校長訪美,在美東、美中、美南、美西各地會見校友,徵詢有關校徽意見時,記得逾千位校友都表示。要有「傅鐘」。現今台大校徽,是虞校長回來後校務會議通過的,與威權毫無關係。
一流醫材 要消失了?
2020-06-13 00:41 聯合報 / 陳家如/兒科醫師(桃園市)
衛福部健保署針對健保差額給付醫材祭出新制,針對8大類352項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出民眾負擔上限,8月上路,引起醫界反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署針對八大類三五二項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出負擔上限。乍看之下是幫民眾省錢,但品質一流、新式昂貴的國外原廠醫材,該如何因應價格天花板限制呢?恐怕有退出台灣市場的疑慮。
舉例來說,過去瑞士原廠的骨折用鋼板,因健保給付過低,全面退出台灣市場。現在台廠的健保鋼板、是五十年前的設計形式,與原廠的差別是廿五年。這廿五年間,醫療進步到底差距有多少?為了便宜,我們使用的鋼板是五十年前的!想再多花錢用好的鋼板裝在自己的身體裡,還買不到,因為他們退出台灣市場了!
英國醫療設備製造商生產一種人造皮膚,歷史悠久,外層有矽膠膜,用在燙傷或覆蓋皮膚移植的部位,可以暫時保護你的新生皮膚,不過也已經不進口台灣了。
從前在大醫院訓練時,曾聽小兒科的學長抱怨,為了降低成本,醫院更換的靜脈導管醫材,變得非常不順手也不好用,用旋轉方法將中央靜脈導管順著導線插入靜脈至預定深度,竟滯礙難推。這道理很好理解,如果便宜的醫材跟昂貴的進口國外大廠的醫材一樣好用,誰想用貴的?臨床工作者的必要工具變難用,不只心情差、時間拉長,更增加了病童出血、感染、其它併發症的風險。
省了荷包,卻賠上最貴的健康,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靜脈導管醫材,進入到自己和孩子的身體?想要什麼樣的人工水晶體成為我們的眼睛?想要多便宜的冠狀動脈塗藥支架,放進我們心臟的血管?如果便宜的支架裝進去,血管又堵塞了,再開一次刀會比較省?
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兒童身體又小,隨著年紀改變,所使用的管道大小都很專門,從五百克的早產兒到十八歲的青少年,插管與各種醫材大小都不一樣。兒童醫材的市場已經很小了,尺寸又需要十分精準,導致許多廠商不願進口、申請許可證、申請健保價。
一分錢一分貨,這不是最可怕的,更夭壽的是一分錢,最後還買不到貨。「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耐用的、一流的醫材,都要消失了嗎?以後老了,我們會來到什麼樣的醫療環境?什麼樣的醫材,會裝進我們的身體裡?
自付醫材設上限 總統應支持
2020-06-13 00:27 聯合報 / 沈政男/醫師
衛福部健保署針對健保差額給付醫材祭出新制,針對8大類352項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出民眾負擔上限,8月上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署擬訂定八項自付差額醫材的價格上限,引發醫界反彈,甚至驚動了蔡總統。醫界有人說,「訂定醫材價格上限是共產主義」,殊不知美國眾議院去年底通過「降低藥品價格法案」,授權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可以跟藥商議定藥品價格,而且訂出來的價格也適用於商業保險,足證由政府干預醫藥價格,並不違反市場經濟原則。
完全放任市場經濟運作的前提,是消費者充分清楚商品與服務資訊,而且廠商達到完全競爭狀態。然而醫藥產品,特別是高價特殊醫材,經常違背這兩個前提。
以產品資訊來說,當醫生說,「健保給付的冠狀動脈支架,可能造成再狹窄,自費塗藥式支架可有效降低再狹窄率」,病人一聽,馬上想到「若再狹窄,豈不致命?」趕緊掏腰包甘願付差額。然而塗藥式支架也可能造成血栓,利弊相抵之下,值不值得多花數萬元,就是問題了。
醫療是種高度專業,且醫生被病人高度信賴,因此容易形成所謂供給者誘發需求現象,也就是醫生建議什麼,病人就照單全收。國外研究早發現,醫生及其家人比較不易被供給者誘發需求,就因醫療資訊比較充分。
再以市場狀況來說,決定完全競爭與否的重要標準是,單一廠商是否是價格接受者?或者可以自訂價格,不管別人賣多少?顯然,高價醫材供給廠商與醫院,都是自行訂價,才會形成健保署點出的「同品牌同功能卻價格大不同」現象。
事實上,高價醫材市場,幾乎都處於寡占,甚至獨占,在此狀態下,若要追求最大利潤,必須先找到邊際成本與邊際利潤交叉點,由此決定產品數量,再由需求曲線推算價格,並依此訂價。醫界有人說,「訂定自付差額上限,將使獲利降低」,其實必須先知道需求曲線長什麼樣子,才能知道目前是否處於最大獲利,偏偏廠商與醫院恐怕都沒有相關數據,只是憑直覺訂價。健保署作法,乃將偏高價格壓低,此舉等於讓超高價醫材變得可負擔,反而可能開拓潛在消費者,帶來更大獲利。
醫界有人批評,「菲力牛排為什麼得賣沙朗價格?」然而研究發現,自付差額醫材賣得最貴的不是醫學中心,而是中低階層院所,也就是「把沙朗賣成菲力」,這是健保署一直想要解決自付差額醫材價格混亂的理由。
在寡占或獨占市場,政府採取價格控制,並非干擾自由競爭,而是縮小消費者與供給者的福利差距,並增進社會整體福利。高價自付醫材設定上限,頂多略為減少廠商獲利,卻是造福更多病人。衛福部長陳時中願意處理這個吃力不討好問題,應該得到蔡總統支持,才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