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復甦背後 暗藏隱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不要在傾斜的帳篷裡做輕佻表演
.聯合報黑白集/用過勞「做功德」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復甦背後 暗藏隱憂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復甦背後 暗藏隱憂


2017-11-25 02:3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經濟存在一些隱憂,今年前十個月我國資本設備的進口成長率為0%。10月單月的進口表現更慘,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為負的15.6%。 聯合報系資料庫



日前,經濟部公布今年10月的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9.2%;同時,今年1至10月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10.0%。外銷訂單是最重要的領先指標之一,大約領先出口約一至二個月,因此預估今年11和12兩個月的出口可以維持在10%左右的高水準。依主計總處之前公布台灣今年前十個月的進出口成長率分別達到13%來看,今年全年出口成長率可以維持在12%以上。對於一向依賴出口為主要引擎來帶動經濟成長的台灣來說,今年整體經濟表現應該會比預期來得好一些。
事實上,主計總處最新估計,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11%,前三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已經達到2.64%。由於出口動能一直維持不錯的水準,預期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也不會太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估算,已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5%。
再仔細分析今年各部門進出口的表現,可以看到有一些不錯的訊息,但是仍有一些隱憂,值得國人注意。首先,在好的方面,依照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10月出口成長率平均達到13%,其中,除了電子業出口成長率達14.9%,機械業、基本金屬業及塑化業的出口成長率也分別達到20.8%、18.8%及14.8%。也就是說,今年台灣出口順暢不只是在電子業,其他產業的出口表現也不錯,這是值得慶幸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一些隱憂。在出口快速成長的同時,今年1到10月進口維持在13%的高水準,台灣為了因應大量的出口,本來就需要進口很多的原材料,即高出口成長率會帶動高進口成長率,這是很自然的。依主處總處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10月的進口中,基本金屬、電子零組件及農工原材料的進口成長率分別達到21.7%、19.6%及17.8%,都遠遠超過13%的平均進口成長率,這些產品進口主要都是為了加工生產為出口產品,可以說完全是因為出口增加而帶動的。
但在資本設備方面,進口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依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國資本設備的進口成長率為0%,其中,最重要的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率甚至為負的4.9%。如果只看10月單月的進口,表現就更慘,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為負的15.6%,其中交通運輸的成長率為負72.2%,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率是負25.6%。一般來說,廠商增加進口設備主要是為了應付未來的生產,所以這是一個對於未來市場預期的重要反應。比方說,運輸設備(包括大客車)進口大幅減少,即可能與預期陸客來台減少有關;半導體設備進口減少,則可能與明年生產不樂觀的預期有關。同時,進口設備成長率不佳,反映出來的就是今年國內民間投資成長動能不足。
另外一個不利的訊息是,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當出口成長表現亮麗時,經濟成長率的表現通常也不錯。就以之前三次出口成長超過10%的年度來看,2007、2010、2011年的出口成長率分別達到10.1%、35.2%及 12.6%,這三年的經濟成長率則分別為6.52%、10.63%及3.80%。然而,今年的出口年成長率預估會超過12%,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卻只會略超過2%;也就是說,今年的進出口表現很不錯,但是受到國內經濟動能不佳的拖累,導致經濟成長率表現反而不如往年。
依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內需成長率只有1%,對整體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只有0.88%;國外部門對經濟成長率則為1.75%,是國內部門的二倍。換言之,目前台灣經濟「外熱內冷」的情況非常明顯,如果明年國際經濟開始走緩,就會立即對台灣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如何加速提升國內部門的經濟動能,應該是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

聯合報黑白集/用過勞「做功德」


2017-11-24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下午到台東出席落實前瞻基礎建設暨長照座談會,針對照服員功德說,他表示很抱歉造成誤解。 記者尤聰光/攝影


最近勞基法修法,朝野和勞資各執己見,許多發言簡直像「名言製造機」。例如,綠委邱議瑩諷刺徐永明占領發言台,竟脫口而出「太陽花大崩潰」;企業代表蕭明仁在公聽會發言,聲稱台灣「沒有過勞死」,是本來就有病。賴揆也不遑多讓,在啟動長照專線時說,照服員雖只有三萬薪水,但不妨當作在「做功德」。
譏太陽花「崩潰」,暴露了民進黨對青年用過即棄的心態,太陽花變成了「免洗筷」。蕭明仁的「沒有過勞死」之說,則馬上遭勞團反嗆,台灣平均十一天就有一人過勞死,沒人性才會說這種話。勞團也踢爆,蕭明仁正是綠營金主,彰化小英後援會會長。勞團並嗆政府,開公聽會只是為了「過水」,而不是為了傾聽民意。
更矛盾的是賴清德。在談解決「缺工」問題時,他才為勞工叫屈,說起薪不到三萬實在太低,並公開呼籲上市櫃公司要幫勞工加薪。但一轉身,談到長照,他又覺得三萬元也還好,更以「做功德」的道德高調來呼籲照服員付出。賴揆可能沒想到,台灣的長照制度落後社會需求甚遠,完全是政府怠惰所致,導致長照重擔皆落在家庭。現在政府不思改善,還要求照服員做功德,這種心態,和資方不承認有過勞死有何兩樣?
從賴揆的功德說,和蕭明仁的沒有過勞死,其實是一脈相承,來自相同的價值邏輯。當「過勞」被當成「做功德」,台灣經濟奇蹟的火花也就滅了。

聯合報社論/不要在傾斜的帳篷裡做輕佻表演


2017-11-24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獵雷艦案延燒,國防部長馮世寬日前在立院與立委槓上,壓抑怒氣坐在台下。 本報資料照片



國防部馮世寬最近的言行,讓人瞠目結舌。他在獵雷艦案的究責中,不僅將全部問題怪罪慶富,也將所有責任推給下屬。在答覆立委質詢時,他則態度輕佻地大耍嘴皮,自誇英勇,並聲稱可贏得更多民眾掌聲。最後,還如同京戲丑角似地仰天大笑「哈哈哈」,讓左右陪同備詢的將官滿臉尷尬,不知所措。
連日來,中共軍機頻繁穿越巴士海峽及宮古海峽,一周內多達四次,軍方高度戒備。然而,馮世寬不僅不嚴肅因應,更故意當著媒體記者包圍之際致電作戰中心,大聲叮囑:「注意就好,不要擦槍走火,要沉著冷靜。」若真是敵機壓境,國防部長還在唸肥皂劇般的台詞,這樣的軍隊還有緊急反應的能力嗎?
真正的問題在,獵雷艦計畫受慶富案影響眼看就要擱淺,不僅國艦國造政策受挫,整體戰力部署馬上出現缺口。與此同時,中共利用我方弊案不斷,在此際大舉擾境,出動各式機種作試探式南北穿越與繞台。這兩者都是極嚴肅也極嚴峻的情勢,馮世寬卻仍選擇輕浮以待,故意「演很大」。事實上,檢視當天立委曾銘宗對他的質詢,並未作人身攻擊;相對的,馮世寬的回應則是完全失控,經其他軍中同僚要上前安撫制止,他才平靜下來。
馮世寬曾自稱「比金城武帥」,自評是「一百分部長」,以誇張的演出博得某些網民叫好;此後,即奠定他浮誇的演出風格。政務官平時表現一些突梯、滑稽的趣味,調節一下詢答的劍拔弩張,本無傷大雅。但是,到了弊案當前,又逢共機繞境之際,若仍不改嬉皮笑臉、問一駁三的囂張作風,則讓人難以接受。老實說,馮世寬頻頻脫線的舉措,不能不讓人懷疑他是否適任國防部長,更讓人懷疑蔡英文總統堅持任用如此不適格的人領導三軍,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不怕國軍士氣崩壞?
超載的船隻,最怕有人任意起身或搖晃,讓船身失去平衡;傾斜的帳篷,則最忌有人莽撞行動,弄到帳篷整個垮掉。今天軍方正因內部弊案和外部共機的雙重夾擊,國防帷幕正面臨傾斜失衡之危;結果,國防部長馮世寬卻自己在帳篷內作輕率的馬戲表演,這豈不令人憂心?如果國防部無法誠實面對弊案,卻要捨命掩護政治關說,那麼接下來的潛艦國造,又如何有達成的一天?
放大來看,蔡政府處理慶富弊案的態度,其實也有如一頂傾斜的帷帳,正逐漸失去平衡。在錄音檔暴露總統府有人涉及關說後,蔡英文一直神隱,僅催促國防部公布懲處名單,對於府方應交代的事卻隻字不提。最後,才罕見地以一段錄影發表談話,宣示追究弊案及國艦國造決心不變,顯得避重就輕。蔡總統對外無法維持兩岸關係的和諧穩定,對內無法確保造艦計畫的穩健執行,又無法透過公正的調查來維持國軍的紀律和士氣;這造成台灣內外交迫,後果要讓誰收拾?
再看,雄檢最近調查高雄市前海洋局長王端仁介入媒介慶富設廠興達港事件,發現其親人帳戶隨後有不明帳款流入,殊不尋常。這顯示,王端仁往訪慶富,並非如他稍早所稱的單純是為「招商引資」。而市長陳菊曾宣稱「相信王端仁的操守」,卻又讓王端仁辭職走人,恐怕也不如表面看來那麼堂皇。更引人非議的是,賴清德日前無預警撤換三家參與慶富聯貸的銀行董事長,接替的三名董座,竟然全擔任過高雄銀行董事長及常務董事。這種人事安排,是為了解決問題,或是為了掩蓋問題而去,當然引人非議。
當國家處於順境,也許中等人才即足以掌舵馭船。但是,當國家處於逆境,或遇到非預期的亂流干擾,則需要智勇兼備的人才足以勝任。但在蔡政府的多事之秋,決策的帷幕已見傾斜,竟還任由部長輕佻演出,請問國家大局要靠誰支撐?